红色研学活动

搜索文档
【文化中国行·校馆弦歌】走进北大红楼 追寻信仰之源
央视网· 2025-10-09 20:39
今天的北大红楼持续焕发着时代活力,定期举办大讲堂、读书会,与中小学合作研发沉浸式教学课程,设计适合青少年的红色寻访路线。作为北京 市"'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觉醒年代"研学活动也在此深入开展,吸引高校学生深度参与红色历史课题研究。 这个假期,前来参观北大红楼的年轻人络绎不绝,在这里感悟初心、汲取前行力量。李大钊、陈独秀当年的办公室、授课的教室,毛泽东工作过的阅览 室,还有学生筹备五四游行时的房间……一幕幕历史场景让今天的年轻人一下拉近了与历史的距离。 北大红楼建成于1918年,是当时北京大学校舍的一部分,因红砖红瓦的外观而得名。这里曾掀起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是五四运动的重要策源地,也是早 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于此。如今,这里展出有2000多件文物史料,这是北大《唯物史观》课程的考卷,是首次将马克思 主义引进中国高校课堂的真实记录。一篇篇文稿、一份份史料,引领后人追寻先辈探索真理的道路和思想之源。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北京五四大街上,矗立着一座百年建筑,它因曾是北京大学校舍和红砖红瓦的外观而得名"北大红楼",更因其承载的红色 历史而被人敬仰。我们一起走 ...
红色研学赋能乡村振兴,溧阳竹箦打造长三角文旅新标杆
新华日报· 2025-09-15 11:31
在溧阳市竹箦镇,一场以"红色基因传承+国防教育砺志+乡村振兴实践"为主线的研学活动正在悄然展 开。溧阳市姜下文旅有限公司依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溧阳国防园、姜下鹅村三大核心板块,构 建起"历史沉浸—军事锤炼—乡土赋能"的立体化研学体系,为长三角地区青少年打造了一处寓教于乐的 成长实践基地。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以三大参观区域、12个特色景点为载体,通 过"讲解+互动+实践"的三维模式,让红色教育突破展柜界限。研学主理人吴艳琰介绍,学员在参观史 料展览馆时,可通过军装、军号等实物触摸历史温度;在红色故事分享环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 事迹与水西保卫战等战斗故事,被转化为沉浸式情景剧;互动环节中,革命知识竞答与手工拓印新四军 臂章活动,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理解新四军革命精神的当代价值。2024年,该纪念馆接待未成年人近 25万人次。 竹箦镇的蜕变源于"红绿蓝"三色资源的深度整合。水西村作为江南革命圣地,保留着新四军江南指挥部 司令部旧址等遗址,每年吸引近百万游客重走抗战路;"溧阳1号公路"串联起国防园、天目湖 (603136)等景点,形成研学交通圈;姜下村"鹅生活"田园综合体 ...
兴安盟“五一”假期累计旅游消费收入4.8亿元
内蒙古日报· 2025-05-07 09:45
文旅活动策划与成效 - 兴安盟围绕七大板块推出52项文旅体活动,包括"上春山 赏杏花"等特色项目,5月1日至5日累计接待游客77.17万人次,同比增长38%,旅游消费收入达4.80亿元,同比增长31% [1] - 阿尔山市推出"暖暖的阿尔山"品牌系列活动,如青春音乐汇、界河漂挑战赛等沉浸式活动,有效吸引游客参与 [1] - 突泉县、科右中旗、扎赉特旗、科右前旗等旗县市推出民俗展演、嘉年华市集、杏花节等活动,盟内主要景区5日内接待游客超37万人次 [2] 红色旅游创新与传播 - 兴安盟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劳动节红色研学系列活动,包括非遗拓印、经典诵读等,并推出"翼讲解"智能系统提升游客体验 [2] - 《寻迹红五月·赓续北疆魂》全媒体直播活动吸引43家媒体参与,线上播放量达377.7万次,实现红色遗址云游 [2]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阿尔山界河漂流挑战赛吸引长春、哈尔滨等地百余名户外爱好者参与,结合自然景观提升旅游吸引力 [3] - 乌兰浩特市全民骑游活动汇集200余名跨省骑行爱好者,第四届"天骏杯"射箭大会吸引400余名选手,显著拉动周边酒店及餐饮消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