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维生素B5
icon
搜索文档
天新药业(603235):维生素B1和B6价格高位坚挺,建议关注天新药业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6 19: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B族主力维生素品种价格坚挺拉动盈利增长,2025年上半年B族维生素行业景气度回升,主力品种价格上涨带动公司业绩增长,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13% [8] - 新品种拓展打造长期成长,公司布局多个在建工程,新品种上市投产后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8] - 盈利预测与估值方面,略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首次增加2026 - 2027年盈利预测,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给予公司2025年平均行业估值15X PE,对应目标市值较当前市值有21%上行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6月25日收盘价10.93元,一年内最高/最低32.06/23.66元,市净率2.4,股息率4.41%,流通A股市值39.38亿元,上证指数3455.97,深证成指10393.72 [2]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11.05元,资产负债率16.82%,总股本4.38亿股,流通A股1.47亿股 [2] 事件 - 2025年6月25日公司主力产品维生素B1价格212.5元/kg,维生素B6为162.5元/kg,价格略有下行但整体维持高位震荡,公司将于7月初开展8 - 10周夏季停产检修 [5]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年份|营业总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元/股)|毛利率(%)|ROE(%)|市盈率| | ---- | ---- | ---- | ---- | ---- | ---- | ---- | ---- | ---- | |2024|2209|17.4|651|36.9|1.49|42.0|14.1|18| |2025Q1|619|25.2|219|48.1|0.50|49.8|4.5|-| |2025E|2708|22.6|921|41.4|2.10|51.1|16.6|13| |2026E|2992|10.5|1063|15.4|2.43|53.8|16.1|11| |2027E|3104|3.7|1070|0.6|2.44|54.2|13.9|11| [7] 可比公司估值表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市值(亿元)|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024 - 2027E)|PE(2024 - 2027E)| | ---- | ---- | ---- | ---- | ---- | |002001.SZ|新和成|652.49|5868.55、6557.08、7168.64、7802.04|11、10、9、8| |600216.SH|浙江医药|137.80|1160.51、1274.33、1403.67、1743.5|12、11、10、8| |300401.SZ|花园生物|76.52|309.21、477、573、738|25、16、13、10| |002019.SZ|亿帆医药|157.64|385.97、645.40、814.09、984.61|41、24、19、16| |均值|-|-|-|22、15、13、11| |603235.SH|天新药业|116.23|651、921、1063、1070|18、13、11、11| [10] 财务摘要 |项目(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1882|2209|2708|2992|3104| |营业成本|1162|1281|1324|1383|1423| |税金及附加|20|23|0|0|0| |主营业务利润|700|905|1384|1609|1681| |销售费用|33|33|35|39|40| |管理费用|136|144|157|172|171| |研发费用|112|104|135|144|171| |财务费用|-102|-110|17|45|83| |经营性利润|521|734|1040|1209|1216| |信用减值损失|3|-3|0|0|0| |资产减值损失|-12|-8|0|0|0| |投资收益及其他|50|48|48|48|48| |营业利润|562|774|1087|1259|1266| |营业外净收入|3|-3|0|0|0| |利润总额|565|772|1087|1259|1266| |所得税|89|121|166|196|196| |净利润|476|651|921|1063|1070| |少数股东损益|0|0|0|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76|651|921|1063|1070| [13]
新 和 成(002001) - 2025年6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6 13:50
证券代码:002001 证券简称:新和成 答:公司以客户为中心,创新驱动做大做强做深做优香精香 料系列产品,从目前以柠檬醛系列、芳樟醇系列、叶醇系列为主 的产品结构,逐步多元化,产品品类丰富能满足客户不同需求。 后续公司会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丰富香料产品品类,不断推 出一体化、系列化、协同化的香料新品种,实现产品的功能化和 差异化,通过内联外合、技改研发、精益管理,持续提升产品核 心竞争力。现阶段,公司聚焦于香料产品的深度拓展,已在山东 启动占地约千亩用于布局新产品,相关项目正处于前期筹备和分 阶段审批流程中。 | | 东北证券自营 冯先涛 | | --- | --- | | | 恒安人寿 王祉蘅 | | | 睿远基金 朱璘 | | | 海富通 踪敬珍 | | | 太朴资产 付赫 | | | 建信保险资管 班培琪 | | | 苏州君榕资产 张继光 | | | 半夏投资 刘威 | | | 华泰保兴 礼晨 | | | 上海天倚道 胡佳 | | | 中信保诚基金 姚思州 | | | 易米基金 刘家曦 | | | 宏利基金 范亚琴 | | 时间 | 2025 年 6 月 5 日 | | 地点 | 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 ...
亿帆医药(002019):自有产品高增长 创新管线商业化进程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5-03 16:4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26.8%,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170.0% [1] - 2025Q1营业收入13.3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4.8% [1] - 2024年毛利率47.4%,同比-0.4pp,归母净利率7.5%,较2023年扭亏为盈,较2022年增长101.8% [3] 产品收入 - 2024年医药自有产品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50.6%,其中国内医药自有产品收入31.5亿元,同比增长56.7% [1] - 收入达千万的自有产品合计收入30.0亿元,同比增长67.2% [1] - 2025Q1创新药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27.7%,亿立舒发货同比增长293.6%,易尼康发货同比增长1158.2% [1] - 2024年维生素产品收入7.2亿元,同比减少10.2%,维生素B5销量增长但价格处于底部 [2] - 医药其他产品/高分子材料产品/医药服务业务收入分别为5.1/1.8/0.9亿元,同比-8.5%/+6.7%/-20.7% [2] 费用与减值 - 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3.7%/7.9%/1.4%/5.7%,同比-3.8pp/-1.5pp/-0.0pp/-2.0pp [3] - 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1.1亿元,较2023年的8.9亿元大幅收窄 [3] 商业化进展 - 亿立舒已在34个国家获准上市,对外发货超27万支,国内终端市场逐步放量 [2] - 2025年目标推动亿立舒在美国、巴西和中东市场上市 [3] - 国内市场目标销售千万级产品35个、五千万级产品10个、过亿产品8个 [3] 研发计划 - 2025年计划完成3项生物类似药的中国IND,争取完成创新药N-3C01的Pre-IND申请,推进F-652临床试验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8.7/10.3亿元,EPS分别为0.51/0.72/0.85元 [4]
创新与国际化双轮驱动,实现业绩反转 亿帆医药2024年营业收入51.60亿元,同比增长26.84%
全景网· 2025-04-28 17:2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1.60亿元,同比增长26.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6亿元,成功扭亏为盈 [1] - 药品相关营业收入达42.60亿元,占整体营收82.56%,其中医药自有产品(含进口)收入36.64亿元,同比增长50.64%,近五年年复合增长率29.00% [2] - 国内市场30个自有产品销售收入过千万元,合计29.98亿元,占国内医药自有收入95.16%,其中8个产品过亿元,5个过五千万元 [2] - 海外市场医药产品收入7.35亿元(不含境内销售),同比增长18.82%,13个产品销售过千万元,其中2个过亿元 [2] 创新药国际化突破 - 自主研发的大分子创新生物药亿立舒在2024年成功在欧洲和巴西获批上市,已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批 [3] - 北京亿一生产基地通过中国NMPA、美国FDA和欧洲EMA的GMP认证,成为少数获得多国商业化生产许可的生物原料药基地 [3] - 拥有同时获得FDA、EMA和巴西认证的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 [3] 四大业务板块发展 - 大分子生物药领域构建从新药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承接体系 [4] - 小分子化药领域完成7项产品注册申报,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通过欧盟GMP检查 [4] - 特色中药领域拥有104个中药批准文号,包括14个独家中药医保产品,复方黄黛片被列入WHO基本药物清单 [4] - 合成生物领域维生素B5及原B5产品70%以上销往欧美,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 [4] 研发投入与成果 - 近10年累计投入44.65亿元用于药物创新研发,2024年罕见病用药二氮嗪口服混悬液获批上市 [4] - 累计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和外观设计334个,商标604个,其中PCT专利64个,马德里国际商标72个 [5] - 中成药领域17个在研项目,小分子化药领域完成85个项目关键节点,较2023年增长13.3% [5] 营销网络布局 - 国内市场拥有332个药品批准文号,其中36个独家品种,17个独家医保产品 [6] - 海外市场拥有43个产品权益,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海外产品合计收入4.00亿元,占海外医药收入54.36%,同比增长32.39% [6] 2025年战略规划 - 大分子事业部将深耕肿瘤及糖尿病领域,完成3项生物类似药中国IND申请,推进F-652临床试验,亿立舒将在美国上市并降低成本 [7] - 上海国际创新中心下半年投入运营,合肥欣竹生产基地扩大产能并构建GMP体系 [7] - 亿帆国际计划在美国、巴西和中东市场完成亿立舒上市销售,在新兴市场和亚太市场引入新药品种 [7] - 国内市场目标增加销售收入过千万元产品至35个,其中8个过亿元,合成生物事业部推进杭州产业园新产品试生产 [8] - 人力资源团队将加强组织目标管理,提出"轻新趣"企业文化概念,促进文化与人才协同发展 [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维生素的高效异源合成」项目正式实施!透露什么信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 - "维生素的高效异源合成"项目由四川大学牵头,许正宏教授负责,4月25日启动实施[2] - 项目包含4个方向:途径设计优化、酶改造、细胞工厂构建、绿色制造产业化[2] - 会议邀请石碧院士、科技厅领导等专家论证方案,标志项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 维生素市场格局与技术趋势 - 脂溶性维生素(A/D/E/K)占45%市场份额,维生素A/E为主要品类[4] - 2024年国内维生素价格上涨,企业受益于巴斯夫供应中断事件[4] - 新和成营养品业务营收150.55亿元(+52.58%),毛利率提升13.27个百分点至43.18%[5] - 全球维生素A/E产业集中,国内企业如新和成、浙江医药等通过生物发酵法降低成本抢占市场[5] 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 - 微生物发酵成为维生素绿色制造关键方向,如维生素B5已实现生物法产业化[7][8] - 华恒生物开发高效D-泛解酸工程菌,建成千吨级生产线[8] - 邓子新团队开发维生素E生物合成技术,推动中国成为生产大国[9] - 天津工业生物所突破维生素B6产量瓶颈,5L发酵罐48小时达克级产量[9] - 江南大学团队重构角鲨烯途径合成维生素D3前体7-DHC[10] 产学研合作与产业化前景 - 郑裕国院士指出合成生物学将替代传统维生素生产工艺[11] - 国内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如华恒生物)加速技术转化[8][12] - 生物制造技术契合"双碳"目标,实现节能降耗减排[7][9]
维生素价格普遍回暖 天新药业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4-27 20:4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09亿元,同比增长17.35% [1] - 净利润6.51亿元,同比增长36.85% [1] - 基本每股收益1.49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8元(含税) [1] - B族维生素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31亿元,同比增长4.9% [3] - B族维生素毛利率49.61%,同比增加7.7个百分点 [3] 行业状况 - 维生素行业需求温和复苏,竞争压力缓解,整体景气度恢复 [1] - 多个维生素产品价格企稳回升,行业盈利能力提升 [1] - 维生素B6、维生素B1等产品市场价格相比2023年有所提升 [1] - 维生素行业需求具有刚性特征,中长期受益于全球人口增长和健康意识提升 [2] - 中国已成为维生素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具备全球竞争力 [2] - 维生素行业技术、管理、安全、环保要求高,规模效应明显 [2] 公司竞争优势 - 全球B族维生素市场重要供应商,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 [2] - 生物素和叶酸产品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2] - 2024年加快储备产品投放,实现维生素B5等产品规模化量产 [4] - 推出维生素B5、维生素A等新产品,丰富产品品类 [4] - 加速建设宁夏生产基地,推进ABL、甲醇钠等中间体项目 [4] 未来发展规划 - 依托先进生产技术、完整制造体系、全面质量管理,构筑维生素产品矩阵 [4] - 巩固维生素B6、维生素B1、生物素、叶酸等产品优势地位 [4] - 提升其他维生素、ABL等产品市场份额 [4] - 推进产品在医药食品领域认证和应用,提升产品价值 [4] - 加强部分产品关键原料开发,提升上游供应稳定性 [4] - 横向拓展维生素A、维生素B5、25-羟基维生素D3、生育酚醋酸酯等品种 [5] 行业展望 - 预计2025年维生素价格有望保持稳定或小幅上涨 [6] - 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上升,维生素B族作为营养强化剂应用广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