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绵羊
icon
搜索文档
香格里拉:夏牧场上燃烧的篝火
中国新闻网· 2025-06-30 16:18
香格里拉牧区生活现状 - 星沾牧场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最边远地区,不通水电且无手机信号,保留传统游牧生活方式[1] - 牧民家庭呈现分散就业特征:父亲在尼汝村务农兼打零工,母亲负责牧场管理,子女分别在昆明打工和香格里拉市从事旅拍工作[3] - 年轻一代出现返乡创业趋势,如纳西族姐弟计划通过直播销售特产或结合放牧开展商业活动[5] 畜牧业经营挑战 - 羊毛产业面临需求萎缩,高质量羊毛仍有销路但低质羊毛因传统工艺失传(如彝族羊毡制作减少)而滞销[6] - 牲畜价格呈现分化:牦牛和绵羊价格显著下跌(归因于进口牛羊肉冲击),骡马价格因养殖减少而上涨[6] - 普米族商人反映骡马贸易面临优质货源短缺问题,印证养殖环节的劳动力流失现象[6] 牧区经济活动 - 季节性劳动力协作模式显著,如剪羊毛等重要工作依赖邻里互助完成[4][8] - 跨区域商贸活动存在,如普米族商人长期在香格里拉各牧场间进行骡马交易[6] - 食品加工链条完整,涉及剑川火腿腌制、羊血肠制作等传统工艺[9] 社会文化特征 - 多民族共居现象普遍,场景中出现藏族、纳西族、普米族等多民族文化交融[10] - 通信方式呈现传统与现代结合特点,既使用步话机进行牧场间联络,又存在年轻一代通过手机开展商业活动的尝试[6][7] - 社区凝聚力通过篝火晚会等集体活动强化,参与者涵盖四川木里、稻城等多地牧民[7][10]
【环球财经】埃及民众节约开支选购骆驼过宰牲节
新华财经· 2025-06-10 01:09
骆驼市场需求变化 - 埃及宰牲节临近 骆驼日销量从去年同期的1200头增至1800头 [1] - 非节日期间骆驼日销量维持在800-1000头 比尔加什市场作为埃及最大骆驼市场具有行业风向标作用 [1] - 骆驼价格区间为3.5万-6.5万埃镑(约5075元人民币) 显著低于肉牛7万-9万埃镑的售价 [2] 替代性消费趋势 - 经济压力导致牲畜整体需求下降 但骆驼因性价比成为替代选择 [1] - 骆驼可提供更多肉类(单头产量相当于多头羊) 满足宗教仪式需求同时减轻经济负担 [2] - 消费者反馈骆驼肉具有瘦肉多、健康等产品优势 形成特定消费偏好 [3] 供应链特征 - 比尔加什市场骆驼货源包括本地养殖和苏丹进口 通过肢体标记区分来源 [1] - 肉牛价格180-195埃镑/公斤 水牛犊150-160埃镑/公斤 绵羊山羊215-220埃镑/公斤 [2] - 市场交易活跃 呈现商贩与顾客密集议价的典型集市特征 [1]
风沙里的逆袭“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16:57
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 - 甘肃武威市民勤县通过种植梭梭树实现防风固沙,并引入嫁接肉苁蓉技术、林下养鸡、种植茴香等经济作物,拓宽乡村增收渠道,形成"治沙+致富"双赢模式 [1] - 民勤县东湖镇下润村村民沈永胜承包20亩土地种植茴香,养殖三四十头绵羊,成为当地生态致富典型代表 [1] - 梭梭林不仅改善生态环境,还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村民筹款建设新农村,完善基础设施如柏油路、公交系统,并借助互联网拓展茴香销路 [5] 历史背景与治理成效 -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曾是沙尘暴重灾区,20世纪50年代起通过种植梭梭、沙枣等耐旱植物构筑绿色防线 [3]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在政府号召下大规模种植梭梭树,初期遭遇阻力但后期成效显著,代代传承形成治沙传统 [5] - 2023年"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启动后,民勤县升级治沙策略,科学布局三道防线,实施"东拓、西筑、南护、北锁、中保"方略 [7] 生活改善与科技应用 - 下润村从土坯房、沙土路升级为新农村,配备柏油路、定时公交、24小时水电供应,村民使用电磁炉和天然气取代柴火 [5][7] - 互联网普及使村民通过手机获取信息、网购商品,茴香等农产品销往全国,村委会还开设爱心食堂服务老人 [5][7] - 治沙技术结合艺术创作,如沙漠雕塑展,展现自然与人文融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