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型ETF

搜索文档
2025年大中华区ETF投资者调查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4 20:02
大中华区ETF市场全景图 - 大中华区(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是亚太地区(除日本外)ETF市场增长的绝对主力,贡献该地区71%的增长份额 2024年该地区ETF资产规模激增31%达到1.7万亿美元,创纪录资金流入3,470亿美元 [2] - 71%的大中华区投资者在过去五年增加ETF配置,其中20%增幅超25% 99%受访者计划未来12个月进一步增配,香港(54%)和台湾(47%)近半数投资者计划增幅超10% [2] - 台湾市场自2022年底以来资产增长超170%,成为全球增长最快ETF市场之一 超过1,400万散户投资者持有ETF,平均每两人中有一个ETF账户 [2] 区域市场特色 - 台湾散户主导市场,60%投资者视人工智能为2025年主导趋势,40%计划购买加密货币ETF 37%投资者计划增配股票类主动ETF [3] - 香港作为创新前沿,34%投资者计划购买固定收益ETF 26%将税务效率视为选择ETF最重要因素(高于大中华区平均16%) [3] - 中国内地74%投资者计划未来12个月ETF增幅不超10% 跨境需求旺盛,34%青睐缓冲型ETF,20%关注ESG产品 [3] 产品趋势与投资者偏好 - 29%大中华区投资者计划投资缓冲型ETF(中国内地达34%) 26%计划布局加密货币ETF,台湾(40%)和香港(23%)意愿领先 [4] - 100%受访者计划增配主动型ETF,香港和台湾各有40%投资者计划增幅超25% 主要动机为获取机构级策略(33%)和税务优势(21%) [4] - 固定收益ETF是第二大受欢迎策略(27%),香港需求达34% 偏好美国投资级公司债(14%)和结构性产品(14%) [5] 市场推动力与竞争格局 - 中国内地与香港的ETF互联互通机制促进跨境投资 与其他市场(新加坡、英国、沙特阿拉伯)探讨类似安排 [6] - 27%公司使用AI辅助投资决策,35%用于市场研究(香港达49%) 32%依赖AI策略的外部管理 [6] - 76%配置机构计划增加合作ETF发行人数量 85%要求最低AUM 5,000万美元 发行人需通过市场教育(41%)、有竞争力定价(26%)和深度研究(16%)脱颖而出 [6] 投资者行为与资金配置 - 69%投资者将ETF列为未来12个月新增配置前三大选择,高于共同基金(56%)和独立管理账户(51%) [27] - 35%投资者增配ETF以实现长期组合增长(香港34%、台湾43%) 32%用于战术性优异表现(中国内地34%更青睐行业产品) [29] - 29%投资者从其他ETF重新配置资金(中国内地40%、香港26%) 台湾23%从主动型共同基金转向ETF [30]
“川普2.0”时代,宏观趋势判断“反复打脸”,最好策略是“什么都不做”?
华尔街见闻· 2025-05-31 09:27
市场不确定性加剧 - 特朗普重返白宫带来前所未有的政策不确定性 包括贸易关税反复 外交关系多变 税收政策摇摆 这些因素不断冲击交易员的既定策略 [1] - 本周特朗普因"TACO"交易嘲讽发怒 同时法律裁决威胁其核心关税政策 市场一度担忧报复性措施 [1] - 尽管政治风险上升 但强劲企业盈利数据和经济韧性预期最终推动风险偏好回暖 标普500指数本周逆势上涨近2% 5月累计涨幅达6% 创2023年底以来最佳月度表现 [1][3] 宏观交易策略失效 - HFRX宏观/CTA指数今年截至周三下跌4.3% 创2004年有记录以来最差开局 显示传统宏观投资剧本已彻底失效 [2][3] - 市场走势剧烈分化 标普500指数与宏观策略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趋势跟踪量化交易员 期货投机者和前瞻性基金经理均受困于快速变化的市场主题 [3] - 防御性策略在5月全面失灵 价值股落后周期性股票10个百分点 创2009年以来最差表现 长期债券ETF(TLT)与标普500差距达2022年以来最大 [4] 波动率对冲工具失效 - 两大Cboe波动率指数(VIX)相关ETF本月均下跌至少25% 使买入保护性基金的投资者遭受重创 [4] - 热门缓冲型ETF如BUFR和JEPI未能跑赢大盘 收入型投资者的高期待落空 [4] 散户策略表现突出 - 4月市场低点时散户以创纪录速度买入 5月更有100亿美元涌入Vanguard S&P 500 ETF(VOO)等散户青睐标的 [6] - 自特朗普当选日以来 标普500指数整体上涨2% 但若错过最差五天回报率超20% 若错过最好五天则亏损16% 显示择时极端困难 [6] - 机构投资者过度交易反而适得其反 数据显示保持持仓的散户成为市场混乱中的赢家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