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铺黄金金饰
icon
搜索文档
“黄金界爱马仕”,越涨价越赚钱?
36氪· 2025-08-23 11:13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定期提价策略强化高端品牌定位 推动业绩爆发式增长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51%至123.54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91%至23.5亿元 [1][2][6] - 高端消费客群与奢侈品牌高度重合 会员体系快速增长 核心门店坪效居行业首位 验证品牌高端化战略成功 [9][10][11][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23.54亿元 同比增长251% 经调整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增长291% [1] - 毛利率受金价上涨影响略降至38.1% 但净利率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19% 规模效应显现 [2] - 线下门店收入107.36亿元(占比86.9%)同比增长243.2% 线上收入16.18亿元同比增长313.3% [13] 定价策略 - 实行年度2-3次调价机制 8月25日将执行年内第二次提价 非镶嵌类金饰达1065元/克 较周大福等品牌溢价超5% [2][3] - 涨价决策基于品牌定位而非金价波动 配合商场折扣活动(如满千减50)维持高端客群吸引力 [2][3][6] 门店运营 - 41家自营门店全部位于高端商场 SKP系(6家)和万象城系(11家)占比最高 单商场平均销售额4.59亿元 [11] - 目标单店年销售额超10亿元 2025年有望达成 目前坪效和单店收入均居国内珠宝品牌首位 [11][12] 客群特征 - 与LV、爱马仕等奢侈品牌客群重合率达77.3% 核心客群为高净值文化消费人群 [9][10] - 忠诚会员达48万名 较2024年底增长13万名 会员体系快速扩张 [10] 市场定位 - 通过"一口价"销售模式维持高端形象 同时参与商场促销活动扩大客群覆盖 [3][6] - 天猫618期间线上销售额突破10亿元 登顶黄金类目销售榜首 线上线下协同效应显著 [13] 行业竞争 - 专家认为中国黄金市场可容纳5-10个同类高端品牌 公司通过提价策略缓解古法黄金品类竞争压力 [7][8] - 单店效目标超越爱马仕(9亿元)和香奈儿(9.9亿元) 直接对标国际奢侈品牌 [12]
很会赚钱的老铺黄金,还要继续涨价
36氪· 2025-08-21 19:2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业绩同比增长249%至141.8亿元,营收增长251%至123.5亿元,期内利润增长285.8% [1][4] - 毛利率为38.1%,同比有所下滑,主要因上半年仅进行1次价格调整而金价持续快速上涨 [13] -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22.15亿元,若剔除配售款项用于采购原材料的23.7亿元影响,则净流入约1.5亿元 [13] 门店运营与扩张 - 86.9%收入来自线下门店,41家门店平均单店营收贡献2.98亿元,同店收入增长率达200.8% [4] - 上半年新开设5家门店,包括北京东方新天地禅房主题店、北京SKP-S店、上海港汇恒隆店、上海IFC店及首间海外门店新加坡金沙购物中心店 [4] - 新加坡门店表现亮眼,成交转化率超95%,每小时成交4-10笔订单,95%顾客为新加坡本地顾客 [5] 存货与资金管理 - 存货价值达86.85亿元,较2024年末40.88亿元翻倍,其中制成品和半成品备货为主,另有20.32亿元原材料囤货 [7] - 存货周转天数从195天下降至150天,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为68% [9][12] - 公司通过配售筹资27亿港元用于门店拓展,并派发中期股息每股9.59元 [14] 产品定价策略 - 产品调价逻辑与金价挂钩:金价每上涨100元/克,产品每克涨价约100元 [15] - 8月15日实施全品类涨价,2月10日调价时金价为680元/克,8月19日金价达773元/克 [16] - 热销品爬藤葫芦(25.2克)价格达29960元,含金价与加工费,折算约1189元/克 [21] 品牌定位与竞争优势 - 定位高端奢侈品牌,采用全自营模式,目标单店年销售额超10亿元 [19] - 二手回收市场成熟,回收价格达6-8折,回收后转售二手买家而非融金,形成类奢侈品二手流通体系 [22] - 通过工艺溢价(如古法手工制作周期25-90天)和品牌调性实现产品价值与金价脱钩 [7][20][21] 市场挑战与运营效率 - 快速扩张导致资金需求量大,存货规模高企,需平衡扩张速度与现金流状况 [7][13] - 金价波动可能影响消费心态及利润空间,公司需持续提升运营效率以减少资金占用 [8][12] - 海外市场拓展初获成功,但全球奢侈品牌认可度仍需长期建设 [6][23]
闻献:像老铺黄金讲中国故事,把千元香水做成一门生意 | 厚雪专访
36氪· 2025-07-18 09:05
品牌定位与战略 - 公司成立于2021年,定位高端香水市场,主打浓香精产品,香精浓度达国际品牌两倍(8%-15% vs 闻献16%-30%)[15] - 产品系列以季节为单位发布,命名风格独特如「人无完人」「人面兽心」「不省人事」,单款产品名如「初熟之物」「空无一木」[8][20] - 2023年线下全渠道复购率达60%,老客户贡献显著[19] - 2024年战略转向商品化,第七季产品「沉檀龙麝」采用中国风设计,配套推出盘香,新slogan为"中国香 世界礼"[20][23][28] - 计划2024年底将国内门店从26-27家扩展至35家,重点发展电商业务,目标实现线上线下渠道占比各50%[29][31] 产品与定价策略 - 主力产品定价1750元/瓶,按单毫升计算价格介于商业香水与奢侈品牌之间[16] - 线上渠道推出淡香精版本及15ml/5ml小规格产品,抖音平台售价约200-300元[32] - 坚持原创香调开发,拒绝仿香,合作方需完全接受公司创香逻辑[35] - 产品开发灵感来源于创始人消费习惯,通过高频购买国际品牌研究产品设计逻辑[44] 市场拓展 - 2024年启动出海计划,拟在海外机场开设门店,欧莱雅投资背景提供信用背书[25] - 已入驻丝芙兰渠道,通过专业美妆零售网络触达新客群[23] - 线下门店坪效表现优异,选址策略清晰可量化[30] 资本与行业合作 - 获得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首个风险投资,获取行业数据、预算工具等资源支持[11] - 欧莱雅提供国际市场拓展支持,其品牌背书助力海外合作谈判[25] 行业洞察 - 中国香水市场存在"仿香"现象,部分品牌依赖大牌配方作为开发基准[34] - 高端香水销售依赖品牌故事与文化内涵支撑溢价,单纯气味创新难以建立长期竞争力[26][36] - 多品类拓展(香氛/身体护理)是美妆行业已验证的增长路径,参考娇兰等国际品牌发展模式[37]
闻献:像老铺黄金讲中国故事,把千元香水做成一门生意 | 厚雪专访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09 21:10
品牌定位与策略 - 公司成立于2021年,定位高端香水市场,主打浓香精产品,香精浓度达国际品牌两倍(8%-15% vs 闻献16%-30%) [8][35] - 产品系列以季节为单位发布,命名独特如「人无完人」「人面兽心」「不省人事」,单款香水名称如"初熟之物naive""空无一木void" [9] - 2023年线下全渠道复购率达60%,显示用户粘性较强 [10][41] - 第七季产品转向中国风,推出「沉檀龙麝」系列,采用中国焚香调并配套盘香,新slogan为"中国香 世界礼" [42][54] 商业模式转型 - 从"作品思维"转向"商品思维",早期强调个性表达吸引小众用户,现需覆盖更广泛人群以扩大规模 [14][25][27] - 调整渠道策略:线下已开26-27家店,计划年底达35家,同时重点发展电商业务目标线上线下占比各50% [56][59] - 线上推出淡香精和小规格产品(15ml/5ml)适应价格敏感用户,保持核心浓香水定位 [60][61] - 获欧莱雅战略投资,成为其在中国首个VC项目,获得行业数据、商业工具等资源支持 [11][28][50]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单毫升定价低于国际奢侈品牌,但原料成本较高,1750元/瓶的定价支撑点在于香精浓度和文化价值 [5][36][51] - 拒绝仿香路线,坚持原创调香,合作方需理解品牌创香逻辑而非模仿大牌 [62][64] - 海外扩张计划启动,将入驻海外机场店,以中国文化作为核心差异化卖点 [42][45][47] - 产品线扩展至香氛、身体护理等领域,参照娇兰等国际品牌的多品类发展路径 [67] 品牌文化构建 - 早期风格偏向国际化极简,现深度绑定中国文化,认为文化是支撑溢价和差异化的内核 [45][51][54] - 借鉴老铺黄金案例,通过中国文化建立产品标准与历史感,提升品牌厚度 [53][54] - 提出"禅酷"美学系统,融合禅宗的重复练习与创新突破理念 [71][72] - 创始人认为消费品是影响大众的重要媒介,产品灵感来源于消费体验而非传统艺术形式 [75] 行业洞察与挑战 - 中国香水市场存在"仿香"现象,部分品牌依赖大牌配方作为背书 [62][63] - 高端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品牌占据主导,新品牌需通过独特定位突围 [8][69] - 创始人承认早期决策失误如盲目扩张、跨界尝试,现更注重经营健康度 [12][13][70] - 认为香水本质是"品牌力+渠道逻辑"驱动的生意,好故事比好气味更重要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