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水美妆
icon
搜索文档
闻献:像老铺黄金讲中国故事,把千元香水做成一门生意 | 厚雪专访
36氪· 2025-07-18 09:05
品牌定位与战略 - 公司成立于2021年,定位高端香水市场,主打浓香精产品,香精浓度达国际品牌两倍(8%-15% vs 闻献16%-30%)[15] - 产品系列以季节为单位发布,命名风格独特如「人无完人」「人面兽心」「不省人事」,单款产品名如「初熟之物」「空无一木」[8][20] - 2023年线下全渠道复购率达60%,老客户贡献显著[19] - 2024年战略转向商品化,第七季产品「沉檀龙麝」采用中国风设计,配套推出盘香,新slogan为"中国香 世界礼"[20][23][28] - 计划2024年底将国内门店从26-27家扩展至35家,重点发展电商业务,目标实现线上线下渠道占比各50%[29][31] 产品与定价策略 - 主力产品定价1750元/瓶,按单毫升计算价格介于商业香水与奢侈品牌之间[16] - 线上渠道推出淡香精版本及15ml/5ml小规格产品,抖音平台售价约200-300元[32] - 坚持原创香调开发,拒绝仿香,合作方需完全接受公司创香逻辑[35] - 产品开发灵感来源于创始人消费习惯,通过高频购买国际品牌研究产品设计逻辑[44] 市场拓展 - 2024年启动出海计划,拟在海外机场开设门店,欧莱雅投资背景提供信用背书[25] - 已入驻丝芙兰渠道,通过专业美妆零售网络触达新客群[23] - 线下门店坪效表现优异,选址策略清晰可量化[30] 资本与行业合作 - 获得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首个风险投资,获取行业数据、预算工具等资源支持[11] - 欧莱雅提供国际市场拓展支持,其品牌背书助力海外合作谈判[25] 行业洞察 - 中国香水市场存在"仿香"现象,部分品牌依赖大牌配方作为开发基准[34] - 高端香水销售依赖品牌故事与文化内涵支撑溢价,单纯气味创新难以建立长期竞争力[26][36] - 多品类拓展(香氛/身体护理)是美妆行业已验证的增长路径,参考娇兰等国际品牌发展模式[37]
“中国香水第一股”首秀遇冷:颖通控股上市破发敲响“代理依赖”警钟,高层回应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23:12
港股IPO市场表现 - 6月26日港交所三家公司同时上市 周六福首日股价上涨25% 圣贝拉收盘涨超33% 颖通控股开盘破发 收盘价2.4港元 市值32亿港元 首日下跌16.67% [1] - 颖通控股CEO林荆回应破发称股市波动正常 强调公司践行"长期主义" 未来增长将反映在股价中 [2][5]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颖通控股是中国除品牌所有者外最大的香水集团 代理72个外部品牌包括爱马仕 范思哲 梵克雅宝等 同时运营彩妆 护肤品 眼镜及家居香氛等 [3][5] - 近三个财年营收分别为16.99亿元 18.64亿元 20.83亿元 年内溢利分别为1.73亿元 2.06亿元 2.27亿元 [3] - 自有品牌Santa Monica收入占比不足1% 2023-2025财年收入分别为530万元 1700万元 1050万元 占比0.3% 0.9% 0.5% [13] 行业竞争与市场潜力 - 中国香水市场渗透率低 2023年人均香水支出16元 远低于日本47元 韩国170元 美国423元 英国406元 [6] - 预计2023-2028年中国内地人均香水支出复合年增长率14.0% 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477亿元 [6] - CEO林荆指出中国年轻人"悦己经济"需求增长快 为公司带来市场拓展机遇 [9] 商业模式风险与挑战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84.0% 81.6% 77.8% 核心品牌终止合作将重创业绩 2022年某奢侈品牌协议到期导致损失4.25亿元收入(占当年25.5%) [10] - 专家指出代理模式存在"大牌依赖症" 国际品牌倾向收回代理权自建渠道 公司需加快自有品牌发展 [10][13] - 本土香水品牌崛起迅速 公司需加强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品牌影响力 平衡自有与代理业务 [14]
颖通控股募9.6亿港元上市首日破发 转型考验仍未解除
搜狐财经· 2025-06-26 17:05
上市表现与发行数据 - 公司于港交所上市首日开盘破发,报2.58港元,收盘价2.40港元,较最终发售价2.88港元下跌16.67% [1] - 总发售股份333,400,000股,其中公开发售100,020,000股,国际发售233,380,000股,上市后总股本1,333,400,000股 [1][2] - 所得款项总额960.19百万港元,扣除上市开支77.67百万港元后净额882.52百万港元 [2] 财务表现 - 2023-2025财年收入分别为16.99亿元、18.64亿元、20.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7% [5][7]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73亿元、2.06亿元、2.27亿元,毛利率稳定在50%左右(2025财年50.3%) [5][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呈波动趋势,2023-2025财年分别为2.10亿元、1.61亿元、2.37亿元 [7][8] 业务结构 - 香水销售贡献超80%收入,2025财年达16.88亿元(占比80.9%),护肤品和彩妆占比提升至7.3%和10.9% [6][7] - 零售商渠道为最大收入来源(2025财年10.13亿元,占48.6%),分销和直营渠道分别占30.4%和20.7% [9] - 自有品牌Santa Monica表现边缘,2025财年收入仅0.12亿元,占总营收0.6% [7][9] 战略规划 - 募资主要用于自有品牌发展(含Santa Monica)、外部品牌收购、直销渠道扩张及数字化系统升级 [3] - 已建立覆盖400+城市的全渠道网络,含100+自营门店和8000+零售网点 [9] - 联席保荐人为法国巴黎证券和中信证券,承销团包括招银国际、星展亚洲等9家机构 [3] 行业竞争分析 - 公司为中国最大香水分销商之一,具备奢侈品牌代理优势和成熟线下网络 [1][9] - 行业专家指出自有品牌建设需突破产品创新、品牌故事等维度,当前代理优势未有效转化 [9]
香港新股火爆!周六福、颖通控股等消费公司都招股中,怎么看?
格隆汇· 2025-06-21 12:18
港股打新市场概况 - 目前有圣贝拉、周六福、颖通控股、泰德医药、IFBH、云知声等六家新股处于招股期 [1] - 今年港股IPO上市的31家新股中,上市首日有19家收涨、3家收平、9家破发,首日上涨概率约61%、破发率约29% [1] - 许多消费公司选择赴港IPO,消费企业成为香港新股市场中较活跃的存在 [1] 周六福 公司基本情况 - 总部位于深圳罗湖区,通过线下门店和线上渠道提供各种珠宝产品,主要为黄金珠宝产品、钻石镶嵌饰品 [3] - 自2022年4月停止自身工厂的生产后,转向全面委外加工模式 [3] - 黄金原材料采购占比从2022年的89.7%上升至2024年的98.5% [3] - 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79.9%(2022年)、89.2%(2023年)、88.9%(2024年) [5] 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31.02亿元(2022年)、51.5亿元(2023年)、57.18亿元(2024年) [5] - 毛利率:38.7%(2022年)、26.2%(2023年)、25.9%(2024年) [5] - 净利润:5.75亿元(2022年)、6.6亿元(2023年)、7.06亿元(2024年) [5] - 线上销售渠道毛利率从22.9%下滑至15.7% [6] 市场地位与分销 - 以中国门店数量计算,在中国珠宝品牌中排名第五 [6] - 以商品交易总额及来自黄金珠宝产品的收入计算,分别排名第六及第十,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2%及1% [6] - 加盟模式贡献50%以上的营收,2024年有674家加盟店关闭 [5] IPO信息 - 招股日期:2025年6月18日至6月23日 [4] - 发行比例:11%,发售4680.8万H股 [4] - 招股价:24港元,发行后总市值102.12亿港元 [4] - 市盈率(静):13.55倍 [4] - 基石投资者认购总占比约51% [3] - 募集资金用途:50%用于扩大销售网络、20%品牌推广、20%产品开发、10%运营资金 [6] 颖通控股 公司基本情况 - 总部位于香港九龙,历史可追溯至1987年 [9] - 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销售香水、护肤品、彩妆等产品 [9] - 拥有72个外部品牌授权,包括Hermès、Van Cleef & Arpels等 [9] - 超过80%的收入来自香水产品 [9] 财务数据 - 收入:16.99亿元(2023年)、18.64亿元(2024年)、20.83亿元(2025年) [10] - 毛利率稳定在50%左右 [10] - 净利润:1.73亿元(2023年)、2.07亿元(2024年)、2.27亿元(2025年) [10] 市场地位与风险 - 按2023年零售额计算,是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除品牌所有者香水集团外最大的香水公司 [9] - 依赖品牌授权商,大部分协议的初始期限在三至五年 [10] - 面临国内香水品牌和平行进口产品的竞争 [10] IPO信息 - 招股日期:2025年6月18日至6月23日 [8] - 发行比例:25%,发售3.33亿H股 [8] - 招股价区间:2.8港元至3.38港元 [8] - 发行后总市值区间:37.34亿港元至45.07亿港元 [8] - 市盈率(静):16.94倍 [8] - 募集资金用途:15%用于自有品牌发展、55%发展直销渠道、10%数字化转型、10%品牌推广、10%运营资金 [11]
深度 | 香氛策展如何超越商业营销?
FBeauty未来迹· 2025-06-17 23:18
行业趋势 - 高端香水品牌正将营销重心从传统柜台转向沉浸式展览,通过文化表达与消费者深度对话[2] - 香水展览已演变为商业推广、文化传播与艺术创意的融合场域,通过五感体验将品牌转化为"可触摸"的价值符号[5] - 2025年春季潘海利根、欧臻廷、娇兰等品牌在中国密集举办香水展,展览成为品牌历史与文化的集中呈现[2] 品牌案例 - 潘海利根《只此英伦》展览复刻伦敦圣詹姆斯街33号原址,陈列155年历史中的皇室认证勋章、初代香水手稿等真品,拆解英伦香氛美学创作流程[7] - 娇兰展览设置"时空走廊"展区,陈列1853年帝王之水至现代五代调香师代表作真品,对比展示近两个世纪香水质地与瓶身工艺演进[9] - 欧臻廷《演绎轮回》展览结合塔罗、星象与12人格测试,通过"气味性格测试"帮助消费者匹配定制香水,强化个性化共鸣[16][17] 艺术表达 - 伊索"虚实之境"展览用沙丘、石圈装置构建时间流逝意象,配合"苍旻"香水香调传递"结束即新生"哲学[10] - 娇兰联合法国IRCAM声学研究所创作《第一号嗅觉交响曲》,将香气层次转化为声波实现跨界艺术表达[10] - Diptyque与艺术家Nigel Peake合作水彩画装置,将珊瑚、矿石等自然灵感转化为单色渐变艺术作品[23] 消费者互动 - 欧臻廷设置《Become____》留白装置引导观众填入自我定义,许愿池等互动区触发情绪疗愈体验[18][20] - 潘海利根上海展融合中国皮影戏演绎品牌创始故事,西方香氛史通过东方非遗媒介实现文化共情[13] - 川己LEGEND SELF设置"闻香留白"区展示用户创意照片,以东方美学留白激发参与感[29][30] 策展方法论 - 需平衡历史真迹陈列、艺术设计、文化转译、互动共创与社交传播五维度,娇兰80件藏品集中展示形成文化冲击力[11][23] - 执行环节需注重多感官整合与社交传播,通过立体体验输出品牌信息,引导用户自发传播形成自然流量[22] - 文化运用需超越符号堆砌,如伊索将《白鲸记》转化为可步入的文学剧场,结合香调营造风暴体验[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