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多尔(Aidol)
搜索文档
太尴尬了!俄罗斯发布首款国产人形机器人,出场突然摔倒被抬走【附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前瞻网· 2025-11-12 16:36
俄罗斯人形机器人“艾多尔”发布 - 俄罗斯发布首款国产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艾多尔”,集成对话交互、情绪识别、离线语音处理等前沿技术 [1] - 机器人面部搭载19个伺服电机,可模拟数百种微表情,硅胶皮肤设计能呈现不同硬度的人类面部特征 [1] - “艾多尔”由俄罗斯机器人公司Idol开发,含48V电池支持6小时连续运行,移动速度达6km/h,可抓取10公斤重物 [3] - 目前组件中77%为俄罗斯制造,开发团队计划将国产化率提升至93% [3] - 发布会现场机器人意外摔倒,公司首席执行官解释事故原因为校准问题或光线不足、电压故障等系统问题,并强调机器人仍处于测试阶段 [3] 人形机器人产业概述与战略意义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后的颠覆性技术载体,是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智能终端之一 [5] - 其研发涉及人工智能、机械工程、传感技术、材料科学等数十个前沿领域的深度融合,技术复杂度远超单一产品 [5] - 全球各国正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国家可能重塑制造业成本结构,在高端制造领域占据优势 [5] - 行业目前正处在一个类似70年代的个人电脑或90年代的智能手机的发展阶段,潜力巨大 [5]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政策与目标 - 中国将人形机器人产业定位为新一代颠覆性产品和未来产业新赛道 [5] - 2023年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首次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写入具身智能与智能机器人 [5] - 中国确立2025年初步建立创新体系、2027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明确目标 [5]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全球地位与优势 -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供应链、市场规模和商业化落地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5]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在全球人形机器人100强企业中,中国独占56家,覆盖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集成的全链条 [5] - 中国已构建起全球最全、最具成本优势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国企业享有30%以上的成本优势 [6] - 中国掌控机器人制造关键稀土资源,新建加工厂周期长达20年,赋予调控全球产能的战略主动权 [6] - 汇川技术等工业龙头可直接将成熟运动控制系统迁移至人形机器人,边际研发成本极低 [6] 中国区域产业布局 - 长三角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最为完备的区域之一,产能规模大,产业链条完整,产业投资集聚度高 [8] - 珠三角地区是全球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重要集聚区,控制、伺服系统技术较为领先 [10] 中国技术专利与创新能力 - 中国已从技术跟跑者转变为全球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的领跑者 [12] - 2015-2023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专利申请及公开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23年专利公开数量为2903项,进入爆发阶段 [12] - 优必选拥有2450余项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其中逾450项为海外专利,发明专利占比近60%,人形机器人有效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14] - 宇树科技实现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部件自研,其G1人形机器人以9.9万元价格打破成本天花板 [14] 行业前景与预测 - 高通公司首席运营官兼首席财务官将人形机器人视作站立起来的汽车,发展潜力巨大 [14] - 随着商业化步伐加快,行业将迎来爆发性增长,前瞻产业研究院估计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300~1200亿元不等 [14]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CTO预测,通用机器人将在未来几年内渗透至工业、商业服务领域,并最终进入家庭 [14] - 随着AI大模型成熟,具身智能将在多个行业中逐步取代专用设备,推动社会进入通用具身智能时代 [14]
俄罗斯推出首款国产人形机器人
财联社· 2025-11-12 13:08
产品发布与规格 - 俄罗斯发布首款国产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Aidol 试图加入全球AI人形机器人竞赛 [2][3] - 机器人基本采用俄罗斯国产零部件打造 是拟人机器人的先进范例 [3] - 机器人具备对话和情绪识别功能 能够离线工作 所有语音处理均在设备端独立完成 [4] - 机器人搭载48伏电池 可连续运行6小时 配备19个伺服电机 能展现十多种基本情绪和数百种微表情 [10] 技术国产化目标 - 机器人77%的组件为俄罗斯国产 未来计划将国产化率提升至93% [10] 发布事件与行业反响 - 机器人首次正式亮相时在舞台上不慎摔倒 被归因于校准问题且仍处于测试阶段 [5][8] - 摔倒事件引发俄罗斯社交媒体和科技论坛批评 焦点集中在机器人不稳定性和公开发布未完成原型机的决定上 [9] - 许多人质疑俄罗斯的机器人行业是否准备好参与国际竞争 [9] - 公司将此次意外定义为实时训练 称成功的错误会转化为知识 失败的错误会转化为经验 [11]
AI与机器人盘前速递丨永贵电器牵手智元机器人探新应用;特斯拉德州工厂剑指Optimus千万量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09:18
市场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收报1.342元,下跌1.61%,全日成交额约4878万元,持仓股中仅8只上涨、21只下跌 [1] - 机器人ETF(562500)下跌0.91%,报0.981元,全天成交额约9.5亿元,近五日呈现资金净流入态势 [1] - 人工智能板块整体承压,寒武纪、奥普特等龙头股回调超3%,威胜信息、思看科技等小幅走强 [1] 公司合作与产能布局 - 永贵电器与智元创新(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连接器及线束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应用 [1] - 特斯拉正筹备扩建德克萨斯超级工厂,新建专用设施用于人形机器人Optimus量产,目标年产能达1000万台 [2] - 特斯拉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厂的Optimus试点生产线年产能预计为100万台,德州工厂的量产时间表定于2027年启动 [2] 行业动态与技术进展 - 俄罗斯发布首款国产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艾多尔”(Aidol),具备对话、情绪识别功能且可离线工作 [2] - 特斯拉Gen 3设计方案冻结后,预计2026年上半年会有规模化订单落地,目前多数供应链玩家处于送A样或B样阶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