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苏超联赛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财经丨“为赛赴城”渐成风 暑期消费开动“新引擎”
新华网· 2025-08-19 21:03
赛事IP对文旅消费的拉动作用 - "苏超"前六轮比赛期间江苏线下监测的服务营业收入达379.6亿元[3] - 江苏省暑期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00%[3] - "苏超"赛事主场城市文旅预订量同比增超20%[3] 地方足球联赛的消费带动效应 - "村超"带动黔东南州暑期文旅消费明显增长[4] - "榕江村超酒店民宿"搜索量同比上涨超500%[4] - 贵州目的地出游人次环比增长超30%[4] 赛事经济成为地方新增长点 - 海口市对引进国际级体育赛事给予50-100万元奖励[5] - 体育赛事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带动产业联动发展[5] - 政策奖励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升级与品牌形象提升[6]
“为赛赴城”成风尚 暑期消费迎“赛事引擎”
新华财经· 2025-08-19 13:28
赛事旅游热潮 - "为赛赴城"旅游方式成为暑期新风尚 各地通过特色赛事IP将观赛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 为文旅经济注入新动能 [1] - "苏超""浙超""赣超""村超"等地方足球联赛凭借草根魅力与地域特色 成为拉动暑期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 [1][3] - 8月3日"苏超"第八轮盐城对常州比赛周末 六个主场全部爆满 [1] 赛事经济数据表现 - "苏超"前六轮期间(5月10日-7月7日) 江苏线下监测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场景合计营收达3796亿元 [1] - 7月至今"苏超"带动江苏省暑期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00% 8月2-3日徐州/镇江/淮安等赛事城市文旅预订量同比增超20% [1] - "村超"复赛当周(7月26-27日) 贵州目的地出游人次环比前周增长超30% 黔东南出游人次环比增长54% [3] 跨区域消费带动效应 - "苏超"期间南京新华传媒大酒店接待上海/杭州/北京/合肥/武汉等异地游客量显著提升 [2] - "村超"带动黔东南州7月下旬"榕江村超酒店民宿"搜索量同比上涨超500% 当地特色美食搜索量显著上升 [3] 政策与行业趋势 - 海口市出台政策 对引进国际级体育赛事给予50-100万元奖励 [4] - 体育赛事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 通过流量带动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联动发展 [4] - 多地探索赛事与当地文化商业融合 开发多元化消费场景 提升基础设施与品牌形象 [4]
首胜如过年!常州早已“破圈”,“苏超式”足球联赛多地开花
第一财经· 2025-08-18 12:33
赛事表现与球迷反响 - 常州队1比0战胜镇江队,打破9轮不胜和零进球纪录,现场观众达4.2万人[3] - 常州推出六重大礼庆祝胜利,包括新增"常州赢球"抽奖活动[3] - 苏超前九轮现场观赛人数累计超过120万[4] 文旅产业联动效应 - 常州文旅行业推出系列福利:姓氏为"赵"游客免门票、镇江市民免门票、体育老师免门票等[4] - 苏超前六轮带动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个场景实现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5] - 南京主场比赛期间带动河西地区酒店入住间夜量同比增长近30%,部分酒店增长达111%[5] 赞助与商业价值 - 苏超联赛拥有1家总冠名商(江苏银行)、8家战略合作伙伴、7家合作商、6家赞助商、8家供应商[4] - 赣超联赛首轮后广告商竞争激烈,队服冠名更换四次,数十家广告商申请加盟[11] 赛事模式与区域复制 - 多地筹备"苏超式"联赛:赣超、湘超、川超、渝超、汉超等[3][10] - 汉超揭幕战吸引超4万观众,首次实现武汉16个城区与8所高校联动[11] - 湘超联赛计划9-12月举办,深圳湖南籍群体请求以"湖南人第二省会"名义参赛[12] 社会文化影响 - 72.3%受访者认为苏超增强市民文化认同感,61.4%认为推广了足球文化[7] - 常州官方主动接梗网友调侃,发起"补笔画挑战"引发城市联动,话题阅读量破亿[7] - 专家认为赛事激活城市文化基因,构建"赛事引流+文化赋能+消费升级"链条[8][9] 基础设施与产业带动 - 赛事盘活存量场馆资源,提升设施利用率[13] - 每张比赛门票可撬动周边休闲、旅游、餐饮等消费增长[13] - 体育赛事增加带动体育用品、设施等关联行业发展[13]
首胜如过年!常州早已“破圈”,“苏超式”足球联赛多地开花
第一财经· 2025-08-17 21:46
赛事热度与现象级表现 - "苏超"成为现象级赛事,现场观赛人数截至第九轮已超过120万[4] - 单场比赛吸引超过4.2万名球迷现场观战(常州vs镇江)[1] - 赞助商体系完善,包括1家总冠名商(江苏银行)、8家战略合作伙伴、7家合作商、6家赞助商、8家供应商及2家公益单位[4] 文旅产业联动效应 - 前六轮赛事带动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大场景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5] - 美团数据显示徐州、镇江、淮安等主场城市文旅预订量同比增超20%[6] - 南京奥体中心周边3公里内酒店入住间夜量增长显著,其中新华传媒大酒店同比增长111%[6] - 常州文旅推出针对性福利:赵姓游客免门票、镇江市民及全国体育教师免票、苏锡常市民四折票[4] 城市营销与文化认同 - 常州通过"自嘲营销"(如"笔画保卫战")形成全民互动,话题阅读量破亿[8] - 72.3%受访者认为赛事增强本土文化认同感,61.4%认为推广了足球文化[8] - 赛事激活城市文化基因,构建"赛事引流+文化赋能+消费升级"闭环[9] 区域复制与行业扩张 - 多地效仿"苏超"模式,赣超、湘超、川超、渝超、汉超等联赛陆续推出[3][10] - 赣超首轮即火爆,广告位供不应求,商家竞价导致队服冠名更换四次[11] - 汉超揭幕战吸引超4万观众,首次实现武汉16城区与8高校联动[11] - 湘超筹备中,深圳湖南籍群体申请以"第二省会"名义参赛[11] 产业经济拉动作用 - 赛事盘活存量体育场馆资源,提升设施利用率[12] - 单张门票可撬动周边休闲、旅游、餐饮等多业态增长[12] - 体育赛事增加带动体育用品、设施供给及相关行业发展[13]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多元场景激活消费新活力
央广网· 2025-08-16 12:58
工业遗产改造消费场景 - 郑州油脂化学厂改造为旅游休闲街区 保留红砖烟囱储皂罐等工业设施原貌 融入工业展示匠人手作书吧会馆酒吧剧本杀街头艺术国潮换装等新消费业态[2][3] - 街区引入130多家文创餐饮手作店铺 日均客流量超3万人次 年客流量达1000万人次 带动周边5000余人创业就业[3] - 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街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 乡村文旅创新消费模式 - 安徽广德市发展近300个规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 南塘社区打造翰泉书院复合文化空间 集阅读休闲茶饮小憩文化研学团建活动于一体[4] - 桃州镇探索整村运营新模式 在书院附近引入亚马逊爬宠昆虫馆 实现亲子互动与休闲消费结合[4] - 合兴萌宠乐园推出19.9元门票含亲子游乐与免费饮品 未来将增加滑板车游船项目 结合双花经济打造乡村短途游目的地[5] 赛事经济带动全域消费 - 苏超联赛场均观众超万人 绑定城市消费场景成为激活城市经济新引擎[6] - 盐城奥体中心赛事期间配套120个展位消费市集 带动餐饮住宿购物休闲夜间消费暑期消费增长[8] - 盐城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7.7亿元同比增长7.1% 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幅均超11%[8] - 苏超前六轮比赛监测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个场景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 同比增长42.7%[9]
郑州微短剧剧组演员扎堆成“竖店”
第一财经· 2025-07-31 21:09
行业增长态势 - 江苏省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5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7%,"苏超"联赛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1] - 河南省1-5月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同比增长23.9%,增速居10个行业门类之首,影视节目制作增长89.0%[1][5] - 四川省1-5月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同比增长18.7%,增速较1-4月回升2.8个百分点[1] - 安徽省1-5月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增长16.5%,影视节目制作和娱乐业分别增长74.8%和23.6%[2] - 贵州省1-5月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同比增长21.2%[2] 需求驱动因素 - 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推动文体娱需求多样化,优质赛事如"苏超"一票难求,显示供给增长空间巨大[2] - Z世代成为情绪消费主力军,追求个性化表达和悦己消费,中老年人亦通过演唱会等参与情绪消费[3][4] - "苏超"通过城市文化情绪联结深化足球社区化,5-20元低价票吸引数万人观赛,创造高情绪价值场景[3] 新兴消费场景 - 江苏省"苏超"前六轮比赛带动旅游、出行、餐饮等五大场景服务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4] - 老牌歌手演唱会受中年群体追捧,重庆站40岁以上观众占比达49.5%,怀旧心理驱动情感共鸣[4] - 微短剧作为"情绪快消品"崛起,郑州形成完整产业链,1-5月影视节目制作营收增速高于行业65.1个百分点[4][5] - "窝囊漂"等创新旅游产品迎合年轻人"又菜又爱玩"心态,河北"文化+情绪价值"模式带动文创消费[6] 区域产业布局 - 河南省利用区位和成本优势构建微短剧全产业链,涵盖剧本创作至海外发行,推动影视制作高速增长[5] - 河北定州博物馆文创产品(如"平安喜乐"茶杯)和石家庄手工皮具体验项目成为情绪消费新亮点[6]
“八队”输了笔画,赢了“流量密码”
国际金融报· 2025-07-21 20:04
赛事表现 - 常州队七轮比赛未进一球 积分排名垫底[5] - 第七轮主场0∶2不敌徐州队 上半场第8分26秒和第25分钟被连续破门[5] - 现场40253名观众观赛 但球队进攻端未能突破[10] 营销创新 - 推出"免门票免进球"魔性营销 结合文旅融合成为话题顶流[4] - 社交平台常州笔画保卫战话题阅读量破亿 网友创作表情包和互动游戏[10] - 线下恐龙园推出"守护笔画大作战" 银丝面馆上线"巾州特色面"转化消费场景[10] 文旅政策 - 针对徐州球迷推出"五免三减半"政策 涵盖景点、交通、餐饮等多领域[10] - 政策带动徐州球迷组团观赛 相关新闻登上热搜[10] - 比赛期间恐龙园周边酒店入住率同比激增300% 银丝面馆单日营业额突破10万元[10] 城市IP运营 - 通过恐龙主题地铁、新能源助力车等元素强化城市辨识度[11] - 中华恐龙园、"青春乐都"音乐IP等长期IP化运营积累经验[11] - 网友评选江苏"十三太保"形象大使 常州恐龙形象频繁胜出[11] 商业价值 - 联赛赞助商数量从6家增至27家 覆盖九大行业领域[12] - 各主场结合本地特色推出赞助产品 如南京宝记烧烤、徐州汴塘煎饼[12] - 盐城主场吸引深圳机器人/低空经济领域高管观赛 达成产业合作意向[12] 政策推动 - 无锡提出以苏超撬动"文旅体商"融合 徐州计划打造文商旅体新增长点[12] - 常州出台《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绑定足球与文旅、教育[12] - 无锡滨湖区对球员和球迷提供购房补贴 盐城升级无人车项目[13] 行业趋势 - 专家认为苏超成功源于赛事质量、文旅礼包和多元消费场景整合[13] - 预测未来将出现非遗主题观赛、方言解说等文化结合形式[13] - VR/AR技术将用于构建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消费空间[13]
10元票价撬动3亿创收 “草根苏超”成现象级普惠经济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21:03
赛事概况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成为今夏最火赛事,首届即引发全民热潮,采用一城一队赛制,13支地级市球队参赛[1] - 赛事以"草根"和"普惠"为特色,票价仅5-20元,516名选手中仅29人有职业背景,其余为教师、学生、快递员等业余球员[1] - 赛事带动全民参与热情,官方账号造梗助推热度,"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口号出圈[1] 参赛队伍与赞助商 - 13支球队获本地企业赞助,如盐城队18名球员来自东台三仓中学,常州队7号前锋为江南农商行员工[2] - 赞助商分三类:联赛赞助商(27家大型企业)、球队赞助商(本地中小企业)、赛区赞助商(区域中小品牌)[3] - 联赛赞助商包括江苏银行(总冠名)、京东、海澜之家等8家战略合作伙伴,赞助商总数从开赛6家增至27家[4][5] - 阿里旗下6品牌分别赞助6支球队,形成"散装阿里"赞助"散装苏超"网络热梗[6] 经济带动效应 - 赛事带动江苏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繁荣,常州端午期间接待扬州游客超15万人,消费激增25%[9] - 6个主场城市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63%,单场比赛提升周边酒店入住率20%-30%,餐饮零售增长15%-25%[9] - 预计赛季拉动综合经济效益超3亿元,平均每城增收2000万元[9] 政策与金融支持 -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纳入相关规划政策[10] - 央行等四部门发文要求构建多层次体育产业金融体系,加大体育消费信贷支持[11] - 银行建议通过固定资产贷款、普惠金融贷款支持场馆建设、文创开发等项目[11][12]
苏超进化
国际金融报· 2025-07-09 16:25
赛事热度 - 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业余足球赛事上座率达60396人 刷新中国业余足球纪录 仅比2012年中超历史最高上座纪录少5000人 [2] - 江苏德比门票10秒售罄 超200万人参与抢票 [2] - 苏超第6轮场均观众超2.7万人 最低场次扬州VS无锡达27063人 [2] 赛事运营创新 - 采用雾炮车降温技术 射程15-20米 用水效率较传统洒水车提升6倍 [3] - 场馆布置1万块工业冰块配合喷雾系统 体感温度降低5度以上 [3] - 首创7人次轮换规则 突破国际足联单场5次换人限制 [3] 商业价值增长 - 赞助商数量从揭幕时6家激增至第六轮近30家 [3] - 吸引喜力等国际品牌首次赞助中国本土赛事 [3] - 赞助商涵盖金融、食品、科技、服装等多领域 包括江苏银行、海澜之家、小米等知名企业 [3] 社会文化影响 - 95.2%江苏居民知晓苏超联赛 其中近八成为非传统球迷群体 [4] - 赛事强化地域文化认同 如南通狼、南京盐水鸭等符号广泛传播 [4] - 形成"比赛第一 友谊第十四"等网络热梗 提升城市全国知名度 [4]
苏超进化
IPO日报· 2025-07-07 21:39
赛事热度与观众规模 - 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举办的江苏城市足球联赛南京队VS苏州队比赛吸引60396名观众,刷新中国业余足球赛事上座率纪录,仅比2012年中超历史最高上座纪录少5000人 [1] - 苏超第6轮各场比赛观众人数均超2.7万人,其中徐州队VS南通队达30161人,镇江队VS泰州队达30067人,淮安队VS常州队达28371人 [1] - "江苏德比"门票开售10秒内售罄,抢票人数突破200万 [1] 赛事运营创新与商业价值 - 南京主场采用雾炮车降温技术,射程15-20米,用水效率较传统洒水车提升6倍,配合1万块工业冰块使体感温度降低5℃以上 [2] - 首创7人次轮换规则,突破国际足联单场5次换人限制 [2] - 赞助商数量从揭幕时的6家激增至第六轮的近30家,包括喜力、江苏银行、海澜之家、京东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 [2] 社会文化影响与地域认同 - 调查显示95.2%江苏居民知晓苏超联赛,其中近80%为非传统球迷群体(家庭主妇、退休人员、农民等) [3] - 地域文化符号(如南京盐水鸭、无锡水蜜桃、常州龙城)通过赛事网络热梗(如"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快速出圈 [3] - 赛事推动江苏省内文化经济流通,为其他地区文体活动提供示范样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