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帽

搜索文档
秸尽其用 有多少种可能
河南日报· 2025-06-19 07:31
秸秆资源概况 - 河南常年产生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约1亿吨,居全国第二位 [6] - 秸秆被称为"另一半农业",从废弃物转变为资源 [6] 政策与监管演变 - 2017年起应用"蓝天卫士"监控系统,建成2214个四级平台,安装摄像头近2万个 [7] - 7年来全省秸秆焚烧火点下降90%以上 [7] - 2014年国家发布《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目录》,提出"五料化"利用途径 [10] - 河南连续10年争取中央财政项目资金,建设224个批次项目县 [10] 当前利用格局 - 河南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8.3%) [14] - 肥料化利用占比74.4%(主要还田),饲料化21.3%,基料化0.6%,能源化3.2%,原料化0.5% [15] - 洛阳、漯河部分县区利用率达96%以上 [14] 典型利用案例 - 原阳县欣荣草制品公司年收购秸秆7000吨,草制品总产值1500万元 [11] - 桐柏县豫岗生物能源公司将秸秆制成生物质颗粒燃料 [12] - 河南中海博能公司日产沼气2万立方米,覆盖2万余户居民 [12] - 舞阳县富莱特农业科技产业园预计年消纳秸秆16万吨,产食用菌6860吨 [12] - 南阳天益发电公司年消纳秸秆15万吨,发电效率提升20%-30%,吨利润260元 [12] 产业瓶颈与发展方向 - 与安徽产业化利用量占比(58.55%)存在差距 [15] - 秸秆离田成本高主因收储运体系不健全 [18] - 2025年计划建设100个标准化收储中心,打造5-8个重点县 [18] - 构建"五个一"体系:沃土示范区、饲料产业带、收储运网络、产业联盟、高值化路径 [18]
小麦丰收 科技助力 非遗也来凑热闹
央视网· 2025-06-07 12:40
小麦收割进展 - 河北省3300多万亩冬小麦大规模机收从6月6日开始 预计22日前后基本完成 [1] - 邯郸市大名县冬小麦种植面积82 95万亩 位居河北省前列 7日开始大规模机收 [1] - 大韩道一大队村1800亩小麦进入大规模机收阶段 300亩麦田中有3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同时作业 [3] 科技应用与效率提升 - 收割机搭载北斗定位系统 实现厘米级定位 减少漏收 麦茬高度控制在10厘米 [4] - 单台收割机每天可收割200多亩 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30% 1800亩地2-3天可完成收割 [6] - 大名县投入2000多台联合收割机 机收率达100% 组建10支农机检修队保障作业 [9] 秸秆综合利用 - 大名县配备220余台打捆机和搂草机 预计完成20万亩11万吨秸秆收储 [8] - 秸秆被打包成400多公斤的"麦秸包" 用途包括牲畜饲料 造纸原料 生物发电燃料 [8][10] - 部分秸秆用于制作草编工艺品 大名县启动"草编非遗+助残"项目 带动残疾人就业 [12][14] 产量预测与农事安排 - 大名县测产结果显示 预计小麦亩产达542公斤 较去年有所增长 [9] - 大名县小麦收割预计11日结束 后续将进行65万亩玉米播种 [9]
山东外贸企业“内外兼修”寻生意秘笈
中国新闻网· 2025-05-16 00:04
外贸订单恢复与市场拓展 -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滑雪手套生产商户近期收到美国客商200万美元订单,暂停订单逐渐恢复[1] - 外贸企业采取多维度策略应对市场变化,包括开拓国内市场、布局海外建厂、提升产品竞争力等[1] - 山东省举办外贸优品购物季活动,吸引400余家外贸企业和1000多家采购商参与,涵盖纺织服装、日用品、玩具等行业[1] 内销市场转型与产品创新 - 青岛玉凤祥工艺品有限公司将出口草编产品转向中国景区、服务区及电商平台销售[1] - 山东力诺玻璃科技结合济南城市IP开发荷叶造型玻璃餐具,融合地域文化元素与实用性[2] - 外贸企业转内销被视为中国轻工业升级契机,需避免将内销作为库存处理渠道[2] 产品竞争力提升与IP开发 - 山东咔得乐智能科技推出中国版"乐高"拼插玩具,主打熊猫、足球、古建筑等主题,主要销往欧美市场[2] - 企业计划通过IP联名(如哪吒、《黑神话:悟空》)和模块化设计同步拓展国内市场[2] - 外贸企业强调需打破单一依赖,通过全产业链风险分摊和差异化产品增强韧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