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口转内销
icon
搜索文档
辽宁:税务护航 助力外贸企业稳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8-01 14:05
辽宁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辽宁出口总值创下历史新高达1992.6亿元,同比增长13.4%,增 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外贸成绩单的背后,是政策服务的精准发力。全省税务部门通过优 化出口退税服务、强化合规指导等举措,为出口企业构建风险"防火墙",注入发展"生长液"。 "外贸转内销,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品牌'的道路,作为企业必须积极拥抱变化。我们与大型商超及 电商平台对接,国内订单目前在增长,通过税务部门对内销环节中商超准入、销售、结算及电商平台佣 金等涉税处理的精准辅导,我们有信心以企业'自变'应对市场'万变'。" 在全力巩固国内市场份额同时,一批外贸企业积极开拓更多海外市场。在辽宁汉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 间里,一片忙碌景象,"我们通过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和市场多元化策略将海外销售重点扩展至'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2025年第一季度订单额同比增长17%。" 为帮助外贸企业出海,国家税务总局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税务分局依托"税路通·辽税花语"跨境税费服 务品牌,组建专家团队通过"政策汇编+案例解析"等方式,帮助企业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界定应税项目 与免税范畴,精准匹配出口退税条件,帮助企业增强竞争 ...
京东登上新华社 京喜自营践行出口转内销计划 助力企业加速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7-19 00:06
京东2000亿出口转内销计划 - 京东推出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 旨在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该计划被新华社专题片作为唯一企业案例报道 肯定其社会责任[1][4] - 京喜自营作为核心承接业务线 通过"外贸优品""厂货优选"策略 为外贸企业提供入驻绿色通道 解决库存问题 加速内销转型[3] - 计划包含流量倾斜 物流减免 运营指导等具体措施 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建立线上销售通路[7] 外贸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 导致外贸企业面临订单波动 库存积压等问题 2025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增速持续承压[4] - 传统外贸大省如广东 浙江 山东等地企业亟需拓展内销渠道以应对国际市场需求变化[4] - 部分外贸企业长期依赖出口 国内市场开拓能力薄弱 如兴业陶瓷外贸占比60%但国内市场空白[7] 企业转型案例成效 - 兴业陶瓷通过京喜自营上线滞销的"波西米亚风"盘子 4月13日11小时售出9万件 4个月累计销售超20万件 实现连续三个月环比增长60%[7] - 宏泰纸塑将出口受阻的纸杯转向内销 通过京喜自营售出超50万单(2500万只) 有效缓解库存压力并保住就业[9] 平台支持措施 - 电商平台推出平台直采 建立专区 流量支持 供采对接等举措 在商务部门引导下帮扶外贸企业转型[12] - 京喜在义乌落地全国首家"厂货优选选品中心" 长期陈列5000余款源头厂货 专业采销团队现场办公 服务近3亿用户[13] - 未来将重点布局100+产业带 通过持续下沉和供需匹配 帮助更多优质产能扎根国内市场[13][15] 内需市场战略意义 - 内需被视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在复杂国际环境下更需要做强国内大循环 激发超大规模市场活力[15] - 电商企业通过产业带下沉和供需匹配 为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提供中国解决方案[15]
出口转内销是权宜之计吗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58
国际经贸环境与出口转内销背景 - 全球贸易面临美国滥施关税影响 外贸企业出口承压 提高内销占比成为应对冲击的现实选择 [1] - 商务部启动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帮助外贸产品拓内销 [1] - 出口转内销是指外贸产品在国内销售 是企业实现国内外市场"两条腿"走路的策略 [1] 政策支持与战略意义 - 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提出推进内外贸一体化 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 [2] - 2022年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 在部分地区率先开展试点 [2] - 出口转内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 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 市场优势与企业需求 - 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美国的1.6倍 汽车、服装、家电等重要商品销售规模远超美国 [3] - 外贸企业迫切需要开拓国内市场对冲外部风险 实现国内外市场互为支撑 [3] - 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强烈 为出口产品转内销提供广阔市场 [3] 出口转内销面临的挑战 - 部分出口产品在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方面与国内要求不一致 [4] - 外贸家电产品需重新取得国内3C认证 纺织品认证流程复杂导致上架延迟 [4] - 缺乏国内营销网络和品牌运营经验 品牌知名度低 面临设计规范、定价机制、账期等差异 [4] 支持措施与解决方案 - 短期内允许未达到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出口产品以自我声明方式内销 拓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范围 [5] - 长期需加强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方面的内外衔接 [5] - 加大市场渠道、国内消费、财政金融、服务保障等方面支持力度 落实"三增三减"政策 [5] 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成效 - 截至6月24日 22个地区已开展225场活动 参与外贸企业和采购商超过1.9万家 成交额248亿元 [6] - 下半年商务部还将举办330多场活动 进一步夯实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基础 [6]
刘志阔:特朗普最新对越南关税政策阴影下的中国出口企业
36氪· 2025-07-03 14:18
贸易政策影响 - 特朗普宣布对越南进口商品征收20%关税,对经越南转运的商品征收40%关税[1] -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深刻改变全球贸易格局,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多轮关税[1] 出口企业价格策略 - 美国加征关税成本主要由本国消费者承担,中国出口商未显著调降价格,出口量显著收缩[2] - 70%企业因利润微薄无法降价,21%受合同条款限制,少数企业担忧反倾销调查[2] - 出口行业净利润率仅3%-5%,关税直接挤压盈利空间,企业难以通过降价吸收成本[3] 企业应对策略 - 企业尝试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客户黏性,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加强现金流管理[3] - 部分企业转向欧盟市场,对美关税每上调1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量增长0.97%,但总出口仍减少0.83%[4] - 出口转内销可行性低,国内销售渠道培育周期长,产品调整技术要求高[3][4] 海外布局与产业转移 - 中国企业加速对越南和墨西哥投资,越南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支点[6] - 越南对美出口增长与中国对美出口下降同步,部分产品通过越南实现"间接出口"[7] - 中国企业采取"两头在内、中间在外"模式,上游留在中国,下游转移至越南[7] - 越南北部和南部形成电子、纺织、机械加工产业集群,配套体系日益完善[8] 政策缓冲机制 - 美国"排除清单"机制允许企业申请关税豁免,总申请条目超5万条,获准豁免1150项,占比约1/4[11][12] - 被排除产品涵盖全部加征关税商品的40%以上,但程序复杂且审批周期长[12] 行业长期趋势 - 贸易摩擦推动中国企业构建分布式全球生产体系,越南兴起反映区域产业协同重组[10] - 中国制造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短期难以替代,企业需加快国际化布局[15] - 未来中国企业角色将从制造供应者向全球综合运营商转型,需加强本地化运营[16]
★对接渠道与商业模式转型两手抓 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破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现状 - 永辉超市自4月7日开通绿色通道以来已收到500多封合作邮件,与300多家企业进入洽谈阶段,并在多家门店外贸专区上架相关商品 [1] - 京东推出规模达2000亿元的扶持项目,通过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平台优势与渠道协同帮助外贸企业打通内销通道 [3] -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9家电商平台已开放入驻绿色通道,6家电商平台建立内销专区,对接超6000家次外贸企业,超600家次入驻 [4] 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 深海鱼加工企业今日食品80%产品出口欧美、中东市场,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显著 [2] - 珠海金稻电器60%以上产品用于外销,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产品严重积压 [3] - 外贸企业面临供应链与生产模式调整挑战,国内订单特点是小批量、多批次,需对生产线进行柔性化调整 [4] - 国内外消费者不同消费习惯和产品偏好构成挑战,如国内消费者对罐头接受度不高 [6] 企业转型策略与案例 - 今日食品针对国内消费者推出辣味、黑松露等新口味金枪鱼罐头,改进包装设计 [7] - 聚亿新材入驻京东京喜后采用C2M方式生产,能提前一个月排产,京喜已成为其国内销售增长最快渠道 [6] - 富岭股份2024年境内销售占比已达29%,客户主要是头部连锁餐饮企业和连锁茶饮企业 [8] - 美团闪购成立出口转内销专项工作组,协调全国闪电仓、便利店、品牌商达成供应链合作联盟 [4] 政策建议与长效机制 - 建议相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沟通对接,促进外贸企业与国产龙头品牌合作 [8] - 建议政府和行业协会搭建外贸企业与国内采购商对接平台,定期组织展会、洽谈会 [9] - 建议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支持、消费券补贴等政策扶持外贸企业,如设立专项扶持资金 [9] - 建议从促消费角度支持出口转内销,避免价格"踩踏",如以旧换新政策支持相关产品 [9]
展商变投资商”,第四届RCEP博览会为参展企业带来“红利
齐鲁晚报网· 2025-06-30 14:38
博览会成果 - 第四届RCEP博览会为企业带来订单、投资、渠道、信息和品牌提升等多重红利,成为企业国际化发展和内外贸拓展的助推器 [1] 企业收益 - 博览会为企业搭建高效务实对接平台,带来多层次收益 [3] - 日均1.5万人次到会观众和5000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促成多项重要合作 [3] - 国际知名流通企业如麦德龙、盒马深度参与,为本地生产型企业提供对接国内外大型采购渠道的机会 [3] - TikTok服务商领拓集团、山东华企针织选择在临沂注册公司开展业务,体现博览会推动展商变投资商的效果 [3] 市场开拓 - 临沂市商务局设立外贸优品展区,精选22家本地外贸出口企业,邀请亚马逊、Ebay、雨果等跨境电商巨头及鲸宝物流等国际物流企业参展,提供与国际买家、跨境平台、物流服务商面对面交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4] - 外贸优品展区面向国际市场同时向国内采购商和消费者开放,促进出口转内销 [4] - 组织全省知名商超现场采购、举办RCEP嗨购节、邀请100家自媒体和主播参与网红直播选品会,帮助出口企业对接国内市场和天猫、抖音等新零售渠道 [4] 品牌与交流 - 特斯拉、宇树科技、正大、亚马逊等世界500强和科技领军企业参展,展示前沿科技和产品,为企业提供对标国际一流、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机会 [4] - 中非民间商会、大韩贸易振兴公社等国际商协会参与,为中外企业建立长效沟通桥梁 [4]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精准服务“双循环”战略 成功投资京东科技首单“出口转内销”ABS产品
和讯网· 2025-06-27 13:32
中信银行投资京东科技ABS产品 - 公司成功投资京东科技发行的市场首单"出口转内销"主题ABS产品优先A级份额1.6亿元 [1] - 产品募集资金不低于50%专项用于京东向"出口转内销"型供应商采购商品 [1] - 通过资产证券化工具盘活供应链应收账款,为外贸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转型资金支持 [1] - 精准引入国际品质出口商品丰富国内市场供给,激活内需潜力,促进国内供需良性循环 [1] 战略意义与政策响应 - 项目积极响应国家"稳外贸、扩内需"政策导向,具有明确战略聚焦性 [1] - 京东布局"出口转内销"板块资产是服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践 [1] - 中信银行紧扣商务部支持出口转内销政策精神,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1] - 推动"双循环"战略在消费领域的深度融合,是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具体成果 [1] 未来发展规划 - 将持续深化与京东科技等头部企业在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战略合作 [2] - 不断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2] - 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贡献力量 [2]
出口企业“内外兼修”拓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6-25 05:57
外贸企业转内销的战略调整 - 外贸企业在复杂国际环境与内需潜力释放的双重驱动下开启战略调整与转型之路 [1] - 江门市海基科技因关税加征导致美国市场价格竞争力下降,开始开拓国内市场,调整产品设计并创立新品牌,国内销售占比逐年提升 [2] - 宁波长城精工实行"工贸并举"策略,2022年将更多投入放在国内产业链,产品品类从2000多种扩充到5000多种 [3] 转内销的挑战与应对 - 外贸企业转内销面临缺乏资源、渠道、团队和自主品牌等难点,建渠道、造品牌需要大量投入 [5] - 国内订单具有小批量、多批次、利润率低的特点,企业需调整生产节奏和模式 [5] - 制式和标准问题如海外认证家电需重新取得国内3C认证,抬高了经营成本 [5] - 有关部门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工作,开通认证绿色通道,缩短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周期 [6] 平台助力与渠道拓展 - 商务部组织商协会、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帮助外贸企业拓宽内销渠道 [7] - 环球港商业综合体为外贸企业打造专区,简化入驻流程并提供服务,首批入驻企业形成示范效应 [7] - 抖音电商"外贸优品专项扶持计划"成交额超4.3亿元,直播带动成交额超3亿元 [7] - 美团小象超市和美团优选开设外贸优品专区,已有500余家外贸企业进入内销对接流程 [8] 长期布局与政策建议 - 外贸企业"内外兼修"是适应双循环战略的长期布局 [9] - 建议推进产品检验、资质认证等结果互认,发挥自贸试验区等作用,促进国内标准与国际对接 [9] - 通过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消除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9]
广东:支持电商企业设立出口转内销专区 对外贸企业上线开店给予流量费减免等支持
快讯· 2025-06-24 16:57
外贸企业支持政策 - 支持电商企业设立出口转内销专区 对外贸企业上线开店给予流量费减免等支持 [1] - 组织300场左右"粤贸全球"境外展 覆盖欧美 东盟 中东 中亚 拉美 非洲 港澳等七大市场 [1] - 落实口岸通关便利化措施 优化出口退税办理流程 加密海运空运快线 [1] 跨境电商发展措施 - 组织美国采购商与跨境电商企业开展选品对接 [1] - 开展海外仓资源线上线下对接活动 [1] 金融支持政策 - 引导金融机构通过贷款延期展期 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缓解外贸企业资金压力 不得随意抽贷 断贷 [1] -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 加大对重点国别承保力度 提升理赔追偿效率 [1] - 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 全面摸排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 优化银企对接 [1]
12个品牌破亿、总人气5.5亿 辛选集团618圆满收官
环球网· 2025-06-20 20:58
618电商大促业绩 - 公司总销量超3300万单 总人气达5.5亿 [1] - 安排直播近200场 其中破亿场次10场 [1] - 参与品牌2200多个 核心SKU近20000个 [1] - 12个品牌销售额破亿 79个品牌销售额破千万 [1] 农产品带货表现 - 带货广东荔枝30.5万单 销售额1184.27万元 [3] - 食品生鲜品类总销售额近9亿元 [6] - 带货广东荔枝重量1536.9吨 榴莲重量1896.2吨 [6] - 放送陕西阎良甜瓜35万单作为福利品 [6] 助农模式创新 - 成立荔枝工作组 3天完成溯源质检核价全流程 [3] - 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沉浸式展示荔枝文化及品控细节 [5] - 采用智能云仓系统跟进物流 开设生鲜绿色售后通道 [5] - 计划在溯源直播 订单预售 产品深加工加大投入 [5] 供应链与服务体系 - 投入1600多名专业客服实现7×24小时响应 [8] - 三大智能云仓系统精准跟进物流最后一公里 [8] - 开放出口转内销专项绿色通道扶持外贸企业 [8] - 与外贸企业深度合作定制产品和供应链 [8] 企业社会责任 - 辛火计划累计实现超20亿元助农销售额 [8] - 推动农产品上行解决销售难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6] - 秉持出于农民馈于百姓理念投身助农事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