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草莓熊
icon
搜索文档
泡泡玛特必须软着陆
36氪· 2025-07-03 10:19
泡泡玛特的核心挑战与软着陆策略 - LABUBU成为泡泡玛特首个大众意义上的顶流IP,此前Molly、Skullpanda等仅为潮玩圈层头部IP [3] - LABUBU的爆火源于明星带货、出海趋势、毛绒爆火、包挂热潮等时代趋势叠加 [2] - 顶流IP给公司带来经营扰动,包括上新节奏、库存规模、产能分配等,尤其影响海外激进扩张计划(2025年海外销售目标三倍增速,2024年海外及港澳台销售额50亿)[4] - 公司面临二级市场高溢价导致的供需失衡,LABUBU隐藏款二手价格曾达4000+元,初版拍卖价108万 [8][11] IP运营机制与稀缺性平衡 - 潮玩IP稀缺性源自盲盒机制(随机供给+隐藏款设计+限量发售)和黄牛参与的二级市场 [6] - 黄牛炒作品牌成为行业共识,其离场标志IP热度下滑 [7] - 公司采取停售LABUBU系列、线上预售限购、抽选销售等措施应对黄牛问题 [12][14] - 面临供给两难:超量供给破坏稀缺性(参考卡游奥特曼卡牌案例),控制供给则放大黄牛套利空间 [14] 能力建设与战略选择 - 需借鉴迪士尼/三丽鸥经验:通过系统品类规划平衡稀缺性与大众性(如迪士尼"七宝"限定销售+其他IP广泛授权)[15] - 供应链体系2021年升级后具备周上新能力,但LABUBU需求暴增仍构成压力测试 [17] - 品类拓展已启动:LABUBU推出杯子/香薰/积木等衍生品,新设珠宝品牌popop、家居服装店,可能进军家电领域 [17][19] - 内容能力短板明显:LABUBU热度依赖明星带货而非IP故事深度,消费者对其背景认知不足 [20][22] IP长期价值开发路径 - 从产品优先转向内容建设:成立LABUBU电影工作室、开发动画剧集、上线自研手游《梦想家园》[26] - 参考三丽鸥模式:碎片化内容(漫画/表情包)+UGC生态参与+深度内容开发(如Netflix动画)[27][29] - 战略方向选择:继续时尚炒作(短期见效)或沉淀内容(需补故事能力),目前倾向后者但能力尚在初期 [20][22] 行业参照系与商业模式 - 迪士尼模式:以动画电影为核心,乐园和衍生品为延伸,内容驱动IP长线价值 [22] - 三丽鸥模式:广泛授权+地区限定产品组合,灵活参与社交平台UGC生态 [27] - 泡泡玛特本质仍是IP运营公司,核心能力在于持续孵化IP(Molly/LABUBU等爆款具有概率性)[6]
从缺货、假货到竞争,这是泡泡玛特的“顶流焦虑”
华尔街见闻· 2025-06-12 21:03
欧洲潮玩市场概况 - 欧洲潮玩市场约10年前起步,目前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泡泡玛特正搭上这波顺风车 [1][3] - 疫情期间消费重心转向"悦己",高价设计师潮玩成为新宠,推动市场强劲增长 [3] - 国际品牌如Funko、Sonny Angel早期启蒙用户认知,但近几年才进入爆发期 [3] 泡泡玛特在欧洲的发展 - 最初通过亚裔社群传播,后借助TikTok网红(如Black Pink的Lisa)和线下门店迅速出圈 [1][3][4] - 主要消费群体为15-25岁女性,在男性中渗透率较低 [4] - 最早在西班牙走红,随后德国、荷兰等国家表现出浓厚兴趣 [4] 热门IP表现 - Labubu是欧洲最火IP,其次是Skullpanda、Crybaby和Hirono [1][5] - Molly在欧洲受欢迎程度不及亚洲市场,尽管公司投入大量资源 [5] 供应链挑战 - Labubu系列供不应求,需求远超供应链反应速度,年初扩产仍无法满足 [1][6] - 需求难以预测叠加同时开拓欧美多市场,导致产能吃紧 [7] - 供应不足可能引发消费者体验下降、假货滋生(如LAFUFU仿品)及竞品趁虚而入 [1][15] 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者包括国际品牌be@rbrick、Tokidoki,以及中国品牌52TOYS、Funism [8][10][12][13] - 竞品因缺乏欧洲运营经验或IP授权限制,短期面临规模扩张挑战 [15] 行业核心驱动力 - 潮玩是"供给驱动型市场",持续产品创新(如新系列)是关键增长动力 [1][17] - 内容联动(故事、影视、书籍)可延长IP生命周期,需加强情感连接建设 [1][17] - 二级市场(如eBay)占be@rbrick欧洲销量的30%,是热度重要支撑点 [17] 市场案例警示 - Sonny Angel因网红带货爆红后,因供应紧张和假货横行迅速热度耗尽 [15]
年营收超6亿,北京潮玩公司 52TOYS 赴港 IPO
经济观察网· 2025-05-29 16:25
基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不完全统计,52TOYS至少有12份版权协议将在近两年内到期,与迪士尼、迪士尼(20世纪工作室)和《流浪地球》的合作关系将于 年内结束,"主力军"蜡笔小新在中国内地的版权也将在2027年届满。 近日,北京乐自天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52TOYS")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港股主板上市募资1亿至2亿美元,联席保荐人为花 旗集团和华泰国际。若上市成功,这家被称为"泡泡玛特门徒"的潮玩企业将成为继泡泡玛特、布鲁可之后第三家登陆港股的本土IP玩具公司,其估值与业绩 表现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52TOYS成立于2015年,以"玩点有趣的"为品牌主张,业务覆盖IP玩具研发、生产与销售,旗下拥有猛兽匣、Panda Roll等35个自有IP,并与蜡笔小新、迪士 尼、哆啦A梦等80个国际IP达成合作。 招股书显示,2024年公司营收达6.3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授权IP收入占比64.5%,核心IP"蜡笔小新"当年创造GMV超3.8亿元,贡献了近六成营收。另 一大授权IP"草莓熊"累计GMV达2.7亿元,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过度依赖授权IP隐患显著 2022年至2024年,52 ...
估值20亿,套现6000万,52TOYS发招股书,靠什么上市?
36氪· 2025-05-23 10:0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6.3亿元,净利润约3000万元[1]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63亿元、4.82亿元及6.30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70.8万元、7193.4万元及1.22亿元[2]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会计准则)2022-2024年分别为-5675.4万元、1910.3万元及3201.3万元[2] - 2024年毛利率为39.9%,较2023年的40.5%略有下降[3] - 2024年经调整净利率为5.1%,较2023年的4.0%有所提升[4] 收入结构 - 2024年来自授权IP的收入达4.06亿元,占总收入64.5%[6] - 2024年自有IP收入1.54亿元,占比24.5%[7] - 2022-2024年授权IP收入占比从50.2%提升至64.5%[7] - 2024年国内收入4.83亿元占比76.6%,海外收入1.47亿元占比23.4%[17] 业务模式 - 公司拥有35个自有IP和80个授权IP[8] - 头部授权IP包括迪士尼、蜡笔小新、哆啦A梦等,其中蜡笔小新2024年GMV超3.8亿元[10] - 2022-2024年支付IP授权金分别为3377.3万元、2321.8万元及4575.5万元[13] - 2024年IP授权成本占销售成本的12.1%,较2022年的10.3%有所上升[14] 销售渠道 - 2024年经销商销售收入4.21亿元,占比66.8%[15] - 2024年直营收入1.95亿元,占比30.9%[15] - 截至2024年底拥有336家国内经销商和90家海外经销商[15] - 国内线下门店数量为5家[15] 行业情况 - 2024年中国IP衍生品市场规模1742亿元,预计2029年达3357亿元[6] - 2024年IP玩具市场规模756亿元,预计2029年增长至1675亿元[6] - 按2024年GMV计算,公司在中国IP玩具市场排名第七[18] 公司治理 - 陈威等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6.81%,为公司最大股东[19] - 上市前陈威及其合伙人通过股权转让套现近6000万元[19]
他们靠卖玩具,全都成为了百亿富豪
盐财经· 2025-04-06 17:51
文 | 张旦珺 编辑 | 何子维 值班编辑| 宝珠 视觉 | 顾芗 LABUBU一直显示断货。 2024年9月22日14点40分,LABUBU坐坐派对系列盲盒线上开售,直播间实时涌进来3万人。 没有人知道这场线上销售持续了多久,可能是10秒,也可能1秒不到,但结果都是一样:秒杀,售罄。 市场上对LABUBU的需求仍在源源不断地上涨。热度最高的时候,该系列原价99元的盲盒在二手平台上 溢价达到了1.5—2倍,隐藏款溢价更是高达845%。 这让过去习惯倒腾茅台与苹果手机的黄牛找到了新的机会,互联网上有关大学生倒卖LABUBU"日入2 万"的财富奇闻,进一步给这只咧着九颗牙的森林精灵赋予了一层魔力。 眼下,潮玩爆发出比顶流明星更耀眼的商业能量。 2025年3月26日,泡泡玛特国际集团发布了2024全年财报。财报显示,去年,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总营收为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 |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 | --- | --- | --- | --- | --- | | | 2024年 | | 2023年 | | | | 收入 | 收入佔比 | 收入 | 收入 ...
9个月狂赚7亿!叶国富正筹备第二家上市公司
华尔街见闻· 2025-03-14 18:52
文章核心观点 名创优品考虑拆分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并在中国香港上市,当前潮玩行业向好,TOP TOY业绩表现优异,但面临竞争压力,其分拆独立需证明自身独立发展潜力,未来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打造出爆款自有IP [2][4][12] 分组1:名创优品与TOP TOY上市动态 - 名创优品考虑拆分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并在中国香港上市,拟筹集资金约3亿美金,官方未回应 [2] - 2022年7月名创优品港股二次上市时,创始人叶国富表示希望三年内让TOP TOY单独上市 [2] - 2024年底叶国富就在筹划剥离TOP TOY事宜,并接洽潜在投资人 [3] 分组2:潮玩行业市场环境 - 据报告显示,潮玩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达448亿美元,中国2022 - 2026年间行业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24%,2026年零售额将超1000亿元 [4] 分组3:TOP TOY门店与业绩情况 - 2020年12月18日TOP TOY在广州正佳广场开首家门店,开业三天销售额超百万 [6][7] -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TOP TOY门店总数达234家,较2023年同期增加112家,较2023年末净增86家 [8] - 2024年前三季度,TOP TOY总营收7亿元,月均营收约7800万元,第三季度营收2.72亿元,同比增长50.4%,已连续4个季度盈利 [10] - 2024年前三季度TOP TOY营收占名创优品总营收的5.7%,若独立上市需拓展营收、利润和门店数 [11][12] 分组4:TOP TOY竞争格局 - 泡泡玛特2024年上半年营收45.6亿元,同比增长62.0%,经调整后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90.1%,多个IP半年营收过亿 [13] - TOP TOY靠外部IP授权+自有IP保证产品矩阵丰富性,但需付出大量授权费,2024年前三季度名创优品IP授权费同比增长38%,总开支同比增速达54% [14] - TOP TOY优势在于名创优品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和知名IP二次开发能力,产品形态更多样化 [15] - 乐高2024年全年营收约7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净利润约146亿元,同比增长5%;布鲁可2024年上半年营收10.46亿元,同比增长237.6%,毛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306.5% [15] 分组5:叶国富创业历程与TOP TOY诞生 - 叶国富1998年肄业后南下打工,2002年创业,先后创办化妆品店、“哎呀呀”饰品店、名创优品 [18] - 2020年名创优品在纽交所上市,叶国富个人财富超46亿美元,登上福布斯广州富豪榜第六名 [19] - 名创优品2018年后增长趋于平稳,叶国富开拓新业务,2019年启动TOP TOY项目 [21] 分组6:TOP TOY发展挑战与前景 - 国内潮玩市场竞争激烈,TOP TOY面临泡泡玛特、布鲁可等头部品牌及新兴品牌压力 [23] - TOP TOY2024年战略部署是在海外5至6个国家开店,但出海面临地域、文化等差异挑战 [24] - TOP TOY分拆独立需靠IP厚度决定终局,关键在于能否开启自己的“Molly”时刻 [24]
9个月狂赚7亿,叶国富正筹备第二家上市公司
36氪· 2025-03-13 21:37
文章核心观点 名创优品考虑拆分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并在中国香港上市,当前潮玩行业向好,TOP TOY业绩表现优异已连续盈利,但在营收占比、IP竞争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其分拆独立是新故事,未来能否开启自己的“Molly时刻”有待观察 [2][5][10][25] 名创优品资本运作与TOP TOY上市规划 - 名创优品考虑拆分TOP TOY并在中国香港上市,筹集资金约3亿美金,官方未回应 [2] - 2022年7月名创优品港股二次上市时,创始人叶国富表示希望三年内让TOP TOY单独上市,2024年底叶国富筹划剥离TOP TOY并接洽潜在投资人 [2][3] 潮玩行业市场环境 - 潮玩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达448亿美元,中国2022 - 2026年间行业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24%,2026年零售额将超1000亿元 [5] TOP TOY门店布局与业绩表现 - 2020年12月18日TOP TOY在广州正佳广场开首家门店,开业三天超百万销售额,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门店总数达234家,布局80多座城市核心商圈,2024年拓展至东南亚市场 [8][9] - 2024年前三季度总营收7亿元,月均约7800万元,第三季度营收2.72亿元,同比增长50.4%,已连续4个季度盈利 [10] TOP TOY盈利关键与发展挑战 - 连续盈利关键在于销售毛利更高产品,2024年上半年客单价低于2023年同期因产品组合转向高盈利产品 [12] - 2024年前三季度TOP TOY营收仅占名创优品总营收5.7%,若独立上市需拓展营收、利润和门店数以证明潜力 [12] TOP TOY与竞争对手对比 - 泡泡玛特2024年上半年营收45.6亿元,同比增长62.0%,调整后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90.1%,多个IP半年营收过亿,TOP TOY更像知名IP销售渠道商 [14] - TOP TOY靠外部IP授权+自有IP保证产品矩阵丰富性,但需付出大量授权费,2024年前三季度名创优品IP授权费同比增长38%,总开支同比增速达54% [15] - 乐高2024年全年营收约788亿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约146亿元,同比增长5%,布鲁可2024年上半年营收10.46亿元,同比增长237.6%,毛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306.5% [18] 叶国富创业历程与TOP TOY诞生背景 - 叶国富1998年肄业南下打工,2002年创业,2013年创办名创优品,2020年名创优品在纽交所上市,他登上福布斯广州富豪榜第六名 [21] - 叶国富为跟上年轻人潮流开拓新业务,2019年启动TOP TOY项目,TOP TOY诞生是其探索新方向结果 [22][23] TOP TOY市场竞争与未来展望 - 中国潮玩市场2026年零售额将达1101亿元,付费消费者数量和月消费额预计增长,TOP TOY受益市场发展但面临头部和新兴品牌竞争 [24][25] - TOP TOY选择出海但面临地域、文化等差异挑战,分拆独立靠IP数量或能短期赢得资本热捧,IP厚度决定终局,能否开启“Molly时刻”待观察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