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虎扑App
icon
搜索文档
从LABUBU到热血的苏超,下一个流量入口在何方?
36氪· 2025-06-20 11:14
赛事概况 - 苏超全称为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 由江苏省体育局联合13个设区市政府主办 13个城市共同参赛 [2] - 自5月10日开赛以来 现场观赛人数场均破万 累计突破18万 盐城 徐州两地主场单场均有超2.2万人观赛 [2] - 虎扑App新增"江苏联"频道 上线首日访问量破百万 抖音话题苏超联赛播放量达27.7亿 [2] 舆情传播 - 前三轮赛事舆情声量飙升至357.51万 周均高达51.07万 去年同类型赛事全程舆情声量仅4.88万 今年单周均值已达去年总量的10倍以上 [2] - 舆情传播初期 热度主要集中在本地圈层 5月10日赛事启动 11日南京对南通引发初步关注 5月18日淮安4:0大胜镇江 网络梗文化初见雏形 [4] - 中期阶段 地方文体旅部门陆续下场助推传播 5月25日宿迁战平徐州 "楚汉之争"成为"苏超封神战" 吸引大量关注 [4] - 后期阶段 主流官媒集中发声 舆论声量达到高潮 6月1日人民日报转发南京发布文章 6月4日至5日央视新闻 央视财经等发布深度报道 6月5日央视频转播苏超引发热议 [4] 赛事特色 - 本届"苏超"联赛秉持"城市荣誉+全民参与"的理念 通过城市间的精彩角逐激发地域认同感 发动全民参与赛事 [6] - 江苏足球联赛的前身是2015年恢复的江苏省业余足球联赛 2024年11月下旬举办首届"江苏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对抗赛" 吸引了3.2万名观众到场观赛 [6] - 参赛的516名球员中 仅有29人是职业选手 其余皆为快递员 教师 学生等各行各业的业余球员 年龄跨度从16岁到40岁 [8] 文旅融合 - 在苏超的带动下 江苏多地文旅部门竞相推出观赛文旅套餐 省内景区预订量同比激增305% 创历史新高 [2] -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累计推出1800余项文旅活动和1300余项惠民政策 端午假期第三轮比赛 各主场城市针对客队市民推出景区免票政策 [11] - 常州主场迎战扬州时 所有A级旅游景区对扬州游客免费 假期三天共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还推出"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 [11] - 三轮比赛后省内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305% 成功探索出"赛事引流 文旅变现"的新路径 [11] 传播效应 - 官方主流媒体的集中入场 彻底点燃苏超的现象级破圈之势 6月1日《人民日报》率先转发"南京发布"文章 随后央视新闻 新华社 新闻联播等央媒密集发声 [12] - 各路博主与网友深度参与"苏超"的地域梗再创作 实现官方与民间的共振 抖音博主"叨叨傅"针对常州对阵扬州赛事创作的段子 点赞量超46万 [12] - 6月5日苏州请来贝克汉姆加油助阵 获新华社 环球时报以及共情团中央等主流媒体转发宣传 [13] - 常州与无锡文旅分别发布"整活儿"视频 常州文旅开启"笔画守卫战"获赞超63万 无锡文旅一首《阿刁》即"阿D"加入调侃常州大军 获赞超15万 [13]
从虎扑到喜马拉雅,古典互联网正在消亡?
36氪· 2025-06-19 17:10
以下文章来源于螺旋实验室 ,作者螺旋君 螺旋实验室 . 公众情绪瞭望者 古典互联网的黄昏, 终于在一代人的叹息中降临。 文 | 追命 编辑 | 坚果 来源| 螺旋实验室(ID:spiral_lab) 封面来源 | Unsplash 近日,互联网老粉那些死去的记忆又开始发起攻击。短短半个月内,互联网领域就先后爆出了两起并购案——迅雷以5亿吞下虎扑,腾讯音乐29亿美元收 购喜马拉雅。 虎扑和喜马拉雅虽然是不同细分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但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着古典互联网的"味儿"。可惜的是,这两家成立超十年,拥有亿级 用户的垂类王者,最终却都以低于巅峰时期一大截的市值卖身求生。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相较于天涯论坛在2023年彻底关闭的命运,虎扑和喜马拉雅能够"卖身续命"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更早之前,猫扑、天涯论坛、人人网等内容社区早已先后关闭,留下来的豆瓣、虎扑,要么躺平任由用户流失,要么积极转型求变。古典互联网的退潮已 成定局,属于一代人的互联网记忆,又还能保留多少呢? 一代人的记忆 2012年,余建军创建喜马拉雅时,或许想象过另一种结局。2021年,喜马拉雅在第一次寻求上市时其估值一度高达约50亿美元。 根 ...
迅雷5亿收购虎扑,腾讯音乐29亿美元接盘喜马拉雅
搜狐财经· 2025-06-19 09:34
并购交易分析 - 迅雷以5亿元收购虎扑 虎扑2019年字节跳动入股时估值77亿元 2024年交易估值缩水93% [2][3] - 腾讯音乐以29亿美元收购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2021年估值峰值达50亿美元 交易估值较峰值下降42% [2][3] - 虎扑月活用户从2017年5500万降至2020年500万 降幅达91% [3] 公司发展历程 - 虎扑2016/2019年两次IPO失败 2013-2015年净利润波动大(1518万/750万/3157万) [9] - 喜马拉雅四次IPO失败 2018-2022年累计亏损31.66亿元 2023年才扭亏 [10] - 喜马拉雅2021年营销费用占收入50% 用户增速在2021年后明显放缓 [9] 行业趋势变化 - 移动互联网兴起导致传统内容社区衰落 微博/微信/知乎抢占图文市场 短视频进一步分流用户 [11] - 内容创作者流失(如天涯写手宁财神/天下霸唱)导致平台内容质量下降 [12] - 互联网巨头生态优势明显 字节/腾讯等泛内容平台挤压垂直领域生存空间 [16] 商业模式挑战 - 虎扑广告收入占比超50% 收入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14] - 喜马拉雅订阅收入占比超50% 但付费率逐年下降 [16] - 内容平台面临商业化平衡难题 广告过多损害体验 涨价导致付费率下滑 [14] 转型成功案例 - 小红书估值达1800亿元 战略从电商转向内容社区 带货转化率21.4%高于抖音(8.1%)/快手(2.7%) [17][19] - 小红书与淘天/京东达成合作 实现内容直接跳转商品 构建多元化内容生态 [17] - 垂直领域内容平台(如B站动漫/虎扑体育/豆瓣影评)仍具用户粘性价值 [16][17]
1亿直男也救不了虎扑
虎嗅APP· 2025-06-07 21:52
虎扑出售交易 - 虎扑以5亿人民币价格被迅雷收购,交易于年初谈妥近期完成流程[3][4] - 交易金额引发市场热议,对比小红书260亿美元估值(373倍于虎扑)突显男性消费平台估值困境[4] - 双方被网友评价为"弱弱联合",迅雷接盘行为超出市场预期[5][13] 虎扑经营现状 - 电商业务(得物、识货)剥离后广告收入占比达总营收90%,模式单一且广告植入方式损害用户体验[6] - BBS模式陷入恶性循环:头部用户缺乏曝光→广告收入下降→人才流失→生态恶化,2017-2020年月活从5500万暴跌至579万[8][9] - 内容降级为搬运工性质,原创内容集中于情感话题,体育垂直领域优势未充分商业化[9][34] 迅雷收购动机 - 迅雷2025Q1财报显示运营能力:总营收8880万美元(同比+3.2%),毛利润4410万美元,会员数从576万增至604万[17][19] - 海外直播业务成为新增长点,东南亚语音直播平台Hiya发展迅猛[23][25] - 投资布局显示战略眼光:2016年投资影石(持股8.73%),2017年布局小程序游戏赛道[26] 虎扑潜在价值 - 孵化项目得物验证男性消费力:月活破亿,2024年估值710亿元位列全球独角兽第48位[29] - 体育垂直领域仍具不可替代性:论坛形式比视频平台更高效聚合讨论,保留1300万日活用户案例证明赛道盈利能力[30][32] - 用户画像清晰度高:18-35岁男性占比78%,兴趣标签明确利于精准营销,社区凝聚力支撑多次破圈事件[33][34] 协同效应展望 - 迅雷计划整合虎扑体育内容补充生态,可能注入直播资源激活用户价值[35] - 双方需解决核心问题:虎扑需突破BBS模式瓶颈,迅雷需证明5亿投资能产生协同效应而非财务负担[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