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软糖

搜索文档
深夜警报:90后,00后吞下7成“助眠药”!千亿市场背后,谁的睡眠在被偷走?
新消费智库· 2025-06-27 21:28
睡眠经济市场概况 - 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从2016年2616.3亿元增长至2023年4955.8亿元,预计2027年达6586.8亿元 [9] - 保健助眠领域在电商渠道呈现双位数高增长,褪黑素是膳食营养品中人气最高的品类 [9] - 90后和00后占褪黑素消费群体的70%以上,其中18-29岁年轻人占比超30% [6][7] 褪黑素产品发展现状 - 褪黑素在中国市场自1997年通过脑白金进入,近年销量持续上升,2024年1-3月唯品会平台销量同比上涨30% [6] - 本土品牌如汤臣倍健、BuffX、同仁堂与国际品牌Swisse竞争,新锐品牌通过差异化产品(如褪黑素睡眠喷雾)实现月销300%增长 [17] - 线上渠道占市场份额70%以上,天猫、京东为核心销售阵地,年轻消费者偏好电商和直播带货 [19] 消费者画像与需求 - 睡眠经济消费主体为23-40岁人群(占比83.2%),其中23-30岁占34.9%,31-40岁占48.3% [12] - IT、金融、医疗从业者及学生是失眠高危群体,73.4%新媒体从业者日均工作超10小时,K12学生日均睡眠不足7小时 [13] - 需求场景分化:加班族调节生物钟、Z世代熬夜补救、学生缓解学业压力、差旅人群应对时差 [21] 行业趋势与创新方向 - 剂型零食化:褪黑素软糖(如BuffX咖啡味款)月销超50万盒,通过口味创新降低"吃药感" [28] - 成分复合化:添加维生素B6、茶氨酸等成分,满足"健康睡眠"进阶需求 [28] - 场景精准化:结合智能设备(如睡眠手环)提供定制化剂量方案,或搭配眼罩、白噪音耳机形成组合解决方案 [29][34] 市场竞争痛点 - 产品同质化严重:核心功能、成分、剂型及目标客群重叠度高,缺乏精细化人群划分 [22] - 即时性需求未充分满足:深夜场景下传统电商配送时效不足,需强化即时零售渠道 [29] - 替代品威胁:GABA类助眠产品分流对褪黑素安全性存疑的消费者 [33]
美国电商集体涨价,“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新浪财经· 2025-04-27 17:26
亚马逊商品涨价情况 - 自4月9日以来亚马逊平台上近1000款产品涨价平均涨幅达29%涉及服装珠宝玩具家居用品办公用品电子产品等多个品类 [1] - 涨价商品中有800多款处于有记录以来的最高价格四分之一涨价卖家来自中国 [2] - 亚马逊自有品牌Amazon Basics的部分商品如电池USB数据线褪黑素软糖也出现涨价幅度从几美分到几美元不等 [4] 中国品牌涨价案例 - 中国湖南充电宝品牌安克在美国销售的产品中有五分之一已提价其中一款便携式充电宝价格从110美元涨至135美元 [2] - 中国浙江不锈钢饰品制造商Ursteel旗下四款产品涨价65美元服装品牌Chouyatou部分连衣裙价格上涨2美元 [4] - 中国香港智能设备品牌Govee对其11款畅销产品均提价 [4] 亚马逊对涨价的回应 - 亚马逊称SmartScout的研究仅覆盖平台上极少数商品且30%的平均涨幅受少数高涨幅产品影响不能反映客观情况 [5] - 亚马逊分析显示SmartScout观察到涨价的商品不到研究商品总数的1%最常见的涨价幅度仅为6% [5] 中小卖家的困境 - 依赖中国工厂供货的美国品牌Zulay Kitchen被迫裁员19%并将在线广告支出削减85%预计需6个月才能从其他国家获得稳定供应 [6] - 美国伊利诺伊州周边产品公司Desert Cactus一款定制车牌框的进口税率从4%飙升至170%未来可能提高售价但担心吓退消费者 [7][8] - 健康美容公司Pure Daily Care一款护肤品在中国的制造成本从10美元涨至25美元计划分阶段提价但仅针对必须涨价的产品 [9] 供应链调整与观望态度 - 部分亚马逊卖家正将中国进口货物囤积在加拿大仓库以等待中美关税风波平息利用加拿大对外贸易区政策申请关税豁免 [10] - 深圳市鼎汇出海跨境电商研究院指出中国制造业的供应链基础设施领先全球即使面对关税压力优势仍不可替代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