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
搜索文档
*ST波导:波导科技集团解除质押股份9400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16:45
每经头条(nbdtoutiao)——北大医药董事长徐晰人被抓前,警方去集团厂区调查过!内部人士:集团 资产被其处置,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记者 曾健辉) 每经AI快讯,*ST波导(SH 600130,收盘价:4.22元)11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 司控股股东波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约1.26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16.79%。本次解除质押股份94,000,000股,占其所持本公司股份的74.63%,占本公司股份总数的 12.53%。本次解除质押股份后,波导科技集团所持公司股份已无质押。 2025年1至6月份,*ST波导的营业收入构成为:手机及配件占比34.52%,车载中控板占比25.76%,智能 设备占比22.31%,其他占比14.48%,其他业务占比2.93%。 截至发稿,*ST波导市值为32亿元。 ...
从“世界好物”到“全球商机” 进博八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11 09:31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今年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进博会,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都 创下了历史新高,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4.4%,也创下了历史新高。从"世界好物"到"全球商机",从技术碰撞到文明互鉴,进博 会生机蓬勃,今天我们就跟随《焦点访谈》记者,走进这场联通内外、共赢未来的盛会现场。 一年一度的进博之约如期而至。一间间展厅,一个个展位,处处人头攒动,洽谈热烈,合作签约不断。从科技感十足的智能设备到精致的日用消费品,从高 端医疗器械到创新药物,一系列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令人应接不暇。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党委书记 副局长 吴政平:通过进博会平台打造出口中国、投资中国、购在中国等品牌,让更多商品进得来,让中国成为更多国家最佳 出口目的地和发展动力源,而进博会就是全球商品进入中国的门户,是出口中国品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本届进博会企业展展览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在去年3496家的基础上,又新增了600余家,有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作为世界上 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 ...
焦点访谈|三创历史新高!进博之约让“世界好物”变“全球商机”
央视网· 2025-11-10 21:45
进博会规模与成交额 - 第八届进博会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1] - 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较上届增长4.4%,创历史新高[1] - 企业展展览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较去年3496家新增600余家,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5] 参展企业参与度与投资 - 180家企业和29家机构连续八届参与进博会,部分企业一次性连签5届参展合同[8] - 三星公司计划至2025年底累计在华投资超560亿美元,其中零部件尖端产业占比超90%[8] - 科德宝集团利用特种润滑油和密封件技术为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创新提供支持[12] 技术展示与产业融合 - 进博会展示智能设备、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物等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产品[3] - 韩国企业紧扣AI创新浪潮,展示显示技术、AI智能家电、半导体等领域前沿成果[8] - 阿联酋企业将中国3D打印技术与产业链能力绑定,制造机器人双足、发动机等高难度模型[14] 国际参与与贸易增长 - 37个最不发达国家的163家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5%[14] - 非洲企业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展企业数量分别增长80%和23.1%[14] - 尼加拉瓜出口额从去年至今增长34%,约7200万美元,受益于进博会放大效应[16] 开放政策与全球影响 - 中国开放指数从1990年0.5891升至2024年0.7634,提升29.6%,升幅居全球前列[10] - 进博会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奔赴,体现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决心[18] - 通过钱凯港至上海港航线开通,秘鲁蓝莓跨越17000公里进入中国市场[18]
马斯克,最新预测!
证券时报· 2025-11-02 13:28
未来AI设备形态与交互方式 - 埃隆·马斯克认为未来智能手机将演变为用于AI推理的边缘节点,仅作为显示和播放音频的终端,没有传统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AI能力将高度集成于设备[1] - 设备上的AI资源可在一两秒内生成用户所需的任何工具应用,例如瞬间生成数字地图的界面和后端资源[1] - OpenAI与苹果传奇设计师乔尼·艾夫合作开发掌心大小、可放入口袋的AI设备,具备强大感知能力,可本地运行AI模型,复杂任务调用云端算力,目标成为继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之后的“第三个核心设备”[2] AI生成内容与软件开发范式变革 - 马斯克预测未来5至6年内,人类消费的数字内容将主要由AI生成[1] -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自然语言将成为AI时代的源代码,用户通过母语输入需求,AI即可自动编写逻辑、调用工具、搭建系统并操作物理设备[2] - 大模型被视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将允许任何人用自然语言创造无限应用,未来几乎所有软件都可能由大模型产生的Agent生成,潜在开发者规模将从几千万扩大至数亿[3]
马斯克最新预测!未来五到六年内人类所消费的数字内容都将由AI生成
证券时报· 2025-11-02 13:14
未来设备形态与交互方式 - 未来的智能手机将演变为用于AI推理的边缘节点,主要功能是显示画面和播放音频,没有传统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 [1] - 设备上的AI资源能在一两秒内生成用户所需的任何工具应用,例如瞬间生成数字地图的界面和后端库 [1] - OpenAI与苹果传奇设计师合作开发的智能设备掌心大小、可放入口袋,以AI为核心,具备强大感知能力,可本地运行定制AI模型 [3] - 该设备目标是成为继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之后的第三个核心设备,复杂任务则调用云端算力 [3] AI生成内容与软件开发 - 未来五到六年内,人类所消费的数字内容都将由AI生成 [1] - 自然语言将成为AI时代的源代码,用户用母语描述需求,AI即可自行编写逻辑、调用工具、搭建系统以完成数字世界的工作 [3] - 大模型作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将允许任何人用自然语言创造无限多的应用,未来几乎所有软件都可能由大模型产生的Agent生成 [4] - 潜在的开发者规模将从几千万扩大到数亿,终端用户可通过大模型工具直接满足自身需求,降低软件开发成本 [4][5] 行业领军者战略布局 - OpenAI公司正式进军电子设备制造商领域,其首席执行官宣布由前苹果设计师团队承担设计一系列智能设备的使命 [3] - 阿里巴巴集团CEO在云栖大会上表示,AI能通过数字化接口操作所有物理设备 [3]
*ST波导的前世今生:营收3.29亿行业排名84,净利润449.53万行业排名68,远低于行业平均
新浪财经· 2025-10-31 00:0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27日,于2000年7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浙江省宁波市 [1] - 公司是国内知名的手机及智能设备制造商,在手机研发和生产方面有深厚技术积累 [1] - 主营业务为传统的手机和主板研发、生产与销售,近两年新拓展了机动车定位器、人脸识别及实名认证装置等智能设备业务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概念板块包括退市警示、小盘、低价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29亿元,行业排名84/88,远低于行业第一名工业富联的6039.31亿元和第二名立讯精密的2209.15亿元 [2] - 行业平均营收为154.93亿元,行业中位数为14.15亿元 [2] - 当期净利润为449.53万元,行业排名68/88,远低于行业第一名工业富联的225.22亿元和第二名立讯精密的127.28亿元 [2] - 行业平均净利润为6.35亿元,行业中位数为5475.81万元 [2] 主营业务构成 - 手机及配件收入7806.89万元,占比34.52% [2] - 车载中控板收入5825.64万元,占比25.76% [2] - 智能设备收入5046.05万元,占比22.31% [2] - 其他业务收入3275.68万元,占比14.48% [2] - 租赁收入661.96万元,占比2.93%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13.41%,去年同期为9.90%,低于行业平均的44.84%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3.50%,去年同期为13.36%,低于行业平均的19.47% [3] 管理层与股权 - 控股股东为波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徐立华 [4] - 董事长徐立华2024年薪酬8万元,较2023年的7.16万元增加0.84万元 [4] - 总经理张樟铉2024年薪酬104.66万元,较2023年的104.86万元减少0.2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5.13万,较上期减少13.05%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46万,较上期增加15.01% [5]
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携手成立联合实验室 攻坚工业AI底层技术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20:28
联合实验室概况 - 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共同发起成立"均普智能—智元联合研发实验室" [1] - 实验室核心目标是攻坚工业AI底层工具链与工艺级算法平台 [1] - 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从"感知智能"向"执行智能"跨越 [1] 技术研发方向与策略 - 实验室明确聚焦工业生产核心工艺单元,打造具备普适性的底层工具链与算法平台 [3] - 对重复性高、通用性强的关键工艺进行分类解构,依托新一代轮式机器人G2在镜像场景中训练与调优 [3] - 构建"场景搭建—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工具开发"的完整闭环,破解高质量工业私有数据获取难题 [3] - 将工艺拆解为"工步",针对特定工步采用不同模型策略,打造覆盖广泛场景的柔性工具 [3] 合作协同与技术基础 - 智元机器人在AI大模型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均普智能拥有的50余年智能制造场景Know-How形成战略协同 [3] - 实验室专注于开发AI模型通用工具链,实现模型在新场景下的快速训练、适配与部署 [3] 行业影响与潜在变革 - 实验室技术范式旨在解决传统工业自动化柔性制造能力不足与软硬件复用率低两大瓶颈 [5] - 未来智能设备将突破单一工位限制,借助低代码方式快速适应新任务,提升设备利用率、缩短调试周期 [5] - 实验室开发的工具链与数据平台将通过创新中心向客户与伙伴开放,构建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落地的可持续闭环 [5] - 若技术路径成功,将强化公司"工业场景应用+前沿研发+独立生产"三位一体战略的技术壁垒,为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 [5]
鼎泰高科(301377):AI服务器需求带动高端PCB刀具需求,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中银国际· 2025-10-29 15:45
投资评级与市场表现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原评级亦为“增持”,所属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2] - 公司当前市场价格为人民币116.50元,总市值为人民币47,765.00百万元,发行股数为410.00百万股 [2][3] - 公司股价表现强劲,今年以来绝对涨幅达472.5%,相对深圳成指涨幅达439.4% [3]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AI服务器及高速交换机等硬件升级推动高端PCB需求增长,公司作为全球PCB钻针龙头企业成功把握机遇,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4][9]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57亿元,同比增长29.13%,实现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63.94% [4][9]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5.53亿元,同比增长32.94%,实现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47.05% [4][9] -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0.62%,同比提升5.0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9.28%,同比提升3.99个百分点 [9] 财务预测与估值 - 基于AI服务器需求上升,报告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0.08亿元、28.40亿元、34.29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2亿元、5.82亿元、7.3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3元、1.42元、1.79元 [6]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125.0倍、82.1倍、65.0倍 [6] - 与原预测相比,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调整幅度分别为+17.7%、+47.9%、+57.0% [8] 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 - 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微钻、涂层钻针、高长径比钻针等高端产品销售占比持续提升,驱动毛利率改善 [9] - 公司通过建设泰国生产基地、收购德国PCB刀具厂商MPK Kemmer GmbH加速全球化进程 [9] - 公司战略布局数控刀具、智能设备及具身智能新业务,合资设立鼎泰中科以增强在具身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能力 [9] - 公司期间费用率控制得当,2025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合计为17.61%,同比降低0.85个百分点 [9]
天眼新知 重阳探“银潮”:2025养生养老产业的需求裂变与价值重构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15:29
行业宏观背景 - 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 [1] - 2025年银发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15.8万亿元 [1] - 银发经济相关企业现存超39.5万家,2025年新增注册约6.1万家,近五年注册数量逐年增长 [11] 养生健康市场 - 2025年健康管理类养老服务产品市场规模预计达1.4万亿至1.5万亿元 [2] - 与重阳养生相关的中医食疗、艾灸理疗等细分领域增速显著 [2] - 养生馆相关企业现存超331.1万家,2025年新增注册约70.5万家,近五年注册数量逐年增长,区域分布以山东省、广东省、河南省、江苏省为首,四省总和超112.1万家,占总数33.86% [3] - 2025年50岁及以上且净资产超300万元的高净值群体规模约1500万人,其医疗保健支出占50岁以上人群总支出的5% [2] 养老服务模式 - 社区养老服务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1% [6] - 机构养老朝连锁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高端养老社区入住率超80%,平均月租金达万元 [6] - 养老相关企业现存超37.2万家,2025年新增注册约3.1万家,近五年注册数量逐年增长并在2024年达到顶峰,区域分布以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为首 [7] 技术创新与融合 - 智能设备与传统养生结合,如“脑健康AI”可筛查阿尔茨海默病 [5] - 2025年适老化智能科技产品市场规模将达5554亿元,成为银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 [16] - “医、养、康、文、旅”跨界融合业态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15万亿元,2025年已进入加速增长期 [10] 消费分层与区域格局 - 需求端呈现梯度格局:50-65岁活力释放期群体热衷文旅文娱,京沪“活力老人”年均出游3次,老年大学报名人数是招生名额的4倍;65-75岁健康管理期群体聚焦慢病防控;75岁以上深度养老期群体依赖专业照护 [11] - 区域发展错位:一、二线城市聚焦智慧康养、高端医疗地产,三、四线城市依托生态优势发展康养旅游 [11]
重阳探“银潮”:2025养生养老产业的需求裂变与价值重构
财经网· 2025-10-29 11:18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这个承载着"敬老、登高、养生"传统的节日,如今已成为观察银发经济发展的重 要窗口。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深化,老年群体的需求正从基础生存保障向品质生活追求跨越,重阳习 俗中蕴含的养生理念与敬老传统,也正与现代养老产业、银发经济形成深度共振。 根据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4 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 2024 年年末,全国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31031 万人,占总人口的 22.0%。而工信部《2025银发经济白皮书》则预测,今年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已达15.8万亿元。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升级的消费需求,共同推动养生、养老产业进入 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传统习俗赋能现代养生,需求分层催生市场细化 重阳节的养生传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天然动能,从菊花酒、重阳糕的健康化改良,到中医理疗、慢病管 理的专业化服务,养生市场正呈现"传统元素现代化、大众需求个性化"的特征。 数据显示,2025年健康管理类养老服务产品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4-1.5万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与重阳养 生相关的中医食疗、艾灸理疗等细分领域增速显著。这种增长既源于传统节日的文化唤醒,更得益于老 年群体健康意识的全面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