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经济

搜索文档
百元“睡眠神器”卖爆,增速超100%,有商家靠单品年入千万
36氪· 2025-08-03 08:51
自今年年初起,一款"灌满了铁珠"的重力眼罩悄然在电商平台卖爆了。区别于绑带式的传统织物眼罩,这款眼罩像"被子"一样覆盖在眼部,有用户称"戴 上眼罩10分钟,呼吸就变沉了"。 重力眼罩其实诞生于海外市场,通常会填充适量微重力珠,大约在250g左右,均匀分布于眼周并给与微压,模拟"被拥抱"的感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为了睡一个好觉,年轻人正在爆买助眠产品:亚朵集团一年卖出深睡记忆枕380万只,含"助眠"概念的香薰机精油销量增速超99%,诸多饮料品牌加码助 眠饮料产品,盒马上线"晚安牛奶"主打助眠功能,上市即热销…… 在千亿睡眠经济兴起的当下,重力眼罩作为细分的助眠产品,正迅速突围出圈。据了解,今年天猫618大促中,重力眼罩品类销量同比增长了100%。以助 眠产品为核心的米度狗品牌,一年光是重力眼罩品类就能卖出超千万的销售额。 天猫居家日用小二风翊介绍,包括重力眼罩在内的助眠眼罩类目,行业增速在40%左右, 2025年在天猫平台的规模预计接近3亿。 有人认为是"智商税"? 重力眼罩与"重力毯"的运行机制相似,而重力眼罩更精准作用于眼部神经。 米度狗重力眼罩 产品从2023年上线以来,目前已经迭代到了第五代,采用的是 ...
传统企业AI转型,智能家居产业迎破局历史性时刻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1 10:37
人工智能产业趋势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行 800余家企业参展并展出3000余项前沿产品 [3] - 人工智能产业呈现三大新趋势:技术体系化突破形成生态变革 青年创业者成为主力军 AI加速赋能千行百业落地场景日益丰富 [3] - AI深度融入各行业 睡眠健康领域成为技术攻坚核心战场 脑电监测和智能干预技术不断涌现 [3] 睡眠健康行业现状 - 全球数亿人受失眠困扰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显示现代生活节奏和电子设备普及加剧睡眠障碍社会化特征 [3] - 公众主要通过行为调节 环境优化和助眠产品自主解决睡眠问题 科技与医疗力量正加速介入推动健康管理升级 [3] - 智能床垫市场兴起 突破传统产品单一功能局限 实现软硬高低灵活调节和深度个性化定制 [4] 智能床垫市场发展 - 美国品牌Sleep Number的360智能床可动态调整支撑曲线 提供睡眠追踪功能 2024年净销售额达16.8亿美元 产品定价1099-9999美元 [4] - 中国智能床垫市场渗透率不足5% 与发达国家存在5倍以上增长空间 消费习惯培养仍在进行中 [6] - 国内消费升级叠加智能家居产业发展 智能床垫市场孕育万亿级空间 [6] 中国企业技术突破 - 喜临门2014年发布全球首个智能床垫健康睡眠系统 2020年推出Smart1智能床垫 2023年联合诺贝尔奖得主推出AI系列产品 [6] - 2024年喜临门推出"aise宝褓"科技睡眠品牌 2025年7月联合强脑科技发布全球首款脑电技术AI床垫 [6] - 喜临门2024年功能智能产品线销售额突破亿元 高端产品进入200多家门店并拓展东南亚中东市场 [8] 行业未来方向 - 喜临门计划通过APP与智能设备联动 将脑机接口技术延伸至商旅酒店等场景 构建全场景智慧睡眠解决方案 [8] - 行业报告指出睡眠将成为新基础设施 情绪支持和非药物健康干预将成为十倍级增长点 [8] - 技术突破和成本优化将推动智能睡眠解决方案惠及更广泛人群 [9]
脑机接口“接入”睡眠干预,加速打开万亿睡眠经济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7-28 13:46
睡眠障碍现状与影响 - 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中48.5%存在睡眠困扰,女性51.1%高于男性45.9%,且随年龄增长困扰率上升[2] - 睡眠障碍与精神疾病(如抑郁、疼痛)存在双向影响关系,可能加剧疾病发展[2] - 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或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超过70%,MCI阶段已出现代谢与睡眠异常[3] - 中国60岁以上AD发病率4%-6%(约1699万患者),MCI患病率15.5%(3877余万患者),澳门地区发病率更高[3]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推动健康管理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强调其作为底层技术的重要性[1][2] - 澳门大学团队探索可穿戴多模态睡眠脑电+近红外脑氧代谢成像技术,用于MCI早期筛查和AD干预[2][3] - 燧人医疗发布首款消费级多模态梦境脑机接口设备"梦邻",具备脑电监测、睡眠调控、AI分析四大功能,8月底量产[6][7] 睡眠医学发展瓶颈 - 国内睡眠诊断/治疗认知水平较低,医生对睡眠机制掌握不足导致治疗不到位[4] - 睡眠神经调控领域存在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瓶颈,需突破普惠型技术障碍[1] - 医疗级产品开发面临产程长、资金需求大等挑战,需产业链协同推进[7] 睡眠健康市场前景 - 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从2016年2616.3亿元增至2023年4955.8亿元,预计2027年达6586.8亿元[6] - 失眠与打鼾人群构成民用睡眠产品两大主力需求,行业潜在规模达万亿级[6] - 消费级产品可加速市场教育,为产业化奠定基础,吸引资本关注[7]
2025年中国蚊帐行业分析:技术创新与环保升级双轮驱动,行业迈向百亿市场新纪元
头豹研究院· 2025-07-21 2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蚊帐发展历程、现状、产业链、竞争格局等,解析未来发展空间与趋势 2024 年市场规模 80 亿元,预计以 5.6%速率增至 105.7 亿元,得益于消费者对睡眠质量要求上升,推动高品质、功能性蚊帐需求增长。未来,租房需求增长和睡眠经济崛起将带动行业发展,行业将朝着智能化、便捷化、安全化、个性化方向转型[5][67] 各部分总结 中国蚊帐行业概述 - 定义及功能:蚊帐通过物理隔绝阻挡蚊虫,具环保、便捷等特点,功能包括防蚊、防尘、装饰等,相比其他驱蚊工具更环保便捷[11][12] - 应用场景:广泛多样,家庭卧室需大面积防蚊,宿舍要求安装简单,户外露营要轻便易携带[14] - 分类:按结构分为方顶、蒙古包、吊顶、折叠蚊帐,适用于不同场景[20] - 发展历程:历经材质革新、功能迭代和文化意义变迁,未来智能化、轻量化、环保化将引领发展[27] - 发展环境:政策推动向高端化、智能化、环保化转型,市场随家纺行业波动,2024 年以来营收增长但利润下滑[4] 中国蚊帐行业产业链解析 - 产业链图谱:上游为面料、辅材和设备提供商,中游为蚊帐制造商,下游通过全渠道销往消费者[34] - 上游分析:原材料以棉和涤纶为主,中国纤维产量增长确保供应,价格方面棉花下跌、涤纶震荡,行业朝智能化、环保化、功能化发展[36][40][43] - 中游分析:大型家纺企业覆盖基础需求,新品注重升级创新;自主创新品牌在细分领域建壁垒;贴牌/零售店以性价比覆盖大众市场[5][47][53] - 下游分析:消费者主力为 24 - 40 岁女性,偏好 100 - 300 元产品,倾向通过旗舰店购买,关注防摔和折叠/免安装功能[55][60] 中国蚊帐行业发展空间 - 市场规模:2020 - 2024 年 CAGR 为 7.3%,预计 2025 - 2029 年 CAGR 为 5.6%,高品质、功能性需求及政策、电商模式推动增长[67] - 驱动因素:租房需求增长提供稳定增量,睡眠经济崛起带动向高附加值健康管理产品转型[68][69] - 发展趋势:加速智能化转型,强化安全设计,提升便捷性,迎合个性化审美[71] 中国蚊帐行业竞争现状 - 竞争格局:美朵嘉凭借高安全标准和创新功能设计实现高溢价,占据领先地位,部分品牌款式丰富但附加值低[75][78] - 典型企业(美朵嘉):专注细分场景和年龄段,产品多样,核心优势是高安全标准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79][82]
深夜警报:90后,00后吞下7成“助眠药”!千亿市场背后,谁的睡眠在被偷走?
新消费智库· 2025-06-27 21:28
睡眠经济市场概况 - 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从2016年2616.3亿元增长至2023年4955.8亿元,预计2027年达6586.8亿元 [9] - 保健助眠领域在电商渠道呈现双位数高增长,褪黑素是膳食营养品中人气最高的品类 [9] - 90后和00后占褪黑素消费群体的70%以上,其中18-29岁年轻人占比超30% [6][7] 褪黑素产品发展现状 - 褪黑素在中国市场自1997年通过脑白金进入,近年销量持续上升,2024年1-3月唯品会平台销量同比上涨30% [6] - 本土品牌如汤臣倍健、BuffX、同仁堂与国际品牌Swisse竞争,新锐品牌通过差异化产品(如褪黑素睡眠喷雾)实现月销300%增长 [17] - 线上渠道占市场份额70%以上,天猫、京东为核心销售阵地,年轻消费者偏好电商和直播带货 [19] 消费者画像与需求 - 睡眠经济消费主体为23-40岁人群(占比83.2%),其中23-30岁占34.9%,31-40岁占48.3% [12] - IT、金融、医疗从业者及学生是失眠高危群体,73.4%新媒体从业者日均工作超10小时,K12学生日均睡眠不足7小时 [13] - 需求场景分化:加班族调节生物钟、Z世代熬夜补救、学生缓解学业压力、差旅人群应对时差 [21] 行业趋势与创新方向 - 剂型零食化:褪黑素软糖(如BuffX咖啡味款)月销超50万盒,通过口味创新降低"吃药感" [28] - 成分复合化:添加维生素B6、茶氨酸等成分,满足"健康睡眠"进阶需求 [28] - 场景精准化:结合智能设备(如睡眠手环)提供定制化剂量方案,或搭配眼罩、白噪音耳机形成组合解决方案 [29][34] 市场竞争痛点 - 产品同质化严重:核心功能、成分、剂型及目标客群重叠度高,缺乏精细化人群划分 [22] - 即时性需求未充分满足:深夜场景下传统电商配送时效不足,需强化即时零售渠道 [29] - 替代品威胁:GABA类助眠产品分流对褪黑素安全性存疑的消费者 [33]
家纺巨头的冬眠时刻:富安娜困守高端、营收连降
新浪证券· 2025-06-20 21:11
行业现状 - 中国家纺行业正经历寒冬,婚庆和乔迁两大消费场景需求显著减弱,导致市场萎缩 [1][2]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30.11亿元同比下降0.60%,归属净利润5.42亿元同比下降5.22%,扣非净利润5.04亿元同比下降3.47% [1] - 行业面临低频消费属性挑战,优质家纺产品复购率天然受限 [4] 公司经营困境 - 富安娜高端定位受到冲击,线上渠道追求流量导致品质根基松动,高端形象受损 [2] - 管理层动荡,财务总监职位十余年间八次易主,暴露治理结构隐忧 [2] - 库存积压严重,被迫进行清仓甩卖,高端产品降价至百元区,品牌定位模糊化 [2] - 现金流大幅萎缩,反映扩张策略与经营效率失衡 [2] 转型战略与挑战 - 计划斥资超5亿元在深圳南油片区建设"智慧大家居产业生态体验城",试图向"家纺+家居"跨界转型 [3] - 转型面临四大挑战:1)四年建设周期过长可能错过市场窗口 2)缺乏智能家居技术基因 3)渠道割裂导致高端战略受阻 4)研发投入持续收缩 [3][4] - 线上专供"平价款"与线下"高端系列"存在明显差异,造成消费者信任危机 [3] 竞争格局变化 - 亚朵酒店等新进入者通过场景化创新(如"深睡枕")成功切入市场,凸显传统家纺企业"货架思维"的局限性 [4] - 睡眠经济崛起背景下,公司未能有效将产品转化为体验,用户社群运营不足 [4] - 传统花色设计面临与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代沟问题 [3]
“十五五”中国记忆枕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投资前景展望分析(2025)-中金企信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6-10 15:40
记忆枕行业概述 - 记忆枕与普通枕头相比具有功能性优势,能贴合颈部曲线并提供稳固支撑,价格区间为150-300元,而普通枕头多在100元以下 [2] - 2024年记忆枕销售额占比近40%,同比增速达77%,预计2025-2030年渗透率从5%提升至50%,消费量从0.39亿个增至2.93亿个,市场规模从59亿元增长至439亿元(单价150元) [3] - 2023年中国记忆枕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5%,2022年达163亿元;全球记忆海绵枕市场预计从2024年1606亿美元增至2032年3641亿美元,CAGR约10.77% [8] 市场竞争格局 - 头部家纺品牌加速布局:亚朵2023-2024年推出两代深睡枕PRO,趣睡科技2024年推出乳胶透气枕,罗莱生活和水星家纺分别上市零压枕和人体工学枕 [6] - 行业技术门槛低,生产企业众多且分散,但头部品牌参与推动市场集中度提升 [7] 行业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需求 - 消费者对睡眠质量和颈椎健康重视度提高,叠加人口老龄化推动需求,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同比增15% [8] 技术创新升级 - 新材料应用:凝胶记忆棉、生物基材料等提升舒适度和环保性;智能技术融合:温度感应、压力监测等功能实现个性化睡眠体验 [9] 产品设计多元化 - 可定制化设计(如调节硬度/高度)和多功能化(抗菌、透气、冷却技术)满足差异化需求 [10] 销售渠道拓展 - 电商平台普及推动线上销售增长,同时品牌通过家居体验店等线下渠道增强服务体验 [11] 产业链与供给分析 - 上游材料(如乳胶、记忆棉)和下游家纺渠道共同影响行业;2019-2024年企业数量、资产规模等数据未披露具体数值 [17] - 区域供给和需求存在差异,但未提供具体区域分布数据 [15][16] 企业竞争分析 - 中国市场主要企业产能、销量、销售收入及价格数据未披露具体数值,仅提及Q1-Q5企业财务指标和动态 [18][19] 投资与规划 - "十五五"期间行业技术开发方向未明确,但预计2025-2031年将找到新增长点 [20]
水星家纺(603365):家纺迎新机遇,看好龙头份额进一步提升
东吴证券· 2025-06-03 11: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3][8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睡眠经济、悦己消费和内容平台共振下,国内家纺行业迎来新机遇,记忆枕品类爆发潜力,预示市场有较大扩容空间 [3][83] - 水星家纺作为行业头部公司,深耕主业,2025 年研发、营销发力,结合性价比优势,有望提升市场份额 [3][83] - 预计 2025 - 2027 年水星家纺记忆枕销售额从 1.14 亿元提至 6.44 亿元,上调 2025/20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新增 2027 年预测值,对应 PE 分别为 12/11/10X [3][7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睡眠经济 + 悦己消费 + 内容平台共振,家纺迎来新机遇 - 睡眠问题困扰国民健康,18 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 48.5%,位居健康困扰类型榜首,源于自我认知焦虑等因素 [13] - 悦己消费成国内新趋势,中国处于消费趋势变化阶段,部分人群重视情绪价值和悦己消费,如泡泡玛特营收增长 [20] - 内容平台崛起加速床品市场教育,抖音、小红书上床上用品相关视频和笔记数量快速增长,提升消费者认知和关注 [24] 枕头单品爆发市场潜力,“记忆枕”有望带来市场扩容 - 枕头消费爆发,67.7%的人认为好枕头是睡眠保障,枕头重视度领先其他床品,家纺龙头枕芯品类销售领先 [30] - 亚朵深睡枕系列销量爆发,2024 年销量突破 380 万个,销售额 10 亿元 +,零售业务高增长显示国内家纺市场潜力大 [35][38] - 估算 2024 年国内枕头市场规模约 250 亿元,头部品牌发力记忆枕有望提升渗透率,预计中性情景下 2030 年记忆枕市场规模突破 400 亿元 [43][45][51] 水星家纺:发挥龙头优势,研发 + 营销同时发力,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 家纺市场集中度低,2024 年水星家纺等前三大品牌市占率低,但龙头市占率呈提升趋势 [55][59] - 产品思路上,大单品战略聚焦雪糕被,全品类布局加强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研发费用率持续提升 [62][66] - 市场推广上,电商渠道领先,2025 年加大营销投放,官宣代言人宣传大单品,线下门店净开店,销售费用率提升 [69] - 水星家纺在头部品牌中具性价比定位,毛利率相对低,有望覆盖更多人群,且毛利率有提升空间 [73] - 2024 年及 25Q1 业绩有韧性,2024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正增长,25Q1 营收增长,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净利润增长 [7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预计 2025 - 2027 年水星家纺记忆枕销售额从 1.17 亿元提至 6.44 亿元,营收分别为 46.7/52.0/58.0 亿元,同比 +11.3%/+11.4%/+11.5% [79]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9/4.48/4.97 亿元,同比 +8.9%/+12.3%/+11.0% [79]
盒马“晚安牛奶”不到一周3200+人下单,越来越多品牌盯上“睡眠经济”
36氪· 2025-05-30 10:41
产品创新 - 盒马上线"晚安牛奶",声称含有"10+倍原生褪黑素",定位睡前饮用场景[1][3] - 产品由北京三元委托生产,采用特殊饲养方法提高牛奶中褪黑素含量,每250毫升含12500pg褪黑素[4] - 三元2023年已通过专利技术实现商业化,旗下"极致"品牌同类产品在京东平台售出3000+件[5] 市场表现 - 盒马"晚安牛奶"上线一周内实现"月3200+人已下单"的销量[3] - 消费者在社媒分享睡眠监测数据,显示产品切中"睡眠焦虑"需求[3] - 与褪黑素补充剂相比,产品实际含量较低(需8万-24万瓶/日才能达到推荐剂量)[7][8] 行业趋势 - 48.5%成年人存在睡眠困扰,推动"睡眠经济"发展[9] - 蒙牛2019年推出含GABA和茶氨酸的"晚上好"牛奶,持续销售6年[11][13] - 光明2025年推出添加酪蛋白酶解物的"舒睡奶",元气森林等品牌也布局助眠饮料[13][15] 技术方法 - 三元专利通过控制奶牛光照周期(11:13光照黑暗比)和色氨酸饲料提升褪黑素合成[4] - 生产工艺要求挤奶时间在光照后0.5小时内,保质期差异显著(盒马产品15天 vs 三元极致产品6个月)[5][7] 产品对比 - 各品牌助眠产品成分差异明显:蒙牛用GABA+茶氨酸,光明用α-乳白蛋白,元气森林添加后生元[16] - 科学界对茶氨酸等成分的助眠效果仍存疑,行业更侧重"安慰剂效应"营销[16][17]
调梦师GMN入驻北京全家便利店 一线城市成“晚安经济”爆发点
搜狐财经· 2025-05-09 06:24
睡眠健康市场趋势 - 2024年中国一线城市25-40岁人群中67.3%存在入睡困难,较2019年上升21个百分点 [1] - 助眠产品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29.7%,成为健康消费重要增长点 [1] - 2023年中国睡眠产业规模突破4800亿元,便利店渠道占比从2021年3.7%上升至6.2%,复合增长率41% [8] 便利店渠道战略价值 - 便利店成为助眠产品即时消费核心场景,满足突发需求和高频触达 [3][4] - 全家便利店与调梦师GMN合作覆盖全国170余家重点门店,抢占即时助眠赛道 [3] - 日本7-11试点"睡眠救援专柜"拉动相关品类销售额增长58%,夜间消费占比超70% [8] - 全家便利店2023年联合华熙生物等品牌在华东500家门店上线睡眠改善专区 [8] 调梦师GMN产品与市场策略 - "双子座晚安系列"涵盖晚安贴、膏、棒等全流程助眠产品,满足便利店即时需求 [4] - 明星产品晚安贴采用长效缓释精油技术,全球销量突破3000万贴 [7] - 通过全家会员体系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推荐,结合夜间促销提升转化率 [7] - 产品定位无需口服、无药物依赖的健康助眠方式,获京东母婴618最受欢迎助眠产品奖 [7] 晚安经济消费特征 - 一线城市加班族、学生、中老年构成便利店助眠消费主力群体 [4] - "下班顺手买晚安贴"成为新型情绪消费趋势,产品兼具功能性与夜间经济驱动力 [4][8] - 助眠产品从特定人群向日常消费扩展,便利店渠道增速或将超越传统渠道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