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解放牌卡车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一汽转型升级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7-19 05:56
历史发展 - 公司1953年成立 是新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 填补了国内汽车工业空白 [1] - 1956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卡车(解放牌) 1958年相继推出第一辆小轿车(东风牌)和高级轿车(红旗牌)[1] - 1988年与德国奥迪签署中国首个豪华车技术转让合同 开启高端汽车制造新阶段 [1] 智能制造升级 - 红旗繁荣厂区总装车间面积达9.6万平方米 配备11条自动化生产线和4条高精度检测线 实现多车型柔性共线生产 [2] - 车间标准年产能24万辆 平均每54秒下线一台整车 [2] - 采用AGV自动导引运输车和机械臂作业 物料运输与装配高度智能化 [2] 核心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空气弹簧技术 将单车成本从进口的1.5万元降至2000元 实现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 [2] - 新能源车型电驱系统 减震器 线控转向器等关键部件均完成国产替代 [2] - 过去5年累计突破1559项关键技术 申请专利30943件 [3] 新能源技术布局 - 构建天工纯电 鸿鹄混动 九章智能三大技术平台 [3] - 自主研发低温电芯在零下10℃时电量保持率达98% 智慧电驱系统最高效率96% [3] - 奥迪一汽超级工厂实现100%绿色能源使用 生产废弃物全回收 废水100%循环利用 [3] 经营数据表现 - 2023年上半年整车销量157.1万辆(同比+6.1%) 产量155.5万辆(同比+3.8%)[3] - 自主品牌销量44.98万辆(同比+8.5%) 新能源车销量14.5万辆(同比+95.5%)[3] - 合资品牌销量112.1万辆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3]
专论 || 朱明荣:传承饶斌精神,点燃中国汽车新引擎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0 17:10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 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1950年中央成立汽车筹备组,计划在长春筹建第一汽车制造厂 [3] - 1952年饶斌担任一汽厂长,带领职工仅用3年时间建成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 [3][4] - 1956年国产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下线,1958年研制成功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红旗牌高级轿车 [4] - 60年代饶斌在鄂西北筹建第二汽车制造厂,提出"四新"方针和"创中国式汽车工业发展道路"目标 [4] 改革开放与产业转型 - 改革开放后饶斌提出"外引内联"战略,创建北京吉普车厂、上海大众汽车厂等中外合资企业 [5] - 饶斌力主调整汽车产业结构,将291家企业和45万职工组成7个联营公司,解决低产分散问题 [5] - 饶斌规划全国轻型车基地、重型车基地、轿车基地等,为中国汽车工业规模化发展铺平道路 [5] 人才培养与教育体系 - 饶斌以"出汽车,出人才"为目标,在一汽建设期间培养技术工人,80%是建厂后培养的 [6] - 创办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吉林工业大学前身)、二汽工人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前身) [6][7] - 推动德国大众与上海同济大学合作开办汽车专业,促成各汽车厂兴办6所中专和15家技工学校 [7] 汽车工业精神传承 - 一汽"八字精神"、东风"马灯精神"、奇瑞"小草房精神"等传承第一代汽车人精神 [9] - 比亚迪"认领包制"与二汽"老厂包建新厂"智慧呼应,蔚来在智能化变革中展现建设者韧性 [9] - 上海车展盛况证明已实现"创中国式汽车工业发展道路,生产世界一流中国汽车产品"愿景 [9] 建设汽车强国的挑战与路径 - 面临国际局势变化、同质化竞争、供应链关键环节未自主可控、企业盈利承压等挑战 [10] - 需坚持电动化、智能化、AI化、低碳化、全球化发展道路,保持战略定力 [10] - 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围绕"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从0到1突破 [11] - 通过组织变革与管理创新构建灵活高效体系,避免陷入"价格战"和"恶性竞争" [11] 人才战略与文化软实力 - 人才是产业核心,需重视战略科学家、科技创新人才、大国工匠、青年创新团队等 [12] - 发挥人工智能时代人才红利优势,建立科学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潜能 [12] - 加强汽车文化建设,讲好中国汽车故事,提升产业软实力为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