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芯片
搜索文档
中方再回应安世事件:未见荷方实际行动!
是说芯语· 2025-11-08 18:12
11月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安世半导体问题答记者问。 "这与中国商务部向欧盟委员会提供的信息一致,"他说道。 卡雷曼斯于9月30日接管了Nexperia,理由是担心该公司会将业务转移到其母公司闻泰科技总部所在地中国。 中国政府于10月4日采取了应对措施,禁止了相关产品的出口。 有记者问:近日,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在个人社交媒体账户发布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请问商务部对 此有何评论? 答: 中方注意到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于11月6日发表的声明,但截至目前尚未见到荷方在停止侵害中国企 业合法权益和恢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方面的实际行动。 中方本着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与安全的负责 任态度,已于11月1日宣布对符合条件的相关出口予以豁免,而造成当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混乱的源头和责任 在荷方。中方希望,荷方表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尽快实质性提出建设性方案并采取实际行动,从源头上 迅速且有效恢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以及停止用行政手段介入并干涉企业内部事务,推动安世半导体问题 早日解决。中方同意荷经济部派员来华磋商的请求。 11月6日,荷兰经济部长文森特·卡雷曼斯周四表示,他相信荷兰芯片制造商Nexperia(安 ...
又一个芯片骗局?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02 10:08
Substrate公司可疑之处 - 公司声称能以远低于行业成本的方式制造高质量计算机芯片,但多个迹象表明公司可能是虚假的 [2] - 创始人James Proud有欺诈前科,曾通过Kickstarter为一个功能不符的闹钟筹集250万美元,并涉及1050万美元和4000万美元的后续融资,但产品最终未达预期且公司倒闭 [13][14][16] - 联合创始人是创始人的兄弟,两人均无半导体行业背景、专业工作经验或大学教育经历 [13] - 公司招聘信息由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不合理,例如招聘机电工程师来设计外壳,表明公司缺乏吸引专业人才的能力 [17][18] - 公司不愿为其技术主张提供具体证据,仅表示使用X射线,且提出的时间线在半导体行业看来不切实际 [5][21] - 研究设施规模比实际所需至少小两个数量级,而光刻研究通常需要大型超高质量洁净室 [12] 芯片制造行业背景 - 芯片制造流程复杂,需要晶圆代工厂在晶圆厂生产,涉及在晶圆上制造大量晶体管和导线,最后分离封装 [2] - 图案制作主要有两种方法:直接写入法(如电子束光刻)和扫描技术(使用图案化掩模,如ASML的EUV扫描设备) [3][4] - 直接写入法速度慢,难以保证一致性,不适合大规模生产;ASML的扫描技术虽需多年研发和数十亿美元投入,但产能高 [4][6] - 特征尺寸越小,直接写入所需时间越长,而扫描设计无此问题,因此直接写入技术用于大批量生产值得怀疑 [5][7] Substrate技术主张的分析 - 公司声称产品性能远超ASML,但融资不足1亿美元,而ASML已投入数十年研发和每年数十亿美元 [7] - 提供的测试图案图片显示线条间距大、粗细不均,与电子束光刻的特征相符,而ASML的图案间距紧密、均匀 [9][11] - 图片迹象表明可能使用无掩模光刻技术,这与许多大学生的项目类似,并非突破性技术 [9][11] - 公司声称能将晶圆成本从10万美元降低到1万美元,但未提供证据,仅依靠投资者和政治人士背书 [21] 投资者与市场可行性 - 公司融资来自Founders Fund、General Catalyst等,但投资者多与半导体行业无密切关联,表明瞄准经验不足的投资者 [23][24] - 若技术真实,台积电或英特尔等拥有丰富经验、现有设施和知识的公司可快速复制,Substrate缺乏护城河 [22][23] - ASML的护城河需数百亿甚至数千亿美元追赶,而Substrate声称用不到1亿美元实现,但易被蚕食 [23]
差距客观存在!中国目前被欧美卡脖子最严重的几个领域
搜狐财经· 2025-10-13 19:54
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 制造业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手工低效生产起步,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建立现代生产线 [1] - 2015年政府推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从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强国 [3] - 2018年起美国贸易摩擦导致出口管制和高科技产品供应受限,促使供应链重构和自主创新加速 [3][5] 制造业全球地位与成就 - 202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 [5] - 新能源汽车和光伏领域产量全球领先 [5] - 2025年数据显示35项关键技术中超过20项实现重大进展,国产化率稳步上升 [24] 关键领域技术瓶颈 - 高端CAE工业软件国产化率在2024年统计中不足10%,市场被Siemens、Autodesk等欧美公司垄断 [13][15] - 半导体领域光刻机全球由ASML一家独大,中国企业采购受限 [7] - 高端刀具市场进口依赖度超过70%,国产产品在耐磨性和精度上落后 [17] - 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单晶叶片、高温合金在寿命和效率上与GE、Rolls-Royce存在差距 [15][18] 自主创新与国产替代进展 - 国内加速自主创新,高校和企业联手攻关核心技术 [5] - 华为MindSpore框架扩展应用,国内开发者贡献代码,逐步构建本土工业软件体系 [26] - 航空发动机领域WS-20在2023年实现装机试飞,CJ-1000测试推进中 [18][26] - 刀具材料通过合金配方迭代提升耐用性,市场占有率增长 [27] - 轴承和齿轮钢纯度控制技术进步,冶炼工艺优化 [27]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 - 政府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创新,鼓励产学研结合 [11]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增强制造业韧性 [11] - 上海发布行动方案支持科学仪器创新,企业如屹尧科技推出自动化设备 [24] - 政策引导资金流向,鼓励产业链协作,中小企业加入分工形成合力 [26]
假期第五天,市场传来3大消息,其中一个令人警惕!
搜狐财经· 2025-10-06 07:44
知名机器人公司高管变动 - 深圳一家知名机器人公司副总裁突发疾病去世,年仅49岁 [1]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合作 - 英伟达与富士通达成协议,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合作 [4] - 合作将利用英伟达的计算机芯片开发智能机器人及各类创新技术 [4] - 双方计划打造支撑未来人工智能应用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系统 [4] - 合作涵盖领域包括医疗健康、制造业、环境领域、下一代计算技术及客户服务 [4] - 双方期望5年后为日本建成AI基础设施 [4] - 阿里、某音等头部企业也在持续加码AI领域 [5] 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展望 - 高盛首席执行官戴维·所罗门表示,未来一两年股市将出现“回落” [6] - 该观点认为,在人工智能热潮推动股市创下历史新高后,市场存在周期性调整 [6] - 市场往往会跑在实际潜力前面,最终会分出赢家和输家,类似26年前的互联网浪潮 [6] - 人工智能技术最终需落实在为人类提供服务和便利上 [6]
特朗普政府拟入股美洲锂业
国际金融报· 2025-09-24 22:31
股价表现 - 美洲锂业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飙涨98.7%至6.10美元 [1] - 今年以来该股累计上涨0.33% [4] 政府入股事件 - 美国政府正就入股美洲锂业公司进行谈判 拟议入股份额最高可达10% [1][3] - 此次入股是对拜登政府时期授予的约23亿美元能源部贷款计划进行重新谈判的一部分 [3] - 特朗普政府依据《芯片与科学法案》将资金补贴转换为政府持股 该法案自2022年签署以来相关行业已接收超过2000亿美元注资 [6] 公司项目与战略意义 - 美洲锂业公司正在内华达州洪堡县开发Thacker Pass锂矿项目 该项目已获得22.6亿美元能源部贷款 预计2028年投入运营 目标成为西半球最大锂矿源 [3] - Thacker Pass矿是美国建立国内电动汽车电池锂供应链战略的重要基石 旨在减少在全球锂精炼领域对中国的依赖 [6] 政府投资趋势 - 特朗普政府计划通过投资促进美国制造业 近期案例包括以89亿美元入股英特尔公司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 [7] - 其他干预措施包括获得美国钢铁公司"黄金股份" 以及国防部以4亿美元收购一家稀土材料开采公司 [7] - 国防工业是下一个潜在目标 美国政府可能入股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该公司在截至6月29日的季度收入中有73%(131亿美元)来自美国政府 [7] 历史背景 - 政府入股私营公司在历史上曾发生 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注入500亿美元现金获得通用汽车60%的股份并入股多家金融机构 [7]
英欢呼“2500亿英镑横跨大西洋”
环球时报· 2025-09-19 10:57
美英科技繁荣协议签署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英国首相斯塔默正式签署技术伙伴关系协议 加强人工智能 量子计算和核能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合作 [1] - 协议包含2500亿英镑横跨大西洋的投资 为英国历史上同类项目中规模最大的一揽子投资计划 [1] - 美国企业巨头向英国提供约1500亿英镑投资 预计在英国创造超过7600个高质量就业机会 [2] 美国企业投资布局 - 黑石集团公布未来十年在英国投资900亿英镑计划 其中100亿英镑主要用于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2] - 微软宣布为英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投资220亿英镑 系美国以外最大笔投资承诺 [3] - 英伟达将在英国部署12万块先进GPU芯片 为欧洲规模最大部署 [3] - 谷歌在赫特福德郡开设数据中心 系两年50亿英镑总投资计划组成部分 [3] - 微软 英伟达 谷歌 OpenAI等公司承诺斥资310亿英镑提升英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前沿技术 [2] 投资领域分布 - 投资涵盖数据中心 计算机芯片以及人工智能处理能力等基础设施 [2] - 就业岗位分布在英国所有地区 覆盖清洁能源 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 [2] 行业参与方 - 出席活动的两国企业高管来自英伟达 微软 劳斯莱斯 波音等跨国巨头 [1]
融资3.5亿!西发公司增材制造板块产业化发展驶入快车道
搜狐财经· 2025-09-11 20:03
公司融资里程碑 -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发公司增材制造板块首轮股权融资完成,3.5亿元外部股权投资资金全部到位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宏臻公司增材制造产能提升,计划建成300台(套)增材制造设备能力 [12] 技术发展与产业化进程 - 公司自2014年进入增材制造领域,2016年引进首台金属设备,基于增材制造的部件助力CZ-5Y1火箭首飞 [2] - 2022年构建起专业人才队伍,拥有百台设备产能国内第一,掌握多种主流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及关键技术 [5] -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技术成果18项,牵头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5项,申请专利80余项 [5] 子公司运营与市场定位 - 2023年11月整合资源设立西安宏臻航天增材技术有限公司,独立运营首年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利润总额2000万元,年交付产品万余件 [7] - 宏臻公司定位为立足航天、服务军工,推动增材制造从“被动补充”向“主动供给”转变 [7] - 融资资金将加大计算机芯片、通信基站电子元件换热器等增材制造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及推广 [12] 融资实施与战略合作 - 融资项目经过一年多论证、审计评估、尽职调查和磋商,成功引入4家机构投资者,包括国家有关基金及各级引导基金 [9] - 公司计划吸收外部投资者在公司治理、资源整合方面的专业优势,加快市场化体制机制建设 [12]
“美积电”成真了?特朗普要拿补贴换股份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20 09:08
芯片法案资助与政府股权探讨 - 美国商务部长霍特尼克正调查联邦政府入股获得《芯片法案》资助的计算机芯片制造商 以换取在该国建厂的现金补助[2] - 探讨通过现金补助换取英特尔股权 并计划将类似模式扩展至美光、台积电和三星等公司[3] - 大部分芯片法案资金尚未发放 股权换取计划处于探索阶段[2][3] 英特尔股权协议进展 - 白宫新闻秘书证实政府正与英特尔洽谈协议 计划收购10%股份[4] - 该举措被视为从国家安全和经济角度优先考虑美国需求的前所未有创意[4] - 政府强调不会干涉英特尔运营 但投资将开启美国对大公司影响力的新时代[4] 芯片法案资金分配 - 美国商务部最终决定向三星、美光和台积电分别提供47.5亿美元、62亿美元和66亿美元补贴 用于在美国生产半导体[5] - 美光公司是除英特尔外美国芯片法案资金的最大受益者[3] - 法案总规模达527亿美元 专门用于美国芯片研发和芯片工厂建设拨款[4] 历史背景与政治支持 - 特朗普政府曾批准新日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并给予"黄金份额" 以防止投资承诺变更或产能转移[4] - 财政部长贝森特参与芯片法案讨论 但商务部长霍特尼克主导推动股权理念[4] - 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本人喜欢政府入股芯片公司的想法[4]
中国客户需求不振,芯片大厂不如预期,股价下挫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2 08:56
公司业绩表现 - 恩智浦半导体第二季度每股收益为2.72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2.67美元,营收为29.3亿美元,同比下降6% [3] - 经营现金流为7.79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6.96亿美元,调整后毛利率为56.5%,低于去年同期的58.6% [3] - 净利润为4.45亿美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4.9亿美元 [3] - 公司CEO对业绩表现乐观,强调通过产品组合优化和制造战略调整实现目标 [3] 业务部门表现 - 汽车业务营收为17.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是表现最好的部门 [4] - 通信和基础设施业务销售额下降27%至3.2亿美元,移动业务下降4%至3.31亿美元,工业和物联网业务下降11%至5.46亿美元 [4] - 汽车和工业行业需求问题可能拖累未来收入,面临与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竞争对手的类似挑战 [4] 行业环境与挑战 - 电动汽车和制造业务芯片供应过剩已持续18个月,中国等市场需求下降影响芯片销售 [4] - 公司对第三季度业绩指引区间较宽,预计每股收益2.89-3.30美元,营收30.5-32.5亿美元,超出华尔街预期但显示不确定性 [5] - 公司对汽车行业的依赖使其易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 [5] 市场反应与股价 - 恩智浦股价盘后下跌5%,抹去财报发布前1%的涨幅,但今年迄今仍上涨逾9% [8] - 分析师认为业绩指引可能令投资者失望,指出汽车芯片制造商面临定价压力和欧洲客户需求下降 [6] - 工业收入复苏可能因中国工厂自动化需求下降而不可持续 [7]
英伟达(NVDA.US)市值直逼4万亿美元!黄仁勋身价超越“股神”巴菲特或指日可待
智通财经· 2025-07-11 09:31
英伟达市值与创始人财富增长 - 英伟达联合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当前身家达1420亿美元,其中自1月1日以来增加276亿美元,主要来自持有公司约3.5%的股份 [1] - 英伟达市值短暂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史上首家达到该里程碑的企业,股价年内涨幅约22% [1] - 公司芯片在AI军备竞赛中成为多家领先AI开发商的战略资源 [1] - 分析师预测英伟达市值峰值可能接近6万亿美元 [1] 英伟达与巴菲特财富对比 - 巴菲特当前身家1440亿美元,自1月1日以来增长21.9亿美元,其控股集团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年内上涨约5% [1] - 黄仁勋财富可能很快超越巴菲特,但并非板上钉钉 [2] 英伟达股价波动与市场表现 - 2025年英伟达股价多次剧烈波动:1月27日因中国AI实验室使用阉割版芯片消息单日暴跌17%,创美国上市公司史上最大单日市值蒸发纪录(损失近6000亿美元) [2] - 3月3日因特朗普对墨西哥加征关税消息单日下跌9% [2] - 自六月以来公司股价重拾涨势,投资者担忧暂时平息 [2] 巴菲特慈善捐赠 - 巴菲特近期向五家慈善机构捐赠60亿美元,过去二十年累计捐款超600亿美元 [2] - 2006年巴菲特身家460亿美元(《福布斯》数据),当时仅次于比尔.盖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