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旅游
搜索文档
最高发放2千万元文旅补贴 广东文旅推介大会将于9月开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0:24
活动概况 - 广东省将于9月12日至14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A区举办2025广东文旅推介大会系列活动 包括金秋文旅消费季 文旅产业招商暨投融资对接会 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1] - 旅博会设置四大主题展馆:国际文化旅游馆 文旅融合馆 文旅消费体验馆 老字号文化馆 并设立四大主题展览板块[1] - 活动围绕"精品立省 改革引领 服务提质 融合增效"总体思路 聚焦提振消费和释放文旅消费潜力[1] 消费刺激措施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 自9月12日起启动金秋文旅消费季惠民补贴活动[1] - 旅博会专场通过云闪付APP和广东文旅微信公众号发放消费券 线下核销最高满999元减200元[2] - 线上专场通过携程 美团 飞猪等平台提供8折优惠或满减优惠 单笔消费最高减200元 覆盖省内游 景区门票 乡村旅游等产品[2] 产业对接与招商 - 文旅产业招商暨投融资对接会采用"1个主会场+6个专场+6场常态化系列活动"模式[2] - 专场活动聚焦乡村振兴 文旅科技 县域文旅招商引资 文旅金融 文化产业园区 主理人经济六大重点领域[2] 老字号博览会 - 2025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文化)博览会同期举办 作为商务部"老字号嘉年华"重点活动[3] - 博览会以"老字号新动能·大湾区新体验"为主题 汇聚粤港澳及全国超400家展商[3] - 活动旨在将老字号文化记忆转化为可体验 可消费的旅游内容 拓展文旅消费场景[3]
这届网友青睐哪些避暑新玩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5 06:10
塞外观星 - 塞外观星游成为今夏避暑旅行热门玩法,宁夏中卫沙坡头景区地处北纬37度黄金观星带,全年晴夜数近300天,大气透明度极佳 [4][5] - 暑期夜间温度适宜,是观星绝佳时节,景区观星活动吸引游客专程前往,例如广东游客专程带女儿前往观星并计划凌晨观看银河 [5] - 除宁夏外,甘肃敦煌和草原地区也是网友推荐的塞外观星热门地点 [6][7] 低耗游玩 - “坐电梯上山”、“慢速蹦极”、“躺着漂流”等低耗游玩方式在社交平台走红,推出此类体验的景区门票热度明显增加 [8] - 广西桂林猫儿山景区推出“躺着漂流”项目,漂流段拓展至600米,单次漂流时长可达90分钟,项目推出以来已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9][10] - 此类慢节奏、松弛感体验契合游客轻松度假需求,尤其受年轻群体青睐,并被网友视为适合家庭参与的“合家欢”选择 [9][12][13] 赛事旅游 - 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热门玩法,美团报告显示“苏超”主题套餐上线的江苏商家数量较比赛初期增长856% [14] - 贵州榕江县“村超”足球联赛发展成城市品牌,2024年接待游客超过9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8亿元 [15] - 成都世运会推升四川文旅热,四川省推出10条入境游精品线路,全省104家A级旅游景区推出专属优惠政策 [15] 景区夜游 - 景区夜游搜索热度显著上升,美团数据显示7月以来“景区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近230%,去哪儿数据显示夜间出游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0% [18] - 各地推出多元化夜间旅游新业态,如贵州黄果树景区推出《再回西游》大型实景仙幻剧,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推出沉浸式奇幻游项目 [19] - 动物园与植物园拓展夜间游览模式,如山东济南野生动物世界开启夜间动物园活动,游客可乘坐“夜探专列”观察动物夜间行为 [19]
从“看热闹”到“留下来”:流量狂欢后,“X超”留给文旅的生死考
观察者网· 2025-06-26 19:51
体育赛事与文旅融合 - "苏超"等群众体育赛事通过"赛事引流、文旅消费变现"模式形成全新商业模式,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发展增量[1] - 江苏各地文旅部门推出景区联票免费、餐饮优惠等措施吸引观赛游客,如苏州吴江景区6月29日至9月28日持票根免门票[2] - 扬州推出"景区+住宿+餐饮+演艺"四重优惠,主场比赛周末省内12城市市民免费游22个国有景区,21家酒店8折优惠[4] 赛事经济效应 - 常州天目湖景区针对球队"五连败"推出6月22日至8月31日光头游客免门票政策,结合传统文化创意营销[5] - "苏超"带动主场城市酒店预订量同比大幅增长:淮安增1.5倍、宿迁增67%、徐州增54%、连云港增47%、扬州增42%、无锡增15%[9] - 江苏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1.1倍,增速最高城市为盐城、徐州和泰州(增1.5倍以上),热门景区top5包括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9] 模式创新与复制 - "苏超"成功因素包括本土化氛围、城市荣誉感驱动及"全民参与、全域可看"的全民现象,形成文旅传播闭环[10] - 专家指出复制"苏超"模式需具备完善基础设施(交通接驳、安保急救)和多元化文旅产品矩阵(主题漫游、深度游)[14] - 河南、广东、山东等地已跟进推出"豫超""粤超""鲁超",但复制效果取决于地域文化独特性与经济均衡性[12] 可持续发展挑战 - 赛事需与地方产业强关联才能实现流量转化,泛流量易导致"秀后即走",精准流量需通过球星IP、创业联动等深化[19] - 长期效应取决于群众基础与文化积淀,"村超""苏超"因"为荣誉而战"的内核具备稳定客群生命力[20] - 可持续性需配套内容运营(社交媒体矩阵、民俗特色)、服务能力(住宿体系、交通接驳)及产品延展[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