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赤霞珠干红葡萄酒
icon
搜索文档
同样是预制菜,老乡鸡和萨莉亚怎么没人骂?
搜狐财经· 2025-09-17 17:00
文章核心观点 - 罗永浩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关于预制菜定义的公开争论,引发了一场重大的品牌信任危机,暴露了餐饮行业在菜品加工透明度方面的普遍问题[1][3] -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排斥并非针对其本身,而是针对商家在知情权和定价方面的不透明与不公平行为,核心矛盾在于“欺骗”与“高价”[8][13] - 此次舆情风波直接冲击了西贝的短期财务表现,并为其长期战略及IPO计划蒙上了阴影[6][17] 事件背景与争议焦点 - 争议起源于罗永浩公开吐槽西贝菜品“贵、恶心”,并指出其使用预制菜,而贾国龙坚决否认公司使用预制菜[1] - 西贝为自证清白开放后厨,却意外揭示了其使用多种长保质期预加工食材的事实,例如保质期18个月的速冻油炸茄子、24个月的冷冻有机西兰花等[4] - 争议的核心在于对“预制菜”的认知差异:公司依据国家规定(仅即热预包装产品)否认,而公众将中央厨房半成品复热即视为预制菜[7] 危机影响与市场反应 - 舆情直接导致西贝营业额显著下滑,9月10日与11日两天所有门店日营业额各减少100万元人民币[6] - 公众舆论呈现两极分化,罗永浩获得约90%的网友支持,而多家餐饮同行企业创始人则公开声援西贝[8] - 事件凸显了品牌信任危机,尤其动摇了西贝核心客群——城市中产家庭和儿童家长的消费信心[14][16] 行业对比与解决方案 - 连锁餐饮企业普遍使用预制菜,2022年真功夫、吉野家、西贝、小南国等品牌预制菜占比已高达80%以上[8] - 老乡鸡被作为正面案例,其通过明厨亮灶、用绿(餐厅现做)黄(半预制)红(复热预制)三色公示牌清晰告知顾客菜品加工方式,实现了信息透明[11] - 萨莉亚作为“预制菜之王”因其极高的性价比(如意面14元、九寸披萨22元)而获得市场接受,印证了价格合理是消费者接受预制菜的关键[13] 公司战略与财务前景 - 西贝定位为“家庭欢聚餐厅”,目标客群是30岁以上、家庭年收入4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消费者[16] - 公司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计划在2026年至2027年上市,届时营收目标为200亿元人民币,并展望2030年实现千亿营收[17] - 当前公司拥有400家线下门店,此次危机导致的营业额下滑为其IPO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17]
“618”全球购提速,北京地区跨境电商进口额增长超两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8 19:53
电商平台"618"大促跨境电商表现 - 北京海关在"618"大促期间(5月13日至6月16日)验放跨境电商进口清单80.28万票,同比增长10.98%,金额约1.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3% [1] - 天竺海关同期验放美妆香化产品货值约5500余万元,同比增长38.5% [4] 京东全球购业务创新 - 推出"全球购秒送"业务,实现"小时级"至"分钟级"配送,采用"门店展示+跨境电商+骑手配送"模式,消费者可线下体验后在线下单 [1] - 订单处理流程优化:提前将500余种商品(美妆护肤、酒水、母婴用品等)存储于亦庄保税物流中心,消费者下单后快速完成海关手续并通过骑手配送 [2] 海关配套支持措施 - 亦庄海关对跨境电商商品实施查验,保障通关效率 [3] - 天竺海关通过分析企业促销峰谷时段、实时监测申报动态,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通关保障 [4]
北京海关为“618”跨境电商消费提供全链条高效通关保障
中国青年报· 2025-06-17 22:55
跨境电商配送模式创新 - 京东全球购推出"门店展示+跨境电商+骑手配送"业务模式 实现跨境商品小时级乃至分钟级配送 物流时效从当日达提升至小时达 [2] - 通过保税展示方式在线下体验店供消费者现场体验并在线下单 货物提前存储在亦庄保税物流中心 消费者下单后快速完成海关手续交付骑手 [2] - 北京海关提供全链条通关保障措施 助力企业灵活应对"618"大促挑战 [2][3] 海关监管与服务优化 - 亦庄海关实施"关企同心 发展同行"理念 通过送政策、解难题等方式支持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激发民营企业活力 [2] - 天竺海关在"618"前提供合规申报指引 开展峰谷时段分析 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保障 覆盖备货至卡口放行全流程 [3] 跨境电商进口数据表现 - "618"大促期间(5月13日-6月16日) 北京海关验放跨境电商进口清单80.28万票 同比增长10.98% [3] - 跨境电商进口金额达1.2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3.5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