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面
搜索文档
海底捞开汉堡店,要和麦当劳、肯德基抢生意?
新浪财经· 2025-10-27 11:53
品牌战略调整 - 海底捞旗下品牌“小嗨爱炸”升级为“小嗨爱炸hiburger”,首店预计12月开业,透露出加码汉堡产品线的意图 [1][5] - 品牌名直接加入“汉堡”元素,意味着公司正尝试向“中式汉堡”定位发展 [5] - 此次升级由原有副牌“小嗨爱炸”门店改造而来,原长沙万象城店已暂停营业,位置与升级后新店信息一致 [4] 产品线演变与创新 - 品牌最初于2024年8月以拌酱炸鸡专门店亮相,主打“现点、现做、现拌”概念,推出约7种口味炸鸡,定价35.9-55.9元 [6] - 2025年1月首次推出牛肉汉堡,3月上市香炸鸡大堡、麻酱菠萝炸鸡大堡,7月上新Hey ya黑鸭炸鸡堡,汉堡产品定价介于28-39.9元之间 [5] - 品牌持续进行多品类尝试,包括2025年3月上线超300克新鲜现炒意面,5月推出麻辣小龙虾等季节限定产品,7月推出咖啡系列单杯价格低至5.9元起 [8] - 部分门店推出“韩料畅吃自助”模式,初期早鸟价39.9元/位提供40多种菜品,后调整为59.9元/位,用餐时长从120分钟缩短至60分钟 [12] 门店模式与扩张策略 - 不同门店产品结构分化明显,太原国金店SKU超过50种,涵盖炸鸡、主食、串类、小食、披萨、酒饮与咖啡,而济南印象城店SKU不足20款 [8] - 2024年11月开设首家“黑金店”,更注重空间体验,产品线更丰富,后续升级为“生活方式类餐酒品牌店”,实现从早午餐到深夜聚会的全时段覆盖 [10] - 截至2025年9月,品牌在全国仅开出8家直营门店,扩张节奏相对较慢 [13] - 2025年9月正式启动合伙人招募,通过店长合伙、租赁合伙两种模式加速扩张,第一批开放合伙城市为太原 [13] 行业竞争格局 - 西式快餐赛道中门店数在500家以上的品牌数占比从2024年的2.6%提升至2025年5月的2.8% [15] - 2024年全国西式快餐赛道年度营收规模前五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达到44%,头部品牌强势 [15] - 肯德基、麦当劳两大巨头在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净增门店均超过1000家,华莱士以近2万家门店稳居规模榜首,塔斯汀同期净增门店超2000家,总门店超过9500家 [15]
超市货架:静默的销售大师,如何悄悄撬动你的购物车?
搜狐财经· 2025-10-25 21:15
超市货架的核心功能 - 货架是提升超市运营效率和引导消费者选择的静默销售工具 [1] 空间效率与利润转化 - 货架设计旨在最大化坪效,中型和轻型货架的可调节层板能适配不同尺寸商品以实现空间零浪费 [3] - 端架作为黄金广告位,用于陈列特价促销、高利润或季节性商品以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3] - 收银台附近的小型货架利用消费者排队时的无聊与冲动,促进口香糖、电池等小件商品的最后一刻销售 [3] 消费心理学应用 - 货架黄金位置为视线平行的高度区间(约1.5米-1.7米),是利润最高和品牌竞争最激烈的区域 [5] - 儿童喜爱商品被陈列在与其视线平行的较低货架位置 [5] - 关联性陈列将相关商品(如意面和意面酱、啤酒和薯片)相邻放置以增加交叉购买 [5] - 超市通过货架布局引导消费者沿设计路线(通常顺时针)行走,最大化商品曝光 [5] 品牌竞争与运营效率 - 货架是品牌方的终极线下战场,争取更多排面和更好位置意味着更多曝光和销量 [7] - 科学布局的货架使超市员工的补货、盘点和清洁工作高效有序,保障后台运营流畅 [7]
价格低至9.9元 必胜客推出全新菜单
北京商报· 2025-10-22 21:34
公司战略与产品调整 - 公司于10月推出全新菜单,产品包括披萨、意面、汉堡等,价格低至9.9元起[1] - 新菜单聚焦产品升级,并围绕年轻人的多元生活场景推出专属套餐,例如为享受独处时光的年轻人提供高性价比一人食组合,为家庭聚餐与朋友欢聚准备质价双优的多人餐[1] 市场营销与品牌活动 - 公司首次参加今年秋季场的北京图书市集,并在市集中带来文创产品[1] - 文创产品包括多款经典美食与长城、天坛、故宫、鸟巢等名胜古迹、地标建筑“合影”的创意明信片,以及可以DIY的钥匙链[1] 行业消费趋势 - 随着年轻人消费理念趋于理性,追求“质价比”的“实在型消费”成为新趋势[1]
同样是预制菜,老乡鸡和萨莉亚怎么没人骂?
搜狐财经· 2025-09-17 17:00
文章核心观点 - 罗永浩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关于预制菜定义的公开争论,引发了一场重大的品牌信任危机,暴露了餐饮行业在菜品加工透明度方面的普遍问题[1][3] -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排斥并非针对其本身,而是针对商家在知情权和定价方面的不透明与不公平行为,核心矛盾在于“欺骗”与“高价”[8][13] - 此次舆情风波直接冲击了西贝的短期财务表现,并为其长期战略及IPO计划蒙上了阴影[6][17] 事件背景与争议焦点 - 争议起源于罗永浩公开吐槽西贝菜品“贵、恶心”,并指出其使用预制菜,而贾国龙坚决否认公司使用预制菜[1] - 西贝为自证清白开放后厨,却意外揭示了其使用多种长保质期预加工食材的事实,例如保质期18个月的速冻油炸茄子、24个月的冷冻有机西兰花等[4] - 争议的核心在于对“预制菜”的认知差异:公司依据国家规定(仅即热预包装产品)否认,而公众将中央厨房半成品复热即视为预制菜[7] 危机影响与市场反应 - 舆情直接导致西贝营业额显著下滑,9月10日与11日两天所有门店日营业额各减少100万元人民币[6] - 公众舆论呈现两极分化,罗永浩获得约90%的网友支持,而多家餐饮同行企业创始人则公开声援西贝[8] - 事件凸显了品牌信任危机,尤其动摇了西贝核心客群——城市中产家庭和儿童家长的消费信心[14][16] 行业对比与解决方案 - 连锁餐饮企业普遍使用预制菜,2022年真功夫、吉野家、西贝、小南国等品牌预制菜占比已高达80%以上[8] - 老乡鸡被作为正面案例,其通过明厨亮灶、用绿(餐厅现做)黄(半预制)红(复热预制)三色公示牌清晰告知顾客菜品加工方式,实现了信息透明[11] - 萨莉亚作为“预制菜之王”因其极高的性价比(如意面14元、九寸披萨22元)而获得市场接受,印证了价格合理是消费者接受预制菜的关键[13] 公司战略与财务前景 - 西贝定位为“家庭欢聚餐厅”,目标客群是30岁以上、家庭年收入4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消费者[16] - 公司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计划在2026年至2027年上市,届时营收目标为200亿元人民币,并展望2030年实现千亿营收[17] - 当前公司拥有400家线下门店,此次危机导致的营业额下滑为其IPO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17]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怎么就没人骂?
36氪· 2025-09-17 08:0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财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至2245亿日元(约108亿人民币)[6] - 中国内地市场实现营收和营业利润双增长,12个月录得收入超25亿元人民币[7] 商业模式与成本控制 - 采用中央厨房模式,将原料加工为半成品统一配送至连锁店,门店仅需简单加热或组合即可出餐[40][42][43] - 选址策略倾向于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的非核心地段以规避高额房租[45] - 店面装修简单粗糙,采用土黄色卡座和狭窄过道以最大限度压缩成本[46][48] - 通过流程优化提升效率,例如使用带自动加水器的拖把、自制番茄切割机,15道菜可在10分钟内上齐[49][51]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品牌定位为极致性价比的意大利家庭餐馆,人均消费约35元人民币[8][53] - 菜单涵盖沙拉、披萨、意面等11大品类约100种产品,意面低至14元,披萨22元,饮料畅饮8元[11][13][19] - 被消费者称为"意大利沙县小吃",主打"20元吃饱、30元吃好、40元吃到扶墙出"的平价策略[16][28] 消费者认知与品牌形象 - 消费者对其使用中央厨房的预制模式接受度高,核心原因在于其坦率公开且定价符合预期[3][68] - 品牌形象是"不把消费者当冤大头",尽管装修简单、味道不惊艳,但提供了透明、高性价比的选择[67][70] - 多样的选择和低廉的价格使其成为学生和工薪家庭聚餐的优选场所,父母可对孩子说"想吃什么随便点"[71]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怎么就没人骂?
创业邦· 2025-09-15 18:11
文章核心观点 - 消费者对餐饮品牌使用预制菜的态度差异巨大,价格和透明度是关键因素 [5][13][15] - 萨莉亚作为“预制菜之王”因其极致的性价比和经营透明度获得市场认可,而西贝则因高价与非现做菜品引发争议 [15][48][66] - 餐饮品牌的成功不仅依赖于产品,更取决于其提供的价值与消费者预期是否匹配,性价比和诚信是核心 [34][64][68] 西贝预制菜争议事件 - 西贝餐饮因被指“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高昂而陷入舆论危机 [5] - 公司董事长回应称“西贝一道预制菜都没有”,但争议持续发酵,涉及浓缩鸡汤、冷冻鱼等问题 [7][10] - 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声讨该品牌,反映出消费者对高价非现做菜品的不满 [11][15] 萨莉亚的经营业绩与市场定位 - 公司在2024财年实现营业收入2245亿日元(约10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 [14] - 在中国内地市场录得收入超25亿元人民币,实现营收和营业利润双增长 [14] - 品牌被称作“意大利沙县”,人均消费约35元,主打极致性价比 [16][17][35] 萨莉亚的产品策略与客户反馈 - 菜单涵盖11大品类约100种产品,意面14元、披萨22元、饮料畅饮8元,价格极具竞争力 [18][20][23] - 消费者评价其菜品“对得起价格”,甚至被意大利博主评为最正宗的意式餐厅之一 [29][31][34] - 品牌满足了学生、年轻人和家庭对低价西餐的需求,提供了“20元吃饱、30元吃好”的体验 [22][36][70] 萨莉亚的低成本运营模式 - 品牌低价源于创始人“平价才是顾客真爱”的理念,坚持性价比DNA [39][40] - 强大的中央厨房模式将原料加工为半成品配送至直营店,门店仅需简单加热,极大降低人工和后厨成本 [44][45][47] - 通过选址非核心地段、简化装修、提升运营效率(如10分钟上齐15道菜)进一步压缩成本 [50][53][57] 行业启示:预制菜与消费者信任 - 消费者反感的并非预制菜本身,而是食品安全、知情权、选择权和性价比的缺失 [66][67] - 萨莉亚的中央厨房模式公开透明,按成本定价,坦荡的经营策略赢得了消费者信任 [68] - 餐饮品牌若不能实现价格与价值的匹配,即便使用非预制工艺也可能引发信任危机 [15][48][66]
锅圈(02517):深度研究报告:持续迭代的国民社区央厨
华创证券· 2025-09-03 20:0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目标价4.1港元 当前价3.21港元 对应25年25倍市盈率 [1][3][10] 核心观点 - 锅圈是中国领先的社区餐饮零售企业 通过加盟模式快速突破万家门店 定位从火锅食材超市升级为国民社区央厨 [6][15] - 核心优势体现在供应链 渠道网络和运营机制三方面 供应链通过规模采购和自建产能保证性价比 渠道依托加盟模式构筑规模壁垒 运营机制灵活善于捕捉消费趋势 [6][7] - 短期单店效率提升 中期加速门店扩张至20000家 远期通过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化实现盈利进阶 [6][7] - 预计25-27年营收增速13.7%/13.7%/13.2% 归母净利润增速76.7%/26.2%/19.7% EPS为0.15/0.19/0.22元 [2][9][1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64.70亿元 同比增长6.1% 归母净利润2.31亿元 [2] - 2025H1营收32.4亿元 同比增长21.6% 归母净利润1.83亿元 同比增长113.2% [23] - 毛利率从2020年11.1%提升至2024年21.9% 费用率随规模效应优化 [21][22] - 截至2025H1门店数量达10386家 其中乡镇店型约2000家 [6][23] 商业模式 - 本质是速冻食材垂类业态集合店 行业空间近4000亿元 当前CR5仅11.1% [6][58] - 从火锅烧烤食材切入 逐步拓展至一日三餐全场景 SKU年增412个 [6][49] - 与零食量贩模式相似但底层逻辑不同 锅圈侧重解决在家吃饭需求而非硬折扣 [6][7][77] - 相较于新零售平台 优势在于下沉市场渠道覆盖和品牌心智 [6][78] 供应链体系 - 外采通过规模优势压低成本 前五大供应商占比23.3% [32] - 自建7家参控股工厂覆盖核心品类 自产比例约20% [32] - 母公司收购华鼎冷链 实现工厂-物流-门店一站式供应链 多数订单次日达 [31] - 拟投资4.9亿元在海南建设食品生产基地 贯彻单品单厂策略 [32] 门店网络 - 加盟模式标准化程度高 初始投资15-20万元 回本周期约18个月 [6][39] - 截至2024年底门店10150家 其中加盟店10135家 覆盖31个省份 [35] - 低线城市门店占比超70% 乡镇店主打BC一体化 面积扩大至100平方米 [35][88] - 25年计划新增1000家门店 未来5年目标冲击20000家 [6][87] 运营创新 - 注册会员4130万 预付金额9.9亿元 储值用户复购频次达普通用户2倍 [49][87] - 抖音"99元毛肚套餐"热销超5亿元 通过线上爆品引流线下 [49][87] - 推出24小时无人零售店 酒饮便利店等新店型 拓展消费场景 [46][87] - 建立300+人研发团队 2024年新增SKU412个 持续丰富产品矩阵 [49] 增长驱动 - 短期通过拓品类 提复购优化单店模型 25H1单店收入已恢复个位数增长 [6][86] - 中期发力乡镇市场 乡镇店租金成本低 兼具零售与批发功能 [88][89] - 远期通过规模效应提升采购议价能力 自产比例增加和费用优化实现盈利进阶 [6][91] - 出海和新店型有望贡献新增长曲线 [6][104]
最低12元,高端汉堡“下凡”卖面包
36氪· 2025-08-22 19:51
公司战略调整 - 蓝蛙北京国贸店转型为烘焙专门店 增加透明橱窗展示烘焙产品 主打燕麦乡村面包 蔓越莓欧包 草莓舒芙蕾 开心果巴斯克等十余款产品 售价12-38元 [2][3][4] - 公司提出"2025蓝蛙不止汉堡 总有新味"宣传标语 新增宽面 杂粮饭等主食及轻食系列产品 包括蓝蛙新尽兴小食拼盘 班帝鱼和三文鱼沙拉 墨西哥风味虾仁春卷 [8][9] - 通过套餐和时段优惠变相降价 包括周一汉堡买一送一活动(汉堡78元起 最高136元) 周三炙烤谷饲牛排套餐198元(原价288元) 饮品买一送一时段(16:00-20:00) 周末83元单人早午餐套餐 [11][12] 门店经营数据 - 人均消费从150元下降至120元左右 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消费下滑 [12] - 2022年底在中国23个城市拥有79家门店 近两年总门店数维持在80家左右 处于一边开店一边关店状态 [13] 行业动态 - 高端汉堡品牌集体面临挑战 The Habit Burger Grill退出中国市场 Cheers Burger人气下滑 Charlie's粉红汉堡门店减少 [16] - 2022年高端汉堡迎来高光时刻 Cheers Burger人均70元仍成排队王 Charlie's粉红汉堡获得A轮融资并在上海开设十余家门店 [15] - 同行Shake Shack开设纯外卖店并推出早餐服务及优惠套餐 [18][19] 产品线扩展 - 6月起在北京上海部分门店试水甜品 包括巴斯克蛋糕 千丝华夫酸奶油配杂莓酱 苹果酥佐香草冰淇淋 [7] - 全国门店新增蓝蛙甜品系列 国贸店保留"饮品+烘焙"下午茶套餐(售价238元和328元 每天14:00-17:00供应) [7]
萨莉亚年入百亿的秘密:把小事做到极致,就是大事
搜狐财经· 2025-07-31 05:52
核心观点 - 萨莉亚通过"低价高质"策略实现盈利,核心在于系统化经营而非依赖个人经验 [3][4][13] - 公司建立了一套从供应链到员工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实现"人治到系统治"的转型 [20][22][49] - 经营理念强调"价值创造先于利润获取",通过极致性价比提升复购率 [53][54][66] 经营策略拆解 标准化运营 - 每道菜品配备详细制作说明书,精确到秒数和动作次数,新人培训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1个月 [10][25] - 食材当天配送当天消耗,损耗率从15%降至3%,每年节省成本可开10家新店 [11][27][28] - 三层决策体系:店长管日常运营,区域经理管促销,总部专注战略决策 [11][31] 成本控制 - 意面定价15元(同行30元),通过40%毛利率(同行60%)实现总利润反超 [13] - 选址商场二楼/地下一层,租金比一楼低50% [14] - 员工一人多岗,人工成本降低12%后利润增长15% [15][35] 供应链管理 - 每晚8点预测次日客流,凌晨3点按需配送,实现"零隔夜库存" [27] - 自建农场+中央厨房+数字化配送,食材成本占营收30%(行业平均40%) [28][50] 组织管理创新 人才培养 - 员工需掌握服务员、收银、后厨等多岗位技能,3年可晋升店长 [36][37] - 工资采用"基础工资+技能补贴"模式,多掌握技能月薪可增加1300元 [38] - 内网公示晋升通道,厨师因"6个月零投诉"破格升区域经理 [39] 授权机制 - 设立5万元/年"试错基金",东京门店测试"学生日"活动使客流增20% [30] - 实时数据屏显示客流、损耗等指标,店长可据数据临时增派人手 [31] - 区域经理有权调整3公里内促销策略,但需用数据证明效果 [11] 经营理念 价值创造 - 坚持"顾客要的不是便宜而是值",进口芝士成本高30%但提升品质 [14][53] - 疫情期间逆势推出10元套餐,后期客流反弹40% [66] - 每年淘汰10%无法保证低价品质的菜品,曾放弃需定价40元的松露意面 [47] 系统建设 - 构建七大支柱系统:战略聚焦、流程再造、供应链、数据驱动等 [50] - 疫情期间通过区域调拨维持70%门店运营,利润仅降5%(行业平均亏30%) [57][58] - 文化强调"员工双重幸福",员工主动服务率达80%(行业50%) [55] 行业启示 餐饮创业者 - 成本公式实践:客单价低30%+食材成本30%+人工成本20%+租金低50% [61] - 可落地措施包括优化服务员动线(日增10桌)、厨师兼职收银(降本10%) [62] 企业管理者 - 管理心法:给上级"3方案+数据",给下级"目标+资源",用数据化解冲突 [64] - 案例:调整洗碗槽高度10厘米使效率提升15% [63] 职场发展 - 堀埜一成跨界方法:记问题手册、算数据账、做超预期小事 [65] - 员工晋升不看重学历,考核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9]
京东首家自营外卖门店开业?商品单价在10元到30元之间,工作人员:全是现炒现做,没有预制菜
新华网财经· 2025-07-22 10:21
京东外卖业务布局 - 京东旗下首家外卖自营门店"七鲜小厨"于7月20日正式开业 定位为外卖+自提模式 无堂食区域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 [1][6] - 门店采用透明厨房设计 配备炒菜机等设备 菜品均为现炒现做 不含预制菜 品类涵盖意面 炒饭 拌饭及特色烧烤等 [6] - 商品单价区间为10-30元 已售800份 目前仅入驻京东外卖频道 未在美团和饿了么上线 [6] 商业模式创新 - 公司创始人刘强东表示将推出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外卖商业模式 具体细节尚未披露 [1] - 门店选址耗时较长 显示战略谨慎性 厨房设置外卖员取餐区和自提区 配备大量外卖柜 [1][6] 菜品合伙人计划 - 公司启动10亿元现金招募1000道招牌菜的合伙人 每道菜提供100万元保底分成 销量分成上不封顶 [8][9] - 合伙人仅需提供配方 由七鲜小厨负责现炒制作和品控 面向品牌餐厅和个体厨师开放 [8][9] 扩张计划 - 公司计划3年内在全国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门店 显示快速扩张意图 [10] - 七鲜小厨商标由京东全资控股的江苏卓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有 体现业务战略重要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