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越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
icon
搜索文档
连续三年财务造假!提前锁定市值退市
中国经营报· 2025-10-30 19:36
退市风险状况 - 公司面临交易类、重大违法类和财务类三重强制退市风险 [2][3] - 公司股票收盘总市值连续12个交易日低于5亿元,为2.8亿元,即使后续8个交易日连续涨停,也将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标准 [2][3] - 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3个交易日低于1元,为0.86元/股 [2][3] 重大违法退市详情 - 证监会查明公司连续三年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 [3][4] - 2020年至2022年,公司累计虚增营业收入2.09亿元,虚增利润总额0.50亿元 [5] - 证监会拟对上市公司罚款3745.46万元,对5名责任人员合计罚款4200万元,并对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4] 财务类退市详情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8233.9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79.50万元 [3] - 公司股票因2024年年报披露后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2025年年报不符合撤销要件,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3] 退市规则适用 - 根据交易所规则,上市公司出现多项退市风险情形时,按照“先触及先适用”原则实施终止上市 [2][4] - 公司自5月6日起被实施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自10月13日起被叠加实施重大违法类退市风险警示 [4]
*ST元成严重财务造如何提前避雷?现三大异常 审计机构天健、致同是否需追责
新浪证券· 2025-10-17 18:24
财务造假概况 - 公司2020年至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通过虚增越龙山项目成本与产值,累计虚增营业收入2.09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58亿元,虚增利润总额5046万元 [2] - 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1.53亿元,占当期披露金额的21.48%,虚增利润总额3848万元,占比36.6%;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3617万元,占比6.31%,虚增利润总额1109.39万元,占比19.32%;2022年虚增营业收入1916万元,占比5.86%,虚增利润总额88万元,占比1.62% [2] - 2022年未及时调整淮阴项目结算审定单,导致虚增营业收入1416万元,占当期4.33%,虚增利润总额1345万元,占当期24.6% [3] 欺诈发行与监管处罚 - 公司在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文件中引用了造假的越龙山项目财务数据,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涉嫌欺诈发行 [3] - 证监会拟对上市公司罚款3745.46万元,对5名责任人员合计罚款4200万元,并对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 - 因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上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1] 异常关联交易信号 - 公司与控股股东下属企业共同投资的越龙山开发存在大额关联交易,2017-2021年关联销售金额占当年销售总额比重最高达60.92% [5] - 2021年出现回收款项大幅超过当年收入确认金额的情形,从越龙山开发收到工程款5.22亿元,是同期关联交易确认收入2.56亿元的两倍左右 [6] - 公司于2021年对存在大额异常关联交易的越龙山开发进行剥离 [7] 流动性风险与财务不匹配 - 2021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0.79亿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负债达5.03亿元,出现较大资金缺口 [8] - 在收入持续下滑背景下现金流异常好转,2020年收入下降29.08%但经营现金流由负转正,2021年收入下滑19.84%但经营现金流涨幅达814.21% [8] - 公司于2022年通过定增成功融资近3亿元,为资金压力背景下的外部输血 [8] 审计机构变更情况 - 财务造假年份频繁更换年审审计机构,2020年审计机构为天健所,2021年变更为致同所,2022年又更换为中兴财光华所 [9] - 尽管连续三年财务造假,上述三家审计机构均对公司年报出具了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 [11] - 参考星星科技案例,审计机构可能因出具存在虚假记载的审计报告及未勤勉尽责而被证监会追责处罚 [11]
*ST元成财务造假期间三年三换会计师 审计意见均为“标准无保留” 资本市场“看门人”失守是否应担责?
新浪证券· 2025-10-11 11:17
案件核心概述 - 证监会严肃查处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ST元成)严重财务造假及欺诈发行案件,拟对公司及责任人处以高额罚款,并对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 - 案件涉及公司2020至2022年连续三年的系统性财务造假,以及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欺诈发行行为 [1][2] 财务造假具体手段与规模 - 通过虚增“越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相关项目的劳务和机械成本、虚增产值等方式操纵利润,累计虚增营业成本1.58亿元,营业收入2.09亿元,利润总额5046.02万元 [2] - 2020年虚增利润占当期披露利润绝对值比例高达36.6% [2] - 2022年因未根据项目结算审定单调整账目,虚增营业收入1416.14万元,虚增利润总额1345.33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绝对值的24.6% [2] 欺诈发行行为 - 在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2.85亿元的文件中,引用了包含虚假数据的越龙山项目财务信息,导致发行文件存在重大虚假内容,构成欺诈发行 [2] 中介机构责任问题 - 在连续三年财务造假期间,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及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均对年度报告出具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1][2] - 审计程序的有效性和职业怀疑态度受到质疑,可能在收入确认、成本审计等关键环节存在重大疏漏 [3] - 海通证券作为2022年非公开发行的保荐机构,未能发现并披露发行文件引用的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未能履行核查职责 [1][3] 监管趋势与市场影响 - 该案是监管“长牙带刺”的典型案例,体现了对财务造假“零容忍”的坚决态度 [4] - 2024年以来,因财务造假实质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的公司已达13家,创历史新高 [4] - 监管层正在构建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化的追责体系,紧盯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并严厉打击配合造假的第三方 [4] - 根据2024年落地的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对于2020年以来连续3年及以上财务造假的公司从严适用退市新规,*ST元成因此触及退市红线 [4]
年内因财务造假实质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公司已达13家
证券日报· 2025-10-11 06:33
*ST元成财务造假及处罚情况 - 证监会拟对*ST元成及5名责任人员合计罚款7945.46万元,其中公司罚款3745.46万元,责任人员罚款4200万元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5] - 公司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上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1] *ST元成财务造假具体事实 - 2020年至2022年期间,公司通过虚增越龙山项目成本及产值,累计虚增营业收入2.09亿元,虚增利润总额5046.02万元 [4] - 2022年年报因未及时调整项目结算金额,虚增营业收入1416.14万元,占当期披露金额绝对值的4.33%,虚增利润总额1345.33万元,占比24.60% [4] - 公司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2.85亿元构成欺诈发行,因发行文件引用了虚假的财务数据 [5] *ST元成经营及市场表现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1.4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23亿元,触及主板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 [3] - 自7月1日公司公告被立案调查至10月10日,公司股价下跌52.99% [3] 监管趋势与退市情况 - 今年以来,因财务造假实质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的公司已达13家 [2][6] - 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对连续3年及以上财务造假的公司从严适用退市新规 [6] 财务造假惩防体系建设 - 今年以来,证监会对40多起财务造假案件作出行政处罚,8起案件涉及的32名责任人被刑事追责 [7] - 监管部门打击范围扩大至配合造假的第三方主体,以破除造假"生态圈" [7] - 监管模式从"事后处罚"转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责"的全流程监管 [7] 法律法规及机制完善 - 最高人民法院征求意见稿提出"违法薪酬退回"条款,允许公司追索高管在财务造假期间获得的不当薪酬 [8] - 证监会优化举报奖励机制,将内部知情人员举报的每案奖金上限提升至100万元 [9] - 未来惩防体系将聚焦推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应用、加强行刑衔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三个方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