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域电子产品

搜索文档
产品均价跌跌不休,客户集中度高达84%,埃泰克募资15亿冲刺资本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8-01 18:01
公司IPO及募资计划 - 公司拟在上交所IPO募资15亿元,华泰联合证券为保荐机构,目前已进入一轮问询状态 [2]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奇瑞、长安、长城、上汽、吉利等自主品牌,以及理想、小鹏等新势力车企,并通过博世配套沃尔沃、奥迪等国际品牌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74亿元、30.08亿元和34.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2%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9414.40万元、1.97亿元和2.13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7749.01万元、1.74亿元和2.03亿元 [3] - 2024年资产总额32.76亿元,资产负债率(合并)62.43%,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5.19%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2年6679万元增至2024年2.54亿元 [4] 产品结构与价格趋势 - 主营业务为车身域、智能座舱域、动力域及智能驾驶域电子产品 [3] - 车身域电子产品销量从2022年1442万件增至2024年2644万件,但均价从82.65元降至72.48元 [5] - 智能座舱域产品均价从770.88元暴跌至99.55元,毛利率波动在10.61%-13.78% [5] - 智能控制电子产品均价从227.80元降至163.36元,智能进入电子产品从40.05元降至33.22元 [5] 客户集中度与关联交易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从2022年73.16%升至2024年84.38% [6] - 对奇瑞汽车销售占比从27.60%飙升至53.89%,2024年贡献18.69亿元营收 [6][10] - 关联销售中奇瑞占比均超99.9%,形成严重客户依赖 [10][11] 股东结构与公司治理 - 实际控制人陈泽坚(澳籍)通过多个实体控制34.36%表决权,曾任奇瑞研究院副院长 [8] - 奇瑞股份持股14.99%为第一大股东,小米系三家公司合计持股14.07% [7] - 多名高管具有奇瑞任职背景,包括副董事长李中兵、财务总监李秋生等 [9] 行业对比与竞争策略 - 智能座舱域产品毛利率(10.61%)仅为行业均值(19.34%)的一半左右 [12] - 采取"以价换量"策略拓展市场份额,导致产品均价大幅下滑 [12] - 研发费用率(5.19%)低于可比公司均值(9.78%),主要因收入规模较小 [13][14]
埃泰克冲A背后:关联方奇瑞汽车贡献过半营收
北京商报· 2025-07-17 21:21
公司IPO进展 - 芜湖埃泰克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板IPO于2025年6月20日获得受理 并于7月16日进入问询阶段 [1][4] - 公司计划募集资金15亿元 用于汽车电子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等 [3][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74亿元、30.08亿元、34.6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6.2% [4] - 同期归属净利润分别为9175.13万元、1.94亿元、2.1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52.4% [4] - 2024年应收账款余额达12.27亿元 占营收比例35.39% [6] 关联交易与客户集中度 - 2022-2024年对关联方销售收入占比从27.6%升至53.89% 其中奇瑞汽车贡献超99%关联交易 [4][5] - 奇瑞汽车通过奇瑞股份持有公司14.99%股权 为第一大股东 [5]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从2022年73.16%增至2024年84.38% [5] 产能与研发投入 - 2024年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较2023年下降 其中汽车电子EMS利用率从115.29%降至76% [8]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率5.83%/5.07%/5.19% 显著低于行业均值9.94%/10.7%/9.78% [9] - 募投项目包含两个研发中心建设 拟投入4.88亿元 [7][8]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车身域、智能座舱域、动力域及智能驾驶域电子产品研发生产 [4] - 2024年关联交易金额达18.69亿元 占营收53.89% [4][5]
靠奇瑞汽车“撑业绩”,传感器厂商埃泰克谋上市,智能座舱毛利率远低同行、关联交易风险高悬
证券之星· 2025-07-02 17:55
IPO进程与保荐机构 - 公司重启A股IPO进程 由华泰联合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此前曾与中信证券签署辅导协议[1] - 公司更换券商继续推进IPO 借助新能源汽车行业东风和车身控制器领域龙头地位实现业绩增长[1] 业务表现与产品结构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74亿元、30.08亿元、34.68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75.13万元、1.94亿元、2.13亿元[2] - 车身域电子产品为主要收入来源 2024年收入19.17亿元占比55.60% 智能座舱域电子产品收入12.42亿元占比36.02%[2] - 车身域电子产品毛利率从2022年12.13%提升至2024年21.04% 智能座舱域电子产品毛利率10.61%远低于同行平均19.34%[6][7][10][12] 客户集中度与关联交易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73.16%提升至2024年84.38% 奇瑞汽车贡献营收占比从27.60%提升至53.89%[13] - 应收账款余额从2022年7.45亿元增至2024年12.27亿元 其中奇瑞汽车占比从34.09%增至46.05%[13][15] - 公司曾向股东瑞创投资借款6300万元 已于2022年归还[16] 股权结构与融资情况 - 控股股东合计持股27.77% 奇瑞汽车持股26.13% 小米系合计持股约14.66%[4] - 实际控制人表决权比例34.36% 发行后可能进一步稀释[5] - 已完成六轮融资 获得小米、复星等知名机构投资 小米在C轮融资中追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