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费用率

搜索文档
英氏控股IPO前分红近亿:销售费用率36%高同行,研发费用率不足1%
搜狐财经· 2025-07-02 08:33
公司IPO及财务表现 - 英氏控股冲刺北交所IPO获受理 保荐机构为西部证券 [2] - 2024年营收19.74亿元 同比增长12.29% 但归母净利润2.11亿元较2023年2.20亿元下滑 [2][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40亿元 同比增长12.29% 扣非净利润7889.23万元 同比增长4.73% [4]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55.18% 57.85% 57.46% 高于行业均值近15个百分点 [5] 业务结构及行业环境 - 婴幼儿辅食业务占比77.40% 卫生用品占比17.27% 儿童食品占比4.81% [4] - 婴幼儿辅食毛利率61.17% 卫生用品毛利率41.66% 与行业水平基本一致 [5] - 中国新生儿数量2022-2024年分别为956万 902万 954万 出生率从2016年13.57‰降至2023年6.39‰ [4] 分红及股权结构 - 2023-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6000万元 2025年4月再派发3400.08万元 [2][6][7] - 无控股股东 三位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52.02%股份 签署一致行动协议至2027年 [8] 费用结构及募资用途 - 2024年销售费用7.21亿元 费用率36.53% 高于行业均值27.75% [9][10] - 平台推广费占销售费用41.60% 主要用于天猫 京东 抖音等电商推广 [9][10] - 研发费用率0.87% 远低于行业均值2.03% 2024年研发投入1714.83万元 [11] - 拟募资3.34亿元 其中9405.80万元用于品牌建设 7169.43万元用于创新中心建设 [9]
科创板年内第三家!健信超导IPO胜算几何
北京商报· 2025-05-12 19:48
公司概况 - 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于5月9日获受理,为年内第三家获受理企业 [1][3] - 公司主营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 [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9亿元、4.51亿元、4.25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463.5万元、4873.47万元、5578.39万元 [3] - 控股股东许建益直接持股41.51%,实控人许建益、许卉、许电波合计控制59.92%表决权 [6] 客户集中度与业绩依赖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为73.75%、76.68%、79.62%,呈上升趋势 [3] - 第一大客户富士胶片集团销售占比分别为34.2%、44.2%、42.71%,2023—2024年贡献超四成营收 [3] - 对富士胶片集团销售金额2023年达1.99亿元峰值,2024年略降至1.82亿元 [3] 财务与运营指标 - 主营业务毛利率显著低于同行:2022—2024年分别为19.56%、22.84%、24.94%,同期行业均值为46.27%、45.59%、45.17% [4] - 存货规模持续增长:2022—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82亿元、2.36亿元、3.19亿元,主因超导产品生产周期长及提前备货 [4] - IPO前三年现金分红合计5999.89万元,占同期净利润比例分别为57.74%、41.04%、35.85% [5] 研发投入与科创属性 - 研发费用率显著低于同行:2022—2024年分别为5.66%、5.42%、6.5%,行业均值达14.44%、14.41%、18.36% [7] - 研发人员90名占员工总数16.92%,其中硕士/博士学历占比18.89%,本科学历占比60% [7] - 拟募资8.65亿元中9000万元补流,其余投向无液氦超导磁体、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及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 [5][7]
思锐光学IPO:突发终止,实控人持股超八成,曾被出具警示函
搜狐财经· 2025-05-08 17:53
2023年7月,广东思锐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思锐光学)启动辅导备案;2024年6月,思锐光学北交所IPO获得受理,当年7月被问询;时隔近一年,思锐光学 在2025年4月27日主动撤回上市申请,IPO上市进程终止。 思锐光学是一家专业从事可互换光学镜头、脚架云台等摄影摄像器材和精密光学元器件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品牌是"SIRUI",产品 包括摄影脚架、摄像脚架、独脚架、云台等。 梳理来看,创始人李杰身兼董事长、总经理两大要职,持股比例超八成,在公司拥有绝对话语权,需要防止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风险;思锐光学、李杰以及 董秘林炳坤曾因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等被出具监管警示函;扩建项目拟新增15万个可互换光学镜头产能,350万件光学元器件产能,被问询是否存在过度扩 产;研发费用率不及行业均值,销售费用率远超诸多同行;2023年业绩快速增长引关注,影石创新成为第一大客户,七成收入来源于境外;存货增长迅猛,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远低于行业均值。 实控人持股比例超八成 2006年7月,思锐光学在广东中山成立,创始人是李杰,截至招股书披露日,其直接持股比例为75.64%,还通过财盛投资间接控制4.58%的股权,合计 ...
车企年报|零跑汽车研发支出金额显著偏低 研发费用率为小鹏汽车一半
新浪财经· 2025-05-08 17:42
研发支出与研发费用率分析 - 比亚迪以541.61亿元研发支出遥遥领先 彰显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创新决心 [1] - 上汽集团和长城汽车研发支出分别为218.13亿元和144.65亿元 位列第二第三 [1] - 海马汽车研发支出仅0.86亿元 与头部企业差距巨大 [1] - 零跑汽车全年研发支出29亿元 仅高于海马汽车位列倒数第二 [3] 研发费用率表现 - 北汽蓝谷研发费用率最高达33.62% [3] - 蔚来和小鹏汽车研发费用率均超过15% [3] - 上汽集团研发费用率仅为3.50% 在13家车企中处于较低水平 [3] 研发投入与销量关联性 - 比亚迪销量稳步增长 新能源技术研发投入转化为产品优势 [6] - 长城汽车在SUV细分市场保持销量份额 与较大研发投入相关 [6] - 海马汽车因研发投入过低导致技术更新滞后 销量极为疲弱 [6] 低研发投入的潜在影响 -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将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 难以跟上电动化智能化趋势 [6] - 研发投入低难以打造科技感和高端形象产品 品牌竞争处于劣势 [6] - 环保法规趋严和新能源需求增加 研发能力不足企业可能被市场淘汰 [6] 行业整体情况 - 13家上市车企在研发支出和研发费用率上表现出明显差异 [7] - 研发投入差异正深刻影响企业销量和未来发展 [7] - 低研发投入车企需平衡短期成本和长期发展 否则面临边缘化风险 [7]
年报季(二):业绩只看净利润和营收数据吗?盈利质量检测为您避雷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4-25 11:11
核心观点 - 利润和营收仅是表象,盈利质量才是决定公司价值的核心 [2][3] - 健康的盈利结构应为核心业务贡献主要收入和利润,依赖非核心业务则盈利质量低下且难以维系 [3][4] - 现金流是利润的终极试金石,净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长期背离可能预示利润质量差 [10][11] 增长逻辑分析 - 净利润增幅远高于收入需警惕非经常性收益注水,如资产出售、补贴等不可持续收益 [3] - 利润增速跑输收入可能是成本费用失控或行业竞争加剧 [3] - 案例:某传媒2018年净利润增长20%但营收下降35%,利润主要来自出售子公司股权,次年退市股价跌超90% [4] - 案例:某通讯类企业2019年净利润增长500%但营收仅增20%,利润主要来自一次性收益2.1亿元 [4] 经营质量分析 - 毛利率体现产品或服务核心竞争力,持续高且稳定说明有定价权或成本优势 [4][5] - 三项费用率异常升高反映运营效率低下,可能是盲目扩张或管理混乱 [5] - 案例:某退市公司毛利率大幅波动且销售费用率畸高,反映核心业务不稳和运营低效 [7] 成本结构分析 - 最大成本项是盈利杀手,需分析其未来趋势及公司应对策略 [8] - 案例:某手机部件厂商2021年原材料成本占比近90%,毛利率从18%骤降至8%,全年亏损25亿元 [9] - 关注指标包括营业成本占比、原材料成本占比、研发费用率等 [9] 现金流验证 - 经营性现金流反映真金白银流入,净利润与现金流长期背离可能是应收账款高或存货积压 [10] - 案例:某环保企业2017年净利润4亿元但现金含量仅3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90天增至180天 [11] - 关注指标包括净利润现金含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等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