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

搜索文档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行业发展历程、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分析:行业发展推动驾乘体验升级,市场规模增长至449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1 09:27
行业概述 -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是采用车载专用中央处理器 基于车身总线系统和互联网服务形成的车载综合信息处理系统 实现三维导航、实时路况、IPTV、辅助驾驶、故障检测、车辆信息、车身控制、移动办公、无线通讯、在线娱乐及TSP服务等一系列应用 [3] - IVI主要分为信息系统和娱乐系统 信息系统包括导航定位和车辆服务 娱乐系统包括多媒体、通讯社交和生活服务 [3] - IVI发展源于驾驶过程中舒适性与娱乐性需求提升 尤其在长时间行车过程中缓解枯燥感、提升出行品质成为普遍诉求 [1] 发展历程 - IVI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10-1990年代)以收音机和音乐播放为主功能单一 跃升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和消费电子产品发展 GPS导航系统、蓝牙电话、MPDVD播放器等功能被移植到汽车上 智能网联阶段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推动IVI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 加入大屏触控技术、语音助手、辅助驾驶等功能 [4][5] 产业链 - IVI产业链由上游软件和硬件供应商、中游系统集成商以及下游整车制造与后市场服务构成 上游包括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以及车载计算机、电子仪表等硬件 中游系统集成商将硬件和软件集成开发智能座舱与驾驶辅助系统 下游整车制造商、经销商和售后服务商负责销售推广与维护 [5] 市场规模 - 中国IVI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289亿元增长至2024年44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7.62% [1][9] - 全球IVI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196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251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4.21% [9] -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 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 同比增长11.6%和12% 2024年产销量分别为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 同比增长3.72%和4.46% 2025年1-7月产销量分别为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 同比增长12.7%和12% [7] 竞争格局 - 中国IVI行业形成国内外企业协同竞争格局 国外企业包括博世、恩智浦、阿尔派、哈曼及意法半导体等国际知名企业占据高端市场 国内企业以德赛西威、索菱股份、中科创达、天有为、均胜电子和华阳通用等为代表 凭借本地化服务与成本优势在国内市场占据显著份额 [10] - 德赛西威深度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网联服务三大领域 2025年上半年智能座舱业务营业收入94.59亿元 同比增长18.76% 已获得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小米汽车、长城汽车、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上汽大众、VW、HONDA、VOLVO、TOYOTA、MERCEDES-BENZ等客户新项目订单 [10][11] - 索菱股份聚焦汽车智能化及物联网通信两大领域 2025年上半年智能舱驾营业收入3.97亿元 同比下降34.81% 主要因销量下降导致营收减少 [11] 发展趋势 - 多设备互联与空间融合:车辆将演变为高度集成智能节点 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及城市基础设施实现无缝连接 通过多屏联动、智能音场控制、自适应环境光等技术打破传统驾驶舱功能边界 [12] - 大屏化与多屏化:车载屏幕尺寸不断增大分辨率持续提升 主驾、副驾及后排座位配备独立显示屏支持内容共享与独立操作 实现功能分区与协同交互有机结合 [13] - 语音交互成为核心: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进步使车载语音系统能准确识别指令、理解上下文并实现多轮对话 与车辆其他系统深度融合实现空调、车窗等硬件控制 [14][15]
英伟达财务模型分析--钱都挣在了哪里?
傅里叶的猫· 2025-06-01 23:22
英伟达Q1财报核心表现 - 季度营收440 6亿美元 符合预期433 7亿美元 环比增长47亿美元 受数据中心和游戏业务带动 [1] - 毛利率60 5% 低于预期68 9% 主要受H20芯片存货减值45亿美元影响 剔除后毛利率可达71% [1] - 核心经营利润216亿美元 同比增长28% 核心经营利润率49 1% 同样受H20减值影响 [1] 数据中心业务 - 营收391 1亿美元 同比增长73 3% 主要由Blackwell产品推动 应用于大型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 [2] - 计算收入341亿美元 同比增长76 1% 网络收入49 6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3% [2] - 2022-2024财年收入从106 2亿激增至1006 9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208% 2025财年预计1525亿美元 [3][4] - 产品迭代显著 A100占比从90%降至0 H100/H200占比达95%后降至50% B100/B200成为主力占比97% [6] 游戏业务 - 2022财年收入33 75亿美元 2023财年暴增至111 86亿美元 2024财年略降至97 81亿美元 [12] - GeForce占比80-85% 2023财年收入91 38亿美元 2025财年预计95 36亿美元 [13] - Console Gaming占比15-20% 收入相对稳定 2025财年预计21 35亿美元 [13] - 2026财年预计收入140 43亿美元 但2027财年回落至95 94亿美元 [15] 汽车业务 - 2022财年收入5 66亿美元 2025财年预计24 2亿美元 同比增长100 3% [18] - DRIVE平台贡献75-85%收入 已获25家车企订单 覆盖50款车型 [19] - 2026财年预计收入38 45亿美元 长期市场潜力达3000亿美元 [20] 中国市场影响 - H20芯片禁令导致45亿美元存货减值 预计下季度损失80亿美元收入 [22] - 中国500亿美元AI芯片市场对美国企业基本关闭 [22][24] - 若不受禁令影响 下季度收入环比增幅可达90亿美元 [23] 财务展望 - 2026财年Q2预计收入450亿美元±2% GAAP毛利率71 8%±50基点 [25] - 运营支出GAAP约57亿美元 非GAAP约40亿美元 税率16 5%±1% [25] 产品技术趋势 - 单位销量从2022财年135 62千个增至2025财年1506 34千个 [7] - 综合ASP从10 71千美元增至41 67千美元 反映产品高端化 [8] - Rackscale形态占比从14%增至60% 显示集成解决方案受青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