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冷却系统

搜索文档
克莱特: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草案)
证券之星· 2025-08-27 00:4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简称克莱特 证券代码831689 于2022年3月21日上市 总股本7340万股[7][8]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村镇兴山路111号 联系电话0631-5708196[7]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盛军岭 王新及王盛旭 三人通过直接持股和控股股东克莱特集团合计控制公司51.61%表决权 其中盛军岭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8][9] 行业特点与竞争格局 - 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风机风扇制造 行业代码C3462 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 新能源装备 海洋工程与舰船 冷却塔和空冷器 制冷等领域[11][17] - 行业存在技术壁垒 定制化制造壁垒 下游行业准入壁垒 品牌壁垒和设备资金壁垒 需通过严格认证如CRCC AAR ATEX 船级社等[19][20][21] - 行业向集成一体化 高效节能化 轻量化 低噪声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领先企业通过系统集成和智能控制提升产品性能[47][48][49]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轨道交通通风冷却设备 新能源通风冷却设备 海洋工程和舰船风机 冷却塔和空冷器风机 制冷风机等中高端装备通风产品及系统[50][51] - 产品以高可靠性 高效率 低噪音和轻量化为核心竞争力 采用定制化非标准件生产模式 直接向下游客户销售[17][51] - 公司拥有106项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22项 参与编制5项国家标准 7项行业标准和7项团体标准[44][51] 下游应用领域市场前景 - 轨道交通领域:2024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1212.7公里 公司配套中国中车等龙头企业[23][24][25] - 新能源装备领域:核电2035年发电量占比预计达10% 2024年全球风电装机700GW 公司是GE国内燃气轮机配套风机唯一供应商[27][28][33] - 海洋工程与舰船领域:2024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9.1% 新承接海船订单占全球68.2% 公司订单排产至2027年[34][35][36] - 冷却塔和空冷器领域: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43.3亿美元 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4.3% 中国市场规模165.4亿元 工业冷却塔占比55.8%[37] - 制冷领域:2024年中国冷库总量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 公司产品供货大连冰山 烟台冰轮等龙头企业[39][40] 客户资源与竞争优势 - 主要客户包括中国中车 通用电气 阿尔斯通 西屋制动 中国船舶 中广核 西门子等海内外知名企业 合作超20年[45] - 公司是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国家级绿色工厂 拥有省级院士工作站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4][51] - 2024年墨西哥工厂开业 推动全球布局 通过多领域资质认证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45][46] 行业政策支持 - 国家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政策 支持交通领域设备投资增长25%以上[23] - 《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政策推动核电产业发展 2025年规划核电装机7000万千瓦[27][28] - 风电 燃气轮机 海洋装备等领域均获政策支持 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32][34][48]
海风吹出的世界级产业!中国海上风电产业何以领跑全球丨“向海图强 海洋经济破浪前行”系列
证券时报· 2025-07-16 07:55
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41.27吉瓦,占全球49.6%,新增装机容量连续7年全球首位,累计装机容量连续4年全球第一 [4] - 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福清下线,可应对24米海浪和17级台风 [5] - 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项目实现首批机组并网,离岸距离85.5千米,98台风机全部国产化 [5] 产业链优势与挑战 - 中国风电产业链覆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风电机组产能占全球60%,叶片占64%,齿轮箱占80%,发电机占73% [8] - 大兆瓦机组轴承、主控系统等核心部件依赖进口,漂浮式风电技术与欧洲存在差距,深远海开发面临政策不明确和成本高问题 [9] - 电价机制尚未完善,绿电、绿证及碳市场成熟度不足影响项目经济性 [9] 深远海开发与多能耦合 - 全球深远海风能资源占比超70%,但开发利用率不足0.5%,年平均风速达9米/秒以上,发电小时数显著高于近海 [11] - 政策鼓励"风电+"模式,支持海上风电与网箱养殖、海洋牧场、光伏、制氢、储能等设施协同开发 [11] - 海上风电制氢技术可将风能转化为氢能存储,实现零碳分布式供能,优化清洁能源供应 [12] 政策与区域发展 - 中央提出"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地方政策如上海规划推动大兆瓦级深远海漂浮式发电机组研制 [9] - 盐城、山东荣成等地形成风电装备制造集群,涵盖海缆、叶片等关键环节 [8]
海风吹出的世界级产业中国海上风电产业何以领跑全球
证券时报· 2025-07-16 02:31
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41.27吉瓦占全球49.6% 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一半来自中国 连续7年新增装机容量全球首位 连续4年累计装机容量全球第一 [2] - 中国拥有全球最成熟的海上风电供应链 风电机组产能占全球60% 叶片产能占64% 齿轮箱产能占80% 发电机产能占73% [5] - 依托强大制造业体系 能以最低成本生产质量最佳的风电设备 这是全球领先的核心竞争力 [4] 技术突破与项目进展 - 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福清下线 可应对24米超高海浪和17级台风 [3] - 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项目实现首批机组并网 离岸距离85.5千米为国内已并网最远项目 98台风机100%国产化 [3] - 首创"一机一案"动态施工方案 克服超远距离电力输送技术难题 成为自主核心技术应用标杆 [3] 产业链协同与政策支持 - 已形成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 例如克莱特公司为明阳智能、金风科技提供低噪声高效散热系统 [5] - 上海计划加速大兆瓦级深远海漂浮式发电机组研制 推动抗台风耐腐蚀机组发展 [6] - 政策鼓励"风电+"综合开发模式 要求新增项目配套建设网箱养殖、海洋牧场、制氢等设施 [7] 深远海开发与创新模式 - 全球可用海上风能资源超710亿千瓦 深远海占比70%但开发率不足0.5% 年平均风速达9米/秒以上 发电小时数显著高于近海 [7] - 三峡集团计划从"近海跟随"转向"深远海引领" 推动国产机组技术迭代 提供可复制的开发方案 [7] - "风电+制氢"技术可将风电转化为氢能存储 优化清洁能源供应版图 氢能运输回陆地后可重新发电 [8] 行业挑战与发展方向 - 大兆瓦机组轴承、主控系统等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 漂浮式风电技术与欧洲存在差距 [6] - 深远海开发面临政策不明确和成本高挑战 电价机制需配合绿电绿证市场完善 [6][7] - 未来重点方向包括多能耦合、"一海多用"模式 通过海洋空间融合利用提升单位海域产能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