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化宽松(QE)
icon
搜索文档
美股创新高狂潮暗藏崩盘信号:美联储+财政部合奏下的“流动性狂想曲”即将终结
智通财经网· 2025-07-25 09:49
美联储与财政部流动性对股市的影响 - 美联储与美国财政部协同释放的庞大过剩流动性是推动美股及全球股市牛市的核心力量,其影响超越传统估值指标,导致市场被政策过度扭曲 [1] - 量化宽松(QE)使美联储成为财政部的"银行家",商业银行存款激增远超贷款增长,未用于扩大实际GDP的过剩资金推高金融市场,成为股市上涨的最强劲驱动引擎之一 [2] - 标普500指数(占GDP百分比)与企业实际利润存在显著缺口,类似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互联网泡沫时期的背离,后续10年美股年化实际回报分别为-4%和-6% [5] 美股高估值与流动性风险 - 美股两大核心指数标普500与纳斯达克100屡创新高,但估值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科技巨头业绩若未达乐观预期叠加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引发熊市 [1] - 股票市场估值远超生产率增长,脱节源于流动性扭曲效应而非基本面经济实力 [5] - 第三季度风险资产面临重大风险,美国财政部恢复6000亿美元国债发行计划吸走流动性,外资流入缩减及美联储每月缩表约50亿美元将导致流动性顺风转逆风 [5] 全球股市自满情绪与盈利下修 - 全球股市尤其是美股出现自满迹象,美联储高利率与缩表收紧流动性背景下股市仍创新高,但全球企业盈利净下修幅度达14 3%(过去1个月)和18 7%(过去3个月) [7] - 亚洲和欧洲市场每股盈利下修速度加快,欧洲化工与可选消费行业已出现盈利预警 [7] - 纳斯达克100指数自4月低点累计上涨35%并多次创新高,反映对大型科技公司的过度乐观,下半年美股可能出现重大裂痕 [8] 机构对美股未来走势的预测 - 标普500指数年底目标位5500点(较当前下跌约15%),为华尔街最低预测,核心GDP与标普500回报率历史趋势显示未来数月回报率大概率转负 [8] - 2025年下半年美股可能遭遇抛售,当前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且经济可能大幅放缓 [8] - 美联储明年或被迫重启QE以维持实际利率水平,但将催化更大股市泡沫 [5]
贷款工具胜过QE? 巨额亏损阴影下 欧洲央行危机工具箱的优先级悄然转变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19:24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彭博社对欧洲经济学家们的最新咨询与采访,若未来需要采取非常规的宽松货币政策措施,欧洲央行 将更倾向于选择向各大商业银行们提供与贷款相关联的工具,而不是在新冠疫情等危机期间所长期采取的直接大举购买债 券(即所谓的"QE",也被称作"量化宽松")。 调查显示,在应对通胀疲软、经济增长急剧放缓、金融环境不稳定或政策传导受阻时,通过欧洲长期再融资操作机制 (LTRO)向银行注入流动性被视为欧洲央行的首选工具。经济学家们表示,未来几乎所有需要采取非常规应对措施的情况 下,欧洲央行可能优先选择向欧洲各大商业银行巨头们放贷,而不是购买债券。 受访经济学家们普遍预计,仅在20国欧元区内的单个成员国利率信号未能有效收到或者传导时才预计欧洲央行会启用过去 为"定向资产购买"所设计的精准买债计划。 | First | | Second | Third | | --- | --- | --- | --- | | Prolonged undershooting of inflation TLTROs | | LTROs | negative rates or | | target | | | QE | | Def ...
“影子联储主席”沃什:纵容财政挥霍、误判经济形势,美联储的困境都是“咎由自取”
华尔街见闻· 2025-04-29 11:26
美联储政策批评与改革建议 - 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在演讲中猛烈抨击美联储犯下"系统性错误",包括未能遏制一代人以来最严重的通胀潮,导致公信力危机 [2] - 沃什指出美联储独立性是"有条件契约",当前危机源于权力扩张、通胀治理失误和社会议题立场摇摆 [2][6] - 批评美联储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持续越界,角色定位模糊化,深度介入政府经济决策,引发宏观经济政策系统性偏差 [3] 量化宽松政策争议 - 沃什承认2008年零利率和资产购买工具在危机时刻的必要性,但批评2010年QE2在经济复苏期启动是将央行拖入财政政策政治泥潭 [4] - 当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达7万亿美元,是沃什入职时的十倍,反映货币与财政政策权责界限模糊化 [4] - 沃什因反对QE2政策惯性于2010年辞去理事职务,认为QE已异化为近乎永续的政策工具 [4] 职能越界与社会议题介入 - 美联储近年频繁涉足气候政策(2020年加入"央行绿色金融网络"后2025年退出)和社会公平议题,被批立场摇摆 [5] - "普惠就业"新政将"最大化就业"重新定义为"包容性目标",被质疑存在政治投机或实质变更未获国会授权 [5] - 跨界尝试导致核心能力削弱,标榜的保护对象反而承受最大代价 [5] 独立性危机与战略重构 - 沃什强调央行独立性非特权而是制度设计,当前美联储滥用"独立性"挡箭牌反而动摇民意基础 [6] - 通胀失控暴露战略重心偏离,沉迷职能版图扩张导致风险抵御能力弱化 [6] - 改革方向需重拾价格稳定立身之本,在专业领域重建公信力以筑牢独立性根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