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泡沫

搜索文档
Hims & Hers: Buy The Earnings Dip, Slowly (Rating Downgrade)
Seeking Alpha· 2025-08-05 19:30
公司背景 - 公司由拥有股票研究、私募股权和软件工程背景的资深投资者Ahan Vashi创立,目前担任首席财务工程师 [1] - 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使命是让投资变得简单、有趣且有利可图 [2] 业务模式 - 在Seeking Alpha平台发布优质股票研究报告,包括研究库和绩效追踪器 [2] - 提供高度集中、风险优化的模型投资组合,满足投资者不同阶段需求 [2] - 提供专有软件工具和群聊功能 [2] 内容分发渠道 - 通过TQI Tidbits免费通讯、Twitter和LinkedIn发布最佳投资资讯和研究见解 [2] - 在Seeking Alpha平台建立研究图书馆和绩效追踪系统 [2]
美银Hartnett警告:宽松政策、监管松绑与散户涌入下,全球股市正形成“更大泡沫”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18:43
特朗普政策转向与债务压力 - 特朗普政府政策重心从财政"排毒"转向"暴食",因无法削减高达7.1万亿美元的政府支出,控制债务成本成为首要任务 [2] - 美国政府每年利息支出超过1万亿美元,需联邦基金利率低于3%才能稳定债务成本,白宫施压美联储降息并可能采取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工具 [3] - 特朗普政府倾向于推动经济和市场"终极井喷"以应对37万亿美元国家债务,政策宽松预期升温 [1] 市场表现与分化 - 标普500指数今年以来上涨9%,但市场表现分化:美元走弱利好国际资产,"亿万富翁概念股"上涨71%,而对利率敏感的小盘股下跌1% [1][8] - 全球银行股领涨:欧洲银行股飙升62%,英国和日本银行股分别上涨37%和24%,超过美国银行股17%的涨幅 [4] - 若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破5.6%或美国升破5.1%,可能对银行股构成压力 [4] 市场情绪与指标 - 美银"牛熊指标"从6.3升至6.4,为2024年11月大选以来最高点,但低于8.0的"卖出"信号阈值 [10] - 基金经理调查(FMS)现金水平低于4%触发卖出信号,但其他指标未达标:全球股市广度81%(低于88%),资金流入占管理资产0.8%(低于1.0%) [11] - 对冲基金仍在回补标普500指数空头头寸 [11] 宽松政策与监管松绑 - 全球央行大幅降息:美联储和英国央行降息100个基点,欧洲央行降息200个基点,日本央行加息40个基点 [12] - 金融监管放松:特朗普政府计划允许散户将私募股权加入401(k)养老金计划,FINRA拟将日内交易保证金要求从2.5万美元降至2000美元 [14] - 全球政策利率从4.8%降至4.4%,预计未来一年进一步降至3.9% [14] 市场泡沫形成 - 零日到期期权交易量占标普500期权总成交量60%以上,叠加散户参与增加和流动性充裕,推动市场波动性加剧 [15] - 当前市场泡沫由更大规模散户、更充裕流动性、更剧烈波动性驱动,政策组合催生前所未有的泡沫风险 [15]
贷款工具胜过QE? 巨额亏损阴影下 欧洲央行危机工具箱的优先级悄然转变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19:24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偏好 - 欧洲央行未来更倾向于通过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工具,而非直接大规模购债(QE) [1] - 在通胀疲软、增长放缓、金融环境不稳定或政策传导受阻时,LTRO被视为首选工具 [1] - 仅在欧元区单个成员国利率信号传导失效时,才会考虑启用定向资产购买计划 [1] 政策工具优先级排序 - 通胀持续低于目标时首选TLTROs,次选LTROs,第三选择为负利率或QE [2] - 通缩时期首选TLTROs,次选负利率,第三选择LTROs [2] - 增长长期低于潜力且通胀达标时首选TLTROs,次选LTROs,第三选择新贷款计划 [2] - 金融稳定问题首选LTROs,次选TLTROs,第三选择新贷款计划 [2] - 欧元区政策传导问题首选TLTROs,次选LTROs,第三选择QE [2] - 成员国政策传导问题首选定向购买(TPI/OMT),次选LTROs,第三选择TLTROs [2] 量化宽松政策争议 - 欧洲央行部分决策者对2015-2022年QE政策持保留意见,因利率回升导致历史性亏损 [4] - 德国央行2024年亏损200亿欧元(约230亿美元),创1970年代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4] - 欧洲央行战略评估保留QE工具但未明确使用情形,暗示未来将更审慎使用 [4] 央行官员政策分歧 - 法国央行行长倾向直接购买长期债券作为宽松工具,政策传导受阻时偏好LTRO和定向购买 [5] - 德国央行强调QE带来的巨额亏损风险,执行委员施纳贝尔认为QE刺激增长代价高昂 [6] - 施纳贝尔指出定向贷款支持能有效恢复信贷供给且更易退出机制 [6]
暴跌的Labubu,才真是被资本做局了
虎嗅APP· 2025-06-28 17:52
Labubu价格与泡泡玛特股价联动 - Labubu拍卖价在6月10日至23日期间从58万元暴跌至23万元,价格腰斩[3] - 同期泡泡玛特股价从262港元/股跌至230港元/股,创历史新高后迅速回落[7] - 两者价格走势呈现高度同步性,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联模式[8] 股东减持与市场热度时间线 - Labubu于2024年4月因Lisa带货在东南亚破圈,2025年4月迎来现象级爆发[9][12] - 泡泡玛特股东自2024年4月起密集减持,累计套现超33亿港元[9] - 蜂巧资本在2025年5月市场情绪高点清仓1191万股,套现22.67亿港元[11] - 股东减持节奏与产品热度周期高度吻合,呈现"股价形势越红,股东形势越绿"的特征[13][14] 历史泡沫案例对比 - 17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普通品种月涨幅达20倍(如1000至2万荷兰盾),1637年崩盘后政府强制终止交易[25] - 2019年中国炒鞋泡沫:限量鞋溢价20倍,单日成交额达4.5亿元,10月被央行定性为资本游戏后价格暴跌90%[26] - 两者均经历"变革-繁荣-亢奋-困境-恐慌"五阶段模型,与Labubu当前轨迹高度相似[28][32] 泡泡玛特的商业模式特征 - 通过0.69%极低概率隐藏款机制人为制造稀缺性[34] - 采用分批次限量发售策略控制市场供给[34] - 具备随时补货能力,可快速改变市场供需格局[34] - 公司间接参与二手市场炒作,虽声明不介入但营销策略助推黄牛行为[35] 市场反应与监管动态 - Labubu价格崩盘引发消费者协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轮番点名批评[35] - 二手市场溢价被视为商品稀缺性的认证,但补货行为迅速戳破泡沫[36] - 工业化生产的"情绪价值"面临可持续性质疑,伪稀缺性暴露后繁荣难以为继[36]
美银首席投资官预警:三大指标将揭美股等风险资产走向
环球网· 2025-06-02 09:56
美股市场动向 - 标普500指数5月暴涨6%,创下本世纪及1990年以来最佳5月表现 [3] - 科技七巨头交易市盈率重回42倍,历史数据显示仍有30%上涨空间 [4] - 看涨者采用"做多科技七巨头、做多其他地区价值股"的杠铃策略 [3] 资产配置趋势 - 加密货币本周录得26亿美元资金流入,为1月以来最大单周流入规模 [4] - 黄金周流入18亿美元,年化流入规模达创纪录的750亿美元 [4] - 新兴市场债券录得2023年1月以来最大流入(28亿美元) [4] - 全球股票出现2025年最大流出(95亿美元) [4] - 日本股票遭遇有史以来最大流出(118亿美元) [4] 行业板块表现 - 防御性板块(医疗保健、必需消费品和公用事业)仅占标普500指数的18%,为2000年以来最低水平 [3] - 制造业仅占美国就业岗位的8% [3] 债券市场情况 - 美国30年期实际利率接近3%,为2008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 [4] - 美银策略师建议做多久期债券后,30年期国债上涨 [3]
突破还是崩盘?美银Hartnett:美股等风险资产迎来关键时刻,关注“三大领先指标”
华尔街见闻· 2025-06-01 19:16
美股市场关键信号指标 - 券商股、银行股和比特币三大"B"类资产是判断市场走向的最佳信号灯 双顶形态预示极度看跌 向上突破则预示极度看涨 [1] - 标普500指数5月暴涨6% 创1990年以来最佳5月表现 录得本世纪最佳单月表现 [1] - 30年期国债在策略建议后出现上涨 显示市场对久期债券的配置需求 [1] 美元疲软与资产配置趋势 - 美元持续疲软 市场开始低语美元进入熊市 [2] - 疲软美元可能推动美国制造业复兴 目前制造业仅占美国就业岗位8% [3] - 美元熊市将利好黄金、新兴市场和国际资产 [3] 多空双方布局策略 - 看跌者配置防御性板块 医疗保健、必需消费品和公用事业股占比降至标普500指数18% 为2000年以来最低 [5] - 看涨者采用杠铃策略 做多科技七巨头同时做多其他地区价值股 对冲美国市场泡沫和欧盟财政风险 [7] 资金流向与市场分化 - 加密货币单周流入26亿美元 创1月以来最大规模 [9] - 黄金周流入18亿美元 年化流入规模达创纪录750亿美元 [9] - 新兴市场债券流入28亿美元 为2023年1月以来最大 [9] - 全球股票流出95亿美元 为2025年最大 [9] - 日本股票流出118亿美元 创有史以来最大 [9] 科技股估值与泡沫特征 - 科技七巨头交易市盈率达42倍 历史泡沫通常在58倍市盈率和244%涨幅见顶 显示仍有30%上涨空间 [10] - 过去14次资产泡沫中12次伴随债券收益率上升 目前30年期实际利率接近3% 为2008年11月以来最高 [11]
突破还是崩盘?美银Hartnett:美股等风险资产迎来关键时刻,关注“三大领先指标”
华尔街见闻· 2025-06-01 09:57
市场关键指标 - 券商股、银行股和比特币三个"B"类资产是判断市场走向的最佳信号灯 双顶形态预示极度看跌 向上突破则预示极度看涨 [1] - 标普500指数5月份暴涨6% 创1990年以来最佳5月表现 录得本世纪最佳单月表现 [1] - 30年期国债在策略建议后上涨 但几乎所有资产都在同步上涨 [1] 资产表现分化 - 美元持续疲软 市场开始讨论美元进入熊市 [3] - 加密货币本周录得26亿美元资金流入 创1月以来最大单周流入规模 [10] - 黄金周流入18亿美元 年化流入规模达创纪录的750亿美元 [12] - 新兴市场债券录得2023年1月以来最大流入28亿美元 [12] - 全球股票出现2025年最大流出95亿美元 [12] - 日本股票遭遇有史以来最大流出118亿美元 [12] 多空策略布局 - 看跌者配置防御性板块 医疗保健、必需消费品和公用事业股仅占标普500指数的18% 为2000年以来最低水平 [5] - 看涨者采用杠铃策略 做多科技七巨头同时做多其他地区价值股 对冲美国市场泡沫和欧盟财政风险 [8] - 科技七巨头交易市盈率重回42倍 历史泡沫平均58倍市盈率和244%涨幅见顶 意味着仍有30%上涨空间 [10] 制造业与美元趋势 - 美国制造业仅占就业岗位8% 疲软美元可能成为重振制造业工具 [6] - 美联储独立性存疑 美元熊市趋势可能推动黄金、新兴市场和国际资产走牛 [6] 历史泡沫特征 - 过去14次资产泡沫中12次伴随债券收益率上升 目前30年期实际利率接近3% 为2008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 [11] - 自1900年以来股市泡沫通常在58倍市盈率和244%涨幅时见顶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