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泡沫
icon
搜索文档
暴跌的Labubu,才真是被资本做局了
虎嗅APP· 2025-06-28 17:52
Labubu价格与泡泡玛特股价联动 - Labubu拍卖价在6月10日至23日期间从58万元暴跌至23万元,价格腰斩[3] - 同期泡泡玛特股价从262港元/股跌至230港元/股,创历史新高后迅速回落[7] - 两者价格走势呈现高度同步性,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联模式[8] 股东减持与市场热度时间线 - Labubu于2024年4月因Lisa带货在东南亚破圈,2025年4月迎来现象级爆发[9][12] - 泡泡玛特股东自2024年4月起密集减持,累计套现超33亿港元[9] - 蜂巧资本在2025年5月市场情绪高点清仓1191万股,套现22.67亿港元[11] - 股东减持节奏与产品热度周期高度吻合,呈现"股价形势越红,股东形势越绿"的特征[13][14] 历史泡沫案例对比 - 17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普通品种月涨幅达20倍(如1000至2万荷兰盾),1637年崩盘后政府强制终止交易[25] - 2019年中国炒鞋泡沫:限量鞋溢价20倍,单日成交额达4.5亿元,10月被央行定性为资本游戏后价格暴跌90%[26] - 两者均经历"变革-繁荣-亢奋-困境-恐慌"五阶段模型,与Labubu当前轨迹高度相似[28][32] 泡泡玛特的商业模式特征 - 通过0.69%极低概率隐藏款机制人为制造稀缺性[34] - 采用分批次限量发售策略控制市场供给[34] - 具备随时补货能力,可快速改变市场供需格局[34] - 公司间接参与二手市场炒作,虽声明不介入但营销策略助推黄牛行为[35] 市场反应与监管动态 - Labubu价格崩盘引发消费者协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轮番点名批评[35] - 二手市场溢价被视为商品稀缺性的认证,但补货行为迅速戳破泡沫[36] - 工业化生产的"情绪价值"面临可持续性质疑,伪稀缺性暴露后繁荣难以为继[36]
创新高!美国居民人均资产突破53万美元,人均住房资产为14万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6-18 18:28
美国居民家庭资产规模及增长 - 美国居民家庭总资产从2020年的1397万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604万亿美元,再到2024年的18133万亿美元,人均突破53万美元 [1] - 2024年美国居民家庭净资产达1618855亿美元,人均净资产473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4] 美国居民家庭资产结构 - 非金融资产占比311%,金额为563108亿美元,其中住房价值481367亿美元,人均住房价值1407万美元 [3] - 金融资产占比689%,金额为1250235亿美元,包括股票485022亿美元、养老金权益323303亿美元、其他权益资产156303亿美元、债券55415亿美元、基金45014亿美元 [3] - 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265%,远低于中国居民家庭60%的房产占比 [5] 金融资产主导的财富结构特征 - 美国居民家庭财富高度依赖资本市场,金融资产占比689%,形成"财富-投资"正循环 [5] - 股票长期牛市持续推高金融资产价值,养老金及其他权益资产通过资本市场增值 [5] - 存款类资产占比低,支票存款42262亿美元,其他存款95074亿美元,反映流动性匮乏问题 [3][7] 资产结构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 美国"金融资产为主"的结构反映资本市场成熟度、税制设计和养老金体系的共同作用 [5] - 中国"房产为核心"的结构反映社会保障不足与投资渠道缺失的历史特征 [5] - 未来十年中美国居民家庭资产结构或逐步趋近,但路径依赖仍将长期存在 [5] 潜在问题与挑战 - 40%美国家庭未预留应急资金,反映财富分配与结构失衡问题 [7] - 资产流动性短缺、高度依赖金融市场波动可能加剧社会结构张力 [8] - 金融资产泡沫化风险与美国、不动产价值重估挑战与中国形成历史性考验 [5]
美银首席投资官预警:三大指标将揭美股等风险资产走向
环球网· 2025-06-02 09:56
美股市场动向 - 标普500指数5月暴涨6%,创下本世纪及1990年以来最佳5月表现 [3] - 科技七巨头交易市盈率重回42倍,历史数据显示仍有30%上涨空间 [4] - 看涨者采用"做多科技七巨头、做多其他地区价值股"的杠铃策略 [3] 资产配置趋势 - 加密货币本周录得26亿美元资金流入,为1月以来最大单周流入规模 [4] - 黄金周流入18亿美元,年化流入规模达创纪录的750亿美元 [4] - 新兴市场债券录得2023年1月以来最大流入(28亿美元) [4] - 全球股票出现2025年最大流出(95亿美元) [4] - 日本股票遭遇有史以来最大流出(118亿美元) [4] 行业板块表现 - 防御性板块(医疗保健、必需消费品和公用事业)仅占标普500指数的18%,为2000年以来最低水平 [3] - 制造业仅占美国就业岗位的8% [3] 债券市场情况 - 美国30年期实际利率接近3%,为2008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 [4] - 美银策略师建议做多久期债券后,30年期国债上涨 [3]
突破还是崩盘?美银Hartnett:美股等风险资产迎来关键时刻,关注“三大领先指标”
华尔街见闻· 2025-06-01 19:16
美股市场关键信号指标 - 券商股、银行股和比特币三大"B"类资产是判断市场走向的最佳信号灯 双顶形态预示极度看跌 向上突破则预示极度看涨 [1] - 标普500指数5月暴涨6% 创1990年以来最佳5月表现 录得本世纪最佳单月表现 [1] - 30年期国债在策略建议后出现上涨 显示市场对久期债券的配置需求 [1] 美元疲软与资产配置趋势 - 美元持续疲软 市场开始低语美元进入熊市 [2] - 疲软美元可能推动美国制造业复兴 目前制造业仅占美国就业岗位8% [3] - 美元熊市将利好黄金、新兴市场和国际资产 [3] 多空双方布局策略 - 看跌者配置防御性板块 医疗保健、必需消费品和公用事业股占比降至标普500指数18% 为2000年以来最低 [5] - 看涨者采用杠铃策略 做多科技七巨头同时做多其他地区价值股 对冲美国市场泡沫和欧盟财政风险 [7] 资金流向与市场分化 - 加密货币单周流入26亿美元 创1月以来最大规模 [9] - 黄金周流入18亿美元 年化流入规模达创纪录750亿美元 [9] - 新兴市场债券流入28亿美元 为2023年1月以来最大 [9] - 全球股票流出95亿美元 为2025年最大 [9] - 日本股票流出118亿美元 创有史以来最大 [9] 科技股估值与泡沫特征 - 科技七巨头交易市盈率达42倍 历史泡沫通常在58倍市盈率和244%涨幅见顶 显示仍有30%上涨空间 [10] - 过去14次资产泡沫中12次伴随债券收益率上升 目前30年期实际利率接近3% 为2008年11月以来最高 [11]
突破还是崩盘?美银Hartnett:美股等风险资产迎来关键时刻,关注“三大领先指标”
华尔街见闻· 2025-06-01 09:57
市场关键指标 - 券商股、银行股和比特币三个"B"类资产是判断市场走向的最佳信号灯 双顶形态预示极度看跌 向上突破则预示极度看涨 [1] - 标普500指数5月份暴涨6% 创1990年以来最佳5月表现 录得本世纪最佳单月表现 [1] - 30年期国债在策略建议后上涨 但几乎所有资产都在同步上涨 [1] 资产表现分化 - 美元持续疲软 市场开始讨论美元进入熊市 [3] - 加密货币本周录得26亿美元资金流入 创1月以来最大单周流入规模 [10] - 黄金周流入18亿美元 年化流入规模达创纪录的750亿美元 [12] - 新兴市场债券录得2023年1月以来最大流入28亿美元 [12] - 全球股票出现2025年最大流出95亿美元 [12] - 日本股票遭遇有史以来最大流出118亿美元 [12] 多空策略布局 - 看跌者配置防御性板块 医疗保健、必需消费品和公用事业股仅占标普500指数的18% 为2000年以来最低水平 [5] - 看涨者采用杠铃策略 做多科技七巨头同时做多其他地区价值股 对冲美国市场泡沫和欧盟财政风险 [8] - 科技七巨头交易市盈率重回42倍 历史泡沫平均58倍市盈率和244%涨幅见顶 意味着仍有30%上涨空间 [10] 制造业与美元趋势 - 美国制造业仅占就业岗位8% 疲软美元可能成为重振制造业工具 [6] - 美联储独立性存疑 美元熊市趋势可能推动黄金、新兴市场和国际资产走牛 [6] 历史泡沫特征 - 过去14次资产泡沫中12次伴随债券收益率上升 目前30年期实际利率接近3% 为2008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 [11] - 自1900年以来股市泡沫通常在58倍市盈率和244%涨幅时见顶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