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QE)

搜索文档
特朗普政府挖掘美联储“隐秘第三使命”,长期利率控制成新焦点
华尔街见闻· 2025-09-16 21:48
特朗普政府推动美联储关注长期利率 - 特朗普政府正通过美联储章程中"追求温和的长期利率"这一长期被忽视的条款 将长期利率政策推向核心位置 可能颠覆华尔街数十年投资规则 [1] - 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人选米兰在国会听证会上援引该条款 引发债券交易员广泛讨论 市场意识到美联储存在除物价稳定和最大化就业外的"第三使命" [1] 政策动机与政府意图 - 特朗普政府被指利用该条款为干预长期债券市场提供合法性 凸显其打破数十年制度规范以服务自身目标的决心 [2] - 政府关注长期利率因经济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决定抵押贷款和商业贷款等数万亿美元债务成本 刺激住房市场被视为政府首要任务 [2]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抨击美联储"使命偏离" 并援引三大法定目标支持政府立场 [2] 潜在政策工具与市场策略调整 - 分析师探讨政策选项包括财政部出售更多短期国库券同时回购长期债券 或美联储通过量化宽松购买债券 或在紧急情况下启动QE [3] - 财政部与美联储可能合作利用资产负债表吸收长期债券发行 [3] - DWS Americas固定收益主管近几个月将到期短期国债转换为10年期、20年期和30年期债券 采取"非共识"投资立场 [3] - PIMCO低配长期债务但开始对短期证券获利了结 因担忧美联储设定利率上限增加做空长期债券风险 [4] 历史先例与当前适用性 - 美联储历史上曾在二战期间、1960年代初"扭曲操作"及全球金融危机和疫情期间干预长期利率 [5] - 经济学家指出历史行动发生在战时或经济萧条期 当前缺乏类似理由 更似特朗普政府主观推动 [6] 利率水平与通胀风险 - 当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约4% 低于1960年代以来5.8%的历史平均水平 显示非常规政策必要性存疑 [7] - Carlyle Group警告当通胀高于目标时压低长期利率可能适得其反 1月特朗普政策预期曾将10年期收益率推升至4.8%年内高点 [6] 债务规模与政策动机关联 - 美国国债总额达37.4万亿美元 预算赤字预计持续占GDP 6%以上 较低利率有助于降低庞大债务融资成本 [7] - 分析认为政府因无法在财政层面解决债务问题 转而通过美联储干预长期利率 愿意承担更高通胀风险 [8]
又想法子施压美联储,特朗普团队欲让“第三使命”重出江湖!
金十数据· 2025-09-16 21:41
在华尔街几代人的认知里,有一个不争的事实:美联储以"价格稳定、充分就业"为核心的"双重使命", 是其制定利率政策的根本遵循。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到现任主席鲍威尔,这一原则被反复提及。 因此,当美国总统特朗普最新提名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提出"第三使命"——美 联储还需追求"适度长期利率"时,债券交易部门瞬间热议不断,分析师纷纷争论此举背后的深意。 令人意外的是,米兰不过是完整引用了美联储章程中一段早已被遗忘的条款。但对Natalliance Securities LLC副主席安德鲁·布伦纳(Andrew Brenner)等市场老兵而言,这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清晰且惊人——可 能颠覆现有投资组合。 布伦纳在9月5日的报告中写道:"特朗普政府在美联储原始文件中找到了这条定义模糊的条款,它让美 联储对长期利率拥有更大影响力。这虽不是当下的交易主线,但绝对值得警惕。" 目前此类政策尚未生效,且近期也无实施必要,因美国劳动力市场恶化为美联储新一轮降息铺路,各期 限美债收益率均已接近年内低点。此外,近年来"第三使命"多被视为美联储管理通胀的自然结果,而非 独立目标。 即便如此,部分投资者表示 ...
美联储将被迫开启激进宽松周期?顶级策略师:黄金很快会冲击4000!
金十数据· 2025-09-15 14:21
一位欧洲顶级策略师预测,未来3至6个月内,黄金价格将达到每盎司4000美元,白银价格将达到每盎司 50美元。他认为,美国经济迅速疲软将迫使美联储采取激进行动。 法国巴黎银行富通(BNP Paribas Fortis)首席策略师菲利普·吉塞尔(Philippe Gijsels)在接受Kitco独家 采访时作出了这一预测。此前,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发布重磅报告,将截至3月的年度美国就业增 长数据下修了创纪录的91.1万个岗位。 美国经济:就业数据敲响"警钟" "就业市场显然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疲软得多,"吉塞尔表示,他认为该数据证实美国经济正显著放缓。 在劳工统计局下修数据之前,今年夏季美国月均就业增长仅为2.9万人,其中6月就业数据被修正为净减 少1.3万个岗位——这是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就业负增长。这一消息促使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直言:"经济正在走软。" 对吉塞尔而言,这意味着美联储将被迫采取比单纯降息更激进的行动。当被问及美联储是否会重启量化 宽松(QE)或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时,他的态度毫不含糊。 "中间派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极端政党得势……而中间派无力采取必要措施来解决所 ...
日本经济停滞终结 不能说是量宽的胜利
搜狐财经· 2025-09-15 01:19
[ 近日,30年期日债收益率已升破3%,迭创历史新高;10年期日债收益率升至1.60%附近,也不断创下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高点。 ] 近年来,日本通胀持续爆表,经济增速转正,走出了失去的三十年。日本银行(即日本中央银行)于去 年3月启动加息,退出了实施八年之久的负利率,迄今累计加息3次、60个基点。 美联储成功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20年公共卫生危机,"零利率+量化宽松(QE)"的非常规货币 政策功不可没。然而,日本能够摆脱经济停滞却非QE之功,而是因为一系列外部冲击引发的通胀和通 胀预期意外回归,才让其有机会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 一系列外部冲击引爆了日本通货膨胀 虽然美联储是QE的代名词,但日本央行才是QE最早的践行者。 为应对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资产泡沫破灭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日本央行逐步下调利率至零附 近,到1999年9月更是将政策目标利率降至零。2000年8月,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逐渐消退,日本央行 小幅加息至0.25%,但2001年初为应对互联网泡沫破裂和美国经济衰退,连续两次降息至零并正式引入 QE操作,开启了央行资产购买。 2006年7月,日本央行加息并短暂退出 ...
美联储大战才刚启幕!降息只是特朗普阵营密谋的冰山一角
金十数据· 2025-09-12 16:15
每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想向市场传递信号,他通常会选择商业电视节目或立场友好的媒体平台。因 此,他此前现身福克斯电视台,呼吁美联储在下周会议上降息,这并不意外。 但如今,贝森特还涉足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专业领域":上周,小众刊物《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刊发了他今年春季撰写的一篇长文,文中详细阐述了对美联储的批评。《华尔街日报》也刊 登了文章摘要。 这一行为的冲击力不言而喻。在下周美联储会议召开前夕,美国总统特朗普不仅要求降息,还以"涉嫌 欺诈"为由,要求驱逐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Lisa Cook)。更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正竭力 维护央行独立性,且法院已叫停驱逐库克的行动。 然而,贝森特这篇专业批评文章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它几乎完全没有把焦点放在利率上。相反,他指 责美联储"使命混乱"——称其在金融监管和量化宽松(QE)操作中掺杂政治因素,导致自身政治化。 贝森特对QE的批评尤为尖锐,他认为QE"理论基础存疑,且会引发不良经济后果",因为它会扭曲市 场,并通过推高富人资产价格加剧收入不平等。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切?事实上,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者吉利安·泰特(Gilli ...
海外债市系列之六:海外央行购债史:美联储篇
国信证券· 2025-09-11 23: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联储购债政策最早是调节流动性的工具,2008年次贷危机传统降息空间耗尽转向QE,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QE重启 [1][66] - QE政策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短期更多通过投资者预期演化,长期来看对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有显著影响,大规模购债提供流动性同时推动利率下行 [1][6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第一阶段(2008年之前):提供流动性的传统货币政策工具 - 宏观背景与购债政策目标:满足基础货币持续扩张性需求,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水平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证券购买满足基础货币扩张需求,回购交易平滑流动性扰动 [15] - 购债方式:一、二级市场单向买入,每周在二级市场通过SOMA进行一次购债操作,一级市场作为“价格接受者”按规范购买置换国债额度,有购买期限、个券比例等限制 [20][37] - 债券市场影响分析:购债核心目标限制对市场影响,规模不大,对债券市场影响相对有限,美国国债收益率由市场预期决定,美联储通过政策利率传导影响市场 [38] 第二阶段(2008年 - 2014年):次贷危机后的量化宽松 - 宏观背景与购债政策目标:稳定金融市场、压低长期利率,缓解信贷紧缩、刺激经济,通过购买资产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 [40] - 购债方式:二级市场持续买入,分三轮QE和一次扭曲操作,QE1总规模1.725万亿美元,QE2买入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扭曲操作出售短期国债买入等额长期国债,QE3开放式设计,后开启缩减购债进程 [41][44] - 债券市场影响分析:QE政策宣布时点与债市运行关系显示,实际购债操作对债市收益率影响不一,后期债市更多基于购债预期交易,长期看QE政策显著降低美国债券收益率 [47][48] 第三阶段(2015年 - 2018年):正常化的艰难探索 - 宏观背景与购债政策目标:被动缩表,美国经济温和复苏但低利率环境可能引发风险,启动加息和量化紧缩 [50] - 购债方式:到期不再再投资,2015 - 2018年底累计加息9次,2017年10月起启动量化紧缩,按规定速度减持国债和MBS [51][52] - 债券市场影响分析:量化紧缩政策落地后美债收益率持续上行,缩表抬升了美债收益率 [55] 第四阶段(2019年 - 2022年):疫情冲击下的史无前例应对 - 宏观背景与购债政策目标:启动危机模式,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应对 [57] - 购债方式:无限量QE - Taper - 缩表,2019年预防性降息并提前结束缩表,2020年疫情暴发两次紧急降息,推出量化宽松计划并启动“无限量QE”,后逐步缩减购债并开启缩表 [58][61] - 债券市场影响分析:无限量QE公布后美债收益率下行,缩减购债公布后震荡走高,购债最终影响相对有限,2022年购买行为未成功压低债券收益率 [63][65]
贝森特要“适度长期利率”,美银Hartnett:重回“尼克松时代”,做多黄金、数字币、美债,做空美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9-07 09:39
政治压力与货币政策转向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呼吁美联储回归适度的长期利率等法定使命 批评其非常规政策加剧不平等并威胁独立性[1] - 美国银行首席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指出当前局面与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时代高度相似 政治压力将迫使美联储转向宽松政策[2] - 历史先例显示尼克松政府曾推动美联储将利率从9%降至3% 引发美元贬值和成长股牛市[2] 收益率曲线控制工具预期 - 全球主权债市承压 英国法国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创数十年新高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测试5%心理关口[4] - 54%的全球基金经理预计美联储将采取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6] - 为阻止政府融资成本无序上涨 决策者可能诉诸扭曲操作、量化宽松及收益率曲线控制等工具[4][5] 资产配置策略建议 - 做多债券:YCC将人为压低收益率 美国债券收益率趋势指向4%而非6% 债券价格存在显著上行空间[7][8] - 做多黄金与数字货币:作为对冲货币贬值工具 黄金和加密货币将受益于债务货币化过程[9] - 做空美元:央行印钞压利率将损害货币价值 历史先例显示尼克松时代美元贬值10%[9] - 利率敏感板块如小盘股、REITs和生物科技股可能获得上涨空间[9] 历史周期与潜在风险 - 1970-72年宽松政策后出现1973-74年通胀失控 通胀率从3%飙升至12% 美股暴跌45%[10] - 政策主导的资产盛宴可能伴随远期市场崩盘风险[10]
美国国债意外成为赢家 “债券义警”暂时销声匿迹-美股-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5 08:34
美债市场表现韧性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今年迄今下跌超过0.33个百分点 成为唯一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债券市场[1] - 30年期美债跑赢其他债券 2025年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仅上升约0.125个百分点 而英国上涨0.5个百分点 法国近0.75个百分点 日本高达1个百分点[1] - 美债市场波动性自4月以来呈下降趋势 主要波动指标接近三年来最低点[1] 经济数据与货币政策影响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5月初以来首次跌破4.17% 因就业增长放缓数据为美联储降息打开窗口[3] - 利率互换显示交易员预计美联储未来12个月降息约1.3个百分点至3%的中性水平[9] - 五年期通胀掉期升至两年高点 反映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执行货币政策能力存疑[5] 财政与债务管理措施 - 关税收入今年估计约3000亿美元 有助于填补预算缺口但合法性受质疑[5] - 财政部长暗示可能限制长期国债发行并为收益率设底线[7] - 外国资本未出现逃离美国资产迹象 对美债需求保持强劲[7] 收益率曲线与期限溢价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期限溢价"接近十年高位[3] - 5年期与30年期美债收益率差扩大 因特朗普试图解雇美联储理事[8] - 市场认为5%已成为30年期美债收益率天花板 长端未与短端同步变动[8] 量化宽松政策预期 - 白宫可能推动美联储重新购买长期债券实施量化宽松以压低借贷成本[9] - 美联储可能将到期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进行再投资 目前每月允许500亿美元国债和350亿美元抵押贷款债务到期不续作[10] - 全球高债务水平要求央行保持低利率控制偿债成本 模糊财政与货币政策界限[9]
黄金“杀”回来了,突破3500美元/盎司!
搜狐财经· 2025-09-02 22:46
金价表现 - 伦敦金现盘中触及3508.69美元/盎司,创4月22日以来新高,收盘微涨0.12%至3479.52美元/盎司 [1][2] - COMEX黄金期货盘中最高触及3578.4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收盘涨0.12%至3549.9美元/盎司 [1][3] - 沪金期货主连合约收涨1.21%至804.32元/克,最高触及809.98元/克创阶段性新高 [4] - 黄金T+D收涨0.88%至799.78元/克,盘中最高触及805.38元/克 [4] - 国内金饰价格同步上涨,周生生金价达1041元/克(较前日涨16元),周大福金价达1037元/克(较前日涨10元) [6] 上涨驱动因素 - 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回升:7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疲软及通胀数据为降息提供空间 [8] - 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表态偏鸽,强调就业下行压力并调整政策框架,为9月降息铺垫 [8] - 特朗普干预美联储独立性导致美元指数承压(回落至98以下),削弱投资者对美元资产信心 [8] - 乌克兰危机升级推升地缘政治风险,强化黄金避险属性 [8] - 多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提供结构性支撑 [8] 后市展望 - 短期大幅回调风险较低,降息预期及地缘冲突等利好因素延续 [9] - 中长期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演变及美元信用体系挑战对金价形成支撑 [9] - 美联储降息节奏及海外经济复苏可能带来阶段性波动 [9] - 若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鹰派降息可能引发短期调整,鸽派降息则打开上行空间 [9] - 长期可能出现财政与货币政策配合(如降息或重启QE),美元信用削弱强化去美元化逻辑 [10] - 全球央行购金行为持续(中国央行连续增持)支撑金价中枢上行 [10] - 建议将黄金作为资产组合基本配置,采取逢回调加仓策略 [10]
美联储隔夜逆回购工具几近枯竭 短期利率控制能力或承压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5:08
美联储逆回购工具(RRP)使用规模变化 - 美联储RRP使用规模从2022年底峰值2.5万亿美元下降超95%至近期低点220亿美元 [1] - RRP使用率下降主因美国财政部为填补赤字发行更多短期债券吸引资金流出 [3] - 美联储当前持有3.3万亿美元准备金低于2022年峰值4.2万亿美元 [4] 流动性管理机制影响 - RRP规模低迷导致短期利率更多由市场驱动税收缴纳期和季度末利率波动可能加大 [5] - RRP耗尽后财政部发债和美联储缩表将直接消耗银行准备金影响市场缓冲能力 [5] - 美联储通过微型量化宽松和量化紧缩在国债市场快速小额调节流动性维持短期利率目标 [5] 政策立法潜在影响 - 新提交的《财政准备金利息问责法案》拟取消美联储支付存款利息能力 [6] - 若法案通过可能导致3.3万亿美元准备金外流转向私人市场 [6][7] - 美联储或失去通过支付利息工具与联邦基金利率共同设定短期利率的能力 [6] 市场流动性结构转变 - 准备金外流可能使更多流动性在私人市场流转对风险资产构成利好 [7] - 美联储短期利率调控能力下降可能加剧特定时期利率波动 [7] - 当前准备金充裕性表现良好但基于支付利息能力的前提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