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ETF
icon
搜索文档
多只产品份额创新高 6月以来逾200亿元涌入港股主题ETF
上海证券报· 2025-07-05 03:00
港股市场正在成为资金竞逐的新方向。6月以来,超200亿元涌入港股主题ETF,多只港股主题ETF份额 创历史新高。从机构最新动向看,当前港股已成为公募重要投资阵地,ETF扎堆上市。多家公募看好港 股市场的长期配置价值,接下来将加大布局力度。 资金加仓港股ETF"三剑客" 近期,超百亿资金借助ETF加仓港股市场。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6月以来港股主题ETF净申购 额合计209.68亿元。其中,港股创新药、科技、红利等领域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从创新药主题ETF来看,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额为44.4亿元,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额 为23.05亿元,银华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额为12.35亿元。 多只港股科技主题ETF的净申购额均超10亿元。具体来看,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净申购额为16.03亿 元,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额为15.29亿元,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净申购额为 13.84亿元。 红利主题ETF同样备受资金关注。其中,富国恒生红利ETF、易方达恒生红利低波ETF、华泰柏瑞港股 通红利ETF等净申购额均在6亿元以上。部分金融主题ETF也大幅"吸金",广发港股通非银 ...
ETF日报:影视板块长期同样受益于AIGC降本创新,后续若有优质爆款内容持续推出,影视ETF也值得关注
新浪基金· 2025-07-04 21:20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上涨11.17点,涨幅0.32%,报3472.32点,成交额5672.41亿元;深证成指下跌25.82点,跌幅0.25%,报10508.76点,成交额8613.16亿元;创业板指下跌7.86点,跌幅0.36%,报2156.23点,成交额4204.54亿元 [1] - 两市成交额约1.45万亿,较前一交易日放量超千亿,游戏、大金融、半导体设备、创新药等板块表现强势,有色、通信、机器人等板块下跌 [1] - 金融ETF(510230)上涨1.4%,证券ETF(512880)盘中最高拉升1.8%,游戏ETF(516010)上涨2.47%,软件ETF(515230)收涨0.36% [6][9] 技术面分析 - 上证指数呈现"突破压力-回踩确认-再次拉升"三段式走势,市场筹码重心上移,高位震荡偏强格局预计延续 [2] - 下方各周期均线、交易缺口、关键点位支撑众多,市场或在筹码充分换手、宏观基本面共振后再次选择向上 [2] 基本面分析 - 中美关税争端缓和,美国恢复EDA软件、乙烷、飞机发动机等产品对华出口,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4] - 外部需求释放、内部供给约束的乐观预期下,中国经济"供需错配"问题改善,A股有望迎来"盈利+估值"戴维斯双击 [4] 行业与板块 大金融板块 - 银行板块股息率超5%,位于近十年70%分位数,吸引保险资金、养老基金等中长期配置资金流入,公募基金低配银行股(持仓占比不足4% vs 沪深300权重13.67%),存在再平衡需求 [6] - 证券板块并购重组加速,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浙商证券整合国都证券等案例涌现,证监会核准中央汇金成为多家券商实际控制人,提升行业估值预期 [8] - 保险板块负债端动态调整机制控制新增成本,资产端权益市场反弹及房地产风险化解改善资产质量,政策放松权益配置上限提升盈利弹性 [8] 游戏板块 - 国产游戏"IP+品质"路径清晰,《黑神话悟空》《王者荣耀世界》等高品质作品提振行业信心,2025年6月国产版号发放147款、进口版号11款,数量创年内新高 [10][11] - 生成式AI推动游戏开发降本增效,美联储降息周期支撑板块估值,游戏ETF(516010)2024年9月24日以来超额收益超40% [9][12] 投资策略 - "红利+成长"哑铃型策略推荐,红利方向关注煤炭、消费等欠涨板块,成长方向关注半导体设备、智能汽车、创新药等估值弹性板块 [5] - 大金融板块可通过金融ETF(510230)配置,证券ETF(512880)亦存在机会,游戏ETF(516010)受版号常态化、AIGC驱动、美联储降息等多重利好催化 [6][9][12]
大象起舞!银行市值涨超2万亿!银行ETF基金(515020)涨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14:16
银行股表现 - 2025年下半年仅4个交易日多只银行股价格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1] - 上半年银行板块持续受益于高股息板块投资热度 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快并频频举牌上市银行 [1] - 政策红利下中央汇金持续增持 ETF等指数基金大幅加仓 多因素催化银行板块持续上涨 [1] 上涨驱动因素 - 银行板块红利价值逻辑有所降温 政策红利下的资金裂变成为主导银行估值重塑的核心驱动 [1] - 增量资金流入银行板块多数由政策推动 包括中长期资金入市 公募基金欠配调仓 汇金增持和被动型指数ETF发展 [1] - 保险负债成本相对大部分金融资产收益率较高 以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配置需求提升 [2] 市场展望 - 多家券商在2025年银行业中期投资策略中保持乐观看法 [1] - 中金公司看好银行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 H股表现好于A股 [2] - 保险资金投资港股可免除股息税 H股银行相对A股银行股息更具吸引力 [2] 基本面分析 - 核心主业企稳有望支撑银行整体基本面保持稳健 [2] - 利差业务和负债端成本展现积极信号 对全年板块营收表现无需过度担忧 [2] - 板块平均股息率达到4.01% 监管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措施持续增强股息配置价值吸引力 [2] 投资建议 - 有闲置资金配置需求的投资者可考虑银行板块 [2] - 港股市场银行股估值更低 可效仿险资选择H股银行占比约65%的投资标的如港股通金融ETF(513190) [2]
沪指创年内新高!稳定币概念活跃,证券ETF(512880)涨1.5%,金融ETF(510230)涨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14:08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涨近1% 剑指3500点 大金融板块领涨 券商 保险 金融科技集体拉升 [1] - 证券ETF(512880)涨1.5% 金融ETF(510230)涨超2% [1] - 证券ETF当前规模超300亿元 位居同类第一 流动性占优 [2] 政策与监管动态 - 中美经贸关系改善 美方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释放积极信号 [1] - 中国香港推出稳定币条例 建立全面监管标准 国泰君安国际和天风国际已获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牌照 [1] - 证券行业并购案例频发 如"国联+民生" "浙商+国都" "平安+方正" 反映监管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政策导向 [2] 行业整合与趋势 - 证券行业并购整合步伐加快 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 国盛金控吸收合并国盛证券 体现行业向"强强联合"或"区域协同"方向发展 [2] - 通过并购重组 同一或相似股东下的资源整合有望提速 行业内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加速修复 [2] - 在建设金融强国之路上 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的政策支持是对证券行业估值时不可忽视的长逻辑 [2] 金融ETF特点 - 金融ETF(510230)跟踪上证180金融股指数 银行行业占比近60% 证券行业占比近20% 保险行业占比近20% [2] - 证券股助力捕捉A股市场弹性 银行占比高使其具备红利资产属性 股息率高 抗跌属性明显 [2] - 金融ETF是中央汇金唯一持有的行业ETF 反映长钱投资对金融板块的高度重视 [3]
港股上半年回报最稳定的行业
搜狐财经· 2025-06-30 19:41
今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超7200亿港元,即使下半年的净流入力度减半,南向资金全年净流入港股的金额也有望达到1万亿港元。而下半年南向 资金的流向,可能还是以红利资产相关的行业为主。 港股上半年正式收官,回顾上半年市场资金的风格变化,一句话总结就是南向资金去哪,市场赚钱效应就在哪。 一季度以deepseek驱动的互联网股修复估值行情,南向资金增配互联网股,互联网股跑出优秀的涨幅回报;二季度市场主题是关税不确定性,南向资金增 配高息股的红利资产,红利资产在二季度也跑出优于大市的涨幅。 得益于南向资金的转变,因此看到像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二季度的涨幅为10%,而持仓集中在银行/保险类红利资产的港股通金融ETF(513190) 涨幅为12.5%,两支ETF均跑赢恒生指数4%的涨幅。 展望港股下半年的行情,基于市场机会不清晰的震荡格局未改变,南向资金的配置策略可能还是以红利资产为主,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港股央企红利ETF (513910)和港股通金融ETF(513190)来抄南向资金的作业,构建更符合市场结构性风格的配置。 红利资产仍是下半年的核心主线 从下图中看,截止6月25日,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 ...
ETF收评:游戏ETF华泰柏瑞领涨5.99%,亚太精选ETF领跌2.48%
快讯· 2025-06-30 15:03
ETF收盘涨跌不一,游戏ETF华泰柏瑞(516770)领涨5.99%,游戏ETF(159869)涨5.95%,游戏 ETF(516010)涨5.82%,亚太精选ETF(159687)领跌2.48%,银行AH优选ETF(517900)跌1.24%,港股通金 融ETF(513190)跌0.89%。 打包市场龙头,抢反弹就买指数ETF>> ...
涨爆了!飙升198%!成交额远超腾讯阿里!
格隆汇APP· 2025-06-25 18:29
市场表现 -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单日暴涨198.39%,成交额达163.85亿港元,换手率68.5%,成为港股成交额最高个股[1] - 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单日飙涨7.60%,近一年涨幅达114.53%[23] - A股创业板指数大涨3.11%,港股三大指数涨幅约1.5%[5] - 稳定币概念股四方精创20日涨幅149.82%,恒宝股份涨129.49%,多只金融科技股涨幅超60%[15][16] 政策驱动 - 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发文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8] - 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为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牌照,成为首家具备全方位虚拟资产服务能力的中资券商[9] - 香港《稳定币条例》立法落地,京东进入港元锚定稳定币沙盒测试第二阶段[12] - 央行行长在陆家嘴论坛首提稳定币,肯定其在重塑支付体系中的作用[13] 行业趋势 - 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从2020年50亿美元增长至2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0%[19] - 机构预测10年后稳定币规模或达4万亿美元,占全球链下结算额比例从0.4%提升至3-4%[21] - 稳定币跨境支付成本仅1%,远低于传统跨境汇款6.7%的平均成本[19] - 22家券商近期发布43篇稳定币专题研报,6月相关路演及电话会议达57场[17] 企业动态 - 蚂蚁集团旗下业务主体计划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13] - Circle上市后股价最高涨幅860%,市值达500亿美元[11] - 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稳定币含量达20.66%,位居全市场ETF第一[25] - 港股通金融ETF(513190)规模较年初暴增472%,近12个月股息率7.87%[28] 板块表现 - A股炒股软件板块单日涨幅14.48%,金融科技板块涨5.90%[6] - 大金融板块掀涨停潮,券商保险、银行、数字货币等概念涨幅居前[5] - 国盛金控、湘财股份2连板,天风证券涨停,东方财富涨超9%[16] - 金融科技ETF华夏前三大权重股为恒生电子(7.32%)、拉卡拉(2.52%)、四方精创(1.93%)[26]
长期入市基本面筑底,银行板块有望上半年涨幅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5 15:00
距离上半年结束还有4个交易日,截至2025年6月23日,银行(申万一级)指数今年以来累计涨幅14.11%, 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尤其二季度以来银行股持续上涨,一批银行个股连续创出历史新高。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有闲置基金不妨考虑效仿险资,通过港股通金融ETF,H股银行含量最高的ETF, 一键打包在港上市的大金融企业。截至6月23日,其跟踪指数的近12个月股息率已达到8.08%,高出同 一时间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6.44%;当然如果对A股情有独钟,也可以选择银行ETF基金(515020)等A股 类似标的。 回顾上半年,高股息策略继续强势演绎,资金面催化下,银行板块绝对收益、相对收益明显。今年以来 全球宏观事件频发,不确定性急剧提升了全球金融资产的波动性,在整体市场风险偏好下移的背景下, 获取稳定的绝对收益成为主流投资选择,高股息策略备受青睐。在国家队资金的有力支撑、长期资金持 续入市等利好推动下,银行板块估值在基本面未见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实现了稳步复苏,且目前交易拥挤 度指标并未达到前期高点。 因为银行板块兼具高股息、低估值特征,长线资金持续流入。而险资在这方面配置需求仍大。在目前中 长期无风险利率维持 ...
热点解读:长钱入市,基本面筑底,关注银行红利板块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6-25 10:07
截至2025年6月23日,银行(申万一级)指数今年以来累计涨幅14.11%,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尤其二季度以来银行股持续上涨,一批银行个股 连续创出历史新高。 回顾上半年,高股息策略继续强势演绎,资金面催化下,银行板块绝对收益、相对收益明显。今年以来全球宏观事件频发,不确定性急剧提升了全球金融资 产的波动性,在整体市场风险偏好下移的背景下,获取稳定的绝对收益成为主流投资选择,高股息策略备受青睐。在国家队资金的有力支撑、长期资金持续 入市等利好推动下,银行板块估值在基本面未见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实现了稳步复苏,且目前交易拥挤度指标并未达到前期高点。 1、银行板块兼具高股息、低估值特征,长线资金持续流入。 1)险资对高股息权益资产配置需求仍大。在目前中长期无风险利率维持低位下,险资的资金成本也在下移,同时银行板块估值在0.6-0.7倍间,配置性价比 高,股息率能保持在4%以上,依靠股息一定程度上能继续覆盖险资的资金成本,目前银行成为险资配置的重点板块。 2)南向资金持续买入港股及H股银行,其中国有大行H股兼具稳定的基本面与高股息备受青睐。今年以来,工行、建行、中行等国有大行的港股通占比较年 初均显著提升, ...
险资“扫货”港股银行股热情不减!港股通金融ETF开盘直拉,涨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4 09:54
业内人士表示,从长期投资视角来看,稳定且高额的股息收入能够为险资提供持续的资金流入,有助于 保险资金的长期稳健运作,更好地匹配保险业务的赔付需求和资金运用计划。对于追求稳定现金流的长 期个人投资者来说,各种思路也可以作为参考。不过,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为了尽量分散风险,可以 考虑指数投资工具,通过诸如H股银行含量最高的ETF——港股通金融ETF或行业相对均衡的港股央企 红利ETF(513910)来实现类似效果。 为何险资喜欢买这些资产呢?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险资很可能是为了响应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适应会 计准则切换下的资产负债管理,从而增加权益资产配置。而银行因为行业相对成熟、经营效率高等原 因,往往是分红主力军。险资在权益投资方面一大重点方向便是增配并长期持有高股息股票等红利资 产。 而为何是H股而非A股呢?其一,相较于A股,H股的有更高地股息率和更低的估值,以港股通金融ETF 跟踪指数为例,截至6月20日,其近12个月股息率为8.15%,而A股的中证银行指数同指标是5.35%;其 二,保险公司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可免企业所得税,这一税收优势使得险资在投资港 股上市公司标的时,能够将高股息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