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钛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宝钛股份股价连续3天下跌累计跌幅6.23%,广发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84.66万股,浮亏损失174.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5:37
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1.71%至30.99元/股 成交额3.08亿元 换手率2.07% 总市值148.06亿元 [1] - 连续3个交易日累计下跌6.23%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钛及钛合金生产加工销售 钛产品占比88.26% 其他产品占比7.98%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3.76% [1] - 成立日期1999年7月21日 上市日期2002年4月12日 注册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开发区 [1] 机构持仓 - 广发资源优选股票A(005402)二季度持仓84.66万股 占基金净值4.07%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45.72万元 三日累计浮亏174.4万元 [2] 基金产品 - 广发资源优选股票A规模5.08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0.14% 同类排名2120/4222 [2] - 近一年收益12.88% 同类排名3669/3789 成立以来收益65.69% [2] - 基金经理苏文杰任职6年319天 管理规模58.35亿元 最佳回报167.69% 最差回报5.18% [2]
钒钛股份:8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21:06
公司治理 - 公司于2025年8月22日以通讯方式召开第十届第二次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审议《关于修订〈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治理主体决策事项清单〉的议案》等文件 [1] 业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中钛产业占比52.18% [1] - 钒产业收入占比31.63% [1] - 电力业务收入占比11.74% [1] - 其他行业收入占比2.81% [1] - 钢铁产业收入占比1.63% [1] 市值表现 - 公司当前市值为265亿元 [1] - 收盘价为2.85元 [1]
钒钛股份: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2 00:13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利润总额亏损19,000万元至23,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6,853.24万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8,000万元至22,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3,730.60万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8,200万元至22,2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2,841.45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0194元/股至0.0237元/股,上年同期盈利0.0154元/股 [1] - 营业收入预计413,000万元至420,000万元,上年同期715,758.13万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约41.3%至42.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3.17亿元至3.57亿元 [1] - 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是钒、钛产品价格同比下降 [1] - 公司通过调整效益品种和做好产销衔接,部分抵消了产品价格下降的影响 [1] 其他信息 - 本次业绩预告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但已与年报审计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预沟通 [1] - 具体财务数据将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 [1]
强化协同创新 我国钛产业向高端化突围
行业地位与重要性 - 钛金属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医疗及3C工业的关键材料,在国家经济建设、国防科技工业、民生保障等领域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1] - 中国已成为钛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综合竞争实力全球领先,但需弥补短板以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1] - 陕西钛产业规模长期保持国内领先,钛金属加工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一,宝鸡是全球最大钛产业发展集聚区 [2] 产量与市场表现 - 2024年钛行业总体平稳,钛产品产量持续增长,钛材消费量出现行业分化,进出口贸易保持增长 [2] - 2024年1-2月钛精矿产量188.7万吨(同比+3.6%),进口量87.9万吨(同比+26.2%),消费量216.5万吨(同比+4.5%) [2] - 2024年1-2月海绵钛产量4.1万吨(同比+12.8%),出口量0.1万吨(同比+28.6%),消费量4.09万吨(同比+11.7%) [2] - 宝鸡2024年钛材生产加工量约7.5万吨,占全国65%、全球33%以上,钛及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值560亿元,规模全球首位 [3] 技术发展与国产化 - "十四五"以来海绵钛产量年复合增长率22%,钛加工材产量年复合增长率7.7% [4] - 2024年海绵钛产量25.6万吨(同比+17.6%),自给率近100%;钛材产量17万吨(同比+7%),占全球总量65% [4] - 钛材消费量以化工(48%)和航空航天(21%)为主,3C行业用量持续增大,国际市场航空领域占比约一半 [4] - 国产化熔炼、锻造、轧制、挤压等装备技术接近或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熔炼工艺仍需升级 [5] 产业整合与效能提升 - 全产业链企业和高端细分领域企业保持向好发展,但半流程、中小企业盈利稳定性较差 [6] - 海绵钛及钛加工材产能大幅增长导致供需错配,"内卷式"竞争加剧,钛材成品价格降低 [6] - 需减少重复建设、低效扩张,通过垂直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效能升级 [6]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减少产业内耗,加大整合力度,提升内循环产品保障力和外循环产业控制力 [7][8] - 航空航天、生物医疗需求持续增长,新能源、3C电子等新兴领域潜力巨大 [7] - 宝钛集团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布局绿色低碳工艺,推动钛循环利用 [7] - 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实施"质效量"倍增行动,目标打造"世界单项冠军"高端钛材制造商 [8] - 需聚焦钛矿增储上产、提升创新能力、参与标准制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