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江荣耀号
icon
搜索文档
依托长江独特禀赋 武汉打造“一船一特色”的夜航IP集群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5:09
文章核心观点 - 武汉依托长江独特地理禀赋,通过打造“一船一特色”的夜航IP集群,推动“两江四岸”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建设,升级山水人文游体验 [1] 行业发展与战略 - “两江四岸”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正在加速建设 [1] - 以长江为轴的山水人文游不断迭代升级 [1] - 长江夜游成为游客领略“大江大湖大武汉”魅力的重要选择 [1] 公司产品与服务创新 - 武汉文旅集团两江游览公司持续推出长江研学、机器人导览等创新服务 [1] - “知音号”游船首创“移动剧场+城市博物馆”模式,吸引全球游客 [1] - 公司打造了“知音号”、“长江荣耀号”、“古琴号”等特色游船,形成“一船一特色”的夜航IP集群 [1]
武汉持续位列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
长江日报· 2025-09-25 08:29
文旅产业发展概况 - 202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 55% [1] - 2025年上半年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2% 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6% [1] - 武汉持续位列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 [1] 文化设施与艺术成就 - 武汉梅花奖获得者达12人次 数量居副省级城市第1 [1] - 文博场馆年接待观众超1000万人次 [1] - 2025年上半年文化娱乐业新登记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87% 增幅位列各行业榜首 [1] 体育产业发展 - 十四五期间新建30个城市体育公园 208个社区体育中心 新增4个区级全民健身中心 [2] -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17平方米提升至321平方米 [2] - 2024年体育产业总产值达958亿元 年均增长率12% [2] - 体育产业增加值达433亿元 年均增长率11% [2] - 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531亿元 较十四五初期增长近50% [2] 东湖风景区表现 - 2024年接待游客255048万人次 重大节日接待量居全国同类景区前列 [2] - 拥有10个年接待量破100万人次的收费景区和文旅项目 [2] - 东湖水质常年保持Ⅲ类 达到近40年最优 [2] 特色文旅项目 - 吉庆街 江汉路 黎黄陂路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3] - 2024年汉口历史风貌区接待游客3900万人次 [3] - 15艘特色游船累计接待游客123万人次 [3] 文化创意产业 - 光谷创意产业基地累计服务企业超500家 文化类企业占比超85% [3] - 培育微派网络 艺画开天 两点十分 麦塔威等行业影响力企业 [3] - 形成以IP创作 数字内容 文创衍生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3] 文旅融合创新 - 多元融合消费新场景不断呈现 包括知音国色美学生活馆 茑屋书店等 [3] - 涌现《灵笼》《贪吃蛇》等火遍海内外的IP作品 [3] - 演艺经济 赛事经济 赏花经济热点不断 [1]
武汉港九大港区激活“黄金水道”
长江日报· 2025-05-09 16:40
武汉港概况 - 武汉港规划岸线长80公里,拥有9个港区(阳逻、经开、白浒山、江夏、主城、青山、林四房、蔡甸、东西湖)[2][3] - 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50万标箱,稳居长江中上游首位[3] - 作为交通运输部定点水铁联运主枢纽港,能常年接靠万吨级货轮[3] 基础设施与航线 - 2024年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贯通,实现万吨级船舶常年通航[5] - 接靠巴拿马籍巨轮"康顺99"(载重12896吨),刷新外籍营运船舶最大尺度纪录[5] - 拥有30条直达国内航线、5条国际近洋直航线路(覆盖日本、韩国、俄罗斯、越南、印尼)[5][9] 铁水联运与物流优势 - 2024年铁水联运量23.16万标箱(同比+44.5%),居全国内河港口首位[6] - 阳逻港开辟60多条多式联运通道,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投入运营[6] - 铁水联运较公路/铁路运输单箱成本分别降低4773元/1151元(以成都至上海为例)[6] 港区协同发展 - 经开港"车谷号"滚装船单次运载650辆新能源汽车至欧洲[7] - 江夏港金口码头配备500吨级吊机,创80米塔器设备吊装纪录[7] - 主城港区"两江游"单日接待游客1.5万人次[7] 区域与国际化布局 - 中三角省际集装箱班轮实现鄂湘赣港口"次日达",推行"一港通三省"通关模式[9] - 外贸箱吞吐量2024年增长22%,跻身长江中上游最大外贸箱集散中心[9] - 汉江航道升级后辐射半径将延伸至陕西汉中,2030年中西部货流量份额预计提升至50%[9] 未来规划 - 规划建设315个泊位,新增年吞吐能力2.8亿吨(含千万标箱级集装箱处理量)[6] - 2035年目标由内河港口转型为国际化综合枢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