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铁水联运
icon
搜索文档
乘交通之便,“阜”摇直上九万里!
人民网· 2025-11-12 11:24
物流基础设施升级 - 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自年初投入运营,已完成货物吞吐量314万吨,投资额达37.5亿元 [3] - 铁路物流港作业效率显著提升,一列班列装卸仅需两三个小时,比传统场站效率提升3倍,大宗货物运输成本下降15% [3] - 阜阳南照港占地860亩,设有7座千吨级泊位,一期设计年吞吐量为410万吨,是阜阳市唯一的淮河干流港 [5] 多式联运效率与成本 - “铁水”联运模式使货物运输时间比过去缩短40%,成本下降65%以上 [3] - 南照港建成后打通向东至连云港、向南至上海港、向西至淮河上游的“三条黄金水道”,江淮运河使至长江的水运航程缩短400公里 [5] - 物流成本降低惠及当地企业,农资企业通过铁路港进货使化肥每吨成本降低近百元,柳编家具出海运输成本也随之下降 [4] 区域交通网络整合 - 公司正推进铁路物流港新装卸线建设,并谋划推动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 [5] - 水运方面加快阜阳复线船闸建设,完善“双核四极”联运体系,公路网络将铁路、港口与周边150公里内的6500万人口紧密连接 [5] - 未来随着海关监管场所落地和中欧班列启程,公司将打通“一带一路”衔接通道,助力皖北货物走向世界 [6]
中美经贸添暖意,盐田港外贸出货忙
财富在线· 2025-11-05 21:25
港口运营与外贸回暖 - 盐田港10月31日美国航线货轮装卸量占当天全港总装卸量近60% [3] - 盐田港承担广东省超过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货量及全国对美出口超过四分之一的货量 [3]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第三季度增速提升至6%,实现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 [3] 多式联运网络拓展 - 盐田港通过构建“国际航线+铁路动脉+驳船支线”的立体化物流体系,延伸港口服务至内陆腹地 [4] - 截至2025年10月,盐田港已布局25个内陆港及34条海铁联运线路,15个大湾区组合港及17条驳船支线 [4] - “醴陵-盐田港”集装箱铁水联运线路入选国家级十大典型案例,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港口优秀线路 [5] 汽车出口新增长点 - 深汕小漠国际物流港2025年10月汽车出口量逼近1.7万辆,同比大幅增长超过170%,环比激增达183%,创下单月出口量历史新高 [6] - 小漠港二期工程新建2个7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可满足2艘9200车位汽车滚装船同时靠泊,建成后年汽车运输能力将达100万辆 [10] - 小漠港与周边汽车制造企业形成“前港后厂”高效联动模式,保障了稳定庞大的核心货源 [6] 基础设施与未来展望 - 盐田港本体拥有20个深水泊位全天候高效运转 [10] - 展望四季度,随着中美经贸合作深化及海外消费旺季临近,港口外贸热度有望持续攀升 [10] - 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密国际航线、提升服务效能,以强化其全球贸易链接支点地位 [10]
前三季度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五百亿人次
人民日报· 2025-11-05 06:12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 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万亿元,其中公路投资1.78万亿元,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分别完成投资9296亿元、4343亿元、2753亿元 [1] - 铁路、水路、民航分别完成投资5937亿元、1605亿元、829亿元 [1] - 一批重大工程带动投资规模保持高位运行,包括进入合龙冲刺阶段的燕矶长江大桥和进入收尾阶段的新疆乌尉高速公路 [1] 交通运输量表现 - 前三季度跨区域人员流动量506亿人次,同比增长3.1%,其中铁路客运量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民航客运量5.8亿人次(同比增长5.2%),公路人员流动量462.8亿人次(同比增长2.9%) [2] - 前三季度营业性货运量432.5亿吨,同比增长3.89%,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货运量分别为39.1亿吨(同比增长2.8%)、319.1亿吨(同比增长4.1%)、74.2亿吨(同比增长3.7%)、740万吨(同比增长14%) [2] - 港口货物吞吐量135.7亿吨,同比增长4.6%,其中内贸、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3.2%、8.4% [2] 运输模式创新与政策支持 - 宁波舟山港通过“一单制”模式实现货物“一箱到底”直运,前三季度开通集装箱海铁联运线路111条,累计完成海铁联运业务量超150万标准箱 [3] - 交通运输部等印发行动计划,从基础设施、联运组织、标准规则等方面推动铁水联运深度融合,目标到2027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左右 [3]
交通“大动脉”“微循环”更加畅通 前三季度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五百亿人次
人民日报· 2025-11-05 06:03
交通重大工程投资与建设 - 世界最大跨径四主缆悬索桥燕矶长江大桥进入合龙冲刺阶段,预计11月合龙 [1] - 全长319.7公里的新疆乌尉高速公路进入收尾阶段,向今年底全线通车冲刺 [1] - 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完成总投资超八成,预计明年底建成通航 [1] - 上海小洋山北作业区首个码头工程通过交工验收 [1] - 前三季度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其中铁路、水路、民航分别完成投资5937亿元、1605亿元、829亿元 [1] - 公路完成投资1.78万亿元,其中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分别完成投资9296亿元、4343亿元、2753亿元 [1] 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数据 - 前三季度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506亿人次,同比增长3.1% [2] - 铁路、民航客运量分别完成35.4亿人次、5.8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5.2% [2] - 公路完成人员流动量462.8亿人次,同比增长2.9% [2] - 前三季度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32.5亿吨,同比增长3.89% [2] - 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货运量分别完成39.1亿吨、319.1亿吨、74.2亿吨、74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4.1%、3.7%、14% [2] - 前三季度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35.7亿吨,同比增长4.6% [2] - 内贸、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3.2%、8.4% [2] 运输模式创新与政策支持 - “一单制”模式实现货物在义乌装箱后即可签发提单,“一箱到底”直运港口装船,降低物流成本并提升运输时效 [3] - 前三季度宁波舟山港开通集装箱海铁联运线路111条,累计完成海铁联运业务量超150万标准箱 [3] - 交通运输部等印发行动计划,从基础设施、联运组织、标准规则、数据共享和市场培育五方面推动铁水联运深度融合 [3] - 目标到2027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左右 [3]
“长江班列”九江首发 实现长江中游三省全覆盖
四川日报· 2025-10-27 08:48
运营网络扩展 - “长江班列”铁路运营段成功延伸至江西,首次从九江发车,实现对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全覆盖 [1][1] - 班列运营网络此前已覆盖四川、湖北、湖南 [1] 运输模式与效率 - 班列采用铁水联运体系,货物从江苏南通港水运至江西九江港后换乘铁路发往四川 [1] - 相比传统水运模式,运输时间从25天缩短至10至12天 [1] - 本次运输采用“散改集”模式,使用50个标准集装箱,改变了传统“散装”运输方式 [1] 业务影响与战略意义 - “长江班列”旨在提升长江黄金水道运输能力,为跨区域大宗商品运输提供加速 [1] - 集装箱标准化运输在江淮地区、太湖平原等商品粮基地与西南地区市场间搭建起稳定可靠的粮食运输通道 [1]
营口港联运线路入选国家典型案例
辽宁日报· 2025-10-25 08:59
品牌线路与行业认可 - “东北内陆—营口港”集装箱铁水联运线路入选2025年铁水联运品牌线路培育典型案例 [1] - 该线路由辽宁省交通运输厅推荐、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申报 [1] 业务模式与运营策略 - 公司积极推动“港、航、铁”一体联动合作模式,打造“企业专用线/铁路货场+班列+港口+班轮”全程高效物流模式 [1] - 创建“北粮南运”精品班列服务品牌,支持“一单制”“一箱制”发展 [1] - 依托“北粮南运”物流大通道,重点保障粮食安全,为东北区域榆树、开原两个粮食主产区提供服务 [1]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联运量为4.5万标箱,同比增长26.6% [1] - 2025年预计联运量达5.3万标箱,同比增长17.1% [1]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充分发挥营口内贸集装箱枢纽港作用,坚持“枢纽+通道+网络”的物流发展理念 [2] - 深化港口与铁路、航运合作,促进海陆双向关键物流资源整合 [2] - 未来工作着力于“扩运能、优结构、提效率、强保障、建体系、促共享” [2] - 不断夯实公司在“北粮南运”物流大通道中的核心作用,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 [2]
阳逻港直航进出境货运量增长超两倍
长江日报· 2025-10-18 08:45
行业运营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武汉阳逻港累计进出境船舶138艘次,同比增长60.47% [1] - 同期直航进出境货运量达25.9万吨,同比增长258.86% [1] - 阳逻港平均每周有3至4艘次直航船舶进出境,直航航线持续丰富有力拉动了货运量增长 [1] - 2025年前5个月阳逻港直航进出境货运量已超去年全年总和 [1] 航线网络与物流模式 - 自2019年首条直航航线开通以来,阳逻港平均每年新增1条直航航线 [1] - 航线网络现已覆盖日本、韩国、俄罗斯、越南以及印尼五国 [1] - 阳逻港实现“江海联运”与“铁水联运”无缝衔接,并通过“江海直航+中欧班列”模式实现高效联动 [1] - 新模式实现“直接报关、无需中转、一票出海”,为未来货运量持续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1] 海关监管与效率提升 - 武汉新港海关设立直航专窗,通过预审单证、优先查验实现直航船舶通关“零延误” [2] - 运用“智慧电讯检疫”模式提高船舶查验效率,实现直航船舶“随到随查” [2] - 联合边检、海事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有效缩短检查时间30%以上 [2]
武汉阳逻港直航进出境货运量增长258%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6:05
业务运营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武汉阳逻港累计进出境船舶138艘次,直航进出境货运量达25.9万吨,同比增长258.86% [1] - 阳逻港平均每周有3至4艘次直航船舶进出境,今年前五个月直航进出境货运量已超去年全年总和 [1] - 海关等部门联合检查有效缩短检查时间30%以上 [2] 航线网络与发展战略 - 自2019年首条直航航线开通以来,阳逻港平均每年新增一条直航航线,现已形成覆盖日本、韩国、俄罗斯、越南及印度尼西亚五国的航线网络 [1] - 阳逻港实现"江海联运"与"铁水联运"无缝衔接,例如中欧班列从毗邻的香炉山站首发,实现"直接报关、无需中转、一票出海"的高效联动模式 [1] 运营效率优化措施 - 武汉新港海关设立直航专窗,通过预审单证、优先查验等举措实现直航船舶通关"零延误" [2] - 运用"智慧电讯检疫"模式提高船舶查验效率,实现直航船舶"随到随查" [2]
四川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四川日报· 2025-10-11 09:41
假期运营数据 - 国庆中秋假期(10月1日至8日)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82万吨,同比增长75.57% [1] - 同期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709标箱,同比增长13.93%,其中水运集装箱完成4919标箱,同比增长6.13% [1] - 外贸箱量完成2552标箱,同比增长18.86%,大件吊装完成266.5吨,开行水运班轮航线63航次,同比提升50% [1] - 集装箱吞吐量与外贸箱量均创同期历史新高,外贸箱量等重点业务增长显著 [1] 港口整合进展 - 公司在泸州港、宜宾港、乐山港三港融合基础上,扩容南充港和广安港,完成对长江、岷江、嘉陵江上规模以上港口整合 [1] - 五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之和占据全省的99%以上 [1] - 随着“五港合一”工作推进,港口资源利用更加集约、竞争更加有序、服务更加高效 [1] 联运网络与能力 - 港口铁水联运功能进一步发挥,运输能力提升,带动货运量增加 [1] - 公司已稳定运行50余条江海、铁海联运航线,形成“干支联动、江海直达”的运输网络 [1] - 实现门到门的联运服务,年均开行集装箱班轮约2500航次,铁路集装箱班列2300余列 [1]
中欧班列(武汉—莫斯科)香炉山站首发
长江日报· 2025-10-01 08:49
中欧班列(武汉)运营新动态 - 9月30日,一列满载整车成套散件、医用物资、厨具用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武汉)从香炉山站驶往俄罗斯莫斯科,这是香炉山站成为始发站后向俄罗斯的首发班列,也是从该站开出的第二趟中欧班列 [1] - 此趟班列装载54个大柜,一部分货物从江苏太仓经长江航道运抵武汉阳逻港,另一部分为湖北本地货物,货物在阳逻国际港集结后从香炉山站发出 [2] 香炉山站启用带来的行业效率提升 - 香炉山站于2024年8月6日启用,与原有的吴家山站形成“双站齐发”格局,进一步释放中欧班列(武汉)的通道优势与联动效应 [2] - 新站启用实现了与阳逻港的无缝对接,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货物可通过铁水联运流向欧洲、中亚,同时欧洲、中亚货物也可发往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2] - 相比之前必须中转吴家山站的模式,新路线可实现运输时间缩短2天左右,综合成本降低约15%,为外贸企业提供更稳定高效的物流选择 [2] 铁水联运模式与多方协作 - 此次发运采用“直接报关、无需中转、一票出海”的铁水联运方式,武汉新港海关通过“提前申报+预约查验”机制和查检“绿色通道”实现货物秒放行 [3] - 武汉铁路局在运力资源上给予保障,确保班列及时编组和准点发车,中铁集装箱公司负责班列发运及安全指导,湖北港口集团汉欧国际公司为客户定制“一站直达”方案 [3] - 该模式使外贸企业从生产到交付客户的时间大幅压缩,订单交付率显著提高,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