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游戏
搜索文档
第十七届厦门国际动漫节圆满落幕
央视网· 2025-11-04 18:19
紧贴产业发展脉搏,本届"金海豚奖"首次设立VR产业赛道,多角度呈现虚拟现实技术赋能娱乐、 教育、文旅等产业的广阔应用前景,助力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 今年的厦门国际动漫节,"国际范"愈发凸显。国际动画协会(ASIFA)副主席李中秋介绍说,本届 动漫节"金海豚奖"共收到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74部作品,再创历史新高。"金海豚动漫大赛已成 为中国连续举办时间最长、国际化程度最高、评委阵容最权威的动漫专业赛事之一。"李中秋表示,今 年正值国际动画协会成立65周年,正是基于对"金海豚奖"办赛水平和国际声誉的高度认可,ASIFA在本 届赛事中增设"ASIFA 65周年纪念奖"。 两大跨界联动,彰显厦门国际动漫节以市场化探索"动漫+"的决心。厦门国际动漫节组委会相关负 责人表示,通过与中山路、金鸡百花电影生活季的联动,不仅丰富了动漫节内容,更构建起全新的文化 消费场景,推动动漫文化走进大众生活、融入城市空间,有效促进文旅融合,激发消费新动能。 向"新"前行,引领行业风向。本届动漫节上,"AI(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动漫创作"成为热门话题, 来自海内外的动漫资深从业者结合创作实践和思考,共话"人工智能+"为行业带来的变革与 ...
会展“流量”变消费“增量”的杭州实践
中国经济网· 2025-11-04 14:57
2024年,杭州全市举办展览项目178场,共计展览面积达300万平方米,较2023年增长110%。今年,杭 州会展项目题材更加丰富,展览总面积也将有显著提升,预计超过350万平方米,强劲的会展动能有效 牵引消费市场释放出蓬勃生机。 转自:杭州日报 记者 金华珊 通讯员 杨骏 会展业,被视作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业内有一个公认的"1∶9杠杆效应",即每1单位的会展收入可以带动9单位的相关产业收入。其中包括住 宿、餐饮、交通、通信、旅游等服务行业,也有贸易、金融、物流等领域的间接收益。 在持续打造"赛会之城·购物天堂"的杭州,会展与消费形成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从打造全民狂欢的城市消费IP到实现消费力在全域范围的精准渗透,从构建高效转化的商品卖场到依托 产业优势引领消费趋势,杭州一步步将会展的"一时一事"之热,转化为了城市消费"常年全域"之活。 当人潮因展会而来,因杭州而留时,1∶9,将远不是杭州会展的上限。 从"单一展会"到"城市事件" 打造"必看必逛"的城市消费IP 气势恢宏的开幕式、精彩纷呈的展览、专家云集的论坛、人流如潮的美食节……今年夏天,"96岁"的杭 州西湖国际博览会焕发新生机,创新打造"东南西北中 ...
人工智能引爆风险偏好,结构性变革箭在弦上|亚太市场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17:55
(原标题:人工智能引爆风险偏好,结构性变革箭在弦上|亚太市场观察)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尽管面临关税、地缘冲突等一系列挑战,亚太多个市场仍一路狂飙,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区股市表现亮眼。 在近日举行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毕马威亚太区资产管理及私募股权业务主管合伙人Andrew Thompson接受了21世纪经济 报道记者采访,深入解读亚太市场的风险与机遇。 中国市场巨龙腾飞,在价值重估中昂扬向上;日本市场屡创新高,公司治理改革焕发活力;韩国市场坐上过山车,科技股随半导体周期起伏冲 高;东南亚市场群象奔腾,在产业转移中焕发新生机。 亚太市场亮眼表现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未来存在哪些风险?面对人口老龄化、地缘政治因素、全球供应链重构等多重挑战,亚太市场传统 增长模式面临压力,未来亚太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引擎是什么?展望十年后的亚太资本市场,最深远的结构性变化会是什么?Andrew Thompson对 一系列焦点话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在亚太多个市场狂奔背后,一系列多空因素暗流涌动。一方面,一些不利因素源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关税以及一些国家的经济状况;但另一方 面 ...
A股午评:沪指站稳4000点,北证50涨超2%,电池、量子科技板块领涨
格隆汇· 2025-10-30 11:44
市场指数表现 - 沪指午盘涨0.06%报4018.86点,站稳4000点并创逾10年新高 [1] - 深成指跌0.02%,创业板指跌0.23%,北证50指数涨2.05% [1] - 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5591亿元,较上日放量1250亿元 [1] - 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下跌 [1] 板块涨跌情况 - 电池、钢铁、量子科技板块领涨市场 [1] - 贵金属、煤炭开采加工板块跌幅居前 [1] - CPO概念股普遍回调,新易盛跌超6%,主因Q3业绩低于预期 [1] 相关ETF表现:食品饮料与游戏 - 食品饮料ETF近五日下跌1.55%,市盈率19.99倍,最新份额111.7亿份减少1.3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3181.0万元,估值分位17.43% [3] - 游戏ETF近五日下跌1.44%,市盈率41.74倍,最新份额76.8亿份减少55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1亿元,估值分位60.30% [4] 相关ETF表现:科创与云计算 - 科创50ETF近五日上涨6.02%,市盈率168.62倍,最新份额489.0亿份减少54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6332.4万元,估值分位96.87% [4]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上涨7.03%,市盈率128.98倍,最新份额3.3亿份减少9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47.5万元,估值分位92.44% [4][5]
广州重金“摇”人:构建内容创作新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19:45
文章核心观点 - 广州正通过政策引导、产业集聚和人才保障三位一体的模式,系统性打造全国领先的内容生产与传播高地 [1] - 城市以“文化+科技”融合为趋势,通过多区联动和全链条扶持,构建内容创作的全新生态,推动文化产业从区域走向全球 [4][6][8] 文化产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广州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4% [6] - 202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约2100亿元,占GDP比重达6.44% [6] - 文化产品出口额创下475.32亿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显著 [6] 产业集群与平台载体 - 已形成创意设计服务、文化装备及消费终端生产、动漫游戏3个千亿级文化产业集群 [3] - 海珠区拥有50多万平方米优质载体,吸引三七互娱、灵犀互娱等头部企业落子,构建从内容生产到推广变现的完整生态链 [4] - 越秀区坐拥11个国家级产业平台,文化产业园区面积超22万平方米 [4] - 白云区以白云印象产业园为核心,联动辛选集团等,构建“直播选品+内容创作+品牌孵化”数字生态圈 [4] 各区扶持政策与举措 - 黄埔区聚焦微短剧、影视、游戏等领域,构建全链条资金扶持体系,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可获得4000万元支持 [7] - 海珠区推出《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对内容创作企业的年度奖励最高可达300万元 [7] - 南沙区免费开放超100处创作场景,并提供VR、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研发支持,形成从创作到出海的闭环服务链条 [7] - 越秀区构建“1+3+N”自媒体矩阵,提供从技能培训、场景支持到版权保护、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支持 [7] 重点赛道与企业动态 - 游戏、动漫、直播、演艺四大赛道领跑全国 [6] - 广州“游戏谷”在黄埔区崛起,中小型游戏企业众多,产业链各环节人才储备充沛 [3][4] - 米粿AI等AI动漫公司依托广州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环境进行内容创作 [3] - 政策体系注重补强产业链上游,针对编剧、导演等关键人才引进提供专项支持 [8]
机构风向标 | 宝通科技(300031)2025年三季度已披露持仓机构仅8家
新浪财经· 2025-10-29 10:17
机构持股概况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共有8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宝通科技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为2526.6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03% [1] - 相较于上一季度,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上升了0.08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本期持股增加的公募基金共计2个,包括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和国泰中证动漫游戏ETF,持股增加占比达0.45% [2] - 本期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共计4个,包括广发中证1000ETF、华商润丰混合A、南方中证1000ETF和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减少占比小幅下跌 [2] - 本期较上一季度未再披露持仓的公募基金共计69个 [2] 外资持仓变动 - 本期外资持股增加的基金为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增加占比达0.10% [2]
杭州首个二次元商圈,这3个商场被挤爆了
36氪· 2025-10-28 10:36
随着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二次元及潮玩经济在中国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已达5.03亿,二次元文化 正在从亚文化走向主流文化。 这种势头浪潮蔓延到杭州西湖,抵达杭州湖滨商圈,"二次元"的痛楼、痛包、痛衣变得随处可见: 你可以看到一群穿着Lolita裙的动漫少女漫步散心,高达立像与西湖柔波相映成趣,动漫coser们在商场任何角落精心打扮、定格瞬间,不时有路人驻足交 流,欣然合影。这些场景已从偶发变为常态,见证着一种新消费文化的生根发芽。 图源:项目官方 据赢商大数据不完全统计,湖滨商圈购物中心内的泛二次元品牌商家已达137个,次元浓度高达17.6%,远超传统商圈比例,正在追赶国内北上广等一线 城市。 01. 杭州首个二次元商圈 具备天然土壤 杭州的二次元发展驱动可以追溯到2005年。2005年,杭州印发《杭州市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首次提出打造"动漫之都"的愿景。同 年,中国国际动漫节永久落户杭州,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人气最旺、影响力最广的动漫盛会。 杭州市政府先后推出了六轮动漫游戏产业政策,杭州动漫游戏产业年总营收从2016年的62.1亿元增长 ...
\十五五\ 70个细分领域指数全景:\十五五\系列2
华创证券· 2025-10-17 14:12
科技/制造领域 - 核聚变指数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66%,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9%[4][5] - 半导体指数累计涨幅65%,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68%,但市盈率TTM达156倍[4][5] - 人形机器人指数涨幅60%,当前市盈率TTM为35倍,处于20年来9%的低估值分位[4][5] - 量子技术指数涨幅34%,估值分位为32%,预计净利润增速10%[4][5] - 商业航天指数涨幅33%,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711%[4][5] 消费/服务领域 - 动漫游戏指数累计涨幅47%,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20%[9] - 新消费指数涨幅39%,估值分位处于21%的低位,预计净利润增速38%[9] - 医疗服务指数涨幅37%,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为64%[9] 基建领域 - 算力指数表现突出,年初至今累计涨幅73%,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51%[13] - 云计算/大数据指数涨幅47%,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164%[13] - 6G指数涨幅46%,预计净利润增速92%,估值分位为96%[13] 其他重点领域 - 碳中和指数涨幅40%,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47%[18][19] - 一带一路指数涨幅33%,估值分位为83%,预计净利润增速7%[18][19] - 京津冀一体化指数涨幅30%,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346%[18][19]
AI赋能文化“新三样” 业内人士汇聚浙江温州话前景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20:04
行业趋势 - 网文、网剧、网游作为文化“新三样”在AI催化下形成从文字内容向可视化、交互式内容迁移的产业链路[3] - AI技术有助于快速迭代优质内容,相比长周期工业化生产能指数级提高效率[3] - AI时代的文化“新三样”将不断“扩圈”,衍生出周边产品、虚拟偶像等共同形成产业圈层[3] - 中国动漫游戏IP市场从海外引进转变为出口全球,标志着软实力提升[3]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华谊兄弟作为传统影视行业龙头,计划于2025年底发布10余部AI影视作品并冲击全球电影节奖项[4] - 诺游动漫将AI赋能文化产业作为布局中国动漫游戏“出海”战略的重要方向,企业已落地温州市龙湾区[3] - 浙江元音科技创始人认为AI产业未来看温州,其公司在2周内落地温州龙湾,体现了当地对AI技术的开放态度和营商环境的高效[6] 区域优势与基础设施 - 温州市拥有深厚的数智基底,优势包括数据安全、优质数据集、绿色能源和知识产权保护[6] - 该市数字基建已串联起“绿能—电力—算力—数据”的未来产业脉络[6] - 以温州东部“科创新城”为核心,构建了“25分钟”出行圈,通过高铁线路和机场空港动线促进多种生产要素流动[6] - 在“杭甬温”生产要素加快流动的格局下,温州立足浙江“第三极”发展AI产业及数字经济[6]
深圳推动深港两地文化产业重点领域提质增效
中国发展网· 2025-10-14 01:21
政策概述 - 政策自10月9日起实施,围绕税收、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等17个领域推出系统性支持政策,旨在丰富高质量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推动深港文化交流合作 [1] 税收与消费支持 - 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 - 对在前海工作的香港居民,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香港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 [2] - 对境外高端及紧缺人才,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给予补贴,且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2] - 对举办文旅促消费活动的A级景区、酒店、实体书店等机构给予每年最高100万元支持 [2] - 每年安排最高500万元用于发放消费券等促销措施 [2] 影视与动漫游戏产业扶持 - 对符合条件的深港合作电影、电视剧项目出品方给予每年最高300万元支持,取景地在前海的作品每部可叠加奖励50万元 [3] - 对开展影视作品后期制作服务的企业给予每年最高300万元支持 [3] - 对在前海举办主题动漫、游戏展览活动的机构给予每年最高300万元补贴 [3] - 对游戏技术研发和内容原创企业给予每年最高300万元支持 [3] - 为原创游戏企业提供出版服务的出版企业可获得每年最高100万元支持 [3] 文化IP开发与转化 - 支持企业孵化、落地特色IP项目,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3] - 鼓励优质IP项目在前海转化,对符合条件的机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3] - 对投资建设IP文旅街区、体验馆、主题公园等设施的机构给予每年最高300万元支持 [3] 文化出海与深港联动 - 对出海游戏企业、广告企业、微短剧企业分别给予每年最高3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支持 [4] - 支持在前海建设文化出海服务平台,提供境外市场研究、法律咨询、版权交易等服务 [4] - 支持香港演艺团体在前海演出,对符合条件的团体给予每年最高200万元奖励 [4] - 对为香港演艺团体提供场地支持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给予每年最高300万元奖励 [4] - 对拓展演艺新空间、发展新型演出项目的商业载体给予每年最高100万元奖励 [4] 旅游产业激励 - 对在前海实际经营的港澳旅行社给予一次性15万元奖励 [5] - 对开发深港精品旅游路线的旅行社给予每年最高150万元奖励 [5] - 对组织境外旅游团来深圳旅游的旅行社给予每年最高50万元奖励 [5] - 对打造入境游产品的线上旅游平台给予每年最高50万元奖励 [5] - 对进行境外旅游推广的机构给予每年最高5万元支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