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旅融合
搜索文档
休闲渔业“钓”出转型蓝海
经济日报· 2025-10-19 08:38
临高发展休闲渔业,起步时也遇到"同质化"困境,留不住人,回头率上不去。"不能只靠'钓'吃饭, 得让游客来了有的玩、有的住、有的吃,愿意待上两三天。"当地企业找准痛点,各出"妙招",逐步探 索出差异化发展路径。 全勺海钓俱乐部通过打造人造珊瑚礁盘钓场和风力发电塔群钓场,摆脱对天然渔场的依赖。"这两 种钓场鱼种丰富、聚鱼效果稳定,无论旺季淡季都能钓上鱼,不少省外海钓爱好者专程赶来。"全勺海 钓俱乐部负责人杨明通介绍。海南百川休闲渔业基地不仅带游客海钓、赶海拾贝,还配套提供住宿、餐 饮、娱乐"一站式服务"。安悠海钓联盟中心则把"科技"搬进了钓场,计划引入水下机器人监测渔情,还 筹备研发智慧休闲渔船、引入混合动力休闲渔船。 傍晚时分,在暖水渔业资源丰富的海南省临高县,海钓归来的游客兴奋地展示着今天的收获,走进 海鲜餐厅享受"现钓现做"的美味。当地休闲渔业的兴起,带火了滨海旅馆、民宿和周边的种种业态,也 让渔民找到了转型的出路。"现在我们带游客出海钓鱼,收入比以前捕鱼更稳定了,还有更多时间陪伴 家人。"临高县调楼镇抱才村渔民彭昌进说。 近年来,临高县将休闲渔业作为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采用"政府主导+企业运营 ...
粤桂协作助力苗乡渔旅融合发展
人民网· 2025-10-18 22:59
粤桂协作与乡村振兴模式 - 广东廉江市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自2017年9月签订协作框架协议,开展粤桂东西部协作 [4][7][9] - 两地发挥各自优势,在茶业、文旅、电商、农林等多个领域持续开展合作 [4][7][9] 产业发展与经济活动 - 融水县充分利用当地淡水资源和粤桂协作帮扶资金,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2][4][7] - 通过举办第七届广西稻渔丰收节、烹饪大赛、旅游推介会等活动推动渔旅融合发展 [11][13][17] - 当地村民通过抓鱼比赛、展示稻渔文化和烧鱼文化等活动,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升温 [2][4][15] 基础设施建设与成效 - 协作举措包括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旨在带动村民增收和助力乡村振兴 [2][4][7]
国庆中秋假期海南文旅花样上新
海南日报· 2025-09-30 09:41
旅游产品与服务升级 - 儋州神冲滨海旅游度假区首开区于10月1日试运营,开放海上俱乐部并提供桨板、皮划艇等水上运动体验,同时潮餐厅、汐咖啡等餐饮业态融入火山石元素 [2] - 海口海旅游船在国庆期间推出“追月奇航,夜宴华光”主题活动,包括清晨“海上老爸茶”服务(5元茶位费)、下午“移动海上图书馆”(69元船票含饮品)以及夜晚“海上追光之旅”观赏落日与国风表演 [3] - 万宁日月湾中旅逐浪度假区在假期试营业,作为中国首个冲浪主题潮流度假目的地,推出游园互动挑战、编彩辫和荧光身体涂鸦等活动 [4] 文化与娱乐活动创新 - 海南神冲滨海旅游度假区于10月5日至6日举办首届神冲火山电子音乐节,邀请本土音乐人及电音乐队表演,配套烟花秀、水上运动狂欢及美食集市 [2] - 海南长影奇幻乐园于10月1日首演大型沉浸式电影实景特技秀《光之秘钥》,融合声光电水火烟等特效,采用赛博朋克未来世界主题 [4] - 陵水热带林博园(大溪岭公园)在国庆假期试运营,策划大合唱、摄影赛、亲子活动、少数民族服装秀以及户外观影、DJ狂欢夜等互动活动 [3][4] 生态与文化遗产融合 - 儋州神冲滨海旅游度假区保留并修复神冲村142栋百年火山石屋,维持原始石砌肌理与人字顶结构,将古老渔村人文历史与旅游体验相结合 [2] - 陵水热带林博园以生态修复为基础,打造复合型生态空间,并融入产业融合理念 [3]
“渔旅融合”创新消费场景吸引大客流 做好“海”文章让日子更红火
央视网· 2025-09-26 14:48
为了丰富游客体验,这两年来,不少渔民为自家渔船办理了"涉旅船舶证",在闲暇之余带游客环岛游,体验海捕、海钓等项目,一些渔民 还转行做起了海上"向导"。 央视网消息:福建宁德霞浦县不仅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也有着绝美的自然风光。近年来,当地通过渔旅融合,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吸 引各地游客。 一大早,在霞浦县三沙镇的东壁码头,一艘艘渔船扬帆起航。在这些渔船中,除了专业捕捞船,还有不少是游客租用来体验海捕的渔船。 文旅热还带火了当地的餐饮业和民宿。眼下正值开海季,在当地餐厅小吃店,各式各样的海鲜琳琅满目,红烧杂鱼、香煎梭子蟹、椒盐皮 皮虾、白灼剑虾……鲜咸甜香一应俱全。不少游客还把出海捕捞的海鲜拿到餐厅代加工,品尝自己劳动的成果。 同时,霞浦县的多个海边村镇如今都成了热门的网红打卡点。不仅有特色的咖啡馆、文创店,还有超大海景的海边民宿,游客们可以边喝 咖啡边赏海景,还能在这里休闲度假康养。据了解,2025年上半年,霞浦县共接待游客581.86万人次,同比增长32.64%。全县旅游总收入 60.51亿元,同比增长33.16%。 ...
渔旅深融解锁“吃海”新味
海南日报· 2025-09-14 09:20
行业发展趋势 - 休闲渔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 推动传统渔业向体验经济转型 从卖渔获转向卖风景和卖体验[3] - 产业模式从单一捕捞发展为捕捞 体验 餐饮 销售一体化 打造吃喝玩乐住一站式服务[8] - 2023年上半年潭门镇接待游客84万人次 休闲渔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7] 企业投资与运营 - 海南成源实业投资300多万元改造海南最大休闲海钓船"琼琼海渔休00027" 保留罗盘等传统元素打造海上博物馆[4] - 采用"村集体+企业+渔民"运营模式 通过合作社形式组织渔民转型[7] - 排港村已发展12家渔家民宿 部分民宿在旅游旺季实现满房运营[5][6]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开发海钓 垂钓 船上烹鲜等体验项目 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渔家生活[3][6] - 民宿设计中融入渔船 贝壳等海洋元素 强化文化体验[6] - 计划推出民宿+休闲项目优惠套餐 并增加织补渔网 渔家菜等特色体验[7] 文化价值挖掘 - 利用更路簿文化 航海故事等千年海洋文化遗产增强产品吸引力[4][5] - 邀请老船长讲述潭门渔民航海故事 传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5] - 将渔港从渔业作业点转型为文旅消费点 打造活态渔乡文化载体[6][7] 就业与转型成效 - 政策引导下全镇已有500余名渔民实现转产转业转型[7] - 传统渔民通过经营民宿 休闲渔业等实现收入提升和生活改善[6][7] - 未来计划开发潜水等新项目 为渔民创造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8]
“旅”见海上新气象,“粤”览蔚蓝色诗篇 | 海上新广东系列报道②
南方农村报· 2025-08-29 20:32
海岛旅游发展 - 广东沿海拥有1963座岛屿,正以“一岛一品、串岛成链”模式开发,打造独特的海洋旅游体验 [38] - 2024年广东14个沿海城市共接待游客7.3亿人次,同比增长12.8%,实现旅游总收入0.95万亿元,同比增长15.8% [44] - 珠海万山群岛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超177万人次,较2023年增加8.5%,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近94万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综合收入约9.6亿元,同比增长44.5% [27][28] 低空经济应用 - 在珠海桂山岛建成全国首个无人机海岛运营基地,在唐家港建成全国首个客货运一体无人机运营基地,5架载人“EH216-S”无人机已获适航证 [51][52][54][55] - 开通大湾区首条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实现城际物流从“当日达”提升至“小时达”,并已实现主要海岛的空中物流配送,配送效率从等待船运提升至无人机最快半小时到达 [60][61][62][63] - 低空无人机应用于海洋牧场,可实现精准投饵、名贵海鲜快速配送以及大范围、高精度的海域巡查 [66][67][68][69] 渔旅融合创新 - “格盛一号”养殖平台拥有3万立方米养殖水体,首期投苗超10万斤、产量达10吨,并设有240米海钓专区和170个钓位,可同时供200名游客垂钓 [74][75][76][77][79][80] - 正在建设的“九洲浮岛海洋牧场”和“海之舱”平台将旅游度假与高效养殖结合,打造深海渔乐互动、海上运动、休闲度假、海洋科普等一体化体验 [86][87][88][89][90] - 广东将开渔节打造为渔旅融合新IP,如阳江海陵岛千桌万人渔宴、茂名博贺渔港祭海大典和咸水渔歌会等活动,吸引数千名游客参与 [92][93][95][97][98][99][100][102]
蓝色经济的绿色实践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4 18:30
绿色港口建设 -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是全球一流港口的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 配备全球最大规模自动化作业设备集群 实现无人驾驶智能集装箱卡车与远控桥吊、自动化龙门吊协同作业 [5] - 港区大型设备电气化率达100% 集装箱卡车电动化率持续提升 大型装卸设备清洁能源比例达88% [6] - 作为浙江省首个绿电码头 已建成4台风力发电机与屋顶光伏并网发电 累计完成绿电发电量超2600万度 绿电消纳超1550万度 [5] 渔旅融合转型 - 象山斑斓海岸通过串联6个渔村打造多元业态旅游线路 融合渔业、农业与旅游业 形成产业多样性发展模式 [8] - 新型网箱养殖技术使抗风浪能力显著提升 养殖空间扩大 渔民年收入从约5万元增至最高30万元 [9] - 海上综合平台带动亲子游与赶海体验热潮 配套建设艺术田园综合体、海洋馆及精品民宿 乡村旅游收入逐年攀升 [9][10] 生态海岸开发 - 苍南168黄金海岸公路全长168.88千米 串联31处沙滩、1个海洋生态湿地公园及2个天然海湾 沿线80%路段可观赏海景 全年约200天呈现蓝色海水景观 [12] - 采用轻建设模式激活存量资源 改造58个网红打卡地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112.12万人次 同比增长34.88% [13] - 通过国有平台运营与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入股模式 向村民支付年秩序维护费95.8万元 周边民宿从45家增至80家 餐饮收入增长3-5倍 [13]
海南打造渔业“变形记”
海南日报· 2025-08-23 09:23
政策制度创新 - 海南省率先构建全国首套完整的休闲渔业制度体系 包括休闲渔业管理办法 捕捞许可管理规定 渔船检验及安全管理等规范性文件 [3][4] - 明确休闲渔业定义和业态 创新提出共享渔庄等新业态支持措施 允许休闲渔船载客运营 [2][4] - 实施"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保险保障+应急救助"四位一体管理模式 全国首创省级休闲渔业协会赋权试点 赋予8项自主权 [4] 产业发展成效 - 2024年海南休闲渔业产值增长19.2% 预计今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7] - 琼海潭门镇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84万人次 休闲渔业总产值达1.07亿元 [7] - 东方市已有3家企业申请建造9艘休闲渔船 首批休闲渔船"琼东渔休99999"号已投入运营 [3][6] 业态模式创新 - 形成出海观光 海上垂钓 赶海拾趣 增殖放流等多业态发展格局 [7] - 陵水创建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开发疍家风情非遗特色之旅 疍家博物馆开馆至今接待游客20万人次 [8] - 推动渔旅深度融合 发展渔民合作社 配套海产品加工 电商配送等延伸业务 [7][8] 基础设施配套 - 万宁 琼海 东方 三亚等市县加快渔港码头修缮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5] - 推进"五个一"工程 加快休闲渔船和休闲渔业码头建设 打造共享渔庄 和美渔村精品项目集群 [8]
【安康】大力推进生态渔业倍增计划—鱼肥水美产业兴
陕西日报· 2025-08-19 08:05
生态渔业养殖模式 - 白河县丰源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用高密度陆基桶养殖模式 配备自动化给氧供电和24小时排水系统 实现尾水循环利用零排放 [1] - 陆基桶养殖依托循环供水模式 鱼类粪便通过管道进入净化池进行生物降解 达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1] - 该公司养殖鲈鱼50余万尾 预计年产量30余万公斤 产值超1000万元 [1] 产业带动与增收模式 - 白河县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通过土地流转和园区务工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1] - 岚皋县渔业从业者户均年增收2000多元 [4] - 白河县发展休闲垂钓和渔旅观光项目 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并带动餐饮民宿产业发展 [2] 区域渔业发展规模 - 白河县培育33家水产规模经营主体 包括8家现代设施渔业主体和25家流水跑道式池塘养殖企业 [2] - 白河县建成陆基鱼池3万余立方米 水产品产量5300吨 生态渔业总产值突破2.3亿元 [2] - 岚皋县水产养殖面积18671亩 年产水产品7000余吨 [4] 特色品种与产业链延伸 - 岚皋县聚焦冷水鱼+富硒产业 以杂交鲟鱼和多鳞白甲鱼为特色品种 [4] - 延伸鱼子酱和鱼糜制品等精深加工产业链 建设垂钓基地 [4] - 陕西省顺兴硒源农旅发展公司养殖基地面积1.5万平方米 现有200个直径两米育苗盆 [3] 养殖品种与产能规划 - 陕西省顺兴硒源农旅发展公司投放鲟鱼苗8万尾 花鲢苗5万尾 计划增投20万尾 [3] - 引进200尾鲟鱼种鱼 最大种鱼重200多斤 [3] - 岚皋县培育出南宫鱼 岚翠湖 汉岚等一系列特色品牌 [4] 区域资源与产业定位 - 白河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地 水资源丰沛适宜生态渔业 [1] - 岚皋县拥有600余条河沟 为冷水鱼提供优良生存环境 [4] - 安康市推进生态渔业倍增计划 通过扩面积增产量提质效实现以鱼净水以水养鱼以渔富民 [2]
大开眼界!藏在开渔节里的广东智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5:36
核心观点 - 阳江开渔季已从单一仪式升级为全民参与的文旅盛宴,展示海洋经济种业、装备、文旅三重突围路径 [1][2] - 阳江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十四五"期间生产总值从413 9亿元跃升至495 5亿元,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54 4% [21] 种业优势 - 阳江海水鱼苗产量占全省40%以上,年产值近9亿元,其中金鲳鱼成为"第一海水鱼" [5] - 淡水种业中鳜鱼苗孵化占全省70%以上,年孵化各类鱼苗3650亿尾,年产值近5亿元 [6] - 全省海水鱼苗产量达67 96亿尾占全国一半,连续7年稳居全国首位 [8] 技术突破 - 企业通过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培育抗病石斑鱼家系,保有优质石斑鱼亲本1000尾以上 [7] - 推广高位池盖顶、小棚房等养殖模式,显著提升鱼苗成活率与整齐度 [7] - 形成"亲鱼-鱼卵-鱼苗-成品鱼"循环生产链,为"蓝色粮仓"提供动力 [8] 装备实力 - 阳江建成三个深水网箱产业基地,2024年海水养殖面积2 43万公顷产量82 05万吨 [12] - "明渔一号"完成第三年养殖投苗,深水网箱规模居全省第二,水产品年产量122 91万吨 [13] - "海陵岛一号"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预计年产值5000万元带动全产业链2 5亿元 [14] 文旅融合 - 开渔季期间每天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亿元 [19] - 构建"28个A级景区+6个文旅特色镇+N条精品线路"矩阵,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5亿元 [20] - "海陵岛一号"定位"养殖+文旅"双驱动,打造海洋牧场综合体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