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公用品牌
搜索文档
从粤北粮仓到长三角餐桌,清远丝苗米杭城“圈粉”
南方农村报· 2025-10-30 18:01
行业品牌推广与市场拓展 - 清远丝苗米在2025中国国际粮油博览会以特装展位盛大亮相,9家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携手参展,形成品牌合力 [6][7] - 采用“统一品牌形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市场推广”模式,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吸引来自江苏、北京、西安、上海等地客商现场下单并建立联系 [17][41][42][43][44][45] - 协会计划在2025年通过“品牌运营+巡展推介+专题宣传+全媒体传播”四大行动打造行业标杆,此次杭州之行是拓展长三角市场的重要战略步骤 [49][50][52] 产品品质与市场反响 - 清远丝苗米凭借米粒细长、晶莹剔透、香味浓郁、品质卓越的特点,在展会现场通过现场蒸煮品尝获得客商“有嚼劲、很香、有点甜”的高度评价 [10][11][23][26] - 专业采购商看重其稳定的品质和可靠的供应链,认为小粒米在市场存在空缺,计划将产品推向高端商超和餐饮店 [30][54][55] - 2024年清远丝苗米产业播种面积达156.04万亩,综合产值64.57亿元,显示其产业规模 [24] 产业链与科技支撑 - 产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6个现代化加工中心日处理能力超千吨,68个烘干中心与42万吨仓储容量构建“新鲜闭环”体系 [58][59] - 科技支撑体系包括选育并通过审定水稻新品种19个,建立种子资源保护圃归档材料3000多份,并制定4项团体标准规范种植到加工各环节 [34][35][36] - 106.57万亩高标准农田与3.5万台(套)农机具为品质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37] 销售渠道与未来规划 - 积极拓展线上销售和社群营销,实现“线上下单、新鲜直达”,协助企业对接各类销售平台 [60] - 计划通过深入对接长三角优质渠道商、建立稳定电商供应体系等措施,精准定位华东市场,为产业升级开辟新路径 [62][63] - 借助国家级展会平台,加速实现从“粤北粮仓”到“长三角餐桌”的跨越,为广东农产品“出粤入长”探索新路径 [66][67]
东营|东营创新实施品牌工程兴农富农,打造地理标志产品矩阵
大众日报· 2025-10-16 09:19
农业品牌战略与顶层设计 - 东营市将农业品牌建设提升至战略高度,出台系列文件明确“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农产品品牌”的协同发展路径 [3] - 当地政府立足盐碱地资源禀赋,聚焦“黄河口”地域标识,精准定位特色产业,培育优势产业 [3] - 通过品牌强农战略,培育形成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改变了“有产品无品牌、有特色无名气”的局面 [4] 地理标志产品与品牌价值 - 黄河口大闸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是山东省内唯一、全国仅五家获此认证的河蟹产品,品牌价值攀升至31.93亿元 [4] - 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大米”、“麻湾西瓜”等5个地方农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市总量达6个 [4][13] - 黄河口大闸蟹已获得农业农村部与中国贸促会地理标志产品双重认证,并拿下第十届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4]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生产 - 菇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智能化出菇房,通过传感器精准调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实现23天一个采收周期和全年稳定生产 [5][6] -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菇健生物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已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 [7] - 利津县甜瓜种植采用南瓜嫁接技术和智能温控系统,使甜瓜提前两个月上市,亩产提升近两成,亩均纯收入突破3万元 [8] 市场拓展与出口表现 - 黄河口大闸蟹在“双节”期间销往重庆、云南、海南、成都等国内市场,并进入香港、澳门及泰国市场 [4] - 菇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白玉菇、蟹味菇每周出口4到5个柜,每个柜装10吨左右,一周出口50多吨至泰国、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 [6] - “临合蜜”甜瓜通过品牌化运营已跻身京津冀高端市场,年产值突破1.2亿元,带动周边17个村2000余户农户增收 [8] 产业链整合与主体培育 - 东营市大力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07家,3家企业入围“中国农业企业500强” [7][9] - 合作社、家庭农场数量突破6000家,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等“国字号”“省字号”乡村产业集聚区210余个 [9] -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格局 [7][9] 创新营销与品牌传播 - 东营市打造“黄河口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坚持“一品一策”,讲好“品牌故事”,实施品牌提升项目,建立品牌矩阵 [11] - 线上线下结合开展营销,线上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如“云商乐安”电商直播共富工坊开展直播带货20余场次,线上商城营业额达60余万元 [11][12] - 线下连续多年举办黄河口大闸蟹开捕节、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并与文化旅游结合设计推广“黄河口农旅精品线路” [10][12] 产业集群发展规模 - 东营市培育形成百亿级现代畜牧、百亿级特色水产、国家级沿黄大豆“三大产业集群” [13] - 打造黄河口滩羊、大米、大豆、对虾“四条全产业链” [13] - 全市6个产品入选“好品山东”品牌目录,省知名农产品品牌达到36个,“黄河口农品”品牌影响力进入全省前5位 [13]
临沂市“临牧优品”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齐鲁晚报网· 2025-09-30 21:45
活动概况 - 活动于9月29日举行 由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和临沂市政府联合主办 主题为临沂市健康肉制品、精品粮油及深加工产业链招商推进会暨农产品产销对接沂蒙行 [1] - 多位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包括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于永德、临沂市委副书记戚军等 [1] 品牌发布 -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局长张东升宣布"临牧优品"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启用 [1] - 品牌旨在立足全市畜牧产业优势 赋能临沂市畜产品高质量发展 推动优质畜产品更好地走向全国和世界 [1] 品牌标识设计 - 徽章标识图案外围采用绿色同心圆 [1] - 金色凤凰和红色凤尾构筑"L"型代表"临" 寓意东夷文化和红色沂蒙 [1] - 蒙山沂水构筑"Y"型代表"沂"和"优" 演变成强健的牛 寓意畜牧行业属性和产业发展强劲势头 [1] - 图案吸纳书法元素 体现临沂书法名城底蕴 彰显临沂畜牧业强劲发展态势 [1]
“内丘邢枣仁”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会在杭州举办 多维度呈现邢枣仁价值
央视网· 2025-09-22 10:46
行业地位与规模 - 邢台市是全国酸枣核心产区及最大的酸枣仁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产业规模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2] - 内丘县拥有1000多家酸枣加工企业及个体户,年加工酸枣18万吨,产出酸枣仁约6000吨 [2] - 内丘县人工种植酸枣树面积达10万亩,培育400余家初加工企业和10余家深加工企业,建成13个千亩以上标准化种植基地 [2] 产业链与经济效益 - 产业已形成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产品供应国内主要中药材市场并出口至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2] - 酸枣产业带动当地4.3万人就业,年产值达55.8亿元 [2] - 产业持续创新,开发出酸枣汁、酸枣芽茶、养血安神糖浆、助眠贴等150余种衍生产品,丰富了产品矩阵 [2] 品牌建设与资源禀赋 - 内丘县举办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会,发布“内丘邢枣仁”品牌及宣传语“内丘邢枣仁,好仁睡好觉”,旨在提升品牌影响力 [1][2] - 内丘县是“中国邢枣仁之乡”和“中国扁鹊文化之乡”,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盛产酸枣仁、金银花等50多种中药材 [2][3] - 当地拥有野生植物类中药材400余种,并依托扁鹊中医药文化底蕴,走出一条高质量产业发展之路 [2][3]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将继续以邢枣仁为核心,深耕全产业链发展,目标是进一步增强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 [3] - 当地通过加大野生酸枣保护、打造种植基地、成立酸枣仁研究院等措施,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3]
阿勒泰羊区域公用品牌在京发布 多方合力打造产业新生态
中国新闻网· 2025-09-21 00:01
品牌发布与产业推广 - 阿勒泰羊区域公用品牌在北京以"雪都牧歌·天选之羊"主题正式发布 通过品牌战略解读和全链路溯源技术展示推动全国市场拓展 [1] -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新疆公司发布建设规划 提出构建品质标准 溯源认证 产业联盟三大体系以提升品牌价值 [2] - 现场设置产品展示区和品鉴区 直观传递品质优势 形成"区域公用品牌+电商巨头+科研机构"新产业生态模式 [2] 产业规模与经济数据 - 产业覆盖6县1市56个乡镇 2024年饲养量达400万只 年产值14.79亿元 占阿勒泰地区畜牧业总产值28% [1] -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阿勒泰地区通过建设优质饲草料基地 标准化养殖基地和种业基地实施综合产能提升工程 [1] 产品特性与科研支撑 - 阿勒泰羊具有肉质鲜嫩 无膻味 风味纯正特质 长期放牧于高山草场形成低脂肪 高蛋白 无膻味三大核心优势 [2] - 遗传育种技术获国家级认证 国家畜禽分子遗传育种中心从科学角度确认其作为珍贵地方遗传资源的优势地位 [2]
“吴川优礼” 亮相广州,区域品牌联动非遗打造特色农产名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20:43
品牌发布与授权 - 吴川市正式发布"吴川优礼"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为首批12家授权企业颁发证书[1] - 授权企业涵盖水产养殖加工、粮油健康食品、烘焙节庆经济及生物科技领域[1] - 授权企业将共享品牌资源、渠道和营销优势[1] 品牌体系建设 - 吴川市构建"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的三统一品牌体系[1] - 通过"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级联动模式搭建农产品全国市场平台[1] - 品牌建设在"百千万工程"帮扶协作工作队指导下推进[1] 产品展示与市场反响 - 活动现场设置沉浸式主题展示展销区展示虾制品、海产制品及烘焙糕点[1] - 各类农产品在广州设计之都商业氛围中广受青睐[1] 产业协作与商业合作 - 同步举办2025白云·吴川产业协作联合招商推介会[1] - 碧桂园服务控股有限公司与吴川市水产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签约[1] - 南粤分享汇与吴川市食品加工企业就特色农产品达成合作意向[1]
经济聚焦|广东阳江开渔季的变与不变
人民日报· 2025-08-20 14:48
行业技术升级 - 钢制渔船数量达约850艘 为广东省拥有钢质渔船最多的地级市 [2] - 渔船配备北斗导航和声呐探鱼器 可规划最佳捕捞路线并提升抗风浪能力 [2] - 海洋捕捞产量约30万吨 占广东省比重超1/4且居全省首位 [2] 政策与资金支持 - 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补贴一年达15万元 [2] - 休渔期间每人获得补助2100元 同时可通过其他工作增加收入 [2] 渔业生产规模 - 在册海洋捕捞渔船总数3400多艘 [2] - 海水养殖面积2.43万公顷 年产量82万吨 [3] - 深水网箱数量达955口 深水网箱数量和产量居广东省第二 [3][9] 文旅产业融合 - 开渔季期间举办13项活动 包括渔家大宴、民俗展示及沙滩音乐会等 [5][7] - 3天接待游客54.7万人次 同比增长262% [7] - 实现旅游收入5.6亿元 同比增长273% [7] 品牌建设与产业链 - 发布"阳江海鲜"区域公用品牌 16家企业获得授权 [10] - 内地供港冰鲜海产品80%来自阳江 [10] - 海水鱼苗产量约占广东省一半 [9] - 推动从传统"论筐卖渔获"模式向品牌溢价升级 [10] 产业体系发展 - 形成绿色能源、临港工业、海洋渔业及滨海旅游融合发展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10]
港客年食过亿元清远鸡!“清远好风土”连续四年赴港竞秀
南方农村报· 2025-08-14 17:35
行业展会参与 - 清远市组织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参加香港第三十五届美食博览会 来自35个国家及地区的1890家展商参展 [2][3][5] -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现场推介清远好风土区域公用品牌 吸引百余名采购商关注 [12][13][17] - 清远市已连续四年赴港参展 本届展位人气超过往届 首日下午即与5家本地客商达成合作意向 [27][28][30] 农业产业规模 - 清远鸡年出栏量达1.53亿只 综合产值111.96亿元 通过圳品认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优选产品 [18][19] - 英德红茶品牌价值51.78亿元 位居全国红茶类榜首 西牛麻竹笋综合产值109.65亿元 占据日本市场95%份额 [19][20] - 清远丝苗米获得全省第一的有机基地认证面积 连州菜心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1][22] 市场拓展成效 - 广东天农食品集团在香港市场年销售额达1亿元 香港消费者对清远鸡复购率大幅提升 [23][26][27] - 英德红茶在香港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 香港茶客普遍认可其品质 [32][35][38] - 清远市通过12221市场体系建设 利用香港国际商贸枢纽地位推动农产品走向全球市场 [42][43][44] 区域产业优势 - 清远市森林覆盖率近70% 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和茶罐子供应基地 [11][12] - 清远拥有中国麻鸡之乡、中国麻竹笋之乡、中国红茶之乡和世界红茶之乡等称号 [15] - 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包括清远鸡、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清远丝苗米和连州菜心 [8][16][17]
高州倡议统一使用“高州龙眼”公版包装箱
南方农村报· 2025-07-21 09:35
品牌统一倡议 - 高州市推动龙眼经营主体免费使用统一设计的"高州龙眼"公版包装箱 以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2][3] - 申请主体需为高州本地注册企业、合作社或个人 且产品需通过农业检测中心认证并无不良记录 [4][5] - 使用方须承诺接受质量抽检 不得擅自修改包装设计 并确保防伪溯源信息真实有效 [5][6] 授权与监管机制 - 官方将动态抽查包装使用情况 对违规使用或虚假宣传行为依法处理 严重者取消授权并追究法律责任 [7][8] - 符合条件主体可向高州市龙眼协会提交申请 审核周期为5个工作日 [8][9] -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需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批准后方可使用 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将追究责任 [25][26] 品牌推广要求 - 各镇街道在龙眼营销活动中需统一使用"高州龙眼"文字商标 特别是在上市期间开展多元化主题宣传 [17][22] - 经营主体在销售包装及推广活动中使用相关标识时 必须向龙眼协会申请授权后方可规范使用 [24][25] - 通过多形式、多层次渠道宣传推广文字商标 共同维护区域公用品牌形象 [23][29]
@大湾区市民:“桂字号”平南龙眼将于8月上旬上市!
南方农村报· 2025-07-17 11:03
产品上市 - 广西平南20万亩龙眼已成熟 将于8月上旬集中上市 [2][5] - 首批新鲜采摘的优质平南龙眼将直供粤港澳大湾区 [3] 产品特点 - 平南龙眼享有"南桂圆北人参"美誉 在全国龙眼版图中独树一帜 [6][7] - 产品具有晶莹剔透、肉厚核小、口感爽脆等优良品质 [7][13] - 不仅是美味水果 也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 其肉、核、皮、根均可入药 [8] - 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8] 品质认证 - 1995年平南石硖龙眼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9][10] - 2014年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10] - 2017年平南县获"中国石硖龙眼之乡"称号 [10] - 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11] 产业规模 - 平南龙眼是平南县第一大水果产业 [14] - 全县种植面积达20万亩 产值近14亿元 [14] - 是全国最大的县级石硖龙眼生产基地 [14] 产业发展 - 平南县立足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发展石硖龙眼特色产业 [15] -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积极培育"平南石硖龙眼"区域公用品牌 [16] - 推动石硖龙眼产业高质量发展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