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沙坦酯片
搜索文档
双11,处方药也能狂欢?
经济观察报· 2025-11-10 22:41
电商平台处方药促销概况 - 今年双11期间,京东、阿里、美团等电商平台将百亿补贴、满减、秒杀等促销活动覆盖到处方药领域[1][2] - 促销后多款处方药到手价较标价下降10%至20%,例如阿利沙坦酯片、达格列净片、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等[3] - 参与优惠活动的包括平台自营药房、药企旗舰店和零售药店[3] 减肥处方药的市场热度与价格 - 双11活动开始后,某平台减肥药成交额增长超5.7倍,热度堪比iPhone 17系列新品[6] - 替尔泊肽、司美格鲁肽、玛仕度肽等减肥处方药是促销重点,司美格鲁肽曾登顶全球“药王”,替尔泊肽三季度有望超越[7] - 具体价格方面,替尔泊肽注射液(2.4ml:20mg/支)全国挂网价为2758元,京东大药房百亿补贴后为1999元,阿里健康大药房叠加五重补贴后为1799.1元,美团自营大药房从2520元降至2470元[7] 促销活动的合规性争议 - 法律意见认为,“下单抽免单”涉及赠送药品,可能构成明令禁止的违法买赠行为[9][10] - 满减、折扣等优惠不直接涉及赠药,但相关促销信息的发布可能构成违法广告[10] - 若促销力度过大导致消费者为凑单而超量购药,或营造“抢购”氛围,可能被监管机构认定为违规[12] 处方药的广告与信息展示合规问题 - 《广告法》禁止处方药通过大众传媒对公众进行广告宣传,但平台在微信公众号等渠道露出处方药降价信息,涉嫌违规[13] - 平台在商品介绍中使用“减重无忧”等宣传语,以及“不瘦必赔”等兜底药效的承诺,涉嫌违反不得含有功效断言或保证的规定[13][16][18] - 部分平台在处方审核前展示了药品的功能主治、适应证、用法用量等信息,超出了《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允许的范围[14] 线上处方开具的随意性 - 线上开方流程极为简便,记者在未提交任何病历资料的情况下,9分钟内成功开出6张覆盖不同重症的处方[20][22] - 开方过程耗时极短,最快约10秒,最慢不超过1分钟,仅个别情况被强制要求审核病历[22] - 行业专家指出,药品营销的市场冲动与药物使用的临床规则存在冲突,不合理的处方是药物滥用的源头[20] 药物滥用潜在风险 - 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玛仕度肽等减肥药说明书均带有最高级别的黑框警告,提示可能引起甲状腺C细胞肿瘤等未知风险[3][23] - 电商平台用户评论显示,有人因随意用药被送医抢救[23] - 临床专家强调,满足治疗需求是核心,用药存在未知风险,尤其是一些临床使用时间不长的药物[23]
双11,处方药也能狂欢?
经济观察网· 2025-11-10 19:29
电商平台处方药促销活动概况 - 今年双11期间,京东、阿里、美团等电商平台将百亿补贴、满减、秒杀等促销手段应用于处方药销售 [2][3] - 促销活动覆盖平台自营药房、药企旗舰店及零售药店,涉及阿利沙坦酯片、达格列净片、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等多款处方药,补贴后价格较标价下降10%–20% [3][6] - 以替尔泊肽注射液为例,京东大药房百亿补贴后价格从2760元降至1999元,阿里健康大药房通过五重补贴从3034元降至1799.1元,美团自营大药房从2520元降至2470元 [7] - 活动形式多样,包括满300元减50元、满1件享9折、限时秒杀、下单抽免单等 [2][10] 促销活动涉及的处方药品种 - 减肥类处方药成为促销热点,京东双11活动开始后减肥药成交额增长超5.7倍 [6] - 热门促销药品包括礼来的替尔泊肽、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等,其中司美格鲁肽曾登顶全球“药王”,替尔泊肽在三季度有望超越它 [6] - 除减肥药外,促销处方药还涵盖男科药他达拉非片、乙肝药恩替卡韦片、心衰药托伐普坦片、儿童用抗生素头孢克洛混悬剂等多个治疗领域 [12] 促销活动潜在的合规挑战 - 法律意见指出,“下单抽免单”活动涉及赠送药品,可能构成被明令禁止的处方药买赠行为 [10][11] - 满减、秒杀等促销若力度过大,可能诱导消费者为凑单而超量购买或购买与病情无关的药品,偏离合理用药初衷,存在被监管认定为违规的风险 [11] - 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大众媒体发布特定处方药降价信息,具有推荐目的,可能被认定为违反《广告法》中禁止处方药面向大众做广告的规定 [12][13] - 平台在商品页面展示功能主治、适应证、用法用量等信息,或开设“用药提示”栏目详细说明药物信息,可能超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允许的展示范围 [14] 平台营销中的药效承诺与处方审核 - 平台推出“不瘦必赔”等兜底药效的活动,例如阿里健康大药房承诺患者购买替尔泊肽后若按计划未达减重目标,最高可申请赔付50%用药金额(最高5000元),这可能违反《广告法》关于药品广告不得含有功效断言或保证的规定 [15][16] - 线上处方审核流程存在随意性,记者测试在未提交任何病历资料的情况下,最快10秒即可开出覆盖糖尿病、肥胖症等重大疾病的处方,仅个别平台强制要求审核首诊记录 [17] 行业专家观点与潜在风险 - 行业专家指出药品营销的市场冲动与药物使用的临床规则之间存在冲突,长期积累的危害爆发后,买单方往往是政府和广大患者 [18] - 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热门处方药的说明书中均带有最高级别的黑框警告,提示尚不清楚是否可能引起人类甲状腺C细胞肿瘤等严重不良反应 [3][17] - 医疗专家强调,由于一些药物临床使用时间不长,未来可能出现新的未知风险,用药总归不是最佳选择,满足治疗需求才是核心目标 [18][19]
新“药王”暴涨30%上位!高血压用药TOP10榜单出炉
格隆汇· 2025-08-15 11:16
市场整体规模变化 - 全国医院终端高血压用药销售规模从2019年峰值609.32亿元下滑至2024年477.26亿元,同比下降4.16% [1][2] - 市场规模在2020年大幅下跌11.12%,2021年短暂回升后持续下滑趋势 [2] - 2018年前市场增速常年保持10%以上,2019年增速降至7.15% [2] 药品分类格局 - 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药物占据41.22%市场份额,钙通道阻滞剂占比37.57% [4] - 专用于抗高血压药销售额2023年突破40亿元 [4] - 口服给药途径占据超过90%市场份额,静脉注射占8.42% [4] TOP10药品表现 - 2024年仅2款药品实现正增长: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大涨30.96%至42.26亿元,阿利沙坦酯片增长20.89%至10.36亿元 [7][9] - 8款药品销售额下滑:非洛地平缓释片(-21.41%)、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9.91%)、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15.9%)、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15.47%)等 [7][9] - 硝苯地平控释片从首位跌落,2024年销售额34.47亿元(-0.83%),较2021年近70亿元峰值接近腰斩 [7][9][10] 重点药品动态 -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成为新"药王",原研企业为诺华,是全球首个ARNI类创新药物 [12] - 硝苯地平控释片原研厂家拜耳公司仍占据53.15%市场份额,已有27家企业28个批准文号通过一致性评价 [10][12] - 沙库巴曲缬沙坦过评企业达26家,但因专利原因未进入第十一批国家集采 [14] 企业竞争格局 - TOP10企业中跨国药企诺华、拜耳、阿斯利康位居前三 [15] - 6家本土企业上榜:华海药业、信立泰药业、齐鲁制药、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正大天晴和华润赛科药业 [15] - 华润医药、华海药业、扬子江药业等本土品牌在集团/公司排名中居于前列 [1] 政策影响 - 国家集采持续影响市场,每批集采均涉及降压药品种 [2] - 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重磅品种纳入集采后直接导致市场规模下滑 [2] - 集采实施显著重塑市场格局,推动本土药企竞争力提升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