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福特罗雾化溶液GW006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首日暴涨次日回落 长风药业超额认购背后有何隐忧
搜狐财经· 2025-10-10 07:17
公司IPO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于10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发行价为每股14.75港元,开盘价达48港元/股,较发行价大涨225.42%,市值逼近200亿港元 [1]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了近6700倍的超额认购,在年内港股IPO市场中名列前茅 [2] - 截至10月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38.50港元/股,10月9日收盘报33.12港元/股 [1] 公司财务业绩与盈利状况 - 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达6.08亿元人民币,2022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1.9% [2] - 公司于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从2022年的-4939.9万元转为2023年的3172.6万元 [2] 募资用途与研发投入 - 本次上市募资净额约5.25亿港元,约40%将用于国内及国际吸入制剂候选产品的研发与临床开发 [2] - 约20%募资用于支持其他管线及技术的临床前研究,约30%将投入生产设施、设备采购及管理系统的扩张与升级 [2] - 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维持在20%以上,为管线持续迭代提供动能 [6] 产品管线与市场地位 - 公司拥有近40条研发管线,其中4款产品已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1款产品(阿福特罗雾化溶液GW006)获得了美国FDA批准 [6] - 核心产品CF01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于2021年获批后迅速纳入国家集采,成功打破了外企垄断 [6] - 2024年按销量计,CF017在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中约占16% [6] - 产品CF018(氮䓬斯汀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于2023年12月纳入医保目录后快速放量,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1034万元)已达2024年全年销售额的43.3% [6] 产品依赖与市场竞争风险 - 公司对单一产品CF017存在过度依赖,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其销售收入占总收益的比例分别高达96.2%、98.4%、94.5%和91.6% [7] - CF017增长已显乏力,其销量增速从2022年的63.97%大幅回落至2024年的5.66%,销售额增速由63.05%降至4.88% [7] - 2025年一季度,CF017的销售额和销量同比分别下降8.95%和1.95% [7] - 中国已上市9款布地奈德混悬液相关产品,其中7款为国产,面临激烈市场竞争 [7] 行业背景与市场格局 - 国内吸入制剂市场长期被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跨国药企垄断 [5] - 中国呼吸系统疾病吸入剂市场前五大品种合计市场份额占比为69.6%,其中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为国内销售额最大的吸入制剂品种 [5] - 公司曾于2021年底首次冲击科创板后选择撤回材料,并于2024年6月再次递交科创板上市招股书 [5] 港股IPO市场环境 - 2025年前三季度,港交所完成68宗IPO项目,较去年同期增加23家,增幅为51.11%;募资总额达到1823.9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28% [10] - 2025年港股IPO市场呈现分化特征,优质企业受追捧,而传统行业或业绩波动企业遇冷 [3][11] - 港交所于2025年8月修订新股定价机制,旨在提升定价效率与市场透明度,优质项目的定价能力增强 [11]
上市首日开盘暴涨随即回落,长风药业超额认购背后有何隐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13:19
公司IPO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于10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发行价为每股14.75港元,开盘价达48港元/股,较发行价大涨225.42%,市值逼近200亿港元 [1]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了近6700倍的超额认购,在今年的港股IPO市场中名列前茅 [1] - 10月9日公司股价小幅高开后回落,午间收盘报34.44港元/股 [1] 公司财务业绩 - 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达6.08亿元人民币,2022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1.9% [1] - 公司于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从2022年的-4939.9万元转为2023年的3172.6万元 [1] 募资用途 - 本次上市募资净额约5.25亿港元,约40%将用于国内及国际吸入制剂候选产品的研发与临床开发 [2] - 约20%募资用于支持其他管线及技术的临床前研究,约30%将投入生产设施、设备采购及管理系统的扩张与升级,约10%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2] 公司产品管线与市场地位 - 公司目前拥有近40条研发管线,其中4款产品已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1款产品(阿福特罗雾化溶液GW006)获得了美国FDA批准 [3] - 核心产品CF01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于2021年获批后迅速纳入国家集采,成功打破了外企垄断 [3] - 2024年按销量计,CF017在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中约占16% [4] - 产品CF018(氮斯汀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于2023年12月纳入医保目录后快速放量,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1034万元)已达2024年全年销售额的43.3% [4] 公司产品依赖性与竞争格局 - 公司对单一产品CF017存在过度依赖,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其销售收入占总收益的比例分别高达96.2%、98.4%、94.5%和91.6% [5] - CF017增长已显乏力,其销售额增速从2022年的63.05%大幅回落至2024年的4.88%,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和销量同比分别下降8.95%和1.95% [5] - 中国已上市9款布地奈德混悬液相关产品,其中7款为国产,2024年公司在中国布地奈德混悬液市场中位列第四,销售收入和销量市场份额分别为10.1%和15.7% [6] 行业背景与市场环境 - 全球呼吸系统吸入制剂用药市场集中度较高,优势产品集中在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大型跨国药企 [3] - 中国呼吸系统疾病吸入剂市场前五大品种合计市场份额占比为69.6%,其中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为国内销售额最大的吸入制剂品种 [3] - 2025年前三季度,港交所完成68宗IPO项目,较去年同期增加23家,增幅为51.11%;募资总额达到1823.9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28% [8] - 生物科技企业成为本轮港股IPO热潮的重要参与者,近几个月上市的创新药企如维立志博、银诺医药均获超3000倍认购,上市首日股价翻倍 [8] 港股IPO市场趋势 - 2025年港股IPO市场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筛选’,优质企业通过机制优化获得更高定价权,而基本面薄弱的项目则面临更严格的审视 [2][9] - 2025年8月港交所修订新股定价机制,旨在提升定价效率与市场透明度,新规下优质项目的定价能力增强 [9] - 港股市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现金流稳定性及行业竞争格局极为敏感,更关注企业的基本面扎实度与长期成长性 [9]
上市首日开盘暴涨225%,长风药业超额认购背后有何隐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13:13
公司IPO表现 - 长风药业于10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发行价为每股14.75港元,开盘价达48港元/股,较发行价大涨225.42%,市值逼近200亿港元 [2]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了近6700倍的超额认购,在今年的港股IPO市场中名列前茅 [2] - 10月9日股价小幅高开后回落,午间收盘报34.44港元/股 [2] 公司财务业绩 - 2024年全年营收达6.08亿元人民币,2022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1.9% [2] - 公司于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从2022年的-4939.9万元转为2023年的3172.6万元 [2] 募资用途 - 本次上市募资净额约5.25亿港元 [3] - 约40%将用于国内及国际吸入制剂候选产品的研发与临床开发 [3] - 约20%用于支持其他管线及技术的临床前研究 [3] - 约30%将投入生产设施、设备采购及管理系统的扩张与升级 [3] - 约10%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3] 产品管线与市场地位 - 公司拥有近40条研发管线,其中4款产品已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1款产品(阿福特罗雾化溶液GW006)获得了美国FDA批准 [5] - 核心产品CF01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于2021年获批后迅速纳入国家集采,成功打破了外企垄断 [5] - 2024年按销量计,CF017在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中约占16% [5] - 另一款产品CF018(氮斯汀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于2023年12月纳入医保目录后快速放量,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1034万元)已达2024年全年销售额的43.3% [5] 产品依赖与竞争风险 - 公司对单一产品CF017存在过度依赖,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CF017销售收入占总收益的比例分别高达96.2%、98.4%、94.5%和91.6% [6] - CF017增长已显乏力,销售额增速从2022年的63.05%大幅回落至2024年的4.88%,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和销量同比分别下降8.95%和1.95% [6] - 中国已上市9款布地奈德混悬液相关产品,其中7款为国产,2024年长风药业在该市场中位列第四,销售收入和销量市场份额分别为10.1%和15.7% [7] 行业市场背景 - 全球呼吸系统吸入制剂用药市场集中度较高,优势产品集中在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大型跨国药企 [4] - 中国呼吸系统疾病吸入剂市场前五大品种合计市场份额占比为69.6%,其中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为国内销售额最大的吸入制剂品种 [4] - 2025年港股IPO市场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筛选”,优质企业通过机制优化获得更高定价权 [3] 港股IPO市场环境 - 今年前三季度,港交所完成68宗IPO项目,较去年同期的45家增加23家,增幅为51.11%;募资总额达到1823.9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28% [9]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共有277家企业处于IPO排队状态 [9] - 生物科技企业成为本轮港股IPO热潮的重要参与者,近几个月上市的创新药企如维立志博、银诺医药均获超3000倍认购,上市首日股价翻倍 [9] - 2025年8月港交所修订新股定价机制,旨在提升定价效率与市场透明度,新规下优质项目的定价能力增强 [10]
长风药业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上涨超200%,吸入制剂龙头加速全球布局
IPO早知道· 2025-10-08 10:30
上市概况 - 公司于2025年10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2652" [2] - 全球发售4119.8万股,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约6698倍认购,是港交所修订新股定价机制后超购倍数第二高的新股 [3] - 挂牌首日报每股44.42港元,较发行价上涨201.15%,市值超过183亿港元 [4] 公司定位与技术平台 - 公司定位为全球吸入给药技术的新兴领导者,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5] - 公司是全球少数掌握吸入制剂全链条技术的企业,拥有全剂型技术平台和面向全球的生产设施 [7] - 公司在粒子工程、装置设计、产品评估、生产工艺和临床开发等能力平台处于全球前沿地位 [7] 产品管线与市场覆盖 - 公司产品组合覆盖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过敏性鼻炎等治疗领域,可实现多专科覆盖 [7] - 公司布局近40条管线,4款产品已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1款产品获美国FDA批准 [7] - 公司在中国、美国、欧洲及新兴市场进行20多个候选产品的全球开发 [7] 核心产品表现 - 核心产品CF01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是中国销量最高的吸入药物类别,2024年按销量计占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约16% [9] - CF017销售额从2022年的3.49亿元增至2024年的6.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9% [9] - 产品CF018于2023年12月获纳入医保目录后快速放量,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1034万元,已达2024年全年销售额的43.3% [10] 在研产品与市场机会 - 复方制剂CF006/CF043已完成中国注册临床试验,公司是国内唯一开发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气雾剂的企业,有望填补原研药Seretide®的市场空白 [10] - 在研产品GW008/GW013是全球首个噻托溴铵软雾剂,瞄准原研药Spiriva®的百亿级全球市场,已在中美欧同步开发 [10]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吸入性药物是治疗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的金标准,其应用范围正不断拓展到其他治疗领域 [5][6] - 吸入制剂属药械结合产品,技术门槛高,需综合考虑药物配方、粒径分布、递送设备和患者使用习惯 [12] - 公司从"跟随者"转变为"领跑者",证明了中国本土企业能够在该赛道与跨国药企同场竞技 [12] 投资者背景 - 公司获得高特佳投资、基石资本、远翼投资、金浦投资、中金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 [12] - 投资者认为公司已发展为技术平台全面、产品管线丰富的龙头企业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