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F01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首日暴涨次日回落 长风药业超额认购背后有何隐忧
搜狐财经· 2025-10-10 07:17
公司IPO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于10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发行价为每股14.75港元,开盘价达48港元/股,较发行价大涨225.42%,市值逼近200亿港元 [1]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了近6700倍的超额认购,在年内港股IPO市场中名列前茅 [2] - 截至10月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38.50港元/股,10月9日收盘报33.12港元/股 [1] 公司财务业绩与盈利状况 - 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达6.08亿元人民币,2022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1.9% [2] - 公司于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从2022年的-4939.9万元转为2023年的3172.6万元 [2] 募资用途与研发投入 - 本次上市募资净额约5.25亿港元,约40%将用于国内及国际吸入制剂候选产品的研发与临床开发 [2] - 约20%募资用于支持其他管线及技术的临床前研究,约30%将投入生产设施、设备采购及管理系统的扩张与升级 [2] - 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维持在20%以上,为管线持续迭代提供动能 [6] 产品管线与市场地位 - 公司拥有近40条研发管线,其中4款产品已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1款产品(阿福特罗雾化溶液GW006)获得了美国FDA批准 [6] - 核心产品CF01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于2021年获批后迅速纳入国家集采,成功打破了外企垄断 [6] - 2024年按销量计,CF017在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中约占16% [6] - 产品CF018(氮䓬斯汀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于2023年12月纳入医保目录后快速放量,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1034万元)已达2024年全年销售额的43.3% [6] 产品依赖与市场竞争风险 - 公司对单一产品CF017存在过度依赖,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其销售收入占总收益的比例分别高达96.2%、98.4%、94.5%和91.6% [7] - CF017增长已显乏力,其销量增速从2022年的63.97%大幅回落至2024年的5.66%,销售额增速由63.05%降至4.88% [7] - 2025年一季度,CF017的销售额和销量同比分别下降8.95%和1.95% [7] - 中国已上市9款布地奈德混悬液相关产品,其中7款为国产,面临激烈市场竞争 [7] 行业背景与市场格局 - 国内吸入制剂市场长期被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跨国药企垄断 [5] - 中国呼吸系统疾病吸入剂市场前五大品种合计市场份额占比为69.6%,其中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为国内销售额最大的吸入制剂品种 [5] - 公司曾于2021年底首次冲击科创板后选择撤回材料,并于2024年6月再次递交科创板上市招股书 [5] 港股IPO市场环境 - 2025年前三季度,港交所完成68宗IPO项目,较去年同期增加23家,增幅为51.11%;募资总额达到1823.9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28% [10] - 2025年港股IPO市场呈现分化特征,优质企业受追捧,而传统行业或业绩波动企业遇冷 [3][11] - 港交所于2025年8月修订新股定价机制,旨在提升定价效率与市场透明度,优质项目的定价能力增强 [11]
上市首日开盘暴涨随即回落,长风药业超额认购背后有何隐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13:19
公司IPO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于10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发行价为每股14.75港元,开盘价达48港元/股,较发行价大涨225.42%,市值逼近200亿港元 [1]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了近6700倍的超额认购,在今年的港股IPO市场中名列前茅 [1] - 10月9日公司股价小幅高开后回落,午间收盘报34.44港元/股 [1] 公司财务业绩 - 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达6.08亿元人民币,2022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1.9% [1] - 公司于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从2022年的-4939.9万元转为2023年的3172.6万元 [1] 募资用途 - 本次上市募资净额约5.25亿港元,约40%将用于国内及国际吸入制剂候选产品的研发与临床开发 [2] - 约20%募资用于支持其他管线及技术的临床前研究,约30%将投入生产设施、设备采购及管理系统的扩张与升级,约10%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2] 公司产品管线与市场地位 - 公司目前拥有近40条研发管线,其中4款产品已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1款产品(阿福特罗雾化溶液GW006)获得了美国FDA批准 [3] - 核心产品CF01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于2021年获批后迅速纳入国家集采,成功打破了外企垄断 [3] - 2024年按销量计,CF017在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中约占16% [4] - 产品CF018(氮斯汀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于2023年12月纳入医保目录后快速放量,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1034万元)已达2024年全年销售额的43.3% [4] 公司产品依赖性与竞争格局 - 公司对单一产品CF017存在过度依赖,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其销售收入占总收益的比例分别高达96.2%、98.4%、94.5%和91.6% [5] - CF017增长已显乏力,其销售额增速从2022年的63.05%大幅回落至2024年的4.88%,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和销量同比分别下降8.95%和1.95% [5] - 中国已上市9款布地奈德混悬液相关产品,其中7款为国产,2024年公司在中国布地奈德混悬液市场中位列第四,销售收入和销量市场份额分别为10.1%和15.7% [6] 行业背景与市场环境 - 全球呼吸系统吸入制剂用药市场集中度较高,优势产品集中在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大型跨国药企 [3] - 中国呼吸系统疾病吸入剂市场前五大品种合计市场份额占比为69.6%,其中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为国内销售额最大的吸入制剂品种 [3] - 2025年前三季度,港交所完成68宗IPO项目,较去年同期增加23家,增幅为51.11%;募资总额达到1823.9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28% [8] - 生物科技企业成为本轮港股IPO热潮的重要参与者,近几个月上市的创新药企如维立志博、银诺医药均获超3000倍认购,上市首日股价翻倍 [8] 港股IPO市场趋势 - 2025年港股IPO市场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筛选’,优质企业通过机制优化获得更高定价权,而基本面薄弱的项目则面临更严格的审视 [2][9] - 2025年8月港交所修订新股定价机制,旨在提升定价效率与市场透明度,新规下优质项目的定价能力增强 [9] - 港股市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现金流稳定性及行业竞争格局极为敏感,更关注企业的基本面扎实度与长期成长性 [9]
长风药业募5亿港元首日涨161% 开盘价买收盘亏18%
中国经济网· 2025-10-08 17:03
上市概况 - 公司于10月8日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2652 HK,开盘价47.00港元,收盘价38.5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61.02%,但较开盘价下跌18.09% [1] - 公司最终发售价为14.75港元,发售股份总数为41,198,000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4,120,000股,国际发售37,078,000股 [1][2] - 上市所得款项总额为6.077亿港元,扣除上市开支后,所得款项净额为5.254亿港元 [4][5]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从2022年的3.49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075亿元,2025年前三个月收益为1.359亿元 [6][7] - 公司于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年內利润为3172.6万元,2024年利润为2108.8万元,2025年前三个月利润为1281.5万元 [6][7] - 经调整年內利润从2022年的-3347.9万元改善至2024年的5187.4万元,2025年前三个月为2017.7万元 [6][9]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在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4546.7万元、1.162亿元和9645.9万元,但2025年前三个月为-685.1万元 [10][11] 业务专注与产品管线 - 公司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产品组合覆盖广泛呼吸系统疾病 [6] - 核心产品CF01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是公司首个获批产品,其销售收益在2022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占总收益的比例分别为96.2%、98.4%、94.5%和91.6% [6] 募资用途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40%将用于已有吸入制剂候选产品的持续研发及临床开发 [5] - 约20%将用于其他管线计划及技术的临床前研发,约30%将用于生产设施的扩张及升级,约10%将用作营运资金 [5] 承销团队 - 公司本次上市的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和招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 [2] - 整体协调人、联席全球协调人及联席账簿管理人等包括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招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 [2]
史上首次!现货黄金突破4000美元!港股下挫!
搜狐财经· 2025-10-08 10:55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8日港股开盘小幅低开,恒生指数跌0.21%,恒生科技指数跌0.11% [1] - 随后指数震荡走低,恒生指数下跌超1.5%,恒生科技指数跌近2% [1] -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港股受到外资流入推动,国庆期间南下资金暂停但港股保持强势,显示外资加速配置港股低估值资产和科技互联网板块 [5] - 预计A股和港股牛市行情有望长期持续,"金九银十"行情成色足,节后市场预计延续强势上攻态势 [5] 黄金板块及市场动态 - 港股黄金股强势走高,潼关黄金涨3.98%、紫金黄金国际涨2.45%、赤峰黄金涨2.41%、山东黄金涨2.07% [1] - 现货黄金价格史上首次冲上400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 [2] - 黄金上涨背景为美元持续走低、美国联邦政府"停摆"以及市场猜测美联储将继续降息 [2] - 亿万富豪瑞·达利欧表示黄金比美元更具安全避风港作用,当前涨势与上世纪七十年代高通胀和经济不稳定背景下的黄金飙升类似 [2] - 高盛将2026年12月黄金价格预测上调至每盎司4900美元,此前预测为4300美元 [3] 人工智能概念股表现 - 港股人工智能概念股走弱,汇量科技跌近8%、万国数据-SW跌近7%、金山云跌4.3%、百度集团-SW跌4.8%、商汤-W跌3.47% [3] 新股长风药业上市表现 - 新股长风药业上市首日大幅高开逾218%,截至发稿上涨近200%,报43.6港元,成交额4.19亿港元 [3] - 10月6日长风药业暗盘涨近97%,总市值近120亿港元 [3] - 公司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专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3] - 公司核心产品CF017(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为首个获批产品,2021年5月获批后迅速纳入中国集中采购计划 [4] - 按销量计,CF017占2024年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约16% [4] - 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收益分别为人民币3.49亿元、5.56亿元、6.08亿元 [4] - 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毛利分别为人民币2.67亿元、4.58亿元、4.91亿元 [4]
长风药业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上涨超200%,吸入制剂龙头加速全球布局
IPO早知道· 2025-10-08 10:30
上市概况 - 公司于2025年10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2652" [2] - 全球发售4119.8万股,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约6698倍认购,是港交所修订新股定价机制后超购倍数第二高的新股 [3] - 挂牌首日报每股44.42港元,较发行价上涨201.15%,市值超过183亿港元 [4] 公司定位与技术平台 - 公司定位为全球吸入给药技术的新兴领导者,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5] - 公司是全球少数掌握吸入制剂全链条技术的企业,拥有全剂型技术平台和面向全球的生产设施 [7] - 公司在粒子工程、装置设计、产品评估、生产工艺和临床开发等能力平台处于全球前沿地位 [7] 产品管线与市场覆盖 - 公司产品组合覆盖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过敏性鼻炎等治疗领域,可实现多专科覆盖 [7] - 公司布局近40条管线,4款产品已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1款产品获美国FDA批准 [7] - 公司在中国、美国、欧洲及新兴市场进行20多个候选产品的全球开发 [7] 核心产品表现 - 核心产品CF01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是中国销量最高的吸入药物类别,2024年按销量计占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约16% [9] - CF017销售额从2022年的3.49亿元增至2024年的6.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9% [9] - 产品CF018于2023年12月获纳入医保目录后快速放量,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1034万元,已达2024年全年销售额的43.3% [10] 在研产品与市场机会 - 复方制剂CF006/CF043已完成中国注册临床试验,公司是国内唯一开发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气雾剂的企业,有望填补原研药Seretide®的市场空白 [10] - 在研产品GW008/GW013是全球首个噻托溴铵软雾剂,瞄准原研药Spiriva®的百亿级全球市场,已在中美欧同步开发 [10]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吸入性药物是治疗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的金标准,其应用范围正不断拓展到其他治疗领域 [5][6] - 吸入制剂属药械结合产品,技术门槛高,需综合考虑药物配方、粒径分布、递送设备和患者使用习惯 [12] - 公司从"跟随者"转变为"领跑者",证明了中国本土企业能够在该赛道与跨国药企同场竞技 [12] 投资者背景 - 公司获得高特佳投资、基石资本、远翼投资、金浦投资、中金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 [12] - 投资者认为公司已发展为技术平台全面、产品管线丰富的龙头企业 [12]
长风药业首挂上市 早盘高开218.64% 公司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领域
智通财经· 2025-10-08 09:35
上市表现 - 公司首次挂牌上市,每股定价为14.75港元,共发行4119.8万股股份,每手50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5.25亿港元 [1] - 截至发稿,股价报47港元,较发行价上涨218.64%,成交额为2.71亿港元 [1] 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治疗领域为呼吸系统疾病,并已开发出覆盖广泛患者及治疗领域的产品组合 [1] - 公司已从中国国家药监局及美国FDA获得六项产品批准,并实现销售收益,展现了其在临床开发、生产、监管事务及商业化方面的能力 [1] - 公司核心产品CF01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为中国销量最高的吸入药物类别,于2021年5月获批 [1] - CF017在获批后迅速纳入中国集中采购计划,并实现市场增长,按销量计,该产品在2024年占据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约16%的份额 [1]
新股首日 | 长风药业(02652)首挂上市 早盘高开218.64% 公司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领域
智通财经网· 2025-10-08 09:27
公司上市表现 - 公司于香港联交所首次挂牌上市,每股定价14.75港元,共发行4119.8万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5.25亿港元 [1] - 上市首日股价表现强劲,截至发稿时股价报47港元,较发行价上涨218.64%,成交额达2.71亿港元 [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产品组合覆盖广泛患者及治疗领域,主要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1] - 公司已从中国国家药监局及美国FDA获得六项产品批准,并实现销售收益,展示了其在临床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方面的能力 [1] - 公司核心产品CF017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该产品是中国销量最高的吸入药物类别,于2021年5月获批 [1] - CF017在获批后迅速纳入中国集中采购计划,并实现市场增长,按销量计,该产品在2024年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中占据约16%的份额 [1]
解读长风药业(02652.HK)IPO:吸入制剂龙头的创新“增长极”
新浪财经· 2025-10-06 20:31
公司核心战略 - 公司采用清晰的"两步走"战略:以成熟的、已实现规模化盈利的呼吸系统仿制药业务为基石,同时以前瞻性的创新管线构建未来想象空间 [3] - 公司价值体现在"防守"与"进攻"两面:现有业务构筑安全边际,创新蓝图打开未来增长天花板 [4] 财务表现与商业化能力 - 公司总收益从2022年的人民币3.49亿元大幅增至2024年的6.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1.9% [5] - 公司成功跨过盈利拐点,经调整净利润从2023年的人民币4841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5187万元,并在2025年第一季度达到2018万元 [5] - 核心产品CF017自2021年获批后迅速通过集采放量,按销量计算占2024年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份额约16% [4][5] - 核心产品CF017已覆盖中国超过10,000家医疗机构,治疗COPD的GW006也已获得美国FDA批准 [6] 技术平台与产品管线 - 公司通过多年深耕,已构建贯穿全链条的五大关键技术平台,克服吸入制剂在粒子工程、装置设计、临床开发等环节的极端复杂性 [5] - 处于注册阶段的CF006/CF043正挑战对应原研药在中国销售额达18亿元的重磅市场,公司是该领域唯一一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开发企业 [6] - 公司前沿管线包括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IC004和针对肺动脉高压(PAH)的IC001,2024年中国约有18.52万名IPF患者和8.66万名PAH患者 [8] - 公司布局"鼻脑通路",开发绕过血脑屏障直接向中枢神经系统递送药物的创新疗法,管线包括用于偏头痛的CF070和用于丛集性癫痫的CF069 [9] - 公司开发全球尚无获批先例的吸入式siRNA疗法(CP029/CP030)以及针对鸟分枝杆菌肺部感染的脂质体平台药物CF047 [10]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会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与肿瘤 [3] - 丛集性癫痫治疗需求巨大,接受正规治疗的癫痫患者中有44.2%会经历丛集性癫痫发作,国内当前约有900万左右的癫痫患者,有30%的癫痫患者发作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9]
长风药业(02652.HK)招股在即,吸入布地奈德市场份额达16%
新浪财经· 2025-09-26 13:18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产品组合覆盖广泛患者、医学专科及治疗领域 [3] - 公司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及美国FDA的六项产品批准并实现销售收益,其首个获批产品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CF017 [3] - 核心产品CF017于2021年5月获批后迅速纳入中国集中采购计划,按销量计,在2024年占据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约16%的份额 [3] - 公司有多款产品处于临床试验后期阶段或PK-BE试验中,即将在近期注册和商业化 [3]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从2022年的人民币349.1百万元大幅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607.8百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9% [3] - 公司于2022年录得净亏损人民币49.4百万元,主要因核心产品CF017于2021年9月才开始大规模商业化 [4] - 公司于2023年实现盈利,净利润从2024年首三个月的6.2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同期的12.8百万元 [4] - 净利润增长主要由于公司根据2025年集中采购计划将第三方推广商职能整合至经销商,从而精简销售及营销实践 [4] 行业背景与市场 - 吸入疗法是治疗哮喘及COPD等疾病的基础疗法,能将药物直接送入气道,起效迅速且减少全身副作用 [4] - 中国呼吸系统疾病吸入制剂市场是呼吸系统药物市场的一个细分市场,于2024年占中国呼吸系统药物市场总量约27.9% [4]
长风药业(02652.HK)拟全球发售4119.8万股H股 预计10月8日上市
格隆汇· 2025-09-26 06:53
公司上市与发售详情 - 公司拟全球发售4119.8万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412万股,国际发售3707.8万股 [1] - 发售价定为每股14.75港元,每手买卖单位为500股,预期于2025年10月8日在联交所开始买卖 [1] -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及招银国际,招股期为2025年9月26日至10月2日 [1] 核心产品与财务表现 - 公司核心产品CF01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是首个获批产品,其销售收益占总收益比例极高,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三个月分别占96.2%、98.4%、94.5%及91.6% [2] - CF017的成功商业化推动公司收益从2022年的人民币3.491亿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6.0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9% [2] - 按销量计,CF017在2024年占据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约16%的份额 [2] 研发管线与业务拓展 - 公司专注于吸入技术及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已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和美国FDA的六项产品批准 [1] - 公司正在推进20多款候选产品的开发,覆盖中国、美国、欧洲等主要市场及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 [3] - 研发领域正从呼吸系统疾病扩展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抗感染等新领域,并探索脂质体、siRNA等创新剂型及支气管内活瓣等新疗法 [3] 募集资金用途 - 假设发售价为每股14.75港元,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5.254亿港元 [3] - 募集资金约40%将用于国内及国际吸入制剂候选产品的研发、临床开发及商业化 [3] - 约20%将用于多个管线计划及技术的临床前研发,其中12%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和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新药,8%用于其他候选产品 [3] - 约30%将用于生产设施、设备采购及管理系统的扩张升级,约10%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