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01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搜索文档
长风药业(02652.HK)招股在即,吸入布地奈德市场份额达16%
新浪财经· 2025-09-26 13:18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真灼财经) 长风(02652.HK)$长风药业(HK2652)主要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专注于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长风已开发出覆盖广泛患者、医学专科及治疗领域的产品组合。于往绩记录期间, 长风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获得六项产品批准并赚取 销售收益。CF017,即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中国销量最高的吸入药物类别),为 公司的首个获批产品。2021年5月获批后,CF017迅速纳入中国集中采购(VBP)计划。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4年,按销量计,CF017占2024年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约 16%。CF017的成功商业化使长风的收益由2022年的人民币349.1百万元大幅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607.8 百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9%。这使长风能够对长风的管线产品进行进一步再投资,多款产品处于临 床试验后期阶段或PK-BE试验中,即将在近期注册和商业化。 呼吸系统疾病传统上通过全身疗法和吸入疗法相结合来治疗,而吸入疗法是治疗哮喘及COPD等疾病的 基础疗法,因为吸入疗法能将药物直接送入气 ...
长风药业(02652.HK)拟全球发售4119.8万股H股 预计10月8日上市
格隆汇· 2025-09-26 06:53
格隆汇9月26日丨长风药业(02652.HK)发布公告,公司拟全球发售4119.8万股H股,中国香港发售股份 412万股,国际发售股份3707.8万股;2025年9月26日至10月2日招股;发售价将为每股发售股份14.75港 元,每手买卖单位为500股,中信证券及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预期股份将于2025年10月8日开始在联 交所买卖。 如今,集团正在推进中国、美国及╱或欧洲等主要市场和东南亚及南美等新兴市场的20多款候选产品的 开发。集团积极探索如脂质体及siRNA在内的创新吸入制剂剂型,并将治疗领域扩展至包括中枢神经系 统(CNS)疾病及抗感染在内的新疾病领域。集团也在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如支气管内活瓣(EBV),并为 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及肺动脉高压(PAH)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的疾病开发潜在的同类首创或中国首 创治疗方法。 假设发售价为每股股份14.75港元,集团估计将收取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5.254亿港元。集团目前拟 将该等所得款项净额用作以下用途:约40.0%将用于为集团国内及国际的吸入制剂候选产品的持续研 发、临床开发及商业化提供资金;约20.0%将用于为集团多个管线计划及技术的临床前研 ...
长风药业(02652) - 全球发售
2025-09-26 06:25
長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C F P h a rm Te ch , I n c .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 2652 全球發售 聯席保薦人 整體協調人、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 重要提示 重要提示:倘 閣下對本招股章程任何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專業意見。 CF PharmTech, Inc. 長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全球發售 足,多繳股款可予退還) 聯席保薦人 整體協調人、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 | 10中信证券 | | --- | | | | 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及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對本招股章程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 因本招股章程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招股章程連同本招股章程「附錄八-送呈公司註冊處處長及展示文件」所述的文件均已遵照香港法例第32章《公司(清盤及雜項條文)條例》第342C條的規定送呈香港公司註 冊處處長登記。香港證券 ...
长风药业通过港交所聆讯,公司收入严重依赖单一产品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16:41
据港交所9月22日披露,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中信证券及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 荐人。 长风药业披露的最新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主要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专 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公司已开发出覆盖广泛患者、医学专科及治疗领域的产品组合。 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向公司的经销商销售吸入制剂产品。公司严重依赖产品CF017的销售,CF017销售 收入分别占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总收入的96.2%、98.4%、94.5%及91.6%。 收入严重依赖单一产品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长风药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49亿元、 5.56亿元、6.08亿元和1.36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约为-4939.9万元、3172.6万元、2108.8万元以及1281.5 万元。 公司严重依赖CF017的销售,CF017销售收入分别占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总收入的 96.2%、98.4%、94.5%及91.6%。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 ...
新股消息 | 长风药业通过聆讯 CF017商业化推广成功 为中国销量最高的吸入药物类别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5:15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9月22日披露,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风药业")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中信 证券及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长风药业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专注于治疗呼吸系统 疾病。 由于哮喘、COPD及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全球呼吸系统药物市场巨大。据估计,目前全球 有将近25亿人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预计该数字日后还会增加。2024年,全球呼吸系统药物市场规模估值为999 亿美元(约人民币7,292亿元),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1,572亿美元(约人民币11,4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2%。 CF017,即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中国销量最高的吸入药物类别),是长风药业的首个获批产 品。2021年5月获批后,CF017迅速纳入中国集中采购(VBP)计划,并实现了市场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 料,于2024年,按销量计,CF017占2024年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约16%。 自2021年5月获批以来,长风药业的市场推广体系使CF017成功覆盖了中国超过一万家医疗机构。公司的CF018作 为中国首 ...
长风药业通过聆讯 CF017商业化推广成功 为中国销量最高的吸入药物类别
智通财经· 2025-09-23 15:13
据港交所9月22日披露,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风药业")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中信证券及招银国际为其 联席保荐人。 自2021年5月获批以来,长风药业的市场推广体系使CF017成功覆盖了中国超过一万家医疗机构。公司的CF018作 为中国首个获批用于治疗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氮斯汀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在纳入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国 家医保目录)之后,已渗透到多个省份的500多家医院及医疗机构。 招股书显示,长风药业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专注于治疗呼吸系统 疾病。 由于哮喘、COPD及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全球呼吸系统药物市场巨大。据估计,目前全球 有将近25亿人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预计该数字日后还会增加。2024年,全球呼吸系统药物市场规模估值为999 亿美元(约人民币7,292亿元),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1,572亿美元(约人民币11,4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2%。 CF017,即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中国销量最高的吸入药物类别),是长风药业的首个获批产 品。2021年5月获批后,CF017迅速纳入中国集中采购( ...
长风药业,拟赴香港上市,获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
新浪财经· 2025-09-01 13:01
2025年8月29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 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国合函[2025]1472号)。 根据备案通知书,长风药业拟发行不超过1.42132481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以 及54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2.61025586亿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 来源: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 察 引 号 | A 三国历史,国立、比记国留学、欧洲国家学儿、学校为人口演、这年空国剧、同时时已止。就从而没的1》。2007年 bm56000001/2025-00010295 | ਦੇ 美 | | --- | --- | --- |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日期 | | 称 ਸਮ | 关于长风药业般份有限公司 2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 | | | 文 号 | 国合函 [2025] 1472 号 | 主题词 | | 序号 | 股东名称 | 申请全流通股数 | | --- | --- | --- | | | | (股) | | 1 | 苏州岭头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 | 15.677.427 | | 2 ...
长风药业IPO“三战”成谜:核心产品失势、研发销售失衡与股权架构的复杂隐忧|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6-26 20:51
上市历程与融资背景 - 公司曾两次冲击科创板未果,分别于2021年2月撤回申请和2023年6月失败后,5个月内转战港股[2] - 2010-2020年完成A轮至F轮共8轮融资,累计募集资金14.12亿元,涉及40多家投资人主体[2] - 与多位投资人签订的对赌协议因科创板上市失败自动恢复生效,成为转战港交所的重要原因[2] 产品结构与收入依赖 - 已获6项产品批文,但核心产品CF01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占总营收比重达94.5%-98.4%(2022-2024年)[4] - 其他5款产品中,CF018收入占比仅3.9%(2024年),其余合计0.1%,商业化进展缓慢[5] - CF017被列入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目录,政策监管趋严加剧经营风险[5]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2020年前布地奈德市场由阿斯利康主导,2020-2021年国产仿制药企业(正大天晴、健康元等)进入推动进口替代[6] - 2024年新增南京力成等3家竞争者,CF017市场份额从2023年20%降至16%,销量增长4.88%但价格持续下滑[7] - CF017单位售价从2022年2.78元降至2024年2.74元,销量增速从63.97%放缓至5.66%[7] 财务表现趋势 - 营收从2022年3.49亿元增至2024年6.08亿元,但增速从731.53%大幅放缓至9.23%[8] - 2023年扭亏为盈(3172.6万元)后,2024年利润下滑33.53%至2108.8万元[8] 研发与销售投入对比 - 研发开支2024年萎缩至1.22亿元,费用率从30.66%降至20.07%,低于可比公司均值(31.82%)[10][11] - 销售费用2024年达2.36亿元,费用率38.83%高于可比公司均值(38.28%),业务发展开支占比78.8%[11][12] - 科创板申报时披露的"医院拜访费"(占销售费用25.49%)在港股招股书中被合并至"业务发展开支"[13][14]
长风药业港股IPO:收入依赖单一产品,2024年利润下滑
搜狐财经· 2025-06-16 16:27
上市进程与财务表现 - 公司曾于2024年11月递交港股上市申请,但聆讯资料集失效,此前两次冲击A股上市未果,2024年6月因A股上市时间不确定性和国际资本市场需求撤回第二次A股计划[1]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从3.49亿元(349,127千元)增长至6.08亿元(607,752千元),2023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3172.6万元(31,726千元),但2024年利润下滑至2108.8万元(21,088千元)[1][7][8] - 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持续高企,2022-2024年分别占收入的38.8%、40.0%和38.8%[8] 产品结构与市场地位 - 收入高度依赖单一产品CF017(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其销售收入占比2022-2024年分别为96.2%、98.4%和94.5%[2][4][6] - CF017为中国销量最高的吸入药物类别,2024年占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份额约16%,2021年5月获批后迅速纳入国家集采并推动市场增长[3] - 其他产品贡献有限:CF018收入占比从2022年0.1%提升至2024年3.9%,健康消费产品收入占比从2.8%降至0.8%[6] 研发与股东结构 - 当前推进20多个候选产品的全球开发,覆盖中国、欧美主要市场及东南亚、南美新兴市场[6] - 研发开支占比逐年下降,从2022年30.7%(107,227千元)降至2024年20.0%(121,849千元)[8] - 单一最大股东集团持有27.2%已发行股本投票权[9]
两次冲A未果,长风药业身患“单品依赖症”转战港股!销售费用逐年增长
深圳商报· 2025-06-12 12:40
上市申请与历史 - 长风药业于2024年6月11日提交港股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 [1] - 公司曾于2024年11月递交港股招股书但6个月后失效,此前两次冲击A股科创板均失败(2021年2月和2023年6月)[1][3] - 科创板撤回原因涉及2020-2022年持续亏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及仿制药研发要求等问题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49亿元(+59.3% YoY)、5.56亿元(+9.3% YoY)、6.08亿元 [3][4] - 同期净利润从-4939.9万元扭亏为3172.6万元,2024年回落至2108.8万元 [3][4] - 毛利率持续提升:76.6%(2022年)→82.2%(2023年)[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三年累计5.94亿元,2024年达2.36亿元 [9] 产品结构 - 吸入产品CF017贡献超94%收入:96.2%(2022年)→98.4%(2023年)→94.5%(2024年)[4][6] - CF017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系公司首个获批产品 [4] - 其他产品占比不足6%,包括过敏性鼻炎用药CF018(2023年占比0.2%)[6]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07亿元、1.33亿元(+24.3% YoY)、1.22亿元(-8.3% YoY)[4][9] - 2024年研发费用下降主因GW013设备第三方服务完成,测试费减少1490万元 [9] 销售模式与客户 - 经销商渠道贡献98.8%(2022年)→99.5%(2023年)→99.3%(2024年)的销售收入 [7] - 五大客户集中度达60.2%(2022年)→69.4%(2023年)→66.4%(2024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