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雪龙2号破冰船
icon
搜索文档
视频丨出发第42次南极考察!“雪龙2”号有备而来
环球网资讯· 2025-11-01 19:5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今天出征,奔赴南极。 此次考察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船共同保障。作为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这次"雪龙 2"号都做了哪些准备?在启航前,记者前往了"雪龙2"号停泊的码头进行了实地探访。 总台央视记者 田琪永:这里是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在我身后就是"雪龙2"号破冰 船,它露出水面部分的高度在40米左右。作为极地考察和海洋科学研究的移动平台,这40米的高度里包 含了很多独特设计,一起去看看。 "雪龙2"号总共有10层,其中1~3层为机舱和设备区域,5~9层是生活区域,10层是驾驶室。4层是登船后 首先能看到的楼层,这里有登船大厅、实验室区域和作业区。 田琪永:在"雪龙2"号船上,发现了这样一个诗意的车间,名叫月池车间,意味着"海底月是天上月"。 在海况不好的时候,通过打开月池车间的舱底门,方便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保障作业安全。 两款国产化新装备将首次开展极地应用 这次出征,有两个新设备将首次实现极地应用,一起来了解。 田琪永:为了完成这次科考任务,除了船上已有的搭载的设备之外,还有集装箱,写着大洋队。不同的 科考单位也会 ...
向着8万海里!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起航
新华网· 2025-11-01 10:11
新华社上海11月1日电 题:向着8万海里!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起航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王立彬、张建松 暂别祖国、跨过赤道、穿越"咆哮西风带"、8万海里远航……11月1日上午,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征,奔赴南 极。 ——向3000米冰层实施洁净钻井取样。 "本次考察中,我国计划首次开展南极内陆冰层深处湖泊科学钻探试验,利用国产热水钻和热融钻系统,在超过3000米的冰层上实施洁净钻井 与取样作业。"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领队、首席科学家魏福海说。 试验有关负责专家介绍,南极冰下湖具有高压、低温、黑暗、寡营养等极端环境特征,具有极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包含丰富的冰盖历史和气 候变化信息。开展南极冰下湖研究,对于理解沉积过程、生命演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遥远的南极,一次次的远航,这个神秘的冰原大陆,又将被人类揭开怎样的奥秘? 围绕国家需求和全球科技前沿,为进一步提升对南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的认知,今年考察队将在阿蒙森海、罗斯海等典型海域,围绕气 候变化对南大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获取长序列观测数据。 ——秦岭站智联仓储实现无人化管理。 "不断提升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的能力,既是中国建设海 ...
重器、智治、共享——来自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的观察
新华社· 2025-09-13 12:28
海洋发展指数表现 - 2024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达129.7 较上年增长2.9% 反映海洋强国建设稳步推进[1] 海洋装备技术突破 - 大国重器密集投入使用包括"梦想"号钻探船、"奋斗者"号深潜器、"雪龙2"号破冰船及"深海一号"深水平台[2] - 油气勘探开发实现300米至1500米水深跨越 攻克可燃冰试验性试采技术[2] - 自主研制"妈祖"海洋预报模式达世界先进水平 华为通过全栈优化目标提升50%效率并实现分钟级预测响应[2] 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 - 青岛市2024年涉海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6% 通过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产研对接机制强化技术转移[3] - 腾讯在山东东营构建"天—水—智"碳汇监测体系 运用卫星遥感与AI算法实现海草床蓝碳意向认购[3] - 华为提出"专业学科+人工智能"融合模式 培育未来海洋领域高质量人才[4]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 与5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签订海洋合作协议 牵头成立"海洋十年"中国委员会[5] - 获批1个协作中心、5个实施伙伴及9项大科学计划加21个项目 深度参与联合国海洋大会等国际机制[5] - 马尔代夫明确认可青岛的海洋科研机构、水产养殖技术和产业集群优势 视为蓝色经济核心合作平台[5]
回顾!“雪龙2”号的南极探索之旅完成了哪些任务?
央视新闻· 2025-05-22 19:48
航行路线与任务 - "雪龙2"号于去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总航程超过4万海里,穿越6次西风带,总时长超过7个月,是中国南极考察史上单船执行任务最长的一次[4] - 第一航段从广州出发前往南极,为"雪龙"号破冰引航,完成中山站物资和人员输送任务,12月上旬离开中山站[1] - 第二航段从中山站前往罗斯海,为"永盛"轮破冰引航,前往秦岭站,12月下旬完成物资和人员转运任务后前往新西兰利特尔顿港[1] 航段任务详情 - 第三航段在利特尔顿港接上大洋队员后,于今年1月9日前往南极阿蒙森海,3月中旬完成阿蒙森海、罗斯海相关大洋作业任务,随后返回利特尔顿港进行人员轮换[2] - 第四航段于3月下旬开始,进行南极罗斯海秋季大洋联合考察,4月19日完成罗斯海考察任务[2] - 第五航段从南极返航[2] 航行成就 - "雪龙2"号创造了多个首次,包括首次为"雪龙"号转运卸货,首次进行南极秋季大洋作业等[4] - 航行期间遭遇浮冰区涌浪达2米5,需要1小时才能完全进入清水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