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雪龙2号破冰船
icon
搜索文档
重器、智治、共享——来自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的观察
新华社· 2025-09-13 12:28
新华社青岛9月13日电 题:重器、智治、共享——来自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的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凯、张武岳 日前,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主办的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论坛上发 布的《202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显示,2024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为129.7,比上年增长2.9%。数字增长 的背后,是我国海洋发展稳中提质,海洋强国建设扎实推进,海洋科技自主创新与全球合作迈入新阶 段。 重大突破: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海洋装备成果涌现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一系列高端海洋装备成为支撑海洋强国建设的坚实基座。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在论坛上介绍,"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奋斗者"号载人深潜 器、"雪龙2"号破冰船、"深海一号"深水油气平台等一批大国重器建成使用;油气勘探开发实现从水深 300米到1500米的跨越;攻克深海浅软地层钻采核心技术,实现可燃冰试验性试采。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实践者。我国自主研制的"妈祖"海洋预报模式投入应用,预警预报能力达到世界 先进水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公共事业军团首席执行官李俊风说,企业同有关部门一起,在自 主创新的根技术基础上,持续做好"妈祖"适 ...
回顾!“雪龙2”号的南极探索之旅完成了哪些任务?
央视新闻· 2025-05-22 19:48
航行路线与任务 - "雪龙2"号于去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总航程超过4万海里,穿越6次西风带,总时长超过7个月,是中国南极考察史上单船执行任务最长的一次[4] - 第一航段从广州出发前往南极,为"雪龙"号破冰引航,完成中山站物资和人员输送任务,12月上旬离开中山站[1] - 第二航段从中山站前往罗斯海,为"永盛"轮破冰引航,前往秦岭站,12月下旬完成物资和人员转运任务后前往新西兰利特尔顿港[1] 航段任务详情 - 第三航段在利特尔顿港接上大洋队员后,于今年1月9日前往南极阿蒙森海,3月中旬完成阿蒙森海、罗斯海相关大洋作业任务,随后返回利特尔顿港进行人员轮换[2] - 第四航段于3月下旬开始,进行南极罗斯海秋季大洋联合考察,4月19日完成罗斯海考察任务[2] - 第五航段从南极返航[2] 航行成就 - "雪龙2"号创造了多个首次,包括首次为"雪龙"号转运卸货,首次进行南极秋季大洋作业等[4] - 航行期间遭遇浮冰区涌浪达2米5,需要1小时才能完全进入清水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