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强国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每经热评︱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谱写海洋强国建设新篇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6 16:30
海洋经济政策导向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系统部署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动能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显示国家高度重视 [1] - 会议指出发展路径需注重创新驱动 高效协同 产业更新 人海和谐 合作共赢 [1] 行业发展现状 -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 传统产业稳中有进 海洋旅游等新兴业态增长迅猛 [1] - 海洋经济正逐步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1] - 全球海洋科技竞争激烈 涉及深海探测 新能源开发 生物医药 智能船舶等领域 [2] 科技创新方向 - 需加快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2] - 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 - 海上风电领域需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标准 发电效率并降低成本 [2] 产业协同发展 - 需加强顶层设计 完善政策引导 激发社会资本参与活力 [2] - 推动陆海统筹发展 融合海洋渔业与陆地食品加工等产业延伸产业链 [2] - 加快船舶工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优化海洋交通运输网络 [2] 新兴业态培育 - 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 新能源 信息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2] - 海洋旅游等新兴业态已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1] 可持续发展路径 - 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改善环境质量 为海洋旅游等产业提供生态保障 [3] - 需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3] - "蓝色GDP"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
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南方农村报· 2025-06-26 21:38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 广东省召开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抢抓机遇发展海洋经济,助力全面建设海洋强省和打造海上新广东 [1] - 省委书记黄坤明指出,广东要发挥海洋优势,挖掘海洋潜力,做好发展海洋经济这篇大文章,牢牢把握战略地位、历史方位、方向路径和使命任务,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 - 广东省将坚持陆海统筹、山海互济,优化海洋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湾区经济,推动环珠江口"黄金内湾"聚势腾飞,建设世界级沿海经济带 [3]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广东省将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坚持优旧育新、三产联动,包括耕海牧渔丰实粤海粮仓,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全面提升远洋捕捞综合实力 [4] - 向新向强深耕海洋制造,做强石化、船舶等优势临港产业,培育壮大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和未来产业,打造现代海洋企业矩阵 [4] - 融合升级海洋服务,发展海洋文旅、现代航运和涉海服务保障,推动海洋服务业提升水平 [4] 科技创新与基础设施 - 广东省将坚持创新驱动、基础先行,集中资源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引育现代海洋人才,支撑海洋经济转型升级 [4] - 建强兴海设施,优化港口资源,建设临港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海洋经济发展的软硬条件 [4] 组织保障与实施 - 广东省海洋强省建设工作委员会将牵头抓总,全省一盘棋抓好海洋开发保护,沿海地区健全工作机制,非沿海地区加强与沿海地区的对接合作 [5] - 各地各部门将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壮大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洋油气开发、现代航运、海洋文旅、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 [5]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经略海洋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5] 会议与方案 - 会议播放了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片,省有关负责同志就《广东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稿作说明 [6] - 部分沿海市县主要负责同志和海洋经济代表性企业负责人作现场交流发言,其他沿海地市和省直有关单位作书面发言 [7]
第一观察丨总书记对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指引
新华社· 2025-06-08 16:50
海洋经济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强调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3] - 1994年提出"海上福州"战略构想,在浙江、上海等地考察时多次强调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性 [3] - 2013年考察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时指出要加快培育海洋工程制造业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3] - 2018年考察上海洋山港时提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 [3] - 2023年在广东湛江考察时提出"耕海牧渔,发展海洋经济大有可为、大有前途" [3]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4] 海洋科技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出海洋科技发达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 [5][9] - 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梦想"号等深海装备技术不断突破 [6][8] - 2020年"奋斗者"号完成万米海试,标志着我国具备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研的能力 [8] - 2024年"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标志着我国在深海进入、探测、开发上迈出重要一步 [8] - 重点突破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 [9]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10]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战略 [11][13] - 2023年考察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时指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13]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14] - 2024年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展示中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实际行动 [14] 全球海洋治理 -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16] - 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密切同共建国家合作,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打下基础 [17] -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中国将同世界各国共建和平、繁荣、美丽之海 [18]
壹视界·微视频丨建设海洋强国,总书记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
人民网· 2025-06-08 16:00
海洋强国战略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海上福州"战略构想和"海洋强省"战略,后升级为"海洋强国"战略 [2] -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阐述建设海洋强国战略,2019年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 [2] - 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建设海洋强国,要求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2] 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 [2] - "十四五"期间4批63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整治修复海岸线约400公里、滨海湿地约3.1万公顷 [2] 深海科技进展 - "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等深海科技发展推动深海事业迈上新台阶 [2]
总台与自然资源部合作打造系列融媒体节目,首推《自然中国》
新浪财经· 2025-06-08 10:03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周星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主任梁建增代表双方共同签署《自然资源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自然资源部将在主题宣传、媒体融合、国际传播等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领域优势,合作打造系列融媒体 节目,开展自然资源公益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等,向海内外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故事,展示我国在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 成就与经验。 6月6日,自然资源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大型系列节目《自然中国》启播活动在京举行。 活动现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表示,"此次自然资源部与总台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是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好美丽中国,以实际 行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前行的具体举措。双方将建立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以《自然中国》开播为新起点,展现中国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新时代文明发展道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关志鸥表示,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责部门之一,在实践中牢固树立 ...
南农晨读 | 绿浪翻涌 生机勃发
南方农村报· 2025-06-03 11:32
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 - 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省市县三级联动,帮扶协作组团上新,资源精准滴灌 [2] - "百校联百县"行动推动人才、科技、服务下沉,华南理工大学与华鳌合金共建实验室,高端合金材料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变 [7] - 华南农业大学在河源紫金县开展紫金蝉茶提质增效新技术研究,综合年产值超20亿元 [7] 中餐出海 - 中餐出海成为餐饮市场重要趋势,泰国曼谷海底捞、澳大利亚张亮麻辣烫等品牌在海外寻求新机遇 [5] - 艾媒咨询预测2030年国际中餐规模达5776.82亿美元,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5] - 2025中餐供应链出海大会将于6月22日在广州举行 [4] 科技赋能农业 -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团队在台山市深井镇开展红树林牡蛎耦合养殖技术培训,推动渔业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14] - 培训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海洋强国建设,践行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14] 区域合作与文化交流 - 广东三宝万里行走进新疆喀什,端午期间举办观龙舟竞渡、赏岭南非遗等活动,促进粤喀文化交流 [9][10][11] - 喀什地标建筑高台民居化身岭南非遗"大巴扎",展现粤喀情浓 [11] 天气影响 - 2-3日广东自北向南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伴有8级左右雷暴大风 [16] - 粤北和珠三角中北部市县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市县有雷阵雨局部大雨或暴雨 [17]
红色基因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新华日报· 2025-05-18 04:59
我校建有海事联合调查实验室、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研究院、水路运输企业 安全考评中心、港口码头企业安全考评中心、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省级众创空间等一 批科技协同创新与服务平台,着力推进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水平。 依托学校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全面提升的办学条件和持续深化的内涵建设,我馆展陈的红色校史不仅 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程,而且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为培养堪当强国建设、民族 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分;郑和航海文化博物馆中大量珍贵文物的展陈,彰显了明朝 时期中国先进的航海技术和高超的造船水平,郑和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于战胜一切 艰难险阻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也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工作质效, 为推动海洋强国和航运强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海事教育博物馆馆长刘桂香 海事教育博物馆从开馆至今,在"一带九馆五廊一路"规划理念,以及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培根铸魂,培养 适应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的深蓝产业工匠等方面,已取得一系列育人成效。 为及时向社会公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