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龙人形机器人产品矩阵
icon
搜索文档
超150台人形机器人亮相“整活”,大佬们有话说
第一财经· 2025-07-30 11:06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展出超150台人形机器人,规模为国内历届之最,参展企业包括国地中心、上海智元机器人、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等头部机构[1][2] - 行业进入"技术突破加速期"与"产业落地关键期",展品技术路线涵盖双足人形与轮臂人形两类,应用场景覆盖工业、安防、服务、教育及智慧城市[6] - 高盛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540亿美元,市场空间呈现千亿美元级蓝海特征[6] 技术突破与产品进展 - 国地中心发布青龙系列产品矩阵(Pro/Lite/Wheel),实现从厘米级作业精度向毫米级进阶的技术路线图[7][17] - 智元机器人推出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灵渠OS"开源框架,推动生态融合与新技术突破[12] - 技术驱动模式从小模型转向规模化数据集+计算智能驱动,银河通用已实现商超场景1:1还原的自主值守演示[9][16] 产业政策与生态建设 - 工信部明确"智能驱动、场景带动、生态协同"发展思路,计划通过人形机器人带动具身智能全产业链发展[7] - 行业发布《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合作倡议书》,建立数据标准互认、工具链共享等协同机制[7] - 产学研机构加速融合,国地中心与哈工大等机构形成"模型-本体-场景数据"闭环飞轮的技术验证体系[14][15] 商业化路径与争议 - 启明创投预测拣选/搬运/组装场景将率先实现规模化部署,形成商业闭环[14] - 技术路线存在仿真数据派(银河通用)与真机数据派(国地中心)分歧,但行业共识需软硬一体化融合[16][17] - 行业预计3-5年内实现工业级毫米精度,5-10年完成家庭服务场景渗透,当前仍处产业初创阶段[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