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音圈执行器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想打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难,而且越来越难”
观察者网· 2025-08-06 11:21
中国稀土产业主导地位 - 中国依托庞大储量和规模经济建立起完整稀土产业链,成本结构难以被竞争对手超越[1][3] - 中国稀土原料出口从1981年2800吨增长至1995年2.7万吨,首次超越美国并逐步淘汰海外竞争者[3] - 中国控制全球90%稀土冶炼与分离能力以及69%稀土合金冶炼能力,电力成本优势显著[5] - 通过出口配额和出口税政策促使全球磁体制造商将生产线迁往中国,加速下游布局[5] 技术发展历程 - 中国1969年发现江西稀土富集矿床,1980年代研发低成本硫酸溶液提取法并全国推广[3] - 从单纯开采精炼国发展为掌握磁体制造技术,中科三环已能生产曾被日本垄断的音圈执行器[5] - 北方稀土2024年建成绿色冶炼升级项目,集成顶尖工艺技术装备实现"三废"循环利用[6] 美国重建稀土供应链 - 美国曾尝试投资15亿美元重启芒廷帕斯矿但2015年因公司破产失败,至今缺乏完整产业链[1][7] - 芒廷山口材料公司获五角大楼投资并签下苹果5亿美元磁体供应协议,开始试产车用磁体[7] - 美国通过1.2亿美元贷款支持格陵兰稀土项目,与印度合作回收报废产品中的稀土元素[7] 全球产业格局 - 日本三大磁体制造商主要生产工序在中国完成,显示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8] - 即便其他国家完成基础工作,仍需依赖中国提供的设备进行后续加工[8] - 中国稀土优势源于1980年代起持续的战略投资,非短期可复制的地缘政治资产[1][3]
专访大寰机器人:突破“最后一厘米”,打造机器“灵巧之手”
南方都市报· 2025-06-04 16:56
政策与产业动态 - 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广东明确提出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集中发力,推动产业向纵深发展 [2] - 广东省将于6月6日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旨在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2] 公司背景与技术定位 - 大寰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核心创始团队师从国际权威专家戴建生教授,专注于解决机器人"会动但不够巧"的难题,提出"让机器巧动起来"的初心 [6]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聚焦工业智能制造场景,提供精密运动和精密力控核心零部件,填补国内精密制造空白 [5][8]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矩阵包括灵巧手、电动夹爪、音圈执行器、伺服电缸等,并向磁悬浮输送系统延伸,应用于3C电子、锂电、半导体、医疗等领域 [8] - 核心技术包括精密控制与反馈技术(纳米级重复定位精度)、高精力控技术(3KHz高响应力控及2g力控精度)、一体化集成技术和智能化技术 [10] - 磁悬浮智能柔性运动系统支持多载体并行操作、全域无线供电,适用于锂电、半导体等高要求行业 [10] 市场表现与案例 - 产品已出口至40多个国家,累计出货超20万台,远超同行,保持较高利润率和话语权 [11] - 为国内3C头部品牌定制自适应力控电爪,良品率从95%提升至99.5%,实现关键环节国产替代 [11] 行业趋势与未来方向 - 行业关键词:电换气(电动执行器替代气动夹爪)、模块化+即插即用、智能感知+闭环控制、具身智能机器人 [12] - 未来五年是国产替代关键窗口期,高精度、智能化的"灵巧之手"需求爆发,看好具身智能、协作机器人、柔性制造等方向 [12][13] - 公司计划持续加码磁悬浮系统和AI感知控制融合研发,打造连接AI与物理世界的"精密接口"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