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产业链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主导全球稀土产业链,美宣称两年内脱钩、欧陷供应困境
搜狐财经· 2025-11-04 19:43
完整内容查看视频 在今年10月的商务部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明确表态,稀土问题不在中美经贸会谈的 范畴内。中方始终坚持的是,稀土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必须确保其使用符合中国自身发展需求和安全利 益。"中国的稀土政策是长远考虑的结果,关乎国家产业链的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不容外部施 压改变。"这番话无疑为美国的期待泼了一盆冷水。 美方的这种"自信"发言,无疑是在"自嗨"。现实是,美国尽管有资源储备,并且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替 代材料逐步实现某些稀土的替代,但要完全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恐怕短期内难以实现。 然而,美国财长贝森特并未因为中国的强硬表态而收敛言辞,反而放话称,预计在12到24个月内,美国 将彻底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这种过于乐观的预测,显然忽视了稀土产业的复杂性及其全球产业链的 深度依赖。 ...
彻底决裂?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必须与乌、澳等国加强能源合作,改变过于依赖中方的现状
搜狐财经· 2025-11-03 19:49
欧盟是否真打算与中国在稀土领域彻底划清界限、断绝关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发表了强硬言论,称欧盟必须加强与乌克兰、澳大利亚、哈萨克 斯坦等国家的能源合作,打造一个全新的供应体系,着力改变当前过度依赖中国的局面。她的言辞听起来十分决绝,好像欧盟已经做足了准备,胸有成竹。 但实际上,这更像是欧盟在慌乱中的强装镇定。事实上,所谓的"能源合作"只是一种掩饰,真正威胁到欧盟的是稀土这一关键资源。 举个例子,稀土磁体方面,欧盟每年所需的稀土磁体中,有高达92%都来自中国。更重要的是,许多重要设备都需要依赖重稀土,比如制造F-35战机的雷达 系统、"地平线"驱逐舰的制导系统,以及风电设备的核心部件。全球重稀土的供应中,中国占据了高达98%的份额,几乎是垄断地位。而2024年,全球稀土 价格一路飙升,涨幅达47%,这让欧盟感到非常焦虑,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掐住了脖子。 冯德莱恩的第一个"救星"是澳大利亚。她亲自带领团队前往堪培拉,与澳方签订协议,并且信心满满地表示:"澳洲的稀土将成为拯救欧洲新能源产业的关 键。"然而,仔细审视这份协议后,大家发现问题重重。虽然澳大利亚确实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占全球储量的30%,但遗 ...
18万吨大豆刚到手,特朗普48小时翻脸,G7稀土联盟剑指中国意欲何为
搜狐财经· 2025-11-03 00:49
地缘政治与贸易关系 - 10月31日韩国釜山会晤后不久,G7国家计划成立关键矿产生产联盟,目标为打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1] - 中美经贸谈判刚达成共识,美国即出现新一轮制裁动作,行为模式被描述为出尔反尔[1] - 中美博弈进入为期一年的暂停期,双方各有攻坚目标:中国聚焦芯片研发突破,美国寻求稀土自给自足[5] 稀土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在全球稀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1] - G7国家试图在稀土领域实现突破面临现实挑战,包括复杂的化学提炼工艺、大规模工厂投资需求、长期技术研发积累及专业人才需求,被描述为需要十年或更长时间的系统工程[3] - 全球稀土矿储量分布广泛,但达到商业化开采和提炼标准存在难度[3] 制造业与产业链优势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和最大规模的制造业基础,技术突破后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速度非常快[5] - G7国家面临制造业空心化问题,产业链外移多年,技术工人流失严重,重建完整稀土提炼产业链面临人才断层、产业配套缺失和成本高企等结构性困难[3][5] - G7内部在稀土等战略安全领域存在深层次矛盾,合作意愿可能弱于各自的国家利益考量[3] 贸易与产业政策影响 - 中国近期购买了18万吨美国大豆,但此订单规模相较于以往美国每年对华出口超过2000万吨大豆而言非常小,被视为一种善意姿态[1] - 历史表明,美国的制裁往往倒逼中国在相关领域实现自主突破,案例包括北斗导航、5G技术、高铁和新能源产业[7] - 限制芯片出口等行动被认为加速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研发进程[7]
中美贸易战按下暂停键:釜山会晤给世界经济吃下“定心丸”,24%“反制关税”暂停一年
搜狐财经· 2025-10-31 17:4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诗萌 北京报道 时隔6年,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握手再次上演。 据新华社报道,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蓝屋贵宾室,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 行了会晤,这是习近平主席同特朗普总统时隔6年再度见面,也是特朗普总统新任期内中美元首首次会 晤。 会晤历时约1小时40分钟,双方深入讨论了中美经贸关系等议题,同意加强经贸等领域的合作。 经济影响几何? 会晤举行后,中国商务部公布了两国经贸团队在吉隆坡磋商的成果: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 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针对美方 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美方将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美方将暂停实 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表示,釜山会晤与吉隆坡磋商成果相互 呼应,标志着中美经贸关系出现阶段性"止稳"迹象。从结果看,关税与出口管制均出现阶段缓和,有望 使市场由担忧转向确认后的风险偏好回升。 从吉隆坡到釜山 2025年以来,美国政府宣布实施"对等关税 ...
上游利润丰沛、中游韧性但有隐忧 稀土产业链三季报“答卷”冷暖有别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07:19
稀土永磁产业链三季度业绩综述 - 上游稀土资源企业因产品价格强势上涨而利润丰沛,业绩含金量更高 [1] - 中游磁材龙头企业在成本与市场双重压力下,凭借多元策略展现强劲增长韧性 [1] - 存货周转率下行和现金流紧绷等指标警示行业韧性背后暗藏隐忧 [1] 上游稀土资源企业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稀土产品价格强劲上涨,9月30日氧化镨钕均价为561.5元/千克,较年初上涨41% [2] - 第三季度广晟有色、盛和资源、北方稀土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大涨240.56%、166.31%和85.91% [2] - 中国稀土是主要稀土企业中唯一出现扣非净利润下滑的公司,第三季度同比下降27.44% [2] - 盛和资源、广晟有色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占前三季度总额比例分别为超五成和超四成,北方稀土该比例约为34.2% [2] - 上游资源企业净现比普遍高于下游磁材板块,显示更强的议价能力和更充沛的现金流 [2] 上游企业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北方稀土冶炼分离、稀土金属、稀土功能材料3类产品产销量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3] - 广晟有色因稀土市场行情整体上涨,前三季度同比扭亏为盈、利润增加 [3] - 盛和资源主要稀土产品价格上升,公司加强管理赋能及成本管控,销售毛利率及净利润增加 [3] 中游磁材企业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磁材龙头企业展现出强劲盈利韧性,多数企业扣非净利润实现高增长 [4] - 宁波韵升、金力永磁、正海磁材、银河磁体和天和磁材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高达621.23%、254.98%、165.39%、73.53%和70.79% [4] - 宁波韵升、天和磁材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占前三季度总额比重均超过64%,正海磁材、金力永磁、银河磁体、英思特占比均超过四成 [6] 磁材企业增长策略与市场表现 - 金力永磁新建产能稳步释放,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销售收入达26.15亿元,销量同比增长23.46% [4] - 金力永磁节能变频空调领域销售收入14.46亿元,销量同比增长18.48% [4] - 金力永磁前三季度实现境外销售收入9.42亿元,占营业收入17.54%,对美国出口销售收入占营收总额6.58%,同比增长43.92% [4] - 宁波韵升持续深化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优势,其钕铁硼永磁材料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约为23% [5] - 宁波韵升把握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市场机遇,配合客户推进产品开发 [5] 磁材行业运营指标与挑战 - 多数企业存货周转天数同比明显拉长,金力永磁、宁波韵升、天和磁材、英思特等企业存货周转天数均比2024年数值更大 [6] - 正海磁材、安泰科技的存货周转率好于同行,银河磁体的毛利率、净现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数据较为领先 [6] - 部分企业净现比远低于1甚至为负,现金流面临较大压力 [6] - 磁材企业第三季度业绩改善与磁材产品出口趋于正常化有关,7月磁材企业出口已逐步恢复 [5]
1250万吨?土耳其可能成为全球稀土储量第三大国,产业链不完善寻求与他国合作
搜狐财经· 2025-10-29 22:12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近日表示,该国西北部埃斯基谢希尔省贝伊利科瓦地区可能蕴藏着1250万吨稀土资源。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如果这一储量得到确认,土耳其将成为继中国和巴西之后,世界第三大稀土储量国。埃尔多安表示,土耳其的目标是成为世界 五大稀土生产国之一。 ▲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资源部长阿尔帕斯兰·巴伊拉克塔尔视察稀土矿 目前有土耳其反对派议员指责政府拖延稀土矿藏开发,以便让美国企业以优惠条件参与开发。他们提出,在土耳其地质学家发现这些储量十多年后,政府仍 未建立任何加工厂。 土耳其开发稀土: 希望寻求海外技术合作 土耳其已向澳大利亚的矿石储量联合委员会(JORC)申请认证这一发现,并寻求外国技术合作伙伴。土耳其方面表示,申请认证"既为消除对储量的质疑, 也为项目融资创造便利条件"。而目前JORC是国际公认的矿石储量标准认证框架之一。 该国尚未公布资源中稀土成分的精确构成,但已确认存在氧化铈、氧化镧、氧化钕和氧化镨等10种稀土矿物,以及萤石、重晶石和钍元素。 土耳其国有矿业公司Eti Maden董事长亚尔琴·艾登表示,贝伊利科瓦矿区的品位约为1.75%(指矿石中有价矿物含量)。伊斯坦布尔大学采矿工程系助理教 授 ...
俄罗斯怒砸7000亿搞稀土!1600万吨待开发,为啥不愿意跟中方合作
搜狐财经· 2025-10-29 13:50
更让人意外的是,普京此前曾分别与中国和美国就稀土合作进行过谈判,现在却突然改变策略,这背后肯定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2023年,俄罗斯《生意人报》曾报道,普京曾和中国企业谈判,双方就稀土加工合作达成了初步的意向。中国企业当时愿意在俄罗斯建设精炼厂。然而,不 久之后,俄罗斯便放弃了这一计划,转而宣布要自主发展这一产业。这个转变与国际局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近年来,全球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日益紧密,几乎每个国家都和其他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相依赖。最近,中方对美国的稀土管控成为全球关注的焦 点,眼看着美国的稀土产业被中国牢牢掌控,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提议。 2023年10月24日,俄罗斯突然宣布将自主建立稀土全产业链,计划投资7000亿卢布,涵盖从矿石开采到下游应用的整个过程,甚至国防部长绍伊古亲自担任 这一项目的负责人。 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许多人对此感到疑惑。毕竟,从资源和技术的配套来看,俄罗斯和中国一直被认为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中国拥有全球顶尖的稀 土精炼技术,《中国稀土行业报告》显示,中国的稀土精炼技术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80%。例如,江西赣州的企业能够将稀土的纯度提升至99.99 ...
见识过中国稀土管制的威力后,俄罗斯也不想受制于人,试图独立发展
搜狐财经· 2025-10-27 11:26
俄罗斯稀土产业现状与战略动机 - 俄罗斯稀土产业对外依赖度高,95%的稀土浓缩物需运至中国加工,80%的高端稀土制品依赖从中国进口[3] - 2024年俄罗斯稀土开采量仅为2600吨,占全球总产量不到1%,开采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1] - 俄罗斯计划投资7000亿卢布,在西伯利亚地区打造关键稀有金属和稀土加工产业集群[1] - 建立自主稀土产业链是俄罗斯的战略选择,旨在降低供应链风险并确保军工项目进度[3] - 俄罗斯寻求在国际稀土市场占据更多份额,以获得地缘政治博弈筹码并开辟新的财政收入来源,替代受制裁影响的能源出口[5] 俄罗斯稀土产业面临的核心挑战 - 俄罗斯稀土开采和加工技术落后,仍在使用上世纪的硫酸焙烧法,导致稀土纯度低且设备易被腐蚀[1] - 稀土产业存在高技术壁垒,核心技术和相关专利几乎完全由中国掌握,技术突破需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6] - 稀土提炼过程产生高毒性废料,环保技术开发和污染处理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6] - 尽管计划投资7000亿卢布,但受当前经济状况制约,资金能否完全落实存在不确定性[6] 中俄在稀土领域的合作前景 - 俄罗斯曾就中国企业参与其稀土金属开发进行磋商,并希望引进先进的开采技术,但尚未获得中国明确回应[10] - 中国不会分享稀土开采和加工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是中国市场竞争力和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筹码[10] - 中国商务部已发布公告,将对稀土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实施出口管制,任何国家均无法获得中国稀土核心技术[10] - 俄罗斯过去曾表示愿与美国等任何外国合作开发稀土资源,这增加了中国对其技术可能流向第三方的担忧[10]
见识了稀土管制的威力后,普京反应过来了,俄罗斯不能受制于人
搜狐财经· 2025-10-26 13:56
绍伊古在文章中提到,俄罗斯为这一项目的总投资预计将超过7000亿卢布,而这一产业链的目标远不止 单纯的稀土加工,它将打造一个集科学研究、教育、工业和投资为一体的完整生态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并不缺乏稀土资源。托姆托尔矿和洛沃泽罗矿等地区,均拥有丰富的稀土金属储 量。然而,尽管稀土资源丰富,俄罗斯的稀土产量却相对较低。要建立一条完整的稀土生产链,俄罗斯 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自从中国实施稀土管制政策以来,这一举措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国纷纷感受到稀土供求 紧张的压力,纷纷寻找解决方案。近期,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就此发表了看法,强调稀土对 军工等行业的重要性,并指出俄罗斯计划构建独立于中美的自主稀土产业链,涵盖从矿产开采、稀土冶 炼到产品制造的全过程。 实际上,俄罗斯的这一计划并非新提法。早在今年2月,普京在一个关于稀土行业发展的会议上就曾透 露,俄罗斯希望在2030年前完成稀土加工产业链的建设。而中国推出的稀土管制政策,无疑加速了俄罗 斯对此目标的追求。 首先,俄罗斯当前的稀土分离提炼技术相对落后,现有的开采和提炼设备已经严重老化。其次,俄罗斯 的矿区多位于高纬度的严寒地带,开采条件十分艰 ...
F35停产、光刻机断供,中国稀土出手直击命门,特朗普制裁成笑话
搜狐财经· 2025-10-25 16:18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于今年10月9日宣布对稀土相关物项和技术实施更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覆盖从开采、冶炼分离到磁材制造的全产业链 [1] - 管制措施将含中国成分0.1%以上的境外稀土产品也纳入管制范围,被美国《华尔街日报》形容为“几乎史无前例” [1] - 此次管制升级被外界视为对美国前一天将15家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的回应,使中国在贸易谈判中拥有更大筹码 [1][10] 稀土产业的战略重要性 - 2024年全球稀土产量约39万吨,中国产量占比达69%,其掌握的冶炼分离技术是各国无法绕开的关键环节 [3] - 稀土产业链分为开采精选、冶炼分离、制取合金三大环节,中国是全球唯一能够兼顾全部环节的国家 [7] - 中国已建成“稀土、半导体材料、光刻机部件”的全产业链闭环,其产业优势基于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几代人的技术积累 [14] 管制措施对军工与高科技行业的影响 - 美军F35项目面临关键原料断供风险,2022年9月五角大楼曾因F35涡轮引擎使用中国制造的钴钐磁铁而暂停接收新机交付 [3] - 荷兰ASML公司的EUV光刻机光源系统受到影响,其下一代BEUV技术所需的钆、铽等中重稀土依赖中国作为全球唯一规模化供应国 [5] - 新规导致ASML可能面临数周乃至数月的交货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其准时交付能力 [5] 全球供应链格局与应对 - 美国国防部于今年7月10日购入MP Materials公司15%股份成为最大股东,该公司运营美国本土唯一的稀土矿加州芒廷帕斯矿场 [7] - 美国缺乏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其开采的稀土矿过去需送至中国进行后续处理,自行建立全套产业链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7][8] - 管制并非一刀切断供,而是建立出口许可制度,正常商业用途可审批,但军事用途及被列管用户原则上不予许可,形成“卡节奏”的供应不确定性 [12] 市场数据与管制策略 - 2025年4月中国轻稀土出口量持续走高,氧化镧3月出口量达3823吨,氧化钇出口量为751吨 [12] - 中国商务部的表态明确管制是基于稀土物项的军民两用属性,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并强调此为国际通行做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