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天舱外服
icon
搜索文档
期待全新飞天舱外服“首秀” 神二十乘组即将第三次出舱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5 10:01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任务进展 - 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三次出舱活动 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且航天员身心状态良好 已做好出舱准备 [1][14] - 乘组已完成两次出舱任务:首次于5月22日16时49分完成 创下空间站全面建成后入轨与首次出舱时间间隔最短纪录(不足一个月)[1][3] - 第二次出舱于6月26日21时29分完成 期间完成第7次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及舱外设备设施巡检任务 [7][9] 出舱活动里程碑与技术创新 - 航天员陈冬成为首位在问天气闸舱和天和节点舱两处完成出舱的航天员 [5] - 第二次出舱启用节点舱出舱口 为时隔3年多再次开启(上次为2021年12月26日神舟十三号任务)[7] - 全新飞天舱外服设计寿命从3年15次提升至4年20次 由天舟九号货运飞船运送上行 [12][9] 空间站物资与实验进展 - 天舟九号于7月15日8时52分对接天和核心舱 上行物资总量约6.5吨 包括1.5吨190多种航天食品及核心肌肉锻炼装置 [9] - 舱内启动新一轮植物栽培实验 开展骨代谢交互调控、航天整合组学等医学研究 [12] - 智能飞行机器人"小航"参与人机协作实验 微重力物理科学实验按计划推进 [14]
青年早新闻 | 2025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今日开幕!直播即将开始→
中国青年报· 2025-07-15 08:44
世界青年发展论坛 - 2025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将于7月15日在苏州开幕 邀请国际组织负责人 各国青年事务部长 青年组织负责人 各界青年领袖等外方代表与中国青年代表共同参会 [5][6] - 论坛首次增设全球青年发展项目周 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平台为各国项目骨干提供深度培训和资源对接 助力项目可持续发展 [6] - 青年代表在预备会期间体验中华非遗文化 参观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等文化地标 [8]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 - 天舟九号于北京时间2025年7月15日5时34分成功发射 1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将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 [9] - 飞船搭载2套新型飞天舱外服 在轨寿命从"3年15次"提升至"4年20次" 同时运送新型肌肉锻炼装置及190余种航天食品 [10] - 航天医学实验包含3项细胞学研究 涉及空间环境促衰老机制 微重力对骨髓干细胞分化影响 以及心衰病人内皮细胞研究 [11] - 航天食品新增近30种菜肴 总数达190余种 食谱周期从7天延长至10天 提升口感满足航天员需求 [10][11] 大同环卫事件 - 大同市两名环卫工人耗时4小时翻找8吨垃圾 帮助游客找回儿童手表 引发公众对公共服务边界的讨论 [12] - 当地城管局回应称"接诉即办"是服务原则 将设立"助人为乐"基金常态化奖励此类行为 涉事环卫工人未收取游客红包 [12][13] 特朗普对俄关税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若俄乌50天内未达成协议 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并对购买俄石油国家征收次级关税 [14] 肥胖诊疗门诊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设立肥胖与代谢多学科联合门诊 针对疑难肥胖患者开展多学科诊疗 约5%专科门诊患者需此类服务 [15] - 国家卫健委要求2025年6月底前实现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全覆盖 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 [15]
“太空快递”已打包 舱外航天服即将“上新” | 天舟九号近日择机发射
央视网· 2025-07-13 14:48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准备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组合体已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文昌航天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 后续将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和联合测试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1]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将上行约6吨补给物资 包括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两个飞行乘组所需生活物资 [3] 舱外航天服技术升级 - 天舟九号将运送2套全新的飞天舱外服 设计寿命由原来的3年15次提升为4年20次 [3] - 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单次出舱活动时间延长至8小时以上 活动关节寿命提升10余倍 活动工效大幅提升 具备较好的测试性和维修性 [5] - 科研团队构建天地联动、科学合理的舱外服健康监测和寿命评估方法体系 系统识别寿命短板 便于后续服装寿命升级 [7]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 长征七号火箭是我国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绿色无污染的中型运载火箭 总长53.1米 直径3.35米 捆绑4个助推器 [9] - 此次是长征七号火箭的第十次发射 第八次执行中国空间站货运飞船任务 为适应应急发射要求 会设置一枚备用箭 [9]
中国航天人用星辰写下“逐梦太空”答案 天舟系列不止“送快递”那么简单→
央视网· 2025-07-13 09:40
天舟九号发射准备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组合体已垂直转运至发射区,文昌航天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计划近日择机发射 [1][3] - 组合体在活动发射平台托举下缓缓驶出总装测试厂房,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各项功能检查和联合测试 [3][4] 天舟九号货运任务 - 将上行约6.5吨补给物资,包括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两个飞行乘组所需生活物资 [4] - 携带2套全新飞天舱外服(设计寿命从3年15次提升至4年20次)和1套核心肌肉锻炼装置 [5][7] - 搭载航天医学实验、空间应用实验等科学载荷和实验样品 [5] 空间站设备升级 - 新增核心肌肉锻炼装置完善"太空健身房"配置,航天员每天需锻炼1-2小时对抗微重力影响 [9] - 空间站现有锻炼设备包括:天和核心舱太空跑台、问天实验舱太空自行车功量计、梦天实验舱微重力抗阻装置 [9] 天舟系列发展历程 - 天舟一号(2017年)实现中国太空运货从零到一突破,验证6大核心技术 [12] - 天舟二号(2021年)运送6.8吨物资支撑空间站建造 [14] - 天舟五号(2022年)创造2小时对接记录 [18] - 天舟六号起载货量提升500公斤,货舱扩容20% [18] - 天舟七号起发射频次优化为2年3次(原1年2次) [20] 技术突破与未来规划 - 交会对接时间从天舟一号的近2天压缩至天舟五号的2小时,最终确定3小时为最优方案 [24] - 载货能力从天舟一号6.5吨提升至7.4吨,货舱容积22.5立方米,载货比0.53 [24] - 计划2025年首飞"轻舟"货运飞船(一体化单舱构型)和可复用"昊龙"航天飞机 [26]
天舟九号将于近日择机发射,各系统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央广网· 2025-07-13 00:38
天舟九号发射任务准备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组合体已完成垂直转运至发射区,文昌航天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计划于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1] - 船箭组合体保持竖直姿态转运是为了保证从总装测试厂房到发射塔架状态基本一致,减少后续操作流程,转运过程耗时2个多小时完成3公里路程 [1] - 火箭进场后已完成垂直总装、分系统测试、匹配测试、总检查测试、船箭对接、船箭接口匹配测试等工作,并完成发射区设备设施性能指标测试和特燃特气的筹备 [4]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技术参数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全长10.6米,最大直径3.35米,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主要任务是为空间站运输货物和补加推进剂,并将空间站废弃物带回大气层烧毁,同时支持空间站姿轨控和开展空间科学试验 [4] - 天舟九号计划上行约6.5吨重的补给物资,用于保障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两批航天员乘组在轨正常工作生活所必备的物品 [7] - 本次任务将上行两套全新的飞天舱外服,性能指标由原来的3年15次提升至4年20次,同时将上行一套全新的核心肌肉锻炼装置和两套前沿的空间科学实验装置 [7]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技术特点 - 长征七号火箭是我国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绿色无污染的中型运载火箭,火箭总长53.1米,直径3.35米,捆绑4个助推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 [7] - 长征七号火箭全箭使用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采用YF-100发动机和YF-115两款液氧煤油发动机 [7] - 此次发射是长征七号火箭的第十次发射,也是第八次执行中国空间站货运飞船任务 [7] 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应用 -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我国首型采用全三维数字化手段设计的火箭,设计阶段实现三维设计和三维下厂,绝大部分生产制造依据使用三维数字模型 [7] - 三维数字设计使各系统可并行设计,三维实时协同,大幅提高效率并压缩研制周期,同时以三维模型为基础发展出数字火箭,用于结构装配和飞行仿真等工作 [8] - 三维数字化装配可实现火箭各系统间及与发射场等大系统接口的数字模装验证,提前发现不协调项目,生产制造效率大幅提高 [8] 高精度入轨技术 - 长征七号火箭可在飞行过程中不断规划最佳飞行路径,实现高精度入轨 [9] - 天舟货运飞船需要进入的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约5400秒,长征七号可将入轨精度误差范围控制在4秒以内 [9] - 高精度入轨可减少推进剂消耗,满足货运飞船交会对接需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