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系列无人机
搜索文档
航天电子(600879)深度研究:航天电子信息与无人装备龙头 新质生产力中坚力量
新浪财经· 2025-10-18 08:29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旗下从事航天电子测控、对抗、制导、元器件业务的高科技上市公司,是航天九院唯一上市平台 [1] - 2024年公司营收142.8亿元,同比下降23.7%,归母净利润5.48亿元,同比增长4.4%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42.8亿元,同比下降24.5%,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30.37%,主要系2024年8月航天电工出表所致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航天军品营收57.83亿元,同比增长0.65%,毛利率20.42%,同比下降1.71个百分点 [1] 核心投资逻辑 - 公司作为航天电子信息系统龙头,有望受益于卫星互联网与商业航天的蓬勃发展 [2] - 惯导系统方面,公司具备平台式、激光、光纤惯导系列化产品生产能力,有望受益于制导武器放量和商业航天发展 [2] - 激光通信终端方面,公司已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并做好批产准备,有望随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而充分受益 [2] - 航天测控业务有望充分受益于我国多型商业火箭即将步入首飞和商业运营阶段 [2] - 公司无人系统装备产品谱系完整,飞鸿系列已具备从300克到8吨级超近程、近程、中远程、巡飞作战四大系列30余型产品,积极拥抱装备无人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2] 资产重组与战略调整 - 2024年8月公司转让子公司航天电工51%股权完成出表,剥离接连亏损的电线电缆业务以提升盈利能力 [3] - 公司于2025年9月12日公告拟推动资产置换,置入西安太乙电子67%股权等资产,置出航天兴华100%股权等资产,初步测算拟置入资产账面价值约8-10亿元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153.36亿元,同比增长7.4%,归母净利润5.86亿元,同比增长7.0% [4] - 预测2026年营业收入193.07亿元,同比增长25.9%,归母净利润8.15亿元,同比增长39.0% [4] - 预测2027年营业收入241.12亿元,同比增长24.9%,归母净利润10.75亿元,同比增长31.9% [4] - 基于公司产品的全面性与稀缺性,参考行业估值给予2026年60倍市盈率,目标价14.82元 [4]
航天电子(600879):中小型无人机市场空间广阔,商业航天带来新增量
东方证券· 2025-09-29 16:4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3.20元 基于2026年可比公司调整后平均估值55倍市盈率[3]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17元 0.24元 0.32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显著[3] 核心业务增长驱动 - 中小型无人机业务受益于内外需共振 预计无人系统装备收入将实现50%以上快速增长[8][11] - 低轨卫星配套业务进入高速增长期 单星激光通信终端价值量约600-800万元[10][8] - 传统防务业务随行业景气反转呈现恢复性增长 测控通信/惯性导航/集成电路保持高配套比例[8][11] 财务表现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65.1百万元 2083.5百万元 2569.3百万元 年复合增长率约28%[4] - 同期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预计为555百万元 806百万元 1042百万元 2026年同比增长45.1%[4] - 毛利率稳定在20%以上 净利率从2025年3.5%提升至2027年4.1%[4] 无人机业务竞争优势 - 军用中小型无人机全球市场空间广阔 预计从2024年243.1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416.1亿美元[21][22] - 产品型谱覆盖300克至8吨级30余型产品 包括FH-97A忠诚僚机/FH-901巡飞弹等明星型号[28][32] - 巡飞弹FH-901续航1-2小时 作战半径15公里 战斗部重量3.5公斤 支持蜂群协同作战[32][33] - "鸿栅"无人装备管理系统实现多平台协同作战 技术领先于行业[8][71] 商业航天业务布局 - 配套星间激光通信模块技术壁垒高 已为北斗三号及星网项目提供核心配套[8][82] - 受益于卫星发射加速 2025年国内发射次数同比增长显著[79] - 海南商业发射场二期2027年投产后将形成高密度发射能力[77] 传统业务基础优势 - 测控通信业务是中国航天遥测技术的开拓者 配套覆盖所有重点航天型号[89] - 惯性导航产品在导弹/卫星/火箭领域保持龙头地位[89] - 集成电路与机电组件受益于信息化趋势需求持续增长[8] 股价催化因素 - 陆军无人机装备列装进度超预期[12] - 军贸海外市场突破及忠诚僚机进入空军市场[12] - 无人作战体系获得客户认可及订单显著增长[12]
航天电子20250807
2025-08-07 23:03
**航天电子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航天电子为航天科技集团核心电子配套院所,受益于航天型号任务增长、深空探测、低轨星座建设及空间站常态化需求[2] - 公司成立于1990年,2009年更名并划归航天九院,2016年通过资产注入实现军工核心主业上市[4] - 业务分为航天电子配套(测控通信、惯性导航等)和无人系统(无人机、精确制导弹药)两大板块[7] **2 核心增长驱动** - **低轨星座建设**:星网工程(12,992颗)和千帆星座(15,000颗)合计规划2.8万颗卫星,未来数年需发射数千颗[12] - 商业低轨卫星市场空间2028年达6,000亿元,卫星制造环节优先爆发[13] - 公司配套卫星自控/电源/测控系统电子元器件,占平台价值量10%-20%,2028年市场规模约300亿元[14][15] - **航天发射需求**:长征系列火箭电子配套占成本15%-30%,年70次发射对应市场规模40-90亿元[13] - **无人装备**:中小型无人机在战争中作用凸显,公司为全军无人行谱项目总体单位,产品覆盖连排级至师旅级[19][20] **3 技术与竞争优势** - **测控通信**:承担长征火箭2/3以上传感器生产,服务火箭、卫星等[17] - **惯性导航**:覆盖1-3代技术路线,参与量子惯导开发[17] - **集成电路**:整合771/772所资源,承担80%以上宇航集成电路封装[17] - **无人机技术**:智能化程度高,自主任务规划能力强,飞鸿97瞄准中程僚机项目,布局水下航行器[20] **4 财务与经营优化** - 2016年后营收稳步增长,但净利润受低效资产(如航天电工)拖累,2025年剥离后效率提升[6] - 海外市场表现亮眼,飞鸿系列出口塞尔维亚等,海外营收占比高[21] - 股权激励+产能扩张(自筹5亿元)应对未来需求[21] **5 市场前景与风险** - **机会**:国家队主导的深空探测/空间站项目带来协同红利,商业航天配套需求增长[10][16] - **挑战**:中小型无人机需应对复杂环境,技术门槛高(如小型自动技术)[20] **6 其他关键数据** - 商业航天整体市场2028年预计188亿元[13] - 无人机出口型号飞鸿95具备电子战能力,性价比获国际认可[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