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黛茶

搜索文档
全球特色好物“赶集”中博会
广州日报· 2025-06-29 09:50
展会概况 -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在广州举办 国际展区汇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产品 涵盖食品 工艺品 科技材料等多元领域 [2][3] - 展会吸引50余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参与 包含70余位来自17个国家及非洲联盟委员会的国际代表 [2] - 埃及作为主宾国组织8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 覆盖纺织品 食品加工 化工 机电设备等领域 [5] 国际企业参与动态 - 尼泊尔有机茶业公司通过上届展会收获订单 本次目标为拓展中国新合作伙伴 [5] - 埃及展览和会议总局主席指出中小企业合作将成为埃中关键领域 中博会助力构建韧性供应链体系 [5] 科技与创新交流 - 国际科技成果对接活动以"智链未来 科技汇企"为主题 促成技术市场资源需求对接 [2][6]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家强调创新生态系统与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作用 [6] - 中国科学院专家分析企业知识产权出海新挑战 提出构建国际知识产权新秩序的必要性 [6] 展品与行业亮点 - 国际展区展示西班牙火腿 意大利巧克力 阿根廷马黛茶等食品及库克群岛服饰 尼泊尔手工艺品等文化产品 [3] - 科技类展品包括加拿大3D机器视觉技术 韩国先进导热材料等 [3]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通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企业提供机遇——阿根廷出口企业看好中国市场
新华网· 2025-06-20 14:50
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企业提供机遇 - 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企业提供机遇,阿根廷出口企业看好中国市场 [1]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对高质量产品需求旺盛 [2] -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为国际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市场前景 [2] 阿根廷企业对华出口业务 - 罗伊玛公司对中国的出口业务占该公司营业额的90%以上 [1] - 罗伊玛公司代理出口阿根廷的红酒、马黛茶、牛肉等产品 [1] - 莱因迪亚纳牧场出口高质量的安格斯牛肉到中国 [2] - 阿根廷生物技术公司注意到中国市场对可可、鱼粉、奶粉等产品的需求增加 [2] 阿根廷企业在中国的本地化运营 - 罗伊玛公司在上海和广州各建立了一个物流仓储中心,扩大本地化运营 [1] - 罗伊玛公司已连续参加6届进博会 [1] - 比利亚马约尔因对阿根廷产品出口的贡献获得阿根廷政府授予的"出口奖" [2] 中国市场的潜力 - 阿根廷企业看好阿根廷优质产品在中国的市场潜力,尤其是马黛茶 [2] - 中国市场对优质葡萄酒、肉类等产品有持续强劲需求 [2] - 中国对阿根廷等拉美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的免签政策便利了双边往来 [2]
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我国新增三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新京报· 2025-05-22 14:34
从南宋传承800年的中国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 中国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在浙江德清县,是以鱼、蚌之间基于自然的互利共生原理为基础,以发 源于本地的附壳珍珠养殖技术为核心,逐渐演化并形成的涵盖蚌、鱼、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 等丰富水生生物资源的复合养殖系统。 在德清县,这一养殖系统已经延续了800年,自南宋时代开始,至今传承不绝。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系统科学咨询小组评价该系统称,该系统以珍珠蚌技术为核心,同时生产珍珠、水稻、丝绸等产品。这 一循环共生的养殖系统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粮食安全保障和文化遗产传承于一身,为全球可持续农业、 生态平衡和农村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贝类凭借自身独特的过滤功能,能够显著改善水体环境,使氨、 亚硝酸盐、总氮含量分别降低40%、54%、38%,化学需氧量减少30%,实现水产养殖与生态系统恢复 并重并举。当地依托该系统,发展"种养一体"、珍珠加工、生态旅游和体验式教育等多元化产业,为超 过2.2万名居民提供稳定生计来源。 记者了解到,过去,珍珠多用于佩戴或观赏,近年来,德清推进"珍珠+"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如今,珍 珠产业已拓展至美容、保健、文旅等领域,逐步构建起"产学研游"一体 ...
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增三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
新华社· 2025-05-22 06:31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增项目 - 联合国粮农组织新认定6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 包括中国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 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和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 [1] - 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增至25项 数量保持世界首位 [1] - 巴西马黛茶传统农林兼作体系 墨西哥重要粮食作物和生物多样性祖传保护体系和西班牙兰萨罗特岛独特火山景观农业体系同时入选 [2] 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 - 采用"鱼蚌共生"复合养殖模式 以珍珠蚌技术为核心 同时生产珍珠 水稻 丝绸等产品 [1] - 兼具生物多样性保护 粮食安全保障和文化遗产传承功能 为全球可持续农业提供经验 [1] 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 - 以"绿雪芽"母株和自然萎凋工艺为核心 实现茶园与森林 农作物的有机共生 [1] - 保存18个茶树品种和120多个其他农业物种 增强生态与粮食体系韧性 [1] 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 - 融合果树栽培 种植业和养殖业 兼具抗旱防涝能力 适应黄土高原缺水与易侵蚀土壤环境 [2] - 采用传统多元种植模式 减少化学投入品依赖 保护本地植物和昆虫物种 [2] 粮农组织评价 - 优秀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被视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具有世代传承价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