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共赢
搜索文档
共赴进博之约,共创美好未来
人民日报· 2025-11-05 06:01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启幕。自2018年首届至今,这一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 展会,已从"一鸣惊人"的创新之举,成长为"万商云集"的年度之约。 当前国际形势不确定性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百年变局之下,世界需要一个"确定"的支点。党的二 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进博会正以中国的确定性承诺,回应 时代的深切叩问。 以中国大市场的"确定性"应对全球需求的"不确定性"。进博会,以其背后庞大而稳定的中国市场需求, 为各国企业应对国际市场波动提供了坚实的"避风港"与"动力源"。 看历史,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十四五"时期货物和服务进口将超过15万亿美元, 前七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各国企业通过进博会,不仅将产品销往中国,更深度融入 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共享中国发展的红利。这种基于市场规律的、可持续的经贸往来,为 应对全球需求"不确定性"提供了最稳定、最可靠的支撑。 看当下,本届进博会企业参展面积超36.7万平方米,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 保持第一。数据背后,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 ...
开放的中国:坚持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
央视网· 2025-11-05 05:35
央视网消息: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 鲜明,既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基点上,又统筹用好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 口博览会将正式开幕。通过一组数据了解一下,本届进博会有哪些亮眼之处?这些年我国进口贸易又发 生了哪些变化? 本届进博会将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规模再创新高。 国家展方面,泰国、阿联酋、尼日利亚、格鲁吉亚、瑞典、哥伦比亚等6国将担任主宾国。 企业展方面,本届进博会继续设置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汽车及智慧出行、技术装备、消费品、农食产 品、服务贸易等六大展区和创新孵化专区。 今年企业展展览面积超36.7万平方米,包括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 历史新高。 ·进口化妆品类,2018年我国进口化妆品20.4万吨,2024年已增至32.5万吨,相当于7座国家体育场"鸟 巢"钢结构的重量。 ·进口食品类,2018年我国进口肉类422万吨,到了2024年,已达到667万吨。 进口消费品规模不断扩大,表明国内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升级。 首发,将是今年进博会上亮眼的关键词。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 ...
中外对话丨“中国是动荡世界中一支确定的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5-11-04 21:51
中新网北京11月4日电 题:中外对话 |"中国是动荡世界中一支确定的力量" 作者 张东方 陈天浩 巩微微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科技自立自 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互利共赢"……这些关键词引发全球热议,展示了中国未来 五年发展规划对全球的重要意义。 "十五五"规划建议释放哪些信号?五年规划将为世界带来什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盘古 智库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万喆和意大利经济与财政部前首席经济学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欧洲研究所实践 访问教授洛伦佐·科多尼奥(Lorenzo Codogno)在新一期《中外对话》就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动荡世界中的确定力量:"十五五"规划传递积极信号 与"十四五"时期相比,"十五五"规划面临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专家认为, "十五五"规划传递出中 国积极应对挑战、坚定推进开放的明确信号。 科多尼奥指出,短期来看,中国经济内需仍显不足,而全球经济则面临严重失衡,欧洲缺乏投资,美国 缺乏储蓄。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十五五'规划提出扩大消费,是一项非常积极的举措。" 科多尼奥说。他进一步指 出,中国的五年规划越来 ...
【国际经济观察】别指望中美相争会有“渔翁”得利
搜狐财经· 2025-11-04 08:35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打贸易战没有赢家。20世纪30年代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曾加剧全球经济大萧 条。今年以来,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持续拉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 降,消费者信心受挫,以至于拖累全球经济增长。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等国际机构 多次预警,若贸易冲突持续,全球经济增速将出现明显下降。 中美经贸摩擦产生的冲击波绝非仅局限于两国之间。全球供应链的复杂联动性意味着任何主要环节的动 荡都会引发连锁反应。这些年,日本、印度、欧洲等第三方的一些人臆想能成为中美博弈的"渔翁"。但 是,全球供应链的复杂程度早已使"渔翁得利"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中美两国已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 任何试图割裂的行为都会产生连锁反应。表面上的"受益者"往往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比如,短期订单转 移的"红利"极为脆弱,美国一些人随时可能以"原产地规则"或新的关税措施切断这些国家的获益渠道。 有分析指出,由于国际供应链中强烈的相互依存关系,第三国也间接参与其中,必须支付大量额外费 用。在全球经济"蛋糕"缩水的大背景下,个别国家获得的替代性订单收益难以抵消全球需求疲软带来的 整体损失。 上周,中美两国元首在韩 ...
中经评论:别指望中美相争会有“渔翁”得利
经济日报· 2025-11-04 08:04
上周,中美两国元首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为近年来波折不断的中美关系注入了久违的确定性。习 近平主席在会晤中指出,中美两国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这不仅为双边关系的未来指明了方 向,更深刻揭示了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基本现实——在高度互联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美作为世界前两 大经济体,任何形式的对抗都只会造成"双输"局面,而幻想从中"渔翁得利"的第三方也难以独善其身。 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离不开双方对共同利益的理性认知与对分歧的务实管控。此次元首会晤前, 两国经贸团队在吉隆坡磋商中已就关税问题达成阶段性共识,为高层对话创造了必要条件。这种相向而 行的努力表明,经贸应该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而不是绊脚石和冲突点。双方应该算大 账,多看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而不应陷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习近平主席强调,中美两国应当做伙 伴、做朋友,这不仅是对两国人民福祉的负责,也是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 力、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等跨国挑战层出不穷,中美合作的缺失将使任何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寸步难 行。唯有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才能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 ...
“让利”与“获利”(金台随笔)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21
从"让利"中,能够看到输与赢、舍与得、退与进的辩证关系。从"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到"常后而不 先",这种辩证的哲学观点刻在中国人的基因里,化作厚道实在的精神气质。账面上的盈亏固然重要, 但常胜之道则是看到账面背后的本质性问题:人心所向才是发展的绵绵之力——这不仅锚定了以人为本 的发展理念,还呼唤着长期主义的战略视野。输与赢、舍与得、退与进之间的转换,从来都不是自动实 现的,而是需要创造条件、积极有为。以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方向,大胆创新、锐意进取,脚踏实 地、实干担当,实现高质量发展便会有更多"解法"。 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种种"让利"的实践是着眼长远的战略投资。无论是票根经济、还是"一元剧 场",形式虽异,本质不变——都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真诚表达。期待更多诚心之举涌现,为人们带 来欣喜、为市场带来活力、为发展带来潜能。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03日 05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让利",看似是商家"吃了亏",实际却是双赢之举。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特展的票根变为城市通兑 券,观众凭此享受购物、餐饮、停车等优惠,带动城市综合消费比例高达1∶30;胖东来超市推出免费改 裤脚、免费宠 ...
特朗普抵韩前,中国接到通知,美国不甘心当老二,最大接盘国出现
搜狐财经· 2025-11-02 21:34
特朗普去韩国之前,美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当众表态:就是要跟中国争,美国不当老二。与此同时,最大的"接盘国"浮出水面。 伯恩斯为啥在这个时候当众表态?最大的"接盘国"是谁?面对这种局面,中方会如何做? 10月29号,特朗普将正式开启访韩之旅,但就在出发前,美驻华大使伯恩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美国不希望成为落后于中国的第二强力量,必须保持对 中国的领先优势。 他说现在中美关系是"高度竞争状态",这种围绕军事、技术、贸易的竞争情况,短时间内变不了。指出竞争的重点领域就是:AI、生物技术、量子计算和网 络安全。让人没想到的是,伯恩斯还反过来指责中方,说中国在这些领域上"咄咄逼人"。但他压根没提美国自己在半导体出口管制、贸易关税上主动给中国 施压的事儿。 10月27日,外交部长王毅还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了电话,说中美关系影响世界走向,健康稳定的关系对两国和国际社会都好,希望双方一起为高层互动做 准备。 而且前几日,中方牵头人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和美方谈了海事物流、关税、芬太尼合作这些两国近期重点关注的事,也达成了基本共识。 但不得不承认,在吉隆坡谈判前,中美之间的关系确实有点紧张,特别是在经贸上,贸易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中方 ...
习言道 | “拆墙”与“拉手”,习近平诠释APEC初心
中国新闻网· 2025-11-01 08:51
APEC组织的发展与成就 - 亚太经合组织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成立,旨在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经济增长和繁荣 [4] - 30多年后,亚太地区经济在全球占比超六成,贸易占比近一半,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七成 [5] - 亚太地区人均收入翻了两番多,10亿人口成功脱贫 [5] 中国在亚太合作中的实践与贡献 - 过去5年,中国货物和服务贸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累计吸引外资逾7000亿美元 [7] - 中国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单方面免签持续扩容 [7] - 中国通过22个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7] 当前国际合作的核心原则 -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应坚持团结合作、互利共赢,而非重回霸权主义 [5] - 应勇于"拆墙"以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延链"而不是"断链" [7][8] - 坚持多边主义、开放包容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必然选择,公平正义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5][10]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25年10月30日)
商务部网站· 2025-10-30 21:31
外贸进口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农产品进口571亿美元,同比增长2.6% [2] - 第三季度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分别增长5%和8.6% [2] - 第三季度自非洲国家进口增长10.8% [2] 扩大进口的举措 - 创新举办“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等系列活动以扩大进口 [3] - 研究出台专项政策提升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培育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3] - 推动与更多经济体商签经贸协定并高质量实施RCEP等协定 [3] 广交会成果 - 广交会前两期新产品、绿色低碳产品、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占比分别达22.1%、25.9%和25.1% [4] - 广交会已有来自2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4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上届增长6.8% [5] - 广交会有140家境外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增长9.3%,来自欧盟、中东、美国、南美的采购商增长明显 [5] 广交会企业参与与服务 - 广交会有8200多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参展 [5] - 广交会举办472场新品发布和6场“贸易之桥”供采对接活动 [5] - 广交会为出口展参展企业减免50%展位费,并对乡村振兴等展区减免全部参展费用 [5]
99.98%、67%!从餐桌到无人机 “数”看中韩贸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央视网· 2025-10-30 14:13
央视网消息:亚太经合组织,也就是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中国与韩国 是APEC两大重要经济体,在APEC框架下经贸往来密切。从韩国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泡菜到农田里高效作业的无人机,中韩贸易的韧 性根植于务实的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之中。 在韩国获政府补贴或贷款支持的农用无人机中,中国产品占比高达67%。 说完了泡菜,再来了解一下韩国人的主食大米。韩国的国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但其中2/3都是丘陵和山地,人均耕地面积非常的 有限。 在韩国主要农业区全罗南道,李以萨与金珍京正使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进行播种和施肥。 在韩国人的餐桌上,辣白菜几乎顿顿少不了!光是2024年,韩国本土就生产了53万吨辣白菜,还从国外进口了31万吨。其中有多少 来自中国?——99.98%! 大白菜是韩国餐饮中的必需品,但受极端气候等因素影响,在韩国价格起伏较大。 记者走访发现,韩国农贸市场的白菜约7.5元人民币一棵,而首尔超市则高达35元。2024年,因气候影响收成,甚至出现过一棵白菜 130元的情况。危机中,中国泡菜产业看到了对韩合作机遇。例如山东平度已发展成为泡菜出口基地,而荣成石岛新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