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船舶
搜索文档
2025年前三季度扬州沿江新造下水船舶首次突破200艘次 部分船企新造船订单排至2029年
中国新闻网· 2025-10-27 18:24
2025年前三季度扬州沿江新造下水船舶首次突破200艘次 部分船企新造船订单排至2029年 中新网扬州10月27日电 (陈菊琴 严成杰)27日,扬州海事部门消息,2025年前三季度扬州沿江造船新造 船安全下水首次突破200艘次。 "中国造船看江苏"。江苏发展船舶与海工装备区位优势独特,船舶海工产业连续十多年全国第一,已形 成鲜明的产业先导优势,拥有南通、扬州、靖江等重要造船基地,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船舶和海工 装备制造大省。 扬州海事局作为扬州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新型产业链链长单位,持续深化"主角意识",聚焦服务保障 与安全监管主责主业,推动辖区船舶修造产业实现量质齐升。2025年前三季度,扬州沿江船厂新造船数 量、载重吨及高技术船舶占比均保持稳步增长,其中服务保障辖区沿江船厂新造船安全下水215艘次、 597.75万载重吨,同比分别增长10.26%、24.38%;试航114艘次、547.67万载重吨,同比分别持平、增 长7.96%。 据扬州海事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新造船下水作业时间长、占用水域广,为进一步提升监管与服务效 能,压缩部门间信息流通"成本",扬州海事优化提升下水、试航等业务办理流程,实现备案与 ...
2025年粤港澳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举行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23 14:26
论坛概况 - 论坛于10月15日在广州南沙举办,主题为“共享蓝色机遇,共建一流湾区” [3] - 参会嘉宾约400名,包括多省市及港澳海洋部门代表、沿海城市代表、高校、金融机构及涉海企业 [4] - 会议设置专题论坛、企业路演和成果展区等环节 [5] 产业成果与城市推介 - 发布《“十四五”广东海洋强省建设成效及2025年度海洋六大产业十大成果》,展示海洋电子信息、海上风电、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天然气水合物、海洋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创新突破与产业化进展 [4] - 广州、深圳、珠海、汕尾、湛江和香港作为大湾区代表城市进行了海洋经济领域的城市推介 [4] - 15个涉海企业代表对前沿科技创新成果进行路演展示 [5] - 展区集中展示了粤港澳三地高校、科研院所和涉海企业的高技术船舶、仪器装置和高端材料 [5] 区域合作机制 - 粤港澳三地海洋行业商会、协会和学会共同发布《粤港澳海洋行业合作倡议书》 [4] - 倡议提出共建海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海洋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共建蓝色金融服务联盟等多项务实举措 [4] - 此举标志着三地海洋合作进入机制化、系统化新阶段 [4] 产业发展与交流 - 专题论坛围绕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展开深度交流 [5] - 参会方包括粤港澳三地政府代表、行业专家、企业及科研机构负责人 [5] -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政府持续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5]
透视广东海洋城市版图:广深抢跑新兴产业,临港县域寻路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6-26 21:35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在全国率先突破2万亿元,沿海14城推动"蓝色经济"版图清晰化 [1] - 广州、深圳两市海洋经济规模领先,2024年生产总值分别达4979亿元和5409亿元 [1][4] - 海洋新兴产业(高技术船舶、海洋电子信息等)成为广深产业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及政策焦点 [1][4] 广深海洋经济核心数据 - 广州市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25%,单位岸线产值33亿元/公里(全国第二),船舶制造业总产值超500亿元(同比+8%) [4] - 深圳市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14.7%(同比+5.8%),海洋信息服务业增加值1061亿元(同比+10.1%),旅游业增加值+11.6% [4] - 广深集聚全省超3万家海洋经济活动单位,涉海高新技术企业804家(同比+2%),年专利公开数1.76万件 [4][6] 海洋新兴产业突破 - 广州交付首艘深远海科考船、"极地"号破冰船、"白鹤滩号"风电安装平台等高端装备,海洋新兴产业指数全国第一梯队 [5] - 深圳实现全球首次深海采矿6000米级海试、海上风电制氢,建成亚洲首个工业级海上风电制氢项目及国内首个LNG冷能养殖项目 [5] - 深圳计划"十五五"末海洋工业增加值达2150亿元(年均+12%),重点发展绿色智能船舶、水下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5] 县域经济转型动态 - 沿海县域推动海洋渔业升级,如饶平县突破花鲈鱼种苗技术(累计产苗8000万尾),2024年渔业总产值近60亿元 [8][9] - 企业加速布局:海发公司计划2025年投放500+深水网箱及10个大型养殖平台,预计年渔获产值超10亿元 [10] - 饶平县临港工业签约40+项目(总投资160亿元),2024年总产值172亿元(+14.34%),规划打造千亿级新能源集群 [11] 省级战略规划 - 广东提出打造1-2个千亿级海洋未来产业(海洋物联网、海水制氢等),建设世界级沿海经济带 [2][6] - 省级层面布局100+涉海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突破天然气水合物、深远海科学等领域核心技术 [6] - 实施"港产城联动"策略,推动环珠江口"黄金内湾"聚势发展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