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东区云巴

搜索文档
济南年底“四线齐发”!地铁4号线月底开启空载试运行
齐鲁晚报网· 2025-08-28 15:13
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进展 - 计划于8月31日启动为期3个月空载试运行 预计2025年底开通运营[1] - 试运行期间重点测试设备系统安全性及可靠性 并进行人员培训与应急演练[1] - 作为融合智能绿色高效理念的城市轨道交通新动脉 将为市民出行提供重要便利[1] 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建设进展 - 东段工程全长约19.5公里 共设17座全部为地下车站[1] - 今年以来顺利完成长轨通电通冷滑热滑等关键节点任务[1] - 动车调试进入冲刺阶段 正朝着年底前开通运营目标稳步推进[1][2] - 运营筹备同步推进 地铁运营人员已分批进驻10座车站开展设备调试[2] 济南轨道交通8号线建设进展 - 一期工程于今年6月开启动车调试 持续两到三个月时间[2] - 线路全长25.5公里 设地下站3座地上站11座[2] - 连接章丘区与主城区 途经历城区高新区和章丘区[2] - 预计今年底将携手4号线一期工程实现通车运营[2] 高新东区云巴项目建设进展 - 于8月7日启动为期3个月空载试运行 预计12月初开通运营[3] - 线路全长30.55公里 设站32座 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3] - 采用U型轨道梁与横向导向胶轮设计 最小转弯半径15米[3] - 车辆搭载永磁同步电机与能量回收系统 显著降低能耗[3] - 初期近期采用2编组列车 满载约140人/列 最高时速80公里[3] - 通过5座换乘站无缝连接济南轨道交通骨干网络[3] 整体建设推进情况 - 持续深化标准化施工 加快推进车站装修道路恢复和安全评估等工作[3] - 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和运营筹备 确保各线路如期开通运营[3] - 为济南城市发展和能级提升注入新的动力[3]
建强“四个堡垒”,打造“四个先锋”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建国内一流地铁集团
齐鲁晚报· 2025-06-30 12:01
济南轨道交通建设进展 - 4号线实现全线电通并计划年底通车 比原计划提前3年 [1][6] - 8号线和高新东区云巴开启全线动车调试 预计年底通车 [1][6] - 空天信息大学二期建设加速推进 一期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 [1][8] - 140余台"济南造"盾构机在全国14个城市投入使用 [1][17] 安全生产管理 - 推行"4321"安全管理理念 实现"双零"安全目标(零事故、零死亡) [3] - 建立三级视频监控系统 实现24小时在线巡查和云调度 [5] - 创新"隐患随手拍"和"安全积分超市"活动 强化全员参与 [3] - 实施工人"一人一档一卡一码一马甲"实名制管理 [5] 项目建设攻坚 - 4号线采用"超强版"盾构机攻克硬岩地层 动态围挡减少市民出行影响 [6] - 8号线建成全国首座"永临一体"和"预制叠合"技术车站 节约投资3亿元 [14] - 高新东区云巴轨道梁架设速度达国内同类项目3倍 验收一次性通过率100% [14] - 1-5月完成投资243.9亿元 占年度任务的93.8% [8][21] 运营服务提升 - 推出四季茶饮、爱心预约等30多项便民服务 [9] - 开通"泉意暖民服务驿站"和"地铁赶大集"特色活动 [11] - 总行驶里程超3979.38万列公里 开行列车152.58万列次 [11] - 实施"一站一策"升级"地铁+"便民业态 [11] 技术创新成果 - 研发盾构机智能感知装备 突破"卡脖子"技术 [12][14] - 攻克轨道交通与泉水共融共生世界级难题 [14] - 济南重工制造17.5米全球最大直径智能盾构机 [16] - 智能盾构装备入选"2024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16] 党建引领机制 - 成立2个临时党委和47个临时党支部 覆盖建设运营全链条 [1] - 打造274个党员先锋岗和15支党员突击队 [19] - 建立"泉润创新工作室"等创新平台培育技术骨干 [17] - "先锋提速"工程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17][19]
壹探轨道|最新进展!济南高新东区云巴全线贯通
齐鲁晚报· 2025-05-26 21:26
项目概况 - 高新东区云巴工程全长30.7公里,设站32座,综合车场1座,均为高架线,可与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8号线换乘 [3] - 线路沿世纪大道、春暄路等主干道走行,建成后将实现高新东区产业空间与大运量轨道交通的融合,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 [3] - 5月25日全线轨道梁贯通,最后一榀轨道梁长22米 [1][3] 工程进展 - 自2024年6月28日首榀梁架设至贯通仅用11个月,施工高峰期5处架梁点同时作业 [6][11] - 目前32座车站全部封顶,正进行装饰装修和机电设备安装,逐步启动单系统调试与动车调试 [13] - 计划2025年底通车,下一步将推进供电、通信信号设备安装及全线调试 [13] 施工技术 - 采用桥梁轨道一体化设计,防落梁锚杆精度要求为90米内高度偏差≤10mm、水平偏差≤20mm [7] - 创新使用"防落梁锚杆定位工装",最终控制水平偏差15mm内、垂直偏差8mm内 [9] - 单月架梁最快达11500吨,远超国内同类项目5000吨水平 [9] 施工挑战 - 最长轨道梁达60米/120吨,最短22米/32吨,需双吊车协同作业 [4] - 5次跨越河道、2次下穿500kV高压线及8号线桥梁,高压线施工需在防护网下进行 [4] - 采用《轨道梁架设巡检清单》精细化管控,实现"墩成梁到"和梁体不过夜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