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9000芯片

搜索文档
“金融+集成电路”产业高峰论坛圆满落幕,产融深度对接大获成功!
观察者网· 2025-09-03 12:26
论坛背景与意义 - 金融与集成电路产业高峰论坛于2025年8月29日在上海举办 旨在搭建金融与科技深度对接平台 聚焦金融资本赋能集成电路产业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和加速国产化进程 [1] - 论坛由观察者网与上海国投赋能联合主办 绿色金融60人论坛协办 上海市长宁区数据局支持 汇聚国内顶尖金融机构与知名投资机构代表 [1] 观察者网平台价值 - 观察者网拥有1.2亿粉丝 被称作"中国互联网工业党大本营" 长期关注科创产业发展 在上海网信办影响力评估中持续名列前茅 [3] - 媒体将推出"观金融"内容板块 通过深度报道和专业分析促进金融机构与高科技产业对接 未来持续搭建沟通平台促进资源整合 [4] 集成电路产业现状 -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核心技术、高端装备、关键材料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 "卡脖子"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涉及资金配置、人才聚集和产业协同等系统性挑战 [3][4] - 相比备受关注的先进工艺芯片 量大面广的成熟工艺芯片特别是模拟芯片同样是"卡脖子"重点领域 全球前十大模拟芯片公司均为国外企业 中国模拟芯片设计公司规模较小且分散 [13] 地方政府产业布局 - 上海市长宁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2% 比上海市平均水平高出18.2个百分点 [6] - 长宁区正打造"虹桥数谷"品牌 推进数据价值化应用先行区建设 构建技术、数据、资本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 [6] 金融机构创新服务 - 宁波银行上线"波波知了"企业综合服务平台 提供超过20项免费服务 包括企业信用修复、海外拓客助手、AI质检服务、波波直聘和用工补贴服务 [9] - 通过第三方中介角色实现企业低成本获得服务、服务商精准匹配客户、银行深化金融合作的三赢局面 [10] 企业技术突破案例 - 芯炽科技由5位微电子学博士创立 六年发展成140人团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完成四轮融资共计2.57亿元 推出近百款产品进入量产 [13] - 公司专注于信号链芯片 在气象雷达、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5G/6G通信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14] - 新能源汽车领域每辆车需要约10个摄像头进行数据高速传输 为相关芯片带来巨大市场需求 [14] 半导体产业投资趋势 - 中国半导体产业投资历经四个发展阶段 2024年至今产业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 竞争日趋激烈进入内卷时代 [16] - 2024年9月监管部门推出系列并购重组政策 二级市场出现反转为并购活动营造有利环境 [16] - 并购基金可发挥四大作用:助力非上市公司整合、打造平台型上市公司、提升传统企业资产质量、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17] EDA/IP国产化进展 - 合见工软成立于2020年 员工超过1200人 累计融资超过40亿元 拥有近300件专利 [20] - 数字芯片验证平台UVS+产品性能超越业界标杆VCS 硬件仿真平台实现国内唯一的双模平台技术 容量覆盖1.6亿门到460亿门 [20] - 在高性能以太网组网IP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 在虚拟原型技术和人工智能辅助设计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21] 封装技术创新 - CIPB技术将功率芯片直接嵌入PCB板内 突破传统灌胶塑封封装局限 充分发挥宽禁带半导体高速开关优势 [24] - 该技术具备三大核心优势:更优电性能、提升散热性能、更高集成化和小型化水平 [24] - 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相关市场规模将超过240亿美元 CIPB技术有望占据20-30%市场份额 [24] 产业整合与协同 - 圆桌论坛专家认为中国半导体需要从规模扩张思维转向精细化运营 从技术引进走向自主创新驱动 产业整合已成为必然趋势 [29] - CIPB技术的产业化需要晶圆、封装、PCB制造到系统应用各环节深度协作 体现产业协同重要性 [25]
音视频芯片加速融合端侧AI技术,推动消费类终端迈向"AI即服务"生态
36氪· 2025-05-16 08:25
端侧AI行业趋势 - 端侧AI产品如手机、PC、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汽车等正加速智能化转型,回应"智能泛在化"趋势 [1] - 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规模为9497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9775亿美元,2034年达125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8% [1] - 国内终端设备市场中AI终端销售占比预计2027年攀升至接近80% [3] AI手机发展 - AI手机在NPU、存储、散热、显示等硬件方面显著升级,操作系统与AI深度融合成为技术能力关键指标 [3] - 华为Mate 60系列麒麟9000芯片集成NPU,支持丰富AI应用并提升处理效率 [3] - 端侧算力提升实现本地复杂AI任务实时处理,多模态交互与自然语言理解应用有革命性提升 [3] AI PC发展 - PC硬件配置更充裕,端侧算力制约较小,智能化空间更大 [4] - Windows 11 AI+ PC设计提供Recall回顾、增强搜索、照片超分、实时字幕等效率提升功能 [4] - 行业尚未找到"杀手级应用",厂商功能同质化现象明显 [4] 可穿戴设备创新 - 2025年AI智能眼镜将迎来快速增长,产业链预计2024年出货量有望破千万台 [5] - 智能眼镜功能集中在语音交互、智能导航、实时翻译、健康监测等创新 [5] - 智能手表/手环/戒指正从单一功能升级转向系统级重构,聚焦健康监测与个性化服务 [6] 情感陪伴类终端 - 多模态感知与交互能力提升推动情感陪伴类智能终端异军突起 [6] - 该品类正从单一陪伴功能向多元应用的系统智能化陪伴助手重构 [6] 芯片技术进展 - 泰凌微电子TL-EdgeAI平台支持LiteRT和TVM模型,专为低功耗边端设备设计 [7] - 炬芯科技ATS362X芯片采用三核异构架构,提供24bit无损音质和6.4 TOPS/W能效比 [8] - 北京君正自研NPU技术完全自主可控,提供"算存一体"方案 [10] - 富瀚微高性能端侧视觉AI SoC芯片实现突破,聚焦AI-ISP产品 [10] 技术融合趋势 - 芯片厂商加速Edge AI技术与低功耗无线芯片融合,音频业务预计持续高速增长 [7] - 智能终端需求拉动音视频芯片需求,厂商加码端侧AI技术布局 [11] - AI功能从简单嵌入转向深度融合视觉、音频、交互技术,由AI定义功能模块 [11]
美国禁令打不垮华为,因为20年前它做对了这件事
搜狐财经· 2025-04-27 17:41
文章核心观点 华为通过IPD体系实现从“偶然成功”到“持续领先”,其系统化能力和变革管理是穿越周期、抵御风险的关键,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将偶然机遇转化为可复制系统能力的启示 [2][12] 华为的发展背景与变革起源 - 1997年末任正非一行访问美国公司,欣赏IBM管理模型,催生华为多年管理变革 [6] - 变革核心是从“唯技术论”转向“客户需求导向” [6] 华为应对挑战的表现 - 2025年4月美国升级芯片禁令,华为全年营收突破8600亿,研发投入占比达20.8% [4] - 2019年中美博弈,华为把90%资源押注20%战略机会,用规则确定性对抗外部不确定性 [8] - 2019年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芯片断供致手机业务暴跌40% [8] 华为变革成果与研发投入 - 华为手机2018年销量首次超越苹果 [8] - 海思半导体麒麟9000芯片实现5nm工艺突破,鸿蒙系统生态用户破7亿 [10] - 2024年研发投入达1797亿元,基础研究占比约30%(约540亿元) [10] 华为IPD变革成功因素 - 变革成功离不开任正非及高层领导支持、持续培训与“松土”,采用匹配业务特点的渐进式推行 [10] 华为案例启示 - 企业应把偶然机遇变成可复制的系统能力,管理变革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12]